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1-10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篇1)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近代渊博而专精的哲学家和理学名儒,这本代表著作也蜚声海内外,得到老师的指引,有幸拜读。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先秦时期的百家思想以及道家、儒家、佛教等学派在后期历史中的发展、结合、影响,着重讲到了新道家和新儒家的派别分化,另外,还简述了外国哲学传入、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读了此书,使人颇受教益。

先说说书中介绍的六家思想,作者认为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儒家强调“正名”,即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君臣父子”等等。亦强调“仁、义”,“义”是事之“宜”,即“应该”,是绝对的命令,是铁的规则,社会中的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的,有道德逻辑的,若非道德意义上的思考,即使做了好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仁”则是这些责任和义务的本质是“爱人”,是德行的总和。

还强调“忠、恕”,“己之所欲,也施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强调“知命”,无所为而为,做事纯粹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除道德以外的任何考虑,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因此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荀子作为儒家的现实主义一派,也有人认为他是外儒内法的一派,荀子强调性恶学说,而孟子强调性善学说,荀子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为努力的结果,因而强调了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肱骨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肄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防依以长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墨家认为兼爱是天下唯一的道路,同时,墨家相信鬼神的存在,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轻祭祀礼节,同时有唯心主义的倾向,认为鬼神是人类活动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儒家的“仁”与墨家的“兼爱”在爱人上面有程度深浅远近的不同,儒家认为“杨氏(道家)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道家是避世以洁其身的一个思想体系,早期道家的杨朱认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且“陌生贵己”,“轻物重生”、“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老子》、《庄子》是道家后续发展阶段,“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同时,赞美无用之用,有个故事是有一棵很大的不材之木,无所可用,所以匠人不砍它,而有一天,主人杀不能鸣叫的雁烹之待客。“无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道家思想从最初的贵己走向了无我。老子的思想充满了辩证的智慧,说“不知常,妄作,凶”、“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

多则惑。”“无为”的意义,不是完全无所作为,而是有为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任意妄为,道生万物,道法自然,一个人应该使其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内,顺德而行,超越美恶的区别,“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祸莫不大于不知足,咎莫不大于欲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庄子是道家的最高发展阶段,“不知之知”,“不知”经过有知的阶段后达到的一种无知的状态,即大智若愚。

名家的代表施惠强调客观事物“实”是相对的、变化的,“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另外一位代表公孙龙则强调“名”是绝对的、不变的,事物存在形而上学的“共相”。凡是可以为某种经验的对象,或某种经验可能的对象,都是有形象的,;凡是有形象的,在形象之内的,存在于实际世界之内的,都是某种经验的对象,或其可能的对象。

法家的代表人物为商鞅和集大成者韩非子,韩非子总结了法家的三大派系:“势”派:以慎到为代表,强调权利权威,“术”派:

以韩国的申不害为代表,强调办事、用人的驭人之术,“法”派以商鞅为代表,强调法律、法制。

各个学派出现了折中趋势,体现了各种思想存在的强烈的统一愿望,在政治领域内表现为各国人民苦于战祸,渴望政治上的统一。《荀子》中有一篇《解蔽》道出了各家的优劣,“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中的一篇《天下》讲到,儒家只知道“道”的粗方面和细枝末节,而不知道精要根本,而道家知道原理,却不知其末,还表达了对各家的态度,“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在汉朝,儒家的得到空前的兴盛,被汉朝选为官方学说,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儒家在更具体的层面教会了人们怎样去行为处事,而道家蔽于道而不知礼,法家又过于激进,弊于法而不知贤,这里的“礼”即为具体行为处事的准则,“贤”即为道德情操。儒学的具体范围是社会组织、学术界、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法家理论的具体范围则限于实践政治理论和技术。

汉朝末期,道教兴起,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秩序大乱,人们倾向于批评现存的政治、社会制度,道家学说自然兴起,新道家的主理派代表有郭象、向秀,强调遵从理性而生,认为道无所不在,道生万物,是真正的“无”,同时认为万物普遍联系且不断变化发展,互为因果,另外。顺应社会形势变化、顺应自然就是无为,而反对而固执过时之物即有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是无为,可以看出,这里的“无为”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是现在人们日常中所说的“有为”;主情派代表以魏晋书《世说新语》的风流人物为代表,如刘伶、阮籍、支遁等,主情派认为“圣人有情而无累”,审美自然。

