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4-14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集锦7篇)。

观赏一部影片,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观后感是每个人在观看作品之后的感悟和心得体会。每当我们观赏完一部作品之后都会有不少心得。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和感受写成观后感。写好一篇作品的观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集锦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1】

“献礼建党_年——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专题宣传活动,选择在聊城启动,地点定在孔繁森精神党性教育基地服务中心(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举行,不无道理。因为在外事活动上,孔繁森也是一位行家里手。

5月8日,记者来到莘县国有马西林场。一个由平房构成的大院,和门口一块写着“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中国2606项目部办公旧址”的牌子,是这个林场成长的见证。资料显示,马西林场经营总面积10912.9亩,分设7个营林区,有林地面积9000亩。当地干部称,这个林场不仅在防风治沙、改善气候、促进农业丰产丰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还提供了大量的林产品。

深入马西林场,放眼望去,一排排高大的树木齐齐列队。在这初夏时节,林场绿盖遮天,清风拂来,植物本真的气味使空气更加怡人。这片鲁西的大“肺”,被当地人称为“马西绿洲”。

马西林场的形成与发展,与孔繁森密切相关。1981年至1985年,孔繁森在莘县任县委副书记。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的2606项目,即莘县造林工程在1982年至1988年间执行。

历史上,莘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形成高低起伏的沙丘荒漠,带来严重的风沙危害。20世纪50年代初,当地建立国营王奉苗圃,1962年苗圃改为国营王奉林场,面积2907.9亩。为进一步治理沙荒,1980年7月,当地从林场周边新征沙荒地8005亩,面积扩大到10912.9亩,定名为国营莘县马西林场,并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1982年,世界粮食计划署投资2000万美元,以马西林场为基础,在马颊河以西4个乡镇营建2606项目林。

1984年3月,世界粮食计划署通知莘县,于6月到莘县对项目一期工程进行中期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继续执行。这个中期评价至关重要,既关系世界粮食计划署是否同意莘县续建二期工程,更关乎国家声誉。莘县县委研究决定,接待工作由孔繁森总负责。

马西林场负责人石斌回忆说:“孔书记对准备工作要求十分严格、细致。现场路线、访问农户的安排、接待条件的改善、外宾的生活习惯、服务员的礼仪、服务等,他都布置得一清二楚。他常说:周总理说过,外交无小事。因此,方方面面都要十分注意。”

1984年6月下旬,世界粮食计划署考察组一行4人在莘县考察了3天,并给出了如下评价:“对项目出色的质量和工作的高效率印象很深。”项目二期工程因此顺利进行。

1988年,10万亩林海建成,马西人民战胜了风沙灾害,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1985年,孔繁森离开莘县,但不管到哪里工作,他始终惦记着这个项目。孔繁森二次进藏后,几次写信询问项目林管护情况。他说:这片林海来之不易,是马西人的命根子。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2】

郭永怀当年和钱学森一样,是某国不想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被拘留了五年的钱学森,当时打算归国的时候,临行前,他和郭永怀约定一年后在大陆共同为祖国崛起效力。等钱学森回国后不久,郭永怀就座不住了,天天想着和钱学森的约定。许多朋友都劝他,康奈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已经非常不错了,孩子以后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里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郭永怀却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游历在外的游子总有一天要回到家乡。朋友见他如此坚决便也不再劝阻。郭永怀要走的时候为了避免被找麻烦,晚上把他的研究资料都给烧了,这些资料他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脑子里。1956年的9月郭永怀一家坐船回国的时候,一群士兵闯入轮船对郭永怀的行李大肆搜查,这时他的妻子才知道他烧研究资料的原因。回国后郭永怀更是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接见。

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头衔是这样来的,1963年,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郭永怀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1965年9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70年4月24日,在郭永怀牺牲一年多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祖国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像郭永怀同志这样的功勋,向郭永怀同志致敬。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3】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孔繁森同志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家在山东,他深深的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懂得,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内地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支援。所以,当党组织需要他到西藏工作时,他便毫不犹豫的奔赴西藏。为了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他舍弃了家庭的温暖,舍弃了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舍弃了很多本来可以享受的东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加快西藏建设、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为西藏人民奉献出了全部心血。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孔繁森同志牢记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他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为了藏族同胞,他奉献出金钱,献出鲜血,献出健康乃至生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对家人的爱与对人民的爱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党的神圣宗旨的高度同意。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雪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西藏最艰苦、最贫穷的地区。在山东工作、生活惯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续十年的工作、生活,那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需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困难啊!可是,他想的是党的事业,想的是尽快帮助阿里的人民脱贫致富,再苦再累他也无所畏惧。他清正廉洁,严以律己,把手中的权利看成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重大责任。他用自己的工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常常为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是勤政廉政的光辉典范。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负,他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对自己的工作确定很高的标准,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空谈,讲求实干,注重工作效果,在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就跑遍了98个,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制定建设新阿里的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带给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孔繁森同志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加倍工作,严格管理,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4】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曹植对国家的深切热爱,让我们仔细回想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将士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是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冲过敌人的炮火,为我们写下这血的教训。

当你还在悠闲享乐,沉迷玩耍时,你是否会想起中国过去那段触目惊心的画面;想起那些悲惨的历史;也是否会记起那些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人士。他们总是将祖国放在第一位,为此前仆后继赴汤蹈火,这种伟大而又可贵的精神,使我们中华民族即使历经险阻也依旧挺了过来。

