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萧红》观后感范文

发表时间:2023-04-11

《萧红》观后感范文1000字。

相信你应该喜欢编辑整理的《萧红》观后感范文,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网络社会,人们可以随着影片汲取更多的知识,观看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和想法也在不断涌现。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在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呢。

《萧红》观后感范文【篇1】

这不是爱情,更像是一桩生意,只是到头来,赔钱的人是萧红,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大学门口的拉扯争吵正式宣告了这段关系的破裂。一段红墙下的奔跑,一次雪夜中的随行,北京与哈尔滨,更为寒冷的天气也像这对男女的命运一样,走向黑暗。汪姓人走了,走得如此轻松,如此潇洒,蓬头垢面的妻子与执着体面的丈夫,似乎预示着女人命运的坎坷。

人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靠自己的,比如抓痒。就像萧红所说: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帮助,是件很幸运的事。萧军的出现印证了这个道理。旅馆的阁楼里,弥漫灰尘的空气,萧军像一束久违的阳光,给瑟瑟发抖的少女最及时的慰藉。有时候,爱情来的如此匆忙,以至于连梳妆打扮的时间都未曾给过。

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萧军的话感动了向往爱情的少女,也奠定了未来萧军滥情的基调。窗外依然是颓废的城市与寒冷的冰雪,然而一切都变得温暖了,就像室内橙黄色的油灯。

相爱的日子纵然有笑声,但更多的是生活的困窘,没有钱,没有吃的,象足了受冻受饿的犬,她甚至羡慕邻居家的列巴圈。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1934年,二萧流亡到上海,住在拉都路一间见不到阳光的亭子间里。在那间狭小、阴暗的小屋里,她写信给鲁迅,叙说生活的情况。他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四周无边的黑暗,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相继出版,生活逐渐走入正轨。

留心,奥菲利亚,留心,我亲爱的妹妹,不要放纵你的爱情,不要让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而这把利箭却准确无疑地射中了萧军,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也许这是对萧红的戏弄,萧军的移情预示着这段本该地久天长,郎才女貌的婚姻走向终结。在离开上海继续逃亡时,萧红跳下了准备和萧军一起离开上海的轮船,各奔东西。

我走,并不是为了离开你,萧红只身到日本,本以为这将是一次心灵之旅。只是再次回到萧军身边,一切依旧。他说,他对她是付出灵魂的,对其他女人,只是逢场做戏。于是萧红咽下所有苦水,假装一无所知。直到她最好的朋友打来电话,说刚刚打掉了和萧军偷情的孩子。全世界的女人都可以,可是为什么,偏偏是你?全世界的男人都可以,可是为什么,偏偏走不出一个萧军?遇到萧军,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他是一根火柴,划亮了我全部的灵魂。然而,他也当着我的面,划亮着一根根其他的火柴。萧红成名后如是说。

在萧红和萧军情感山穷水尽时,端木出现了。他对萧红是仰慕的,萧红在虚荣上有了满足感,她虽不喜欢他拍马和懦弱的性格,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端木结婚。端木的不负责任,使萧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疲于奔命,三十一岁如缎的生命早早香消玉殒。

她的情史成了传奇。叛逆离家,她怀了汪姓人的孩子,身陷阁楼,房东告诉他,他不会再回来了。颠沛流离中,她怀了萧军的孩子,萧军远去陕西,她和端木去了武汉,她告诉自己,萧军不会再回来了。她在香港的病榻前奄奄一息,整个城市的人都跑光了,端木一去不复返,只剩下倾慕她、照顾她的小骆,她告诉他,端木不会再回来了。临终前,她想抽烟,没了火柴。小骆说去买火柴,她眼巴巴地看着指针走到了晚上九点半,她告诉自己,他不会再回来了。

为什么每个走近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她贫病交加,哪怕她身怀六甲?就像当初的萧军,明知道她怀了别人的孩子,依然冒着死的危险,跑到洪水泛滥的阁楼去救她;就像当初端木明知她怀了萧军的孩子,依然宴请所有宾朋,给她一生唯一的名分和婚礼;就像小骆比她小六岁,依然心甘情愿地去照顾久在病床、早已红颜憔悴的她。