而后,佛教兴起,“业的”的概念为行为、动作,延伸开来为一个有情物的作为、思想、感情等都是“业”,为心的动机和行动。人的痛苦,起于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即“无明”,无明生贪嗔痴念,从而陷入生死轮回,从无明中解脱成为“涅槃”,觉悟的过程为“菩提”。

新儒家分为两个派别,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形而上学,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朱熹认为,各类事物各有其自己的理,只要有此类事物的成员,此类之理便在此类成员中,便是此类成员之性。

正是此理,使此类事物成为此类事物。在事物存在之前,已经有理。他认为,“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有是理而后有是气,有是气则必有是理。但秉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珠宝在清冷水中。秉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

”,因此他认为人之善恶,就是气之好坏,而理无好坏。此外,朱熹认为,只有通过具体才能知道抽象;只有通过内心才能知道性。

之治国修身方面,都要遵循事物之理,使事物不受到气秉所累,明白地表现出理来,并且他提出,格物的方法为:致知和用敬,即要“穷理”,通过形而下之器上寻那形而上之道,亦即要在心中记着,我们正在做的,是为了见性(理),是为了擦净珍珠,重放光彩,要敬未见之理,未见之光。

另一种理学流派是以程昊、陆九渊、王守成(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他们认为心是原因,如果没有心,就没有理由,而朱熹只是认为,不管有没有心,原因还在。因此,王阳明认为,心是我们所经历的世界的立法者和主人。他认为,一切人无论善恶,都有“明明德”的心之本性;在修养方面,先要用敬,敬仁,先信得过自己的本心,一往直前,“激厉奋讯,决破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污泽。

”,陆王学派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但是对于**主观世界,别有一种优势。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篇2)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过去听人说这是哲学里的三大问题。然后还看过的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一些理论。而在看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哲学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哲学是个说太深奥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说简单却绝对不简单的东西。我觉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过程中的各种深究,特别特别深刻的那种,深刻到我们这些人懒得去思考,只能留给专门思考这些的人去思考了。

这是一本深入浅出,包含知识众多的哲学读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个方面。从古代的各种学说到西方哲学的影响,无一不说,内容虽然多,看起来却一点都不觉讲得笼统。

众多说法中总是会有许些相驳的,可是谁说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恶也罢,只要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懂得哪些是应该做到的,哪些是不应该去做的就好了。在这个基础之上,你才可以努力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进发。

这本书我原本就陆陆续续,反反复复看了很长时间,搁置了好多一段时间,昨日突然拿起来,把后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虽然每一章讲的是一种学说的哲学看法与理解,可章章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只能承认我没怎么用心去看,之前看过的那些,也没记得多少。

再者我对于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话文看。好在这本书里白话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诗词一样,小时候学习的时候觉得特别费力,现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这个意思,想记住也不是那么难了。其实终归是那会没成长,不理解不懂的原因。于这本书里的一些道理,也是这样,该懂的懂了,不懂的还是不懂,也有一些东西自己是知道的,却还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这样的一本书是适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复的去读,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处的东西。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这是书里的最后一句话,我理解为,人生在世,必须要去寻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们会在逐渐的知晓中成长,获得一些感悟,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强大。要经过了这些沉淀的过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静平和起来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篇3)

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这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在这书之前,应该对百家各自的书籍有过涉猎,不然只是看对百家的归纳总结和评论,会让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灵都饱受折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点,是当年高考奠定的基础,为了高考,对《论语》、《孟子》、《庄子》的内容都有较为认真的学习,所以读这些的时候,感觉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没有将儒家作为一个体系去理解那些内容,更多的只是从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个是从面到点的分析,一个是从点到面的探索,两个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来的深意当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前理解的小人,会跟现今社会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为一谈,虽然知道这两个小人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但我猜想现在通俗理解的小人,应该很大缘由是从这引申过去的。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这小人的含义已经此话的缘由。在儒家体系,遵循的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关系,而各阶级有有不同等级的,按照士、农、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这序列以内的,他们没有获得教育的资源,不知道深明大义为何物,唯利益而趋,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说,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喜欢冯老对哲学的态度。一直以来都觉得高深莫测,哲学是可以给人新的知识的。但冯老说,哲学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这样,我感觉我对哲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应该不会将其束之高阁。

