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17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800字。

大家往往低估了观影能为人们带来的作用,创作观后感需要有独到的观察点和深入挖掘影片涵义的能力,观后感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影片和情节本身的记忆,方便日后回味,您对于作品名的观后感有哪些自己的看法?接下来的文章将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和探讨“掬水月在手观后感”,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1)

《掬水月在手》,一部挺好看的电影,以插叙的方式讲述了叶嘉莹先生坎坷而惊艳的一生。两个小时,我们便走马观花地看完了叶嘉莹先生的经历,虽然观影的过程有不少小插曲,后面还坐了几个不让人安生的家伙,但我仍全身心地投入于电影之中,并为之感动。

前半段我其实看得也马马虎虎,直到电影中提到了叶嘉莹先生那首与鲸有关的词《鹧鸪天》,

好的创作灵感和感悟一瞬间激醒了我。

会听到,会感动。

很奇怪,一大段话,每个字用得都那么精致,我却只记住了这最简单的六个字。

叶嘉莹先生,其实就是这两句话最真实的呈现。她生于军阀混战的年代,一生崎岖多难,但她写下来了,她的所有感情都倾注于笔下的每一句诗词中,所以九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在书中,在电影院,在老师口中,听到她的名字,聆听她的故事。

如同叶嘉莹先生笔下的两条鲸鱼一样,可以听见对方的声音。无论多久,相距多远,天涯或海角,都能听见对方的声音。那怕声音的主人已变了模样。

凄美而真实。

其实有时候真的挺迷茫的,觉得自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条鲸鱼。鲸鱼也好,金鱼也好,看不清来路,摸不着归途,向着一个并不知道多么遥远的目标奋斗游着,却觉得一切都虚幻不可触,那么多人都平凡地消失在了漫长的路上呢,自己又为何那份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踏上遥不可及的彼岸呢?

更何况自己如今还处在舒适区,未来又会怎样呢?

想着这些问题的我似乎天真的可笑,但我却在叶嘉莹先生的《鹧鸪天》中获得了答案。

鲸鱼鸣叫的声音会在海中一直一直传递下去,直到落入另一条鲸鱼耳中。那么人们的故事

是否也会一直传递着,被更多的人铭记呢?

会的吧,我想。

所以人们奋斗者,所以人们在追逐梦想与生活的路上昂首阔步,所以人们不惧艰险,永远前进在追光的路上。他们或会成功,又或不会,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流传下去,他们终会在历史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有所成就,长远或短暂地星星般璀璨。鲸鱼发出声音是为了交流,而我们做出的种种努力,是为了斩获一个更好的未来,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有人知晓,有人铭记。

伟人即使早已离去,但对世界的影响力仍然存在。我们活着,就更应该去争取,使自已发光啊。

无法如叶嘉莹先生一样,在荧幕上展述自己的故事,那就尽自己的务,使自己更好一点吧。

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

叶嘉莹

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

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

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

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2)

梁乐宜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迈的女诗人,叶嘉莹,蒙古族,叶赫那拉氏,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1924年北平,她出生于这样书香门第的贵族门庭。身处军阀混战的乱世,她24岁结婚,随丈夫逃至台湾,在大学教书,后来再相继被请到不同的国家教书;在这期间,女儿女婿不幸因车祸离世。暮年的她回国,去看曾经北平的故居,又去看家族的故乡-蒙古草原。

这部文艺气息浓厚、意义深远的电影带给我一股淡淡的感动和温暖。

一是叶嘉莹的诗词文采极为出众。优异的文学修养自小就便开始积累,她的好文采深受她很有个性的教书先生顾随的影响。电影穿插了许多她朗诵诗文的片段,虽然口音明显,但她读诗饱含感情,抑扬顿挫,有很强的节奏感。她的诗文多数是兴之所至,即兴朗诵出来的,或忧郁,或无奈,或悲凉,都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书面略作整理,便成为一首首优秀的作品。

