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读后感精选: 《书剑恩仇录》读书心得范本

发表时间:2022-11-07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读后感精选: 《书剑恩仇录》读书心得范本”,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在陈家洛宏大的政治理想的恩仇之下,书中着重描写了他与两位女子之间纠结的爱情故事。陈家洛与霍青桐的相逢颇有些《红楼梦》中宝黛初见的意味:“见这人丰姿如玉,目朗似星,轻袍缓带,手中摇着一柄折扇,神采飞扬,气度闲雅。两人目光相接,那人向她微微一笑,霍青桐脸一红。陈家洛见霍青桐却体态婀娜,娇如春花,丽如朝霞,先前专心观看她剑法,此时临近当面,不意人间竟有如此好女子,一时不由得心跳加剧。”而他与喀斯丽的相见则有些牛郎遇织女的意味:“就在这一刹那,陈家洛已看清楚是个明艳绝伦的少女,心中一惊:难道真有山精水怪不成?摸出三粒围棋子扣在手中。只见湖面一条水线向东伸去,忽喇一声,那少女的头在花丛中钻了出来,清脆的树木空隙之间,露出皓如白雪的肌肤,漆黑的长发散在湖面,一双像天上的星星那么亮的眼睛凝望过来。这他哪里还当她是妖精,心想凡人必无如此之美,不是水神,便是天仙了。”在同姐妹俩患难与共后,陈家洛自然捕获了二人的芳心,却也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矛盾之中:“我心中爱的到底是谁?这念头这些天来每一刻不在心头萦绕,忽想:“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爱我呢?···一个可敬可感,一个可亲可爱,实在轻重难分。”

从文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陈家洛在爱情中的纠结实际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心中实际上是知道自己更爱喀斯丽的,但他更关心谁爱他而非他爱谁。如果喀斯丽是能满足他作为一个男子对于爱情美好幻想的“书”,那么霍青桐则是能助他实现复国理想的“剑”,在爱情中“书”与“剑”的纠结更加映衬出陈家洛作为一个传统书生身上固有的“大男子主义”式的优柔寡断和自私。从陈家洛这一人物说开去,金庸笔下的男主人公似乎都有这样的特点,不论是张无忌还是韦小宝总是能以其风流倜傥迷的女性芳心暗许,这种止步于男权主义的传统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心理,而这种想象本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显得不合时宜。金庸笔下的主人公看似都是人生赢家,但其实是一种错觉,郭靖的襄阳没有了,郭襄在峨眉山出了家,令狐冲的华山派最终也不剩几个门徒。所有故事的走向其实都是悲剧,事业上的虚无只能用良辰美眷来安慰,而这种安慰实际上最终走向了韦小宝式的另一种虚无。

我们无法在《书剑恩仇录》里看到陈家洛与香香公主的双宿双栖,正如我们无法看到《红楼梦》中宝黛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看似是个人的悲剧其实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就算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仍然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被想象的爱情也很难如人所愿,封建的家庭与时代终将被取代,爱情的幻想也许会在琐碎无趣的婚后生活中破灭。借用王小波的一句话作结: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编辑推荐

今日读后感: 《传习录》读书心得600字范本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今日读后感: 《传习录》读书心得600字范本”,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600字: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传习录》

这一段就是在告诉我们,每一样事物都有每一样事物的职能,千万不要越权。心是统领五官的,它不能跟着五官到处乱跑。我觉得王阳明举的例子非常的易懂,君主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如果君主事事都插手,下面的大臣就无事可做。最后弄的君主非常的累,大臣也在埋怨。

这就是《大学》讲的“素其位”,心本来的位置就应该端坐在腔子里,不要到处乱跑。心虽然可以让我们视听言动,但我们的五官不能把心带跑了。心一旦跑出去,我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天什么活都没干,也觉得很累的原因。这种累来自心的累。体能虽然没消耗太多,可是心被放的无限远。有意思的是,我们最后把这种状态归为亚健康。亚健康这个锅背的确实有些冤枉。守不住心就容易逐物,心一旦逐物就不会产生专注,自然也就没有敬慎的状态,也就做不到敬慎不败。

打一个比方,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机器,心是操控这个机器的。心要是不在,我们的身体就会失去控制,就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所以我们最先要练的就是让心老老实实的待在身体里。