看完这本书,感觉更多的是对中国各种文化的一种解析、概括,而这些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所思所想、处世哲学,有人认可儒家克己复礼,有人喜欢道家洒脱随心,有人喜欢名家善于辩论,也有人崇拜心学内圣外王。不同的思想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哪个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学就会往那个方向多靠一些。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篇4)

的盛夏至今,光阴何其匆匆!在学院一个又一个的日子,不知不觉快存满七年。高中语文教研员,这个常被戏称为“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经历摸索、提炼,在尝遍酸甜苦辣之后,似乎走完了从喧嚣到平静的宿命。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与“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会遭遇“七年之痒”?老实说,前一阵子,不能说心中没有倦怠。虽然一样在动口、动手、动脑,但动情的瞬间委实是少了、又少了下去。你的努力成全了别人的光芒,或者叫喊于众人之间,众人还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么,教研员们,我们的自我在哪里?当这些心灵的微光在脑海中划过的时候,我触碰到了自己的无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机会重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感觉居然一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而要深入理解之,阅历、契机皆不可或缺。很幸运,去年年末,在北京清华园的洗礼以及在南京师范大学后山流连时的诸多顿悟,已经为我从《简史》中获得精义设好了铺垫。于是,在儒家“内圣外王”的哲学世界里,获得了自我检省的最好机会,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开释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条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氏的这句话对我们理解哲学有帮助,对我们借助哲学成为大写的人则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炼的“内圣外王”四个字,可以启迪我们去准确进行教研员的身份定位。很多时候,我们要么冲得太前,要么退得太后,或者亢奋,或者萎靡,别人看不懂,自己的内心更是惶惑。实际上,中国历代圣哲都非不食人间烟火而终日山林漫游,独善其身的。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于前者,教研员要明白学习研究以及内涵提升的价值,话语权决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学科素养;于后者,我们要懂得管理、指导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两者一体两面,不分轩轾,不可或缺,我们要学习真正的圣人,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相反地,正是在这些事务中陶冶性情,以培养自己接近圣人的品格。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对于教研员来说,“内圣”最关键的,是要养成仁爱之心。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词的基本内涵。教研员常常躲在幕后,他之仁的实践首先要包含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然而,教研员之“仁”难在不仅“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可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头,也是它的完成。作为老师的老师,我们的内心要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施“仁”,做一个忠恕有道的教研员其实不难,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内圣”的路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具体指引。《大学》所教导的自我修养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第二步是“用敬”,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现在,学院给教研员们创设的“格物”机会越来越多,但层出不穷的干扰和诱惑导致“用敬”越来越难。平衡两者关系,对所格之物善加取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对“内圣”的绵韧,“外王”因其刚性,最难坚持。当你刚刚从事教研工作时,会不知所措而处处有措,时间久了,挫折多了,渐而气馁,渐而无为。这种懈怠,与老庄之流的“无为”有很大的境界落差。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无为”,实则“有为”,而情绪低落者往往将“无为”做到表里如一,其实是很可悲的。

那么,坚持的动力从何而来?我想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砖。”第二个砌砖工人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也许你会艳羡于第三个工人的梦想与成就,也许你会鄙弃前两者的低俗和短浅,实际上三者之差别,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境界层面。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在这四种人生的境界中,前两种都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者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个境界可以说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自己的心灵所创造的。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因为唯有经验哲学给人的宇宙情怀,人方始可能达到天地境界。当你进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内圣”,不仅自信满满,激情洋溢,而且面对“砌砖”的枯燥,既可以心无旁骛,也能够拾级而上,从而“世上最美丽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层又一层地耸立起来,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间了。

