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萧红》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4-21

《萧红》观后感通用。

高分作文网推荐更多专题:“《萧红》观后感”。

《萧红》观后感 篇1

今年寒假我看了《小学生萧红读本》原本我以为她是一位文静,厚重的受人们爱戴的大作家,没有想到萧红小时候也有一段淘气顽皮但很幸福快乐的时光。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萧红带着家人去看野台子戏的这一篇,在看戏时,人们都象过节一样打扮得很干净,特别是姑娘们,个个把自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刘海线剪得一刀齐,有胭脂的擦上了粉红的胭脂,还穿上了新衣服,有藕荷色的,有银灰色的,有的姑娘觉得还不够漂亮,在上面装饰了一下。头辫梳得一丝不乱,扎了红辫根,绿辫俏,也有扎了水红的,也有扎了蛋青的,打扮得可清秀了呢!戏台上那些演员们更是个个打扮的光彩照人,再加上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其实在现代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场景,就在婚礼上。参加婚礼的女士们也个个打扮得很美丽。有的穿上了礼服;有的穿上了高跟鞋;有的在胸前挂串珍珠项链条;有的在头发上装饰了一下次;还有的特意化了妆,个个有如七仙女下凡,貌美如花。男方的女方的亲人,亲戚,朋友,同事都来了,大家欢聚在一起祝福他们。终于新娘出现了,她身穿美丽的婚纱,头戴雪白的头纱,手上戴謓闪耀的钻戒,脚上穿着晶莹剔透的高跟鞋。当新郎新娘同站在舞台上时,舞台格外耀眼,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舞台上。新郎新娘不就像戏台子上的那光彩夺目的女主角和男主角吗?

读了这本书让我颇有感受,童年原来这么重要,这么幸福,这么快乐,这么无忧无虑!

《萧红》观后感 篇2

1

讲述了一个叫做呼兰河的县城,人们都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但也有不少盛举。有庙会,跳大神,放河灯,台子戏等。偶尔也会有一些虽然平常但又吸引人的事。各个季节,呼兰河这的居民行为可不同。春天一到,农民就重新拾起粗糙的草帽下地播种;夏天一来,调皮的孩子们就带上网去捉小虫;秋天一来打招呼,粉房的人们就上山拾豆子做黏糕;冬天一到,人们都缩在屋子烤着火暖暖身子。不管怎么说,呼兰河这儿的人都过着不大奢侈的生活,不舍得花钱是穷人家的一种习惯。大街小巷上的小摊,也常常吸引着大人小孩,有钱的就买下,没有钱的,只好用手摸摸,用眼睛看看了。这儿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孩子经常玩得唯独只有不倒翁但也乐在其中。这儿晚饭吃过后的黄昏没有什么事情干,不累的人抬起头往西边望望,看着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困了的,则晚饭吃过后就睡着了。卖豆腐的则是黄昏的报时器,每次都是四五点来,一秒不差,每当人们听到“卖豆腐喽。”时,就知道已经是黄昏了。当然,豆腐也是吃饭时对人们的一种吸引,每当卖豆腐的人来,人们总会打开门看一看,这时能有一盘豆腐拌大酱已经是对呼兰河的人们一种富裕人家的表现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文中“我”和“我”的祖父令我刻骨铭心,先从“我”说起吧。文中的“我”有着一颗善良的心,遇见别家的人有困难,不管是认识还是陌生,都会伸出援手,“拉”他/她一把。“我”也总爱帮别人而“顶嘴”,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什么?那个什么意思?“我”总爱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文中的“我”也很好学,每天半夜,总会醒来和祖父念一念古诗,念完了一首还不肯睡;每天凌晨,也要缠着祖父念诗才肯起床,但情况和半夜一样,一直纠结。“我”爱学,善良,有义气的表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该说一说祖父了。文中的祖父沉着而庄严,在家里有着威严的象征。他疼爱自己的孙女,希望她能够早日成才,因此在五岁时就教会了“我”许多的古诗。每当他的孙女想去凑热闹并询问祖父时,他总是劝告她不要去了。这点我可以看出祖父不仅有着高的地位,还关心家人。有难同当的祖父令我深受感动。文中两个令我刻骨铭心的角色,是我深受启发。由此,从这篇记录文当中,令我联系到了自己的生活。想到了同样威严的外公和家人。文中祖父疼爱孙女的表现使我回忆起了以前的生活。从前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整天只有一个爷爷陪着。有一次,她看到了一些男孩在翻矮墙,她的好奇心促使她去试试,每次当她去凑不必要的热闹时,外公总会拉住她。文中“我”爱帮别人出头,出气的表现也令我想到了学校中相似的事。

一个男同学和一个低年级女同学在争论,争吵,一个个子比较高的女同学看到了,连忙上去帮助女同学,一番“争夺”后,终于“扳回局势”,男同学灰溜溜的离开了。其实文中许多事情,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只要细心去发现,很快就会找到与文中人物相似之处。奢侈这些都是不必要,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和生活,但乐却往往在这其中。