[读后感必备] 人生哲思录读书心得精选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读后感必备] 人生哲思录读书心得精选”,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人生哲思录》就是有这样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起初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简约,淡定从容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平静与充实。打开书本,周国平先生用最平凡的语言把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在你面前,你会突然发现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的表述着你的情感,你的经历,你的精神家园

在这么短短一篇读后感中要细谈此书给我的震憾与感动,那真的是天方夜潭了。这里我只能挑几个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词,也是书中的几个短篇书题,来谈下自己的感受。

读书心得范本: 传习录读后感800字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读书心得范本: 传习录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十年前就有机会读《传习录》翻了几页,实在读不下去。本周(xx年3月底)终于看(听)完了。感谢当当引入的讯飞语音,没这个估计不可能完成本书阅读——可读性好差。

说下我对王阴明的认识,此公提倡“心学”意思是修心哈;对儒学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还练过瑜伽之类闭气的功夫,有次叫门人把自己埋起来几天,后来挖出来还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这事儿,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说下本书给我的几个印象:

所谓心学四要就是出于本书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说的”性“,所谓性本周全,人人都有啥的。怎么看怎么像佛教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做主翁,这个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让我最没想明白的是——王认为佛教不究竟,呃……到于书里提到他对朱熹观点的不同意见,简直就不算什么了。

《传习录》里几个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着还是很有收获的。

读后感范本: 《传习录》读书心得600字之四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读后感范本: 《传习录》读书心得600字之四”,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600字:问道之精粗。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传习录》

我以前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小道?如果有大道和小道,我要追求的是大道还是小道?现在来看这个问题比较低能。

就像小的时候视力检查一样。视力表就在那里,同样的距离,有的人能看到倒数第三行,有的人能看到倒数第四行,眼睛好的可以看到倒数第二行。只能看到倒数第四行的人,就说这个视力表就这么多,我看到极限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看到视力表的大小也就不同。这就好比我们修行追求的真理一样。真理就在那里,一动也没动,它也没有云山雾罩。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导致了我们找不到看不清。同样的道也就不分精粗了。

我对精的理解就是我们用了多少的心,放了多少的心思在那个上面,很多人马虎就是因为不用心。就像入师门修身一样。同一时间拜入师门的,为什么到现在会有精进与不精进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上面。我没见过喜欢美食、自己号称是个吃货的人,却自己不做饭,又不愿意下饭店的。他的心是在这里,他自然会用心。

儒家用“琢磨”来比喻自己的修行,从一块石头变成一个手镯,或者是一枚戒指,需要不断的反复打磨。现在中国提倡的匠心精神,特别适合我们修身者。我们能不能长时间的在一件事上下功夫下到极致。这是我自己,也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一件事情,你做没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最新读书心得: 《黄直录》读后感季度范文精选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最新读书心得: 《黄直录》读后感季度范文精选”,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读完《黄直录》这篇文章以后我深刻体会到刻意寻求宁静,就愈加不能宁静,妄心是动的,良知之心不动。恒照就能恒动恒静,这正是天地永恒运动的原因所在。照心固然是明亮的,妄心也是明亮的。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天道精纯唯一,化生万物却无以数计,从不停歇只要有片刻的停息,就会死亡,也就不是至诚无息的学问,良知也有起点的地方,也许你没有仔细阅读,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恒照。心的本体,无所谓有否有起点之说。即使妄念产生了,良知依然存在。然而,人若不知存养,有时就会放失了。就是人昏庸闭塞到极点,但良知仍旧存在。但是,人如果不知体察,则有时会被蒙蔽。即使有时放失了,良知的本体未尝不在,只是存起来而已。即使有时被蒙蔽,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此时只要体察也就够了。如果说良知也有起点,那么,良知就有时就不会存在,良知就不为心之本体了。其次就是精一,精一的精字是从理上说的,精神的精是从气上说的。理为气的条理,气为理的运用。没有条理就不能运用,没有运用就无法看到所谓的条理。精,即能精,即能明,即能一,即能神,即能诚。一,即能精,即能明,即能神,即能诚。精与一原本就不能当两件事看。但是,后世的儒者的学说与养生的学说各执一词,偏于一端,所以不能彼此取长补短。前段时间我所认为的精一,虽然是为了你能爱护保养精神才说的,然而,作成圣人的工夫,其实也不过如此。元神、元气、元精,各自一定有隐藏寄生之处。又有所谓的真阴之精,真阳之气,等等。良知只有一个。就它的妙用而言为神,就它的流行而言为气,就它的凝聚而言为精。能否从形象、方位、场所上求得良知呢?真阴之精,亦即真阴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亦即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生于阳,阳生于阴,阴阳不可分割为二。如果理解了我的良知主张,那么,只要是与此类似的,都可以不言自明。如同你来信所述的三关、七返、九还之类,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疑问之处,致良知才是集天地万物于一体之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致良知的过程。