二是叶嘉莹豁达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她出生于战乱之中,老年时,女儿女婿又走在自己的前面,白发人送黑发人,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她依旧坚持写诗。诗文成为她流露感情的一大出口。后来她回到北平,去看她曾经居住的四合院,却已经变成了大杂院,除了大门的样子依稀还如旧时。再后来她追根溯源,到蒙古草原看叶赫水,仿佛预示一种寻根的心境,人到暮年去寻找自己本是从哪里来的。叶嘉莹活的很美,她经历过苦难,看见人生的残酷,但她依旧十分热爱生活。

三是衰老的悲哀。刘在昭是叶家营中学和大学时的同学,在老年时,她们依旧偶尔互通电话,一次通话令双方都忽然发现,已经都过去好多年了,大家都老了,叶嘉莹回望起起落落的一生,只总结出四字人生如梦。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3)

这周末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传奇的人生,我认为这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部纪录片,通过采访叶嘉莹,来让她自己讲述自己的人生,更是一部传记,叶嘉莹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战乱,通过这些战乱,她才能从中提取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就挥笔将这些感受写成属于自己的一首诗。

在电影中,我记得最清楚和让我没想到的是席慕蓉也同样认识叶先生,她和叶嘉莹的关系也是很好的,她们一起去吉林寻找叶赫古城她的祖先叶赫那拉氏来自那里。有好心的人先爬了上去,和叶先生说:上面什么也没有,不用上来了。可是她还是坚持要上去,到了上面,她不经感叹到:这不就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吗?没有想到叶先生竟然是这样会欣赏一切事物!

看这部电影之前,根本不认识叶先生,听同学们说叶先生,还以为她是男的,但没想到,先生都是古代的尊称。但是看完纪录片,她整个人都在我的眼前眼前闪亮了起来,她是多么的有才华啊,从纪录片中了解完她的生平,就明白了在介绍里讲的话: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她,她就是一种感觉,那种感觉,她对一切事物都平淡化了。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4)

隔着银幕,叶嘉莹先生的吟诵诗词声,通过这种光影语言,与坐在黑暗中的观众交流。叶嘉莹先生的吟诵看似并不着调,但这却是她自己对于诗词内涵的一种理解。

叶先生的一生饱经忧患,她在用诗词度过生活中的苦难,正所谓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真是你要身经过忧患,你才会对这个词有很深的理解,这也就是叶嘉莹先生吟诵的不同之处。

当面对大女儿与女婿双双车祸时,叶嘉莹先生的情感放的很平,她的悲与乐就像一杆天平秤,她不会倾向哪一边。她把凡事看淡化,看得很平,这是绝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她把情感都放在了诗词上,她用诗词度生活中的苦难。

叶嘉莹先生曾说,在苦难之中,你还是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就是弱德。弱德之美就是一切之中凝华的生命主线,就是叶先生的传奇一生,这里的弱德不是示弱,表达的是一种在逆境之中最艰难处仍坚守的定力。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了解到,叶嘉莹先生也是一个普通的老奶奶,有自己的小心思,而不是坐在人间烟火的神坛,而是活在凡尘里经历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只是她用诗词度生活中的苦难。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5)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看完电影后,心中波澜平静;以往都会觉得遗憾或甜蜜。但是这次是平淡的。看电影里面叶先生诉说自己的故事,内心是平静的,并不是说冷漠,而是一种淡然。许多人都平淡的写诗,但他们心中真的是平淡的吗?如吴均的《山中杂诗》一般,他真的释然了吗?我想是没有的,吴均是入世之人,他无法真正的出世。他没办法释怀,但叶先生不一样,她也一样入世,可她身上那股出世的味道是不变的,她是真的会淡然,她平静的叙述,她的心也是静的。叶先生如一个修行的人入了凡尘一样。她的一生是坎坷的,可她又是淡然的,她会经历许多,但她也会放下许多。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叶先生放松的一面。或许想起来时是伤的,但更多的是人间值得走一遭。