她是一个裸露的灵魂,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爱,她的爱会让男人变得骄傲,于是下手很重。萧军走了,端木走了,小骆走了,一切男人都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因居客舍大,百感动心间。两鬓生白发,难明长夜天。也许,一切从萧军闯进阁楼,看见那首《落尽萧红》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吧。那个骄傲的、落寞的、穿旗袍的背影,埋藏掉的是多少难捱的黑夜和孤寂的灵魂。爱情本来就是残酷的,每每落魄时,身边的男人都是如此的干净整洁,因为他们不需要对这份爱情负责。

为什么写作?因为没有其他更快乐的事情去做。乡下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一个极有才情的女子,重病时,仍伏在枕上写着《呼兰河传》;当香港上空飞着太平洋战争的炮弹,她还一字一句写着《寄东北流亡者》。柔情女子,为了爱情,在漫水中寻找心爱之人;坚强女子,为了理想,在寒冷的北京龃龉独行;倔强女子,为了留恋,撰写了一部部传世文学。

萧红,记录下来的不仅是自己的历史。萧红,被记录下来,不仅是为了怀念。

《萧红》观后感范文【篇2】

《萧红》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东北年轻女作家萧红的故事。萧红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萧红原名张乃盈,她很热爱读书可是家里人却不让她读书要她嫁人,她就离家出走离开黑龙江去了北平上学。她的未婚夫去北平找她,萧红为此十分感动,她两都离家出走。他们的生活十分贫困,萧红还怀了孩子,可是她的未婚夫后来却离开了她。在她十分落寞的时候他遇到了萧军,萧军很贫穷,但是他却很乐观。他的乐观感染了萧红,他们两个相爱了。他们为了谋生四处奔波,他们去到了上海,他们得到了鲁迅的肯定。生活开始有了改善,但萧红却得到了萧军的背叛。后来萧红认识了端木,他们结婚了,但端木却不能给萧红想要的温暖,萧红的身体也差了。

萧红为了读书离家出走,这等勇气,在我们中呢,我觉得更多的是为了逃避读书而离家出走啊。读书我认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很快乐每个人都喜欢读书,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不读书未来就很狭窄。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读书机会啊,想想那些不能读书却很想读书的孩子们。

我们要做一个乐观的人,不管你所处的环境多么悲观,只要你有一个乐观的心,那么不管多苦都能挺过去。当萧军失业之后,萧红和萧军去住旅馆,却连被子都租不起,饭也吃不起,每餐只是馒头蘸着盐吃。每天早上看着其他房间门前的大面包,这完全是一种煎熬。但是他们有着一个乐观的心,他们每天都在努力的想办法活下去,萧军出去找工作,萧红在房间里写作。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萧军找到了工作,他们度过了难关。如果他们不是有一颗乐观的心,或许他们早就死在了旅馆里了。

萧军是一个花心的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他看到每一个可怜的女人都想去爱她们,不管他们是否已结婚。刚开始萧军和萧红在一起,后来萧军又和他学生的姐姐搞在了一起,尽管萧红当时并没有怎么追究问题,()但是萧红心里还是不好受的。后来萧军又和阿虚搞在一起,还把阿虚弄怀孕了,还要阿虚把孩子做了,阿虚可是萧红的好盆友啊。萧军这样伤害了多少个女人啊,而且到了最后没有一个女人和萧军一起走。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对人也要真诚,做事也要对得起人,不然就会同时伤害很多人,最后自己也找不到好的伴侣。、

我很佩服萧红,萧红很倔强,很坚强,而且她很有才华,她为了自己想做的事不惜离家。“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萧红》观后感范文【篇3】

