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读书心得借鉴]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读后感其一

发表时间:2022-10-13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读书心得借鉴]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读后感其一”,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这篇文章写的是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在余震中,救援队立刻投入工作,他们不怕危险,不怕牺牲。

文章中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是,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救援队员有的用生命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的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操作液压,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我最喜欢文中的搜索犬超强,救援队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是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因此,在当地闻名暇耳。我真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精选阅读

[读后感借鉴] 人生读书心得其一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借鉴] 人生读书心得其一”,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这本书和我之前看的`大前研一的书都不太一样,有点像自传,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处世态度结合起来。

整体看起来比较平淡无奇,可能是我最近看了不少他的书有关,类似的说法或多或少的,我在其他书上都看到过。不过他认为日本战后企业经营最强者是雅马哈的川上源一还是比较新鲜的,他总结出了川上成功的三大因素:

1、理智的好奇心。

2、行动能力。

3、向产业化发展。

在我看来,这是一套流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但是还能保持理智的观察思考;然后才去行动研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最后从中赚钱。真正的企业家,创业者的能力啊。

[读书心得借鉴] 《读者》读后感范文其一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读书心得借鉴] 《读者》读后感范文其一”,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看《读者》,是我的一种习惯,每次晚饭后随手翻阅、细读,总会有无数个灵光一现的瞬间。于是,对于亲情、对于人生、对于生活,在那一个个瞬间,都会有种种新的理解。它没有说教,只有体验。它像长者,指引年轻人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哲学家,在侃侃而谈中给人以启示,让人从中得到人生感悟。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它像一弘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它让你引发对大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让你懂得去关注亲情,享受爱情,珍惜友情。那一篇篇睿智的文章,给你鼓励,看一些漫画或幽默故事,让你开心,启迪你的心灵,给人爱心、正义、睿智、纯真的引导和熏陶,使我们充满了一颗感恩的心。

记得有一篇文章叫《信任》。文章记叙了想为爷爷买助听器而少带400元的我正为难时,店主主动提出:下次给吧,就当我借你的!我知道原因是不想扫了兴冲冲的老人家的兴致。老人家脸上洋溢着的快乐让人感动,店主想帮他把快乐延长。“他将信任给了我,并带给了一个不相识的老人一份快乐,多么善良的人啊!”当作者做出如此感叹之时,我的心中也产生同样的共鸣。作者很快把所欠的钱还了,而在作者和我心底激起的,却是做个善良诚信的人的涟漪。其实,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信任带来的愉悦了。如果人人都生活在充满诚信的社会里,没有担心受骗的惶恐,没有被骗的气愤,人与人之间没有戒备,那该多好啊!

另一篇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我有103个孩子》,这篇文章写了一名山区教师在山里教书教了xx,即使他连粮食也没有,即使他和妻子吵架吵得要离婚,即使他每天要背着50斤泉水上山,即使他没有工资,他也不曾改变过他的想法——教孩子们念书。多么伟大的一名教师,最终他获得了“贵州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读者》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那善,那美,在我的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读者》它有一种神奇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只有与《读者》交往久了、深了,才会发现:它会让你懂得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道理。《读者》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一本能给人深刻教训的杂志,我喜欢它。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读者》,其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把笑带回家》。这篇文章讲了作者那时侯是一个高中生,由于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那天作者回家,父亲笑者说下岗了,于是,作者非常生气。第二天,父亲找到了工作,晚上回来衣服上都是泥,作者嫌父亲身上脏,就把碗端走了。父亲笑着说这孩子。从此,父亲每天回来都先把衣服换了,再进家门。两个月工程完了,父亲又去找工作,作者生气地说他现在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你看他忙活的。最后父亲决定用三轮车拉货挣钱。有一次,作者看到了父亲的三轮车翻了,冰箱坏了,父亲一手摸着冰箱,一手盖住眼睛,作者从来没有见过父亲那么悲伤。于是赶紧回家叫母亲,他们赶到时,父亲已经走了。晚上回家时,父亲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父亲这种乐观拼搏的精神鼓舞了作者。作者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父亲。父亲就用三轮车挣够了作者上大学的钱。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遇到事情时,要有种乐观、拼搏的精神。