叶先生是一个专注的人、她是心行合一的。这跟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关。她原本就是名们贵族,所以她一生都专注于她的诗,一生都爱那一个。她从不花心,她只专注于那一个。电影中说,是诗词救了叶先生,我想是的。这没错。叶先生也说过诗人要有自己的经历,这样才会写得好,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他又怎么去体会诗呢?许多诗人是在自己被贬时写,许多是在自己高兴时写,哪有一个人平平淡淡的,还去写诗呢。自己如已经圆满了,就不必写诗了。诗是一种感情的抒发,它是代表了作者的思想的。叶先生通过写诗,来让她自己释怀。在电影里,还有人说,叶先生给她的感觉说不出来,但她内心是很想去接近她的感觉。她说叶先生是君子,我同意她的看法。一个君子,他不仅要有所谓的梅、兰、竹、菊的气概,他还要有那种平淡,那种情怀,被誉为君子是极为不容易的,因为君子是最难做到的。

叶先生有很多的成就,然而,她最开始所追逐的就是名利吗?我想不是的。正如姜老师所说,如果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那么那些所谓的身外之物,也就自然而然就会来了。而不是一个人的目标就是名与利。这是让我看完电影后,更加所明白的。或许现在的我们,缺的就是叶先生那种专注、那种淡然。我们一直在争、在努力。并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整个社会都以名和利为最终目的,而忘记了做事的专注与认真。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叶先生的一生不是顺利的,可她的一生所作出的贡献是伟大的。或许,在最后,把以前的月亮拾起来,就如朝花夕拾一样,也是极为无憾的一件事。我把月亮抓在手心,听着飘扬的短歌,踏上了时光的追溯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6)

周琬媛

那天晚上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集体活动-《掬水月在手》的观看,想必大家都一定是对这部电影感触颇深的。

叶嘉莹是古诗词大师。而这部电影与其叫做电影,不如叫做关于叶嘉莹一生的故事的纪录片。这部电影记录了叶嘉莹家自己一生的各种故事,这部电影是有很多小故事组成的六部曲。

从这部记录片可以看出来叶嘉莹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理想,故事虽然都很琐碎,但是却是叶先生的一生的很多大事。有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比如说,有一个故事里说的是叶先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和自己的老公出去自驾游的时候出了车祸,而她也就此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一个家人。那个时候叶先生已经年事已高了,当时就觉得可能她会很悲伤,但是她却没有,叶先生她虽然觉得很痛苦,但是却一直有再好好生活下去。我对此表示不得不佩服。因为如果是你失去了一个家人那么你肯定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况且那个时候的生活是很差的,骚扰我深有体会的,但是我没有办法去真正的体会到那种心情,跟无法想象当一个人失去了一根支柱另一根又能支撑多久呢?

整一部纪录片既没有令人可以大喜的故事也没有没有可以令人大悲的事情,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给人的整个感觉是很压抑的,但是虽然它没有可以令人心情起伏的片段,可是如果让我评价我还是会认为这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因为这部纪录片实在是太朴实了,反而衬托出了叶先生的各种心理。也是因为如此才可以让我最先开始的不解到最后的恍然大悟。这部纪录片最开始真的看不懂,但是到了后面越看越觉得这部纪录片很有意思。

觉得这部纪录片很有价值意义,它记录了很多叶嘉莹的诗词,他用这些小诗来记录生活中的小事和大事,这就是她写诗的意义所在。也是叶先生生活下去的意义为了传播给更多人去看去了解诗词,为了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传承下去。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7)

《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是由许许多多的采访碎片组合而成的,虽是碎片,但是整体的结构并不凌乱,电影的整体结构都是那种很安静,祥和的气氛。

电影并不是一直都是在采访叶先生,而是在采访其中穿插着很多关于叶先生的诗词,关于那个年代的一些图片,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事情,从而更好地去了解叶先生当时所处年代所写下的诗的其中所包含的值得令人深思的情感。

