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简短

发表时间:2022-11-20

一本好书给人带来的收获和感悟是无穷尽的,读作者的作品会让人忍不住进行思考。读后感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想必你正在收集整理作品读后感范文吧!编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篇1

最近小女看了几本闲书,无意中使得自己的价值观逐渐的清晰起来。青灯夜读时拍案惊呼,原来这世界上还有人跟我有一样的想法。之后一段时间,心中像揣着个兔子,欢喜又慌张,总想找个合适的人交流。那天碰巧见了天则所的经济学家,我固执的认为顶级的学者是不分领域的,任何学科和哲学都是互通的,于是抓住机会莽撞的请教了几句。

“老师,近些年来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量子在被观察之前,状态是不确定的,一旦被观察,状态即确定。那么,这世界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我可以这么回答你:这世界一定不是唯物的。”

我大惊:“那我们上学这么多年岂不是上了大当?!”

“了解一种思维模式怎么能叫上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校里教的仅仅是普世价值观,你的价值观还需要你自己去探索。明代大家王阳明曾经说过‘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与你所说的量子力学的理论倒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看看无妨。”

于是,我拿起这本书来。

其实我对人物传记非常不感冒,太多渲染又太多演绎,成王败寇事后诸葛。但是这本书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尤其是书尾的十几页,让我终于把最近看的几本“闲书”串了起来,最终,可以说,坚定了信仰。

几本闲书,一本是量子力学,一本是《与神对话》,一本是《知行合一王阳明》,三本看似不相干的书写的是一个内容。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携带者丰富的感知和经验的独一无二的个体。用量子纠缠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每个人都是由无数量子组成的,而量子之间有纠缠关系。我们的经验,会映射到呈纠缠态的其他量子上去,而其他量子的经验也会映射到我们身上。用与神对话的逻辑来解释,就是每个人都是完整的神,人活在世不过是为了经历和验证个体的神性。用王阳明的心学解释,就是致良知。

良知就是直觉。人人都有,而且有时候特别强烈。当我们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通常第一反应就是直觉,不设条件且不计后果。第二反应,是有条件的。比如当我们遇见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感到自己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做这件事,这是无条件的第一反应。但是如果我们敢对这个人表达不满之情,就会被人排挤或者报复,如果我们敢对这件事表示拒绝,就会丢业绩丢饭碗,这是有条件的第二反应。经过或短或长的思想斗争,我们服从于第二反应,即妥协。长此以往,我们便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认识也越来越偏离。

致良知就是正视自己的直觉,尊重自己的直觉,践行自己的直觉,懂得自己的心灵/直觉/良知是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是使我之所以为我的唯一理由。我们生而为人,一个躯体和一个灵魂相伴一生,不是贵在我们能做到那些人人都能做到的事,而是贵在按照自己心灵的意愿去走完自己的人生。这个观点是我以前就模糊认识到的,同时也是这三本闲书一致的论调。

再说信仰。我的信仰是爱。我认为爱是人生的来处和归宿,我们从相爱的人中间来,到爱我们的人记忆中去。我认为爱是我们成长的标志,只接受不付出的父母之爱使我们存在,男女互相滋养的爱使我们自信,为人父母的无条件付出的爱使我们成熟,对天下众生的慈悲之爱是我们的终点。爱孕育我们,爱成就我们,爱升华我们,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如何去爱?用良知。因为爱是装不出来的。唯有用良知,用直觉,用心灵,才能爱。所以,尊重自己的感受,保持敏感,保持单纯,保持清醒,方可不枉此生。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篇2

初见王阳明是在近二十年前的浙江绍兴的柯岩风景区,哪里有一块半立着的石板上简单地刻着他的名字和思想家的身份。再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文章里,他引用王阳明格竹子的实例是想告诉中国的大学生要重视实验的作用。这篇文章我教过两遍,但对于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思想成就仍是一无所知,甚至潜意识里觉得他是怪异另类的人。当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在课堂上深情而崇敬地述说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理论时,我被他那虔诚而认真、侃侃而谈的神情深深地感染。我既好奇又有些惭愧,好奇的是一个初一的学生怎么会对那些枯燥的哲学言论有如此的兴趣;惭愧的是我把王阳明的书收到书架里近一年多了,就是不想看,也觉得看不下去。我当时就对那个孩子表示感谢,感谢他激发了我了解王阳明的热情和决心,承诺他读完书后一起交流心得。