[推荐读书心得] (作文)沉思录读后感800字精选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推荐读书心得] (作文)沉思录读后感800字精选”,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沉思录》(员工版),是一本很好的人生哲学书,它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确保在最和谐的状态下愉快地、聪明地和高效地工作。工作之余,边读边思考之后,我对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在通过各自的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积累财富,为他人提供所需,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文明的发展。同时通过工作可以满足我们生存的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工作的不仅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其最大意义与价值在于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才华,不断地使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平台,而不是单纯为了薪酬。如果我们认知到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已的工作呢?热爱工作的本质就是热爱自已的生命,辛勤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让自已的生命不要虚度、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尤其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在效率、业绩至上的今天,工作压力无时不在,有时令人浮躁不安,那么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工作呢?

[读书心得参考] 曲黎敏生命沉思录读后感范本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读书心得参考] 曲黎敏生命沉思录读后感范本”,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认识的曲黎敏是个双鱼座天真浪漫的小女人,总是浮在云端,爱幻想,爱做梦,时而被冷静的射手老公拉回现实。她的文风正如双重性格的双鱼,游离于世俗与幻境之间,一会儿是灵狐的畅想,一会儿是小女人的情怀,一会儿又是老灵魂的大彻大悟。书中即有轻松畅快的随笔,又有发人深省的沉思。此书是初入社会的少女的处世指南,告诉你如何看待贞洁与同居,面对纷杂世事要怎样抉择;是末日前小女人的婚姻生存宝典,告诉你怎样在女儿性和母性的摇摆中找到婚姻的平衡;是挣扎中的白领阶层的心灵读药,曲黎敏的三言两语,便使人得大明白。她的语言时而谐趣、灵动,如愉悦凡间的精灵;时而又深沉、精明,如通灵百世的大巫。曲黎敏不是才女,而是通透的灵女!她只用五年便看透了中医养生之道,作为一个仍天真可爱不做作的成功女人,她更是参透了人生大道。

曲解婚姻:

曲解婚姻不幸福的根源,是因为现代人的“不认命”。“因为诱惑太多,因为耐受力太差,因为一生是如此漫长……所以,我们反而没了祖辈那认命式的坦然和淡定。”也因为女人的“妻性”,“妻性是精神肉体上的掠夺和屈从,是理智上的反抗与顺从,是生活碾压下生出的扭曲的怪物,是太多的担当与痛苦”。更因为男女对婚姻的认知差异,“男人是把一纸婚姻证明当做了一劳永逸,当做永恒;而女人是情感动物,要的是时时刻刻,这就是男女的大不同。”

大家都在感慨围城内外,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曲说:“爱情本来就不关房产、家私、金钱……它只关乎美貌、两情、两性单纯的相悦而已。而婚姻,则充满了财产、占有、独霸、算计等等。人们一定要把爱情当作唤醒窒闷婚姻炮弹和猛药,最后,伤的恐怕就是自己。”

曲解做人:

“做人”是中国人一直很重视的问题,在励志书,人脉关系书泛滥的今天,“做人”的话题更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多了惶恐与艰难。

现代人的焦虑,不自在,往往不是因为把自己看的太重,就是因为太想取悦他人。曲说“做人难得的是忘我,我字[篇1]当头,人就胆怯了,一不自在,人就无法脱俗了。”“太想取悦于这个世界,而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完美源于你颓唐的、忘却一切的、甚至忘我的……风骚”。

太多关于现代人幸福感的报道,让我们觉得要最追求幸福,抱怨现世的苦难与煎熬,曲说“幸福能够使人堕落,幸福感提升不了你,幸福感就是让你沉醉、沉溺,什么都不是,就是把自己淹没在浑水中。然后有一天突然遇到不幸,自我就出来了”。原来不幸也是福呵。

我们对物质的无限的贪欲与追求到底源于什么,曲说“精神富足的人不消费,幸福的人不消费。消费是用外在的东西填补心灵之空虚。”“所有的广告都是在利用人心灵的无能和空虚”。发展文化,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看来势在必行!