[读书心得借鉴] 甜心小米读后感其一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读书心得借鉴] 甜心小米读后感其一”,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我要向大家介绍一套好看的童年生活小说《甜心小米》共六册。《小米的四个家》《幸福棒棒糖》《永远都爱你》《大山里的旅行箱》《看得见星星的房子》《世上没有坏小孩》这套书是殷健灵大姐姐写的。童年生活不是幻想的故事,而是朴实又优美的。它有一种打动人心的感觉。从第一本开始我就被文中的小米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文中的故事真实感人。这套书包含了童年生活的酸甜苦辣,童年生活的幸福。

【实用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其一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用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其一”,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生命旅程,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

《红星照耀中国》,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埃德加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述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点一滴,描绘了坚忍不拔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熠熠生辉的革命理解。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行举止,构成了传神而又立体的影像,令读者无不身临其境,为之动容。作品没有过多的政治说教和歌功颂德,写得富有生活气息,很有趣味,读来轻松愉快,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精神风貌。

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传奇。或许他们十分孤独,但却在幽暗的历史隧道中闪闪发光。时间会印证真相,功过有后人评判。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却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把屠刀指向人民。整个中国都处于水深火热,这种时候迫切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危局,这个人无疑是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参加革命,参加共产党(尤其受此书影响,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奔赴中国战场)。正如夏明翰诗所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因为这是一个有理想的政党。

而共产党是人民的队伍,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的胜利,从某个角度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争取解放,支持独立的道路上,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遗忘及背叛!

[读后感借鉴]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其一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读后感借鉴]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其一”,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偶然得到了这本《爱的教育》,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在一学年十个月里记载的日记,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全书以一个"爱"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吗

爱究竟是什么 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常有家长拽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的对老师对老师说:"他(她)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的打。"时代发展到21世纪,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簇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这就是《爱的教育》给我的启示。

[读书心得借鉴]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其一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读书心得借鉴] 《游戏改变世界》读后感其一”,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了解到,精彩的游戏不仅仅是不必要的障碍,更是提高自我激励、唤起兴趣和创造力、帮助我们全心投入工作的不必要障碍(1号补丁:主要挑战障碍)。我们了解到,游戏是抑郁的直接情绪对立面:它是精力充沛的活动,玩家对自身能力的乐观态度(2号补丁:保持不懈的乐观)。这就是为什么哪怕其他一切都失败了,哪怕我们愤怒、厌倦、焦虑、绝望、孤独或漫无目的时,游戏也能让我们转入积极状态的原因。

通过明确、可操作的目标和鲜明生动的结果,我们发现了游戏设计师怎样帮助我们进入幸福生产力的状态(3号补丁:更满意的工作)。我们看到游戏如何把失败变得有趣,训练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可以达成的目标上(4号补丁:更有把握的成功)。我们看到它们如何帮我们建立社会持久力,以更招人喜欢的方式唤起我们的行动(5号补丁:更强的社会联系);把我们放在更宏伟的背景下,让我们全力以赴,感受真正的意义(6号补丁:更宏大的意义)。

如果我们想继续学习如何改善现实生活质量,还需要继续开发商业游戏的此类洞见。游戏行业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是绝佳的研究实验室,帮助我们寻找可靠、有效的新方法来优化人类幸福。

我们还探讨了平行实境游戏怎样重塑我们多方面的现实体验,如商业飞行、公共教育、医疗保健、家务劳动、健身习惯,乃至社交生活。

我们看到了这些游戏如何帮助我们更享受现实生活,而不是急着想要逃避(7号补丁:全情投入)。我们思考了点数、关卡和成就如何激励我们熬过最艰难的环境,鼓励我们更努力地精通自己本来就喜欢的事情(8号补丁:人生的升级)。我们看到游戏如何成为社群的跳板,培养我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在博物馆、老人院、繁忙的城市人行道等各种空间将我们联系起来(9号补丁:和陌生人结盟)。我们甚至看到了大型群体游戏为我们接受科学建议、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何提供便利,比如每天想到死亡、多跳舞,等等(10号补丁:幸福的黑客)。