读书亦是行路,借《中国哲学简史》,我对教研员的身份认识突破滞涩,顺利地抵达了又一个彼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内圣外王”为训示,格物、用敬,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篇5)

摘要:冯友兰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为中国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近百年来,他留下了许多哲学著作,成为研究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的重要文献。

冯友兰自认为他的哲学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的思想体系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构建的,同时又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充满了浓郁的西方哲学色彩。

关键词:冯友兰孔子哲学观

冯友兰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长达七十多年,这期间内先后完成了《中国哲学史》、“贞观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十几部书。本文只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阐述一些读后的感受。

一、 冯友兰

冯友兰幼年受中国传统正规教育的启蒙,熟读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过《书经》、《易经》和《左传》。此外,他还阅读了父亲收藏的一些新书和出版物,初步接触到了世界新知识。冯友兰年轻时读过一些民主书籍,开始对逻辑和哲学感兴趣。

冯友兰年轻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他的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冯友兰开始创办期刊,后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这一时期,冯友兰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特别是柏格森哲学、杜威实用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冯友兰哲学虽然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其思想基础和主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他一生的追求是复兴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

二、冯友兰眼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

冯友兰在书中明确承认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肯定中国哲学中存在一个“道统”,即儒家道统。这些判断和评价表明,冯友兰在当时是勇敢而有创造力的。因为在经历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有梁漱溟先生倡“新孔学”于其前,但如此明确地高度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冯友兰当是第一人。

冯友兰解释了“儒”,阐述了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对孔子的思想也做出了许多新的解释。他详细分析了孔子的义、仁、义思想,忠恕之道,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在他看来,孔子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以述为作”。

孔子讲《诗》,不只是练习应对,而强调其中的道德价值;孔子讲《书》,不只记其言语事迹,而注重于引申其中的道德教训;孔子讲《礼》、《乐》,不只讲其形式节奏,而注重“礼之本”及乐之原理。所以,说孔子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述为作”,而此种精神和倾向,传之于后来儒家,大都是努力以述为作,遂构成儒家思想之整个系统。

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体现的哲学观

1、哲学的内涵

冯友兰认为:“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是要依靠人们的思与辩的。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反复的指出:“假使我们要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换句话说,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就是将人生作为思的对象,就是对于人生有所觉解。冯友兰认为人区别于禽兽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人对于他的生活有觉解。觉就是自觉,解就是了解,觉解就是人能够自觉他在做某事。

他把人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顺应自然本能、社会习俗以及个人习惯而行事,并不能觉解宇宙人生、社会道德价值,也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自然境界的人虽然是生活在天地之间,但其人生是被动的,其觉解程度是低级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于天地之间,任何事情对其都是毫无意义的,这是一种最低的人生境界。

功利境界的人对其行为已有了清楚的觉解,其做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利”。冯友兰认为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不管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还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其主观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一己之利,并没有觉解到人生的道德观念,因此其境界只能是功利境界,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中的人不仅清楚的觉解了其所做之事,而且对于人性亦有所觉解,他们已经认识到人性中涵蕴着社会性,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

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为实现社会中“行义”行为,其的主观动机和目的都是求“义”的。天地境界的人拥有了最高最彻底的觉解,已认识到“天”,已经完全的觉解到人性和天性,进而觉解到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他的一举一动都与天地交融,不仅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宇宙。他的行为已经超越了现实的道德意义。

天地境界的人遵守人生规律、道德之理、天地之理而行事,就是在履行人道与天道,天地境界的人也就成了社会中堂堂正正的人,也就是圣人。

2、哲学的作用

哲学的作用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一是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关于哲学的功用,冯友兰一直都认为哲学能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也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他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明确的指出,“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哲学的崇高任务,是使人达到人的最高成就,成为圣人。哲学的最高价值,不在于使人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教人成为圣人的方法,在于“提高人的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超道德价值)” 以致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通过“觉解”成为“天地境界”的人。

如果一个人能成为圣人,他将实现他的终极价值。而冯友兰所谓的“圣人”,就是他所塑造的天地境界的人,是同时具有儒家圣人道中庸和道家圣人极高明的人格的“圣人”。

总的来说,冯友兰的哲学强调生命论。他的哲学虽然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其思想的潜在基础仍然是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篇6)