1

讲述了一个叫做呼兰河的县城,人们都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但也有不少盛举。有庙会,跳大神,放河灯,台子戏等。偶尔也会有一些虽然平常但又吸引人的事。各个季节,呼兰河这的居民行为可不同。春天一到,农民就重新拾起粗糙的草帽下地播种;夏天一来,调皮的孩子们就带上网去捉小虫;秋天一来打招呼,粉房的人们就上山拾豆子做黏糕;冬天一到,人们都缩在屋子烤着火暖暖身子。不管怎么说,呼兰河这儿的人都过着不大奢侈的生活,不舍得花钱是穷人家的一种习惯。大街小巷上的小摊,也常常吸引着大人小孩,有钱的就买下,没有钱的,只好用手摸摸,用眼睛看看了。这儿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孩子经常玩得唯独只有不倒翁但也乐在其中。这儿晚饭吃过后的黄昏没有什么事情干,不累的人抬起头往西边望望,看着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困了的,则晚饭吃过后就睡着了。卖豆腐的则是黄昏的报时器,每次都是四五点来,一秒不差,每当人们听到“卖豆腐喽。”时,就知道已经是黄昏了。当然,豆腐也是吃饭时对人们的一种吸引,每当卖豆腐的人来,人们总会打开门看一看,这时能有一盘豆腐拌大酱已经是对呼兰河的人们一种富裕人家的表现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文中“我”和“我”的祖父令我刻骨铭心,先从“我”说起吧。文中的“我”有着一颗善良的心,遇见别家的人有困难,不管是认识还是陌生,都会伸出援手,“拉”他/她一把。“我”也总爱帮别人而“顶嘴”,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什么?那个什么意思?“我”总爱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文中的“我”也很好学,每天半夜,总会醒来和祖父念一念古诗,念完了一首还不肯睡;每天凌晨,也要缠着祖父念诗才肯起床,但情况和半夜一样,一直纠结。“我”爱学,善良,有义气的表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该说一说祖父了。文中的祖父沉着而庄严,在家里有着威严的象征。他疼爱自己的孙女,希望她能够早日成才,因此在五岁时就教会了“我”许多的古诗。每当他的孙女想去凑热闹并询问祖父时,他总是劝告她不要去了。这点我可以看出祖父不仅有着高的地位,还关心家人。有难同当的祖父令我深受感动。文中两个令我刻骨铭心的角色,是我深受启发。由此,从这篇记录文当中,令我联系到了自己的生活。想到了同样威严的外公和家人。文中祖父疼爱孙女的表现使我回忆起了以前的生活。从前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整天只有一个爷爷陪着。有一次,她看到了一些男孩在翻矮墙,她的好奇心促使她去试试,每次当她去凑不必要的热闹时,外公总会拉住她。文中“我”爱帮别人出头,出气的表现也令我想到了学校中相似的事。

一个男同学和一个低年级女同学在争论,争吵,一个个子比较高的女同学看到了,连忙上去帮助女同学,一番“争夺”后,终于“扳回局势”,男同学灰溜溜的离开了。其实文中许多事情,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只要细心去发现,很快就会找到与文中人物相似之处。奢侈这些都是不必要,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和生活,但乐却往往在这其中。

《萧红》观后感范文【篇4】

读过的第一部萧红的作品是她的《呼兰河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呼兰河边的故事。通篇文字透着一种洗尽铅华的平淡,又因为在写作过程中融入了诗歌的特点,使整部作品更具艺术的魅力。被誉为诗化小说。在那些看似寻常的文字下,隐藏着女作家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和体认。有人评价这是一部不会随岁月老去、永远年轻的作品。

最近只偶尔翻过些散文,想写写看过《蹲在洋车上》、《失眠之夜》和《同命运的小鱼》后的感想。

萧红是那种以全身心投入写作的女性,文字便是她灵魂的自传。在她的作品里,看不到炫耀、卖弄、制造的成分。有的是一种与大地相连的美好品性。创作的素材也大多来源于她的真实生活体验。

《蹲在洋车上》讲述的是一个童年的故事。作者以朴实细腻的笔法,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对儿时的生活流露出一种牧歌式的情调。

我眼看着那个驴子飘飘地不见了!我的心魂也被引了去。等我离开窗子,祖母的斗篷已经脱在炕的中央,她嘴里叨叨地讲着街上所见的新闻。可是我没有留心听,就是给我吃什么糖果之类,我也不会留心吃,只是那夜的车子太吸引我了!太捉住我小小的心灵了。

在《失眠之夜》中,女作家对自然的那种朴素的颖悟,使得文字中充满了许多细致优美的抒情。在家乡那边,秋天最可爱。蓝天蓝得有点发黑,白云就像银子做成的一样,就像白色的大花朵似的点缀在天上;又像沉重得快要脱离开天空而坠了下来似的。而那天空就越显得高了,高得再没有那么高。