面对自己试图加以解决的问题,这些初期的平行实境游戏或许无法代表完整、全面、收放自如的解决途径,但它们生动地展示了现今的可能性。随着越来越多的顶尖组织和最有前途的创业公司开始试水平行实境领域,这一实验性的设计空间将成为技术和社会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源头。

最后,我们探讨了如何让超大型游戏,为我们最重要的集体努力制造更大的参与带宽,帮忙拯救现实世界。

我们看到了成功动员数以万计的玩家免费参与解决现实问题的众包游戏,如治疗癌症、调查政治丑闻(11号补丁:可持续的参与式经济)。我们看到了社会参与式游戏为玩家在现实世界中创造了志愿任务,让人产生英雄感、满足感,它和在线游戏任务一样容易达成,从而帮助玩家真正地拯救生命、实现真实的愿望(12号补丁:人人时代的华丽制胜)。

我们了解到,年轻人在电脑和视频游戏上所花的时间越来越长,到他们21岁时,平均已经用去10000个小时。我们又了解到,这10000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足够让我们精通一件事:合作、协调、共同创造新的东西(13号补丁:认知盈余的红利)。我们看到预测游戏如何把普通人变成超强希望者:训练我们采用长期视角,实践生态系统思维,对大规模的多策略进行试点,解决行星级别的问题(14号补丁:超级合作者)。

目前而言游戏让我更加积极应对困难失败了也不会畏缩甚至让我在社群中保持合作有时候把现实也当成是游戏的一种模式

[精华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心得2000字其一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在认真品味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精华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书心得2000字其一》,希望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2000字!

2020年NO.5——《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

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在毛姆的中OnaChinesescreen——ThePhilosopher这篇文章中。毛姆笔下的辜鸿铭先生实在太有趣味,在我的初印象中,是个刻板固执的老学究形象,留着细长的灰白辫子,仿佛是紧紧攥住自己与古老的中华文明间的最后联系;对西方文化、机枪大炮等毫不留情面地批斗,面对身为英国人的毛姆,也丝毫未曾口下留情;他推崇儒学,热爱这片国土,对中国文化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和推崇;晚年的辜鸿铭境况萧条,愤怒于当时全盘西化的青年人,痛心疾首却依旧孤傲,只愿在椿树胡同的破落庭院里给寥寥几名学生讲授儒学。

后来查看辜鸿铭先生的资料,才知这位学博中西的“清末怪杰”是何等厉害的人物。先生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他出生在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然后去了德国和苏格兰的爱丁堡留学,婚姻状况是一妻一妾,其中妾是日本女子,最后在北京做官,做的是张之洞的外事秘书。大概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辜鸿铭先生自称为东南西北人。

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良民的信仰”这个词。这倒是让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近些年反复提及的文化自信,一直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信心,并向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但是在辜老先生这里,口气大得可以勒!“在中国,这里有一种迄今为止不容置疑的无价的文明财富,即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拥有欧洲人在大战后需要的一种新文明的秘诀,这种新文明的秘诀就是我所谓的良民的信仰。”我瞬间有一种腰杆儿都挺直了的感觉,辜老先生就是有这种傲气和狂气,当他这么气势汹汹地说出这番话,我甚至觉得“文化自信”听起来都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透过辜老先生的文字,倒是可以重新审视下他眼中的中国人,再对比下自己眼中的中国人。我非常喜欢他的这段话:“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的,但愚蠢中没有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没有狠毒。”有人说他过于崇中媚华,但透过这段文字,我看到的是一种非常理性和客观的解读。仅用简单的词汇对比,便表现了中国人骨子中的温顺品格,也恰恰是儒家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较为意外的收获是辜鸿铭先生对宗教这一话题的探讨。譬如“一个连信仰都没有的国家……”这样的言论,是我曾经听到或看到的,我也曾困惑过:有的人信仰宗教,可以将宗教视为其信仰,那么不信仰宗教的人就是没有信仰的人吗?事实上,多数中国人并没有感受到对宗教的需求,这是为什么呢?辜鸿铭先生解释道:“这是因为中国