我觉得古诗词救了她,她把它们平淡化了,她的古诗词很平淡,把那些负面的东西也写的很美她把苦难都描写的很美,她的一生让我觉得很美叶先生存在的感觉,她对她生命的方方面面,她都是可以用一种态度去接受那就是平淡。

她对不被世人接受这件事是以平淡的态度。

在这一大段电影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那一段,讲的是叶先生找到两只蓝鲸的这一形象去叙述、描写当时对于发生的事情的心情。叶先生找到两头蓝鲸的形象,是认为蓝鲸可以隔洋传语。蓝鲸是对于现代人来讲很神秘、巨大而壮丽的事物,即使现代人不接受这些东西也没关系但是我留在大海上的余音总会被人听见被人理解可见当时的叶先生所发表的也许是不被人待见的,但她并不感到不公,而是在等待一个像子期那样的知音去理解她。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8)

海德格尔有言:“人充满劳绩,却要诗意地栖居”。生而为人,穷极一生不过是要注定在孤独中踽踽前行。而此时、此生、此地的我们,不要忘记在寻找六便士的同时,也要昂首望一望充满诗意的月亮。

所谓诗意,其实来自于生活。它可以是寒塘上惊起的一片鹤影,是秋雨后独立的几株残残荷,是两盏浊酒后的惆怅,是一轮皓月下的忧思。它源于生活,是一切“世法”的总和。杨绛先生曾说:“要用生活所感去读书,”是也,书中自有诗意,需要我们用生活为其解注。宋代大文豪苏轼有感: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真正的诗意正在于此,它或许并不艰深晦涩,但它必定发自于生活。

有诗意,便是为了更从容的生活。太多的世人都是孤独寒冷的,我们走在各自布满荆棘迷雾的道路上,虽不是人人都为“风刀霜剑”所苦,却也难免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感。当我们在参差的人生苦难中百转千回而不得出路时,总可寻求诗意,聊以慰籍心中的郁结。回望历史,陋室中“惟吾德馨”的宣言犹在,伴着玄都观里桃千树的再次盛开,沙湖道上的那个身影在雨中徐行,望着山头斜照携着料峭春风来此相迎。

回视当下,叶嘉莹把“爱别离”的苦难拉平,用“诗中水月”填补了心灵。樊锦诗将敦煌的风沙平息,用壁画上的色彩渲染人生的诗意,无数的“她们”在诗意的文字中苏醒复活,在诗意的浪涛中洗涤超脱,用诗意脱去苦难的`压抑与重负,活出了轻盈与从容,以此来告诉我们:生活,需要诗意的存在!

充满诗意的人生,不是在虚妄与不切实际中度日,相反地,缺少诗意的人才会活得有理想却没追求,有目标却不现实。当今社会,总有人把卖弄学问当理想,以炫耀知识为目标,视读书为锦衣夜行的遗憾,看似活得现实,实则陷入了虚妄的泥潭,终究会活在他人的褒贬之中。而真正地充满诗意,不仅是“居高而声自远”,更是“登高而小天下”的完整生命状态。如是之人手可摘星辰,却依旧立足于现实的土地上,活得实际,活的高远,素履以往,心之所向!

存一片苍穹星空于心,掬一捧诗词水月在手,超越孤独与寂寞,跨过苦难与羁绊,我们怀着诗意在人生路上修行。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9)

影片《掬水月在手》中,有一段在播放叶嘉莹先生所经历过的战争时期,这使得我联想到在历史课上所学习的每一场战争,尤其是当我看见那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是,感触尤为的大。这使得我觉得战争是一种无法愈合的伤痛。

这一种伤痛是长久的,无法愈合的伤痛。它甚至能够穿越时间,空间,甚至跨越世代。它就像一把能够割开一切事物的匕首,每当你想起它时,它就使你的伤口再一次鲜血淋漓。我还是无法去切身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我只能够做到说去理解,去感受这一种我无法确切感受到的痛苦。那一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条同胞的生命,他们滚烫的鲜血最后凝固成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这一些幸存者是否会在深夜中思念着他们已死去的亲人。我在想幸存在世间的人们,这一些战争的幸存者们是否会后悔在那一天没有随自己的亲人一同离开这个世界。那么是否在一些特定的时刻中,遗忘会比记住更好呢?若是真的,那我会选择遗忘。这一些战争的幸存者们是无法在回到从前的生活的,因为他们参与的是一场无与伦比的人类亲手制造与编排的悲剧。