论教研员的人生境界

奉贤区教育学院庄骏

2009的盛夏至今,光阴何其匆匆!在学院一个又一个的日子,不知不觉快存满七年。高中语文教研员,这个常被戏称为“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经历摸索、提炼,在尝遍酸甜苦辣之后,似乎走完了从喧嚣到平静的宿命。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与“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会遭遇“七年之痒”?老实说,前一阵子,不能说心中没有倦怠。虽然嘴、手、脑都一样,但情绪瞬间真的少了,也少了下来。

你的努力成全了别人的光芒,或者叫喊于众人之间,众人还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么,教研员们,我们的自我在**?当这些心灵的微光在脑海中划过的时候,我触碰到了自己的无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机会重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感觉居然一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的理论,要深入理解它,经验和机会是必不可少的。很幸运,去年年末,在北京清华园的洗礼以及在南京师范大学后山流连时的诸多顿悟,已经为我从《简史》中获得精义设好了铺垫。

于是,在儒家“内圣外王”的哲学世界里,获得了自我检省的最好机会,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开释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条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氏的这句话对我们理解哲学有帮助,对我们借助哲学成为大写的人则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炼的“内圣外王”四个字,可以启迪我们去准确进行教研员的身份定位。很多时候,我们要么冲得太远,要么撤退得太晚,要么兴奋,要么沮丧,别人看不懂,心里更是迷茫。

实际上,中国历代圣哲都非不食人间烟火而终日山林漫游,独善其身的。内圣人是指他的心致力于灵魂的修炼;外王是指他在社会活动中像国王一样。于前者,教研员要明白学***以及内涵提升的价值,话语权决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学科素养;于后者,我们要懂得管理、指导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

两者一体两面,不分轩轾,不可或缺,我们要学***的圣人,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相反地,正是在这些事务中陶冶性情,以培养自己接近圣人的品格。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对于教研员来说,“内圣”最关键的,是要养成仁爱之心。一个人必须善待他人才能履行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词的基本内涵。

教研员常常躲在幕后,他之仁的实践首先要包含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然而,教研员之“仁”难在不仅“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可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

“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头,也是它的完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有一把尺子来衡量我们的行为,并随时用它来衡量别人和我们自己。实施“仁”,做一个忠恕有道的教研员其实不难,孔子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内圣”的路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具体指引。《大学》所教导的自我修养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第二步是“用敬”,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现在,学院给教研员们创设的“格物”机会越来越多,但层出不穷的干扰和**导致“用敬”越来越难。

平衡两者关系,对所格之物善加取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对“内圣”的绵韧,“外王”因其刚性,最难坚持。当你只是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时,你会不知所措,到处都有办法。久而久之,会有许多挫折,并逐渐变得气馁和无所作为。这种懈怠,与老庄之流的“无为”有很大的境界落差。

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无为”,实则“有为”,而情绪低落者往往将“无为”做到表里如一,其实是很可悲的。

那么,坚持的动力从何而来?我想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砖。”第二个砌砖工人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也许你会羡慕第三个工人的梦想和成就,也许你会鄙视前两个工人的粗俗和短小。事实上,三者的区别并不是在技术层面,而是在领域层面。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在这四种人生的境界中,前两种都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者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个境界可以说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自己的心灵所创造的。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因为唯有经验哲学给人的宇宙情怀,人方始可能达到天地境界。当你进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内圣”,不仅自信满满,激情洋溢,而且面对“砌砖”的枯燥,既可以心无旁骛,也能够拾级而上,从而“世上最美丽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层又一层地耸立起来,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间了。

读书亦是行路,借《中国哲学简史》,我对教研员的身份认识突破滞涩,顺利地抵达了又一个彼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内圣外王”为训示,格物、用敬,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读《张居正》有感:**道与术

放下kindle,一阵唏嘘,144万字的《张居正》读完,窗外月夜的宁静,反衬了心中的波涛汹涌。张居正的一生短短五十八年,尚不足一甲子,能开创万历初年的太平盛世,成就一番伟业,结局虽连累家人不保,却不能不说,熊召政笔下这铁面宰相真英雄的形象令人敬仰。