可又有谁知道,出生苦难的萧红,在她的内心深处,深藏着难以排解的无家的悲凉感。她将自己浸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感,与生活中弥漫着、浮荡着的悲恋剧气氛相融合,从而传达出深远的人生悲凉感。

所以在《失眠之夜》中她这样说道:家乡这个概念,在我本部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来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

萧红写出的都是生活,她笔下的人和事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她非常懂得人性中的贪婪和漠不关心,也懂得人间的爱与温暖。

由此我便明白了,为何有人评价说萧红的作品永远不老,永远年轻的真正涵义。

《萧红》观后感范文【篇5】

初秋的夜晚,我重读了萧红的《生死场》。做为呼兰人读萧红的书,说得上是一种最简洁最直接的一种阅读了。这样一个夜里,凉爽而优柔的微风,就像萧红的笔触,从这悲喜的人生中,一阵阵地从窗外轻轻而过。萧红在序里说,这篇文字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而我,在这个闲散秋夜里,灯光下,任手指捻过一页页的无奈,也无法坚强着对她的文字无动于衷。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秋天,风吹得令人抑郁,有一种说不出的抑郁。也许抑郁的不是萧红的文字,而是生与死的轻易和沉重。只是,她以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语),用她的率性和敏感,用她的才情描绘着世间的悲欢,力透纸背

是的,《生死场》浸透着旧中国生场的悲凉。

萧红为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旧中国东北农村的风俗画,画面中,贫苦无靠的农民背向蓝天,面朝黑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生存十分艰难。其中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赵三。可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就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她又活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只有十七岁,梦想着青春和幸福。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落和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好惨啊!这幅画中圈定的是呼兰还是别的地方,可以不假思索,但这个场是旧中国地主的天堂,农民的地狱。读着这些人物,感悟画面中的风俗,思考着人物的命运,心头涌出不尽的忧伤。也为萧红将自己坚强背后的敏感,嬴弱背后的率真,通过笔端将她对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悲剧巧妙地融为一体,由衷地赞叹,我想这样一种对人生痛楚的绝妙稀释,让我感到了活着的悲哀。

《生死场》也着墨于满洲国死场的沉重。

小说中萧红为人们描绘了另一幅画面。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村庄、田野。日本旗代替了中国旗,日寇把东北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村庄里的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往日静穆的村庄,尸骸遍野,一片呻吟,这死场的恐惧撕裂着人们的心。于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们宣誓的日子,气氛很悲怆,那种抗战到底的决心十分坚决。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诠释生命的悲凉,让我感到了死去的沉重。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初霜过清秋。在中秋节未到来之前,做为家乡人,我再次阅读萧红的文章,算是对萧红的纪念。明年是萧红诞辰100周年,现在的萧红故居正在修缮、扩建,说明家乡人没有忘记萧红,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我们都知道萧红是无法复制的。

《萧红》观后感范文【篇6】

奔波半生,最后还是想回家,当初因为父母逼婚逃离了家,最终因为怀念爷爷想回家,其实家永远只在心里,因为现实中的家再也没有爷爷,再也没有那些能帮助照顾我们的人。萧红的爷爷跟萧红说,长大就好了,但长大了不是真的就好了,成年人的世界比孩童的世界更复杂。

萧军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当过bing,写过小说,还是比较厉害的人,这样的人对所有女人都很好,包括萧红,包括学生的姐姐,包括萧红的日本朋友,当时撩萧红的话后来又用来撩学生的姐姐,“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他完美地诠释了渣男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一个精力旺盛的男人确实有精力去爱好几个女人,但是从伦理道德上他是错误的,他让他的妻儿受伤了。

到正式场合萧红还是很有气质很端庄的,人的社交属性就是这样,特别是成功的人,很注重自己的气质形象。父母逼婚一任,遇到爱情萧军一任,遇到小暖男端木一任,遇到粉丝,差一点又一任,人就是这样,如果不拒绝会遇到很多爱情,特别是成功的人。

遇到第一次见面的人也不用说太多,萧红萧军他们就都称呼了一声“先生”,其实话不用多,真诚就行。

古时候也有心态特别好的人,老爷子带孙女又蹦又跳的,那可能就是古时候比较豁达乐观的人吧,每个时代都有乐观的人,跟那样的人一起,整个空气都是甜的。那些人的思维方式很好,就看自己能不能进入他们那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