哈佛大学把王阳明的思想看作是二十一世纪影响最大的学说。读完此书后,我也对此赞同不已。觉得现在的一些心灵鸡汤式的语句多少都在借用或出自王阳明的理论中。如“听从内心的召唤”“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最无敌”等。度阴山深入浅出的分析,具体详细的实例,平实而又流畅的文笔,都让我对王阳明的思想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王阳明心学的内容主要是“心即理”,他认为人生来就有良知,就像人生下来就会吃饭一样自然。而良知就是明是非知善恶。人一生都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良知,达到致良知的目的和境界,就能成为圣人。他致良知的步骤是“无善无恶心之本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比敬佩王阳明的才华和学识,更赞叹他的自信和尽善尽美成为圣人的崇高志向。渴望他的学说能让更多人接受,享受到生命过程的幸福和美好。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篇3

我是读完本书一个半月才来写书评的,这本书真的让我爱不释手,王阳明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本天资聪颖,年少时走了一些弯路,但这些弯路是相对于他后来潜心开辟的并铿锵行进的“心学”大道来说的,其实他的每一段弯路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只不过王阳明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企盼,那就是成为圣人,这也注定了王阳明一生的艰辛与万世的荣耀。作者的写作手法让我印象很好,把人物传记写出了惊奇小说的节奏和味道,但又让人觉得历史就是如此,没有神神叨叨的事件和故作玄虚的语言,尤其是王阳明不久于世的那一段描写,让我好像在眼看着亲人将要离世,心有戚戚然。作者的写作成效大大超过了我的逾期!

对王阳明心学有了更逼真和更深刻的认识,其中核心的有两点,一是从心之良欲,这要求人要不受外力左右地去修身养性立德,要经受住许多考验和诱惑,常擦心灵之境,不断去除杂念,提纯本心,这一步保证了做事的正义和方向的正确,这样才能走的长远,这也是我党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和以德为先的深层次原因吧;二是不犹豫不畏惧不懈怠的“事上练”,“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阳明心学更加突出了“做”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它是不惧跌打、包容失败、久久为功的,去做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唯此才能不断发掘“良知”的能量,激发身心的潜力,积小胜为大胜。简单概括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阳明心学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也很能振奋精神。到时如果只停留在了解和感悟的层面,不落在实践和调整的层面,那我也只是又喝了一碗“心学”牌鸡汤而已,只是在替别人的励志人生空励志白喝彩而已。

所以,最核心的还是事上练啊!借此自勉!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篇4

这是一本有意义的好书。

本书主要以时间线为准,叙述了王守仁王阳明的一生,摈弃了很多无用的内容,只通俗的讲述了王阳明创立和发扬心学中的关键事迹,王阳明的形象性格跃然纸上,生动灵活。

王阳明一生中关于心学的重大事件有三个,贵州龙场悟道,总结出心学的关键:知行合一。开始心学路程;江西南昌,总结出致良知,完善了心学的灵魂,从而心学上升到哲学理论;浙江余姚总结出四句教,可以说是通俗指导人如何实践心学。至此心学近乎完善,从而发扬光大。

王阳明的心学无论如何是从朱熹的理学中冲破牢笼而出的,生动灵性,可还是多半离不了格物致知。王阳明的心学中的知行合一,不过是格物致知的升华版。存天理灭人欲同样也是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础。总的来说,王阳明给我的感觉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巨人高出一头,同样是黄金,不过斤两不同。

心学贴近生活,指导人的生存和生活实践。他的理论是一切道理都在心中,无需外求。其实人人都或多或少懵懵懂懂了解一些,王阳明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尽力发扬心学。明朝当时的科举环境和他的心学理论格格不入,心学在他死后慢慢没落。心学是教人做人的学问,让人活的快乐,心安理得的学问,是人人都该学的学问。

心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人都有良知,可有些人的良知被蒙蔽了,像镜子沾染了灰尘污泥,擦拭后就焕然一新。如果想做好人,可以学习心学阅读此书。

总结:人生不过如此,只求无愧于心。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篇5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读了郦波老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仍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看到度阴山写的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又有了再读王阳明的渴望。再次纵览王阳明的一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为之肃然起敬。悟道心学、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每一件于他人而言已是辉煌的一生,对王阳明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王阳明用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再读王阳明,对心学又有了一些更深的感悟。

致良知:守住心中底线。

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坚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所以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恶之心,但很多时候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遮挡我们的良知,功利之心、贪欲之念、纵情之求,我们忘记了要时时打扫自己的良知,让它清澈、明净、透明,反而被自己的欲望层层包裹起来,忘记了良知的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现在想来,也有不忘良知的意义。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要偏离了良知的道路,不要与自己的初心越走越远。

致良知更重要的还要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这个世上终有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别,就是很多人无法把良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些我们曾经坚持的、捍卫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欲横流中逐渐面目全非,逐渐不知所踪。

事上练: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事上练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

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华,能催生出前行的动力,能让平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让平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作者:赵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