早在其初任首辅,”用术存正气,结党不营私”的气概,当是诸多立志治国平天下的”清流”毕生未曾参透的体悟和权衡。这其中的拿捏和掌握,确非寻常知识分子所能理解。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一己之力未必能做成什么事,是很多人都认同的。可是,一旦牵涉到人的认知,却不那么容易了,若是与价值观不甚相投的人共事或者合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不同不相与谋”的思想也就阻止很多人的脚步。浊世浮生,不可能所有周遭的人都与我们价值观相投,所以交往的圈子受限,而自封于自己用道德判断画的圈子,是常见的情况。

却说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小民百姓,一生不过三万日,哪有那么多大事要做,与一班老友,闲适度日也可。可是,若将这”道德判断”预先置于脑海中,对”另类”人士打入”人际冷宫”

则着实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影响力。

这一点,可以从张居正对”清流”与”循吏”的对比得到启示。”清流”历来学问高深,颇得真知,却不能任事,他人任事,从旁督察谏言多过实际行动。用俗话说的是”端着枪”在背后等着。

这等人在任何情况下,一旦发现有隙可乘,立即释放负能量。若是遇到借此玩弄权术之上级,常一拍即合。这一点,历代、当代企业,都未能幸免。

”循吏”则不然。以任事、成事为己任,而敢于任人唯贤,举贤而不避亲,用人上大开大合,不循常理,敢于破格。处事方式上,也不避君子小人之毁誉,用正道,且讲究术或方法。

曾经听过很多次”同流而不合污”的高论,彼时听来,不能从心而服,如今看来,确实高论。抛开一身清誉而勇于做事,这必是真正悟道之人方可有的体悟。

道与术的善恶没有区别。所谓听道不用的圣人,不可能真的存在,因为没有人是神。我辈可能或善于道或精于术而有分别,可是不能废此存彼,而应道术相合。一个人如此,一个团队也如此。

试想,当年苏秦与张仪一个善于道,一个精于术,各为其志,却也都在其**鬼谷先生的”济天下苍生”的大愿之中翻腾,一个有着各类枭雄汇聚的团队,不太可能默默无闻。

道与术,在寻常人生中也可相安。夫妻之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谁能说善意的谎言一定是不好的呢?

明明”审美疲劳”,还会挖空心思寻找美,也可谓是一种别样修炼。这类术,举凡有智慧的男子都会使用,谁又能说不是善之道呢?

教子之道,与术也当融合。现在很多家长苦于孩子不愿看书,禁止孩子看电视,禁止玩平板电脑,把个阅读当成头等重要的任务来抓,道则道矣,孩子却不理睬,甚至叛逆。这就是不懂用术之拮据。

实际上,每个人看书,莫不从”有趣”开始。漫画书,小人书,在大人看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书,却是最好的开始。从有趣,才能引发兴趣,读多了,自然懂得分辨,方能过渡到有意义。

最反对的当是阅读功利化。因为写作文需要而去读书,因为要在人前显贵而让孩子背诵唐诗,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教会孩子”走捷径”,”要面子”,哪有乐趣可言。家长放下人言,倾心于文字,这是道,与孩子一起阅读,找到乐趣,却靠术。

如此,带领孩子叩开书籍之门,不啻于引领他走入灵魂的旅程……

社会的浮躁,给”术”戴上太多层道德面纱,而浅薄的理解,又让”道”沦为保守清誉而裹足不前。阅罢《张居正》,不禁慨叹,这中间杂糅而明朗的,即是人间正道:

任事何曾惧人言,

功过不畏后人颠。

***来行正道,

沧桑只当若等闲。

《巨人的工具:凯文·凯利》读后感

本文作者:姜澍

凯文·凯利的思维技巧非常简单,我非常赞同,我有很深的感情:

一、100%专注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各种实时的微事务不断地削减着每个人的时间。人们的工作经常被打断:消息驱动、事件驱动、事件驱动,因此无法获得关注。

很多时间管理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都在协助人们管理高度专注的过程(至少在有限时间内)。

人们如何能真正找到那个让自己100%专注的事情?