就像现在大家都熟知的鲁迅先生,他努力上进,得到了前往日本留学的资格,即使在国外受到他人白眼,也依旧努力学习,上进生活。可他为了祖国,为了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选择了用自己的笔墨和双手去反抗打击那些在中国烧杀掠夺的入侵者和崇洋媚外的国民党。这是鲁迅先生在艰难的环境下所作出的决定。而我们不同于鲁迅先生,我们有着美好的未来和充实平稳的生活,我们可以因为这些成就而自豪却不可以因此忘了我们肩上所担负的重任。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路,为创造更辉煌的民族文化而继续努力。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我们既不能沉溺于过去的历史,也不可以将爱国抛之脑后。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牢记历史并时刻关注着社会发展将爱国融入在精神中,而不是在言语上。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爱国的`情怀也早已铭刻在国人的心中,让我们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吧!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5】

他,就是中共阿里原书记——孔繁森。

假如人生是汪汪大洋中的一条小船,那么,志向是方向盘,工作是发动机。没有志向则船无往,只能在大风大浪中晕头转向,随波逐流,终无所成;不努力工作,纵然有了方向,也只能是守株待兔,停滞不前。立志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有目标有方向地去学习,去工作。孔繁森也正是为了西藏阿里,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记得他来到西藏,第一次主持会议的时候,他不是侃侃而谈,不是气宇轩昂,不是决心如山倒,也不是誓言重重。他只是平淡地说了声:“你们会在我心中。”正是这个看似平凡的志向,拉开了他西藏工作的序幕。为他光辉的历程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江泽民爷爷曾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孔繁森就是这样的典范。

忘不了多少个夜晚,他在屋角沉思;忘不了多少个白昼,他在黄土沙中奔波;忘不了他踏遍了每户人家的门槛,慰问了每个老人,鼓励过每个孩子,帮助过每个家庭;也忘不了他曾收养过两个孩子,对他们关怀备至,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的心中装着的始终是藏族的孤儿,藏族的老阿妈、老阿爸。

他“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和血。”孔繁森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的精神永远刻在藏胞的心里,他的光辉形象在全国人民心中永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一定要有显赫的声誉,但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老英雄李玉安、井玉琢,引功埋名几十年,默默奉献。他们虽名不显世、誉不骄人,但又何尝不是具有崇高精神的共产党员呢?

无私奉献是时代的需要,是孔繁森给我们这代人——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呀,指引我们向前向前再向前。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正如孔繁森在一首诗中所写,他把自己的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对藏族同胞的爱,他对祖国人民的爱。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6】

早在回国以前,郭永怀就同谈镐生探讨过回国后如何培养力学人才的问题。回国后,他始终把培养科技人才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1956年,我国恢复建立研究生制度。郭永怀积极筹划力学所的研究生培养。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带了5名研究生,以后又亲自带过几批。他主张:培养人才要“言教、身教,以身教为主”。在教学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问题。在培养研究生和助手时,他注重使他们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他对年轻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启发式的、循序渐进的,重点强调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本领,而不仅仅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他的培养下,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为所级学术领导人或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1957年,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他除负责研究班的日常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执教,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开课前,他把辅导教员找来,亲自带领他们到有关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参观,对一些关键问题给予一些启示,再让他们为课程安排一个实验计划,使这门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临毕业前,郭永怀亲自指导安排学员们的毕业论文题目,并设法每周都同辅导教员和学员碰头,了解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前后共办了三届,毕业生达290多名。现在这些学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国防科研单位和重点院校的力学系或力学专业教研室,他们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郭永怀在培养人才方面不遗余力。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讲授高速边界层。执教中,每堂课都凝结了他的心血。他评论和分析学者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使初入门的研究人员都深受启发,甚至终生受用。在讲到求解各种形式的N—S方程时,他总是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指出采用什么样的变换有希望获得成功,走哪一条路是徒劳的`,会遇到什么问题,症结何在。凡听过他课的人都感到回味无穷。陆士嘉也常常赶来听郭永怀的讲课。她当时曾评价说:“只有他能讲得这样传神。”

郭永怀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将自己比作一颗石子,甘愿为青年人的成长铺路。他深感大批培养优秀人才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培养学术接班人这一艰巨任务在他的工作安排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这一点。1961年,他曾写道:“当前的打算是早日培养一批骨干力量,慢慢形成一支专业队伍。”随后他欣慰地说:“由于几年的工作,已经见到效果。”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7】

1999年9月,正值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为表彰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隆重授予了23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当时,这23位获奖者大部分都仍然健在,也有几位已经故去,而这几位故去的人里面,唯独有一位被追认了烈士的身份,他就是郭永怀。

郭永怀于19xx4月4日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市一户家境还算不错的农民之家,自小时起就聪明过人,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学霸。1933年,24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

1939年夏天,郭永怀在一众优秀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当时,中日之间已经爆发了全面战争,已经登上轮船的郭永怀突然发现自己护照上竟然有日本签证。他毅然掉头,拎起行李走下了轮船,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那之后又过了一年,郭永怀才再次起航出国,进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1941年5月,郭永怀又进入当时著名的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当时,他的导师是被人称为“航空之父”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

也正是在这里,郭永怀认识了他最相知的莫逆之交,也是影响和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