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今日读后感: 假期安全教育读后感其七

发表时间:2022-10-1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今日读后感: 假期安全教育读后感其七”,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今天,我们五年级让我们各班都看一遍安全小卫士,但由于我们班的多媒体不能使,所以我们班的一部分同学去一班;一部分同学去二班;一部分同学去四班,我去了二班坐在后面。

视频里的主要人物是东东、东东妈妈、小胖和小胖的妈妈。

我们去二班的同学加上我有21位,我们坐在那儿专心致志的看着。我们和二班的同学一会儿笑,一会有为视频里的人物不禁感到可怜。

视频里为我们讲述了东东和小胖他们发生的各种不安全的行为。每播完一段视频,银幕上就有人怎样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不能乱吃东西;如果点着蜡烛开着窗户写作业,下楼一定要把窗户关好;不要上他人的敲诈;如果有人给你好东西还说车上还有,也一定不要跟着他走,最后遇到陌生人他答应你也不要答应他;独自在家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等等。

看这个安全小卫士主要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就上了坏人的当和不要干什么可能中毒发生火灾的事情。

看完这个我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危险,必须提防这些危险,同时也要把危险值降到最低,以确保我们人身的安全。

延伸阅读

今日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其八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今日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其八”,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的教育,是一部关于爱的书。

一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一学年十个月里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多真实感人的小故事,故事里有各种各样的爱,父爱、友爱、博爱、敬爱,以及人民对祖国的爱。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洛贝谛的故事。一天他上学时,看见一个小男孩摔倒在马路中间,一辆马车飞驰而来。他不顾危险,冲过去救下了小男孩儿,而自己的腿却被汽车轧成了重伤。从此以后只能拄拐杖走路了。

在洛贝谛冲上前的那一刻,他害怕吗?当然会害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那他为什么要救一个陌生人呢?这就是人的本能,爱的本能。

在我们生活中,像洛贝谛这样,具有英雄品质、无私忘我、不畏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近期安徽巢湖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安徽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在已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的情况下,带领四艘橡皮艇转移受灾群众的途中,船只发生侧翻,他被洪水冲走,不幸牺牲。年仅36岁。

爱是无私的奉献,爱是坚定的信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充满爱心和热情。

[读后感分享] 《莫莉的假期》读书心得600字其七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读后感分享] 《莫莉的假期》读书心得600字其七》,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莫莉的假期是一个快乐的假期,和好朋友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进行一次华丽的冒险,一起去偶像的书店打工可是,这个暑假与以前又有点不同,感觉大家一下子都长大了,有了这样那样的烦恼和秘密。的确,像我们今年的春游同往年的春游也大不一样了!原来我们每每出去活动,都是男生女生手牵手一起的,那是为了防止我们掉队而想出来的。但是,那天我们就不愿意了,都是拽着对方的衣袖,突然间,觉得我们一下子就长大了;有时候会觉得妈妈的爱是种甜蜜的负担,与好朋友的相处彼此温暖又彼此伤害

我觉得这本书好像就在描述我的故事、你的故事,好真实。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上厕所要和好朋友结伴而行,像连体婴儿一样的事我也常做。当书中的俞庭向莫莉承诺她们的友情永不变时,我想起在上四年级上学期时我也曾和她定下长大后的约定:一直在一起,争取考上同一所初中、高中、大学,然后一起旅行、逛街、买美美的衣服穿,住在一起把共同的家装潢成简单又不失漂亮的风格。现在想来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们真的能遵守约定吗?人生中都会有约定但也会有失约。

看来,没有烦恼的成长,那是到不了的彼岸的确如此,成长阶段的我们,慢慢地由一个个懵懵懂懂的小孩,长成一个个青涩纯真的少年。成长中的我们,会经历许多,会彷徨,会无助,但更多的是,我们正逐渐明白和认识这个世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成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长难免会有挫折,我们总能在挫折后明白和总结教训,这是我们成长的优势。

成长中的我们要接受成长历程中的许多烦恼,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识,明白父母的期望以及社会的竞争之大。同时,不要舍弃自己的那份纯真和青涩,让成长阶段的我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吧!

[读后感范文]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其七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读后感范文]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其七”,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一句陶行知的名言,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这是因为先生老师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老师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老师怎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陶行知讲生活就是教育,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教育是对学生经验的改造。”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有力量的。”同时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理想的教育。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

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在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不为教师所关心。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做的道理填鸭式地交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经常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读后有感系列]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其七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读后有感系列]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其七”,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关于李镇西这位著名的教育家,早就听说过,只是没有读过他的书。最近,买了一本他的"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爱心与教育》",刚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部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工作第一线,辛勤探索素质教育的结晶,以手记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

说实话,我才只看完了他的手记一,就被其中所记录的教育故事深深地打动,几次不知不觉地热泪盈眶。如果说,单纯的理论套套谁都懂,那么李镇西老师触动读者心弦的则是一个个朴实真挚、载满真情的案例,记录着他与学生之间的情与爱。

李镇西老师说,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他首先是一种充满感情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因为有了这颗爱心与童心,李镇西老师几乎整天都和学生泡在一起,把一位学生家长送给他的一筐鸡蛋用煤油炉一天煮一个,全部又让这位学生吃了;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背着一位患病的学生步行上医院,他还在每一个学生的生日里给他们送上自己的贺卡……老师在用爱心感动着学生,学生同样用童心来回报老师。