就是需要找到那个让具体个人真正喜欢、魂牵梦绕、废寝忘食、全身投入的事情,这个事情可能是一个理想和志向,也可能是一份工作和爱好。

这个“立志”的过程引导我们找到关注焦点、找到那个最重要的那件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在高度专注、心无旁骛的情形下,人们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灵感、情感,都将被极大的激发,进入巅峰心流状态。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下,人们才可能获得更好的行为结果和行为体验。

二、死亡倒计时

我们的平均寿命从一九四零年代的三十六岁提升到当前的七十多岁,人生仍然短得可怜。此时回看历史上的伟人,能在那么有限的生命里,完成“建立功业、创造知识、教育传承”,他们的人生是多么的光明璀璨,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正是由于死的必然,才赋予了生的意义。如何渡过有意义的一生,渡过幸福、充实、有价值、完成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一生,是每个人必然面对、长期追求、而且可以把握的人生命题。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己的心智成长、价值诉求、个人梦想,就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担当。(BmrBH.Com 笔墨评语网)

我想,有三个要素,才能进行有效的倒计时:一是要有理想,知道自己要什么;二是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三是要有知行合一的方法,敢想敢行动。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篇7)

哲学一词,源自于希腊语,意为“热爱智慧”。人们总会认为哲学是个晦涩难懂的概念,但是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我却真切地体会到了哲学的魅力所在。

当然,冯先生提到的不只是《论语》,也不只是儒法道三家的理论,他按照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将各个时期的哲学脉络编制成了一张巨大的知识网。

书中关于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章节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书中说,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于是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发展商业奠定下了基础。也因为他们是商人的缘故,他们有较多的机会见识到不同民族的人,于是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不断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为了使货物更加畅销,沿海国家不断地改革创新,作为其中之一的英国率先发动了工业革命。我想,世间万物必有其自然的因果规律。海洋国家因为沿海,所以发展商业。因为发展商业,所以发明数学,所以发动工业革命。这一连串的过程都应该归功与哲学。同样的,中国人过去是农,思想较为落后,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动工业革命,没有率先进入工业化的现代世界。中国人也有许多著名的发明创造,四大发明也传入世界各国。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归于纯朴自然,很容易满足,因为农的生活方式就是顺乎自然的。中国人不想变化,也无从想象变化。当其他的国家逐渐开始兴起发达,中国人才开始觉醒,开始追赶。我想,是哲学让人类拥有了缜密的思维,一步一步地成就了繁荣的今天。

哲学家并非先天就拥有智慧,而是在不断地热爱并追求着智慧。正如作者所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事实上它就蕴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想,我们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读后感读后感(篇8)

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传世名作。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哲学的了解大概就仅限于神秘、晦涩与深奥了——当时的我,甚至以为哲学是各门学科中最无用的一个。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

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后反思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好书就是会让你在看到中途时便大彻大悟;但这本书不一样,我在翻开它第一页的目录时,便醍醐灌顶了。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的确!

哲学,其实就是一个人过完一生后,想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时发现的规律总合。而由于一个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许有人会说庄子的“丧我丧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认为其实那一种“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种具象化的体现),因此,哲学离我们其实并不远,甚至无处不在。

第一页的醍醐灌顶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很快,我便开始研究起了目录——于是我便知道了为什么这本书被历史学家陈来先生赞誉为“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盖因首先,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所有的哲学学派、理论、观点都收集、理解、展示出来的书了,光是这点,便可以胜过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学书;其次,它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将东西方的哲学观念进行比较、讨论、融会贯通的书了,这一点也同样使它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开里页,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说上面所述两点只能让冯友兰成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的话,那么现在,他可以说是开山鼻祖了。在这本书中,他不仅清楚阐述了各个哲学观念,还对其进行了延伸探讨以及比较讨论,例如:在第九章介绍《老子》思想时,他不仅将《老子》所谓道解释为了哲学家们为了进一步解释“名”而所假设带来的结果,还与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比较分析,看完不禁觉受益匪浅。

《中国哲学简史》,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