《萧红》观后感 篇3

好久没看见这么具有文艺气息的电影了。萧红,以前只是在一些书的序里见到过她的名字对于她我并没有过多的了解。通过这部电影,我想我了解了个大概。

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魅力强大到哪怕贫病交加,身怀六甲,生命垂危,也一样有人爱。最后结尾那一段阿洛对她的评价,我觉得是非常准确的。

她的确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我觉得任何一个写出这样的好作品的作家,都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因为他们关注现实,而不是纯粹虚构,总是想借由表现这样的一种痛苦生活而启迪人们去解决一些问题。

电影《萧红》拍的很唯美,有些画面是只有在小说里面才能看见的,可能导演就是从小说那些美妙的场景中提炼出来的也说不定,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为作家以及以作家为主角而拍的这种电影。

他们也是普通人,一样会肚子饿,会受伤,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操守,萧红就算是那么饿,也不会去偷邻居的列巴圈,这是很能表现气节的事情。

她的人生很曲折,我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她的男人,都是那么的不顶用,一个两个刚开始的都是那么的厉害,过多一段时间又都变得那般的鄙陋。第一个直接就跑了。第二个萧军还行,始终是爱她的,但是他的脾气太不好,而且还经常与别的女人勾搭,连萧红最好的朋友阿虚也被他搞的怀孕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出轨还能出的这么理直气壮。

第三个,刚开始的时候看上去很有文艺气质的端木,他的言辞很山盟海誓的。但他不能够担当,总是在逃避责任。换句话来说,萧军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而端木则是只能同享乐,不能共患难。第四个没有结果,因为并没有开始这段感情,萧红就已经死了。他是在萧红生命垂危的时候爱上她的。这也很能证明她的魅力了。一个女人年龄可以越来越大,但是心里却是可以越来越有魅力的,它是不以年龄的流逝而产生消亡的。比如我在东莞遇见的一个女人,丹姐,她就是这么样的女人。她的年龄有四十几了,但是还是那么迷人,魅力四射哈,男人们为了她争风吃醋,甚至打架斗殴。我就是为了她而被开除的,到现在我还忍不住惊呼。

我是第一次在电影上看见鲁迅本人,这让我欣喜若狂,他才是我真正的偶像。我看见他的那一刻,真的激动了。好久没有的感觉!鲁迅先生好像是以前经常演周恩来的那个演员演的,演的蛮像的,一身深色长衫,头发依旧像倒立的扫把,只是脸上的妆画的太狠了,那么明显的黑线,我都看的出来是画上去的。整部影片唯美华丽,结尾那白色的冰河更是有一种旷远的美,结尾的配乐也蛮好听的。但是电影始终是电影,由于时间的限制,所以很多场景都是浮光掠影,一带即过。比如说,端木就为萧红端了一碗小米粥,说了几句情话,在下一幕,萧红就宣布和前任萧军分手了。以我的感觉来说,这也太快了些吧。不过我能理解,比起赵薇导演的致青春,致的不清不楚的青春,和郭敬明的PPT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总的来说,《萧红》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值得大家一看的电影。

《萧红》观后感 篇4

什么是年轻精神?年轻精神是指精神年龄年轻者所特有的品质。这是郭沫若先生《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一文中热情赞扬的年轻人的品格。他指出:年轻人之所以为年轻人,并不是单看年纪轻。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真理的追求者博爱的实践者勇敢的战士,便是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就是无数先驱以他们的年轻精神孜孜不倦奋斗的历史吗?

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创立的仁爱说,到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航天飞机腾飞太空;从被洋人辱骂为东亚病夫,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再到2000年第27届奥运会金牌总数位居世界第三一切的一切,无不都是年轻精神的真实体现。

年轻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伟大的年轻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激励了无数有志之士为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去冒着坐牢、砍头的危险,以百倍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探求真理,坚持真理。谭嗣同、邹容、秋瑾、李大钊、刘胡兰、杨靖宇等无数英烈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真理和不怕牺牲的光辉榜样。

伟大的年轻精神,在祖国五十年创业史上,也鼓舞着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昌盛而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出光和热。周恩来、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张海迪,还有我们的奥运健儿们等千千万万个优秀人物,都成为了甘当人民公仆的楷模。

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前,耳边回荡着郭沫若先生那激越人心的讲演,眼前展现着一幕幕我们民族历史上奋发、创业的画面。在翘首企盼新世纪曙光到来的同时,我们更急切地呼唤着伟大的年轻精神。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伟大的年轻精神;我们需要那些能与人民同甘共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民公仆;我们也需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在所不惜的时代英雄。zuOWEn101.Com