是的,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首先让我联想到了我的中学班主任老师,他和李镇西是属于同一个年代的人,对待学生严格,有爱心,有着满腔的热情,他把正直、善良传授给学生,他把青春把爱心统统奉献给了学生。回忆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我很自豪成为了老师的学生,尽管十几年过去,当初老师眼中那个单纯朴实的学生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可是,我永远都会记得老师的崇高形象,人的一生能够遇到几位这样的老师呢,然而我却遇到了,我是幸运的。老师的一生很平凡,但他的教育人生却是永远星光璀璨,在他的生命中能够拥有像我一样牵挂他的学生,他也是幸福的。

读着李镇西老师的故事,回忆着最尊敬的老师,我不断地衡量自己,其实,我真的差得太远了,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也接受着家长和孩子们的对我的"有爱心的老师"的赞许,可是,当面对这样一面镜子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惭愧,如果我真的有爱心,班级里就不会有像小雯那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因为我的爱心不够,导致与其家长产生的问题也就存在;如果我真的有爱心,班级里那些特殊生就不会一直那样没有起色;想想我曾经的工作,想想我曾经的失败,对比李老师这颗高尚的仁者之心,真是相形见绌,惭愧万分。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要心中有爱,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对于教育也同样,只要自己有充分的爱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只能说明爱心不够。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导思想。《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也正是作者爱心与智慧的升华,也是一曲用爱心来谱写的教育之歌!

[读后感必备] 安全读后感(篇七)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读后感必备] 安全读后感(篇七)”,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背景:近年来,中小学学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给学生带来了身体和精神方面的伤害,并且不断引发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同时也给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很多学校甚至为了减少危险,弱化体育教育,进一步造成学生体能素质的下降,从而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小学安全问题的担忧。“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一所中学因长期坚持紧急避险疏散演练,全部师生安全撤出教室,无一伤害。该学校的安全教育模式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并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地讨论,同时也使教育部门深入反思。去年九月份新学年开始,全国中小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安全教育第一课,也使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小学学生的安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

现象和问题分析:一是教育过程中升学率成了指挥棒,学校过分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淡化防止人身伤害的体能教育。二是中小学生自我安全知识比较淡薄,且面临的危险和人身伤害是多种多样的,当不同危险来临时,难以有效防范。

建议:

一、组织有关专家对目前中小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模式进行全面评估。

二、建立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火灾事故、交通安全、校园暴力等各种危急状态。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及紧急救护方法等。

三、制定教育计划。并列入教学大纲并分期分批实施。

今日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其八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今日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其八”,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我认识李镇西老师是在“教育在线”上,我经常走进“镇西之家”,倾听他娓娓道来的故事,聆听他对于青年教师困惑的解答……那时候,我的脑中出现的始终是一个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师长。常常被他的故事感动着,常常为他的言论而折服,我从来不想去考虑别人的争论,我就坚定地认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就一定是个好人。

捧读《爱心与教育》,就像又一次走进“镇西之家”,而这一次,我走得更深,时时感慨着,时时唏嘘着,被平凡的小事而感动得泪如雨下。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封面的那一霎那,我又一次深深地感触,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微笑是爱心的反光镜,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是清香宜人的玫瑰,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我,作为一位幼儿教师,也是深深地爱着孩子们的。我会为孩子在园里磕着碰着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一点点不良习惯而发愁,我更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但,我的爱常常被我的暴躁淹没。一时的爱与安慰,我能做到。但是,我却无法做到始终如一。李老师不仅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而且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生活、爱社会、爱家乡、爱国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而李镇西老师认为情感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他用童心唤醒爱心,用爱心滋润童心,用自己朴素的行动,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很多很多: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有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有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有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但是最能打动我们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真的很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在万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真的是很难很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

我也是教师,从事了5年幼儿教育的教师,面前的孩子千差万别,面对他们,我相信自己有爱心,但是我也在问自己:我有耐心吗?我有足够的耐心对待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孩子吗?我能用自己的微笑驱散他们幼小心灵上的阴霾吗?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妞妞,性格极其内向,生活习惯也比较薄弱,她从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从不愿意在幼儿园中吃饭,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们几位老师都尽了力但是她的进步还是不尽如人意。看完《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决定用心去对待她,积极鼓励她。一天她早上来园时又突然一言不发,不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而且还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出来。奶奶有点生气了,刚想训斥她,我就马上阻止了她说:“妞妞笑嘻嘻的,一定是已经在心里打过招呼了,对吗?”她看了看我,点了点头。第二天,她又躲在了奶奶后面,但是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早”。我马上走过去笑着对她说:“嗯,你的声音真好听!老师最喜欢听妞妞说话了。明天大声说,让小朋友们都听到,可以吗?”她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看到她的微笑了,我也知道她已经在心里默许了。果然从此后,她越来越大胆了。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博客上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我想说,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我们在付出努力的时刻,正是播种,创造,幸福快乐的过程。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因为你幸福,所以我幸福。我愿意像车轮一样,永远向前滚动下去,用我的付出创造更多的幸福,把幸福带给更多的孩子。我也愿意,在我平凡,琐碎的每一天,感受辛苦过后孩子们带给我的特别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