生活在这样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中,我不甚感激。感激那一些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热爱自己故土并为之奋斗的先辈们,无论是以一种什么的方式去做,其实都已经值得人们去尊敬。我想苦难是教人厌烦,教人排斥的,但依旧不乏一些化解苦难的人。他们一种无比坚毅的信念去化解生活中的苦涩,以一种超脱现实的乐观去中和生活的苦痛。叶嘉莹先生以诗词中和,他们以信念。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杜少陵是,迦陵先生亦是。

时间可以抹去一切创伤,总有一天你会将痛苦遗忘,然后好起来。但不是的,有的痛无法忘记,有些伤永远不会好。但你可以做的是,尽你所能的去尝试化解,而不是遗忘或者抹去。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10)

周五晚上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这部影片是对叶嘉莹这位现已96岁高龄当代诗词大家的传记电影。

在这部影片中,有对多人进行采访,其中包括白先勇、席慕容等人。而其中更多的是对曾经的学生。其中就提到,当她在学样教书时,她是十分害羞的,但是通过提到的意暖神寒便可以看出她内心是十分友善的。而当她到南开大学教书时,无论是或不是她的学生,都前来聆听她的课,不管是座位上,还是台阶上,甚至是窗台上,都坐满了人,由此可以看出,她对人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她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人在平时,她对吟诵十分注重,在她看来吟诵是你自己对于诗歌的内涵,诗人的感情在你的声音里边复活,由此可以看出,她对于诗词有着自己独道的见解。在电影中她更是讲道:诗是顺着她的感情跑出来的。叶先生的文笔也无一不让人惊叹。

她为什么能长寿,和她的心境有很大关系的。当她在准备安定下来时,大女儿与女婿出车祸的这个惨痛消息却传了过来,这个消息必然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从她写下了《哭女诗》中就可以看出。但是,她在影片中只是平淡的描述,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她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是古诗词救了她,同时也是她将诗词传承。

弱德之美在叶先生身上便是体现。从她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她对诗词无穷无尽的热爱,更是她面对多重坎坷却不屈不挠坚定的精神。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篇11)

一幅幅壁画在镜头前呈现,关于战争的纪录片通过黑白的方式描绘着历史,再配上我听不懂的音乐,我带着满脸问号开启了对《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的探索。

因为在观影前,我对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人物和历史一无所知,所以当我达不到电影的境界、看不懂情节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叶嘉莹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总会有一段文字或者图片在银幕中出现。大部分是叶嘉莹自己做的诗词和写的文章,这样看来,好像她的一生可以用一本诗集来阐述。

叶嘉莹讲述的故事中有一大半都是跟诗有关,感觉她的人生要不就是在做诗,要么就是在讲诗,要么就是在去讲诗的路上。她的生命,跟她研究诗词的态度,对诗词的理解,已经是浑然一体、难舍难分了。

她的一生看似乐观且平淡,但其实则恰恰相反,她的一生跌宕起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节不占少数,亲离子别的不幸一样不差的落在她的肩上,好似她应该郁郁寡欢悲伤一辈子。但叶嘉莹并没有,正是因为她把一切都用诗歌表达出来。从她诗词中的一字一句中可能包含着泣不成声的感情,但如若用诗词抒发完之后,又会将心态放平,生活变淡。叶嘉莹的朋友总说她很乐观,对于什么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这跟她对诗词的不可分割有关。

她的经历总是和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似她的一生都是为诗词所活。她也确实在诗词这一领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威望。这让我感受到了:如果人在一项领域中专一研究一辈子,那必定是会有所收获的,甚至是有很大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