《萧红》观后感 篇5

这不是爱情,更像是一桩生意,只是到头来,赔钱的人是萧红,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大学门口的拉扯争吵正式宣告了这段关系的破裂。一段红墙下的奔跑,一次雪夜中的随行,北京与哈尔滨,更为寒冷的天气也像这对男女的命运一样,走向黑暗。汪姓人走了,走得如此轻松,如此潇洒,蓬头垢面的妻子与执着体面的丈夫,似乎预示着女人命运的坎坷。

人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靠自己的,比如抓痒。就像萧红所说: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帮助,是件很幸运的事。萧军的出现印证了这个道理。旅馆的阁楼里,弥漫灰尘的空气,萧军像一束久违的阳光,给瑟瑟发抖的少女最及时的慰藉。有时候,爱情来的如此匆忙,以至于连梳妆打扮的时间都未曾给过。

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萧军的话感动了向往爱情的少女,也奠定了未来萧军滥情的基调。窗外依然是颓废的城市与寒冷的冰雪,然而一切都变得温暖了,就像室内橙黄色的油灯。

相爱的日子纵然有笑声,但更多的是生活的困窘,没有钱,没有吃的,象足了受冻受饿的犬,她甚至羡慕邻居家的列巴圈。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1934年,二萧流亡到上海,住在拉都路一间见不到阳光的亭子间里。在那间狭小、阴暗的小屋里,她写信给鲁迅,叙说生活的情况。他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四周无边的黑暗,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相继出版,生活逐渐走入正轨。

留心,奥菲利亚,留心,我亲爱的妹妹,不要放纵你的爱情,不要让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而这把利箭却准确无疑地射中了萧军,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也许这是对萧红的戏弄,萧军的移情预示着这段本该地久天长,郎才女貌的婚姻走向终结。在离开上海继续逃亡时,萧红跳下了准备和萧军一起离开上海的轮船,各奔东西。

我走,并不是为了离开你,萧红只身到日本,本以为这将是一次心灵之旅。只是再次回到萧军身边,一切依旧。他说,他对她是付出灵魂的,对其他女人,只是逢场做戏。于是萧红咽下所有苦水,假装一无所知。直到她最好的朋友打来电话,说刚刚打掉了和萧军偷情的孩子。全世界的女人都可以,可是为什么,偏偏是你?全世界的男人都可以,可是为什么,偏偏走不出一个萧军?遇到萧军,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他是一根火柴,划亮了我全部的灵魂。然而,他也当着我的面,划亮着一根根其他的火柴。萧红成名后如是说。

在萧红和萧军情感山穷水尽时,端木出现了。他对萧红是仰慕的,萧红在虚荣上有了满足感,她虽不喜欢他拍马和懦弱的性格,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端木结婚。端木的不负责任,使萧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疲于奔命,三十一岁如缎的生命早早香消玉殒。

她的情史成了传奇。叛逆离家,她怀了汪姓人的孩子,身陷阁楼,房东告诉他,他不会再回来了。颠沛流离中,她怀了萧军的孩子,萧军远去陕西,她和端木去了武汉,她告诉自己,萧军不会再回来了。她在香港的病榻前奄奄一息,整个城市的人都跑光了,端木一去不复返,只剩下倾慕她、照顾她的小骆,她告诉他,端木不会再回来了。临终前,她想抽烟,没了火柴。小骆说去买火柴,她眼巴巴地看着指针走到了晚上九点半,她告诉自己,他不会再回来了。

为什么每个走近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她贫病交加,哪怕她身怀六甲?就像当初的萧军,明知道她怀了别人的孩子,依然冒着死的危险,跑到洪水泛滥的阁楼去救她;就像当初端木明知她怀了萧军的孩子,依然宴请所有宾朋,给她一生唯一的名分和婚礼;就像小骆比她小六岁,依然心甘情愿地去照顾久在病床、早已红颜憔悴的她。

她是一个裸露的灵魂,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爱,她的爱会让男人变得骄傲,于是下手很重。萧军走了,端木走了,小骆走了,一切男人都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因居客舍大,百感动心间。两鬓生白发,难明长夜天。也许,一切从萧军闯进阁楼,看见那首《落尽萧红》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吧。那个骄傲的、落寞的、穿旗袍的背影,埋藏掉的是多少难捱的黑夜和孤寂的灵魂。爱情本来就是残酷的,每每落魄时,身边的男人都是如此的干净整洁,因为他们不需要对这份爱情负责。

为什么写作?因为没有其他更快乐的事情去做。乡下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一个极有才情的女子,重病时,仍伏在枕上写着《呼兰河传》;当香港上空飞着太平洋战争的炮弹,她还一字一句写着《寄东北流亡者》。柔情女子,为了爱情,在漫水中寻找心爱之人;坚强女子,为了理想,在寒冷的北京龃龉独行;倔强女子,为了留恋,撰写了一部部传世文学。

萧红,记录下来的不仅是自己的历史。萧红,被记录下来,不仅是为了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