月度读书心得精选 忏悔录奥古斯丁读后感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面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收集了“月度读书心得精选 忏悔录奥古斯丁读后感”,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读,看到一半差点放弃了,觉得有些无趣了。感觉奥古斯丁只是在借这本书,以剖析自己内心的方式宣扬教会,达到传教的目的。

直到坚持着看完一整本书,折返回来大略翻了一下,才又觉得并非如此。虽然全书确是在宣扬奥古斯丁对神的忏悔,对教会的皈依,但其中也不乏对共有人性的剖析与忏悔,令人警醒。

奥古斯丁于354年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城。他的父母亲都十分重视对奥古斯丁的教育,还设法筹钱送他远游求学。奥古斯丁小时在塔斯加斯提成,后在迦太基学习文法和雄辩术,二十八岁时又前往罗马、米兰。

《忏悔录》相当于奥古斯丁个人的自传,剖析个人内心的善、恶、欲望等。关于幼年时偷梨子摘梨树的行为,奥古斯丁在文中写着:为了作恶而作恶。并非是迫于穷困,也并非是想尝尝梨的滋味,只是为了偷盗而偷盗,要的也只是偷盗过程的乐趣,只是出于所谓的朋友情谊。

来到迦太基,他迷恋戏剧和雄辩术。在剧场里,他发现人们愿意观看自己都无法承受的悲惨景象并为此伤心。难道人们追求的就是眼泪和悲伤吗?可是人人不都是趋乐避苦吗?戏剧打动观众,不是促使他们帮助受苦者,而是煽动他们可怜受苦者。编剧越是让观众伤心,观众就越是喜欢他。没有人愿意过悲惨的生活。但可怜一下别人却大有乐趣,那么我们之所以喜爱观看别人的悲惨,或许就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我们便没有可以怜悯的对象。

同情和怜悯是可以的,但我们不能乐于去感到同情和悲伤。

同时,奥古斯丁还陷入了对雄辩术的狂热和对功名利碌的追逐。不仅如此,奥古斯丁还教授雄辩术,教导学生们如何狡辩,如何挽救犯罪之人的生命,与爱慕虚荣和追求谎言的人们成为一丘之貉。

此后,奥古斯丁因朋支的劝说及自己希望去一个有口皆碑的地方教书,决定前往罗马。在罗马,奥古斯丁继续教授雄辩术,在家中招收了几名学生。他厌恶学生们贪图诱惑,双手沾满肮脏的钱票铜臭味,但他也热爱着学生,把他们看作加以改良的对象,希望能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业胜于金钱。

在摩尼教教友们的支持下,前往米兰的申请得到批准。在米兰,奥古斯丁彻底脱离摩尼教,皈依教会。在皈依过程中,他受到了金钱、情欲等种种诱惑。其中,最为让他摇摆不定便是情欲。一方面明知上帝才是真正的能找寻真理处,一方面又舍不得俗世的诱惑,这让他大为苦恼及愧疚。在米兰,他与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女孩子订婚了,但她还要过两年方到结婚年龄。在这两年间,奥古斯丁屈服于自身的肉欲,便有了另外一个情人,在这之前他还和上一情人育有一子。或许他渴望的并非是婚姻,只是情欲罢了。不过在米兰,三十二岁的奥古斯丁还是皈依了教会,即使之前他因摇摆苦闷而放声大哭,拳打脚踢地发泄,感觉灵魂被割裂成两个部分,一在天一在地。

书,是没读透的,只是走马观花了一下罢了!许多思想与体悟也是不甚成熟的,或是还没沉下心来或是阅历不够。也许再过几年还可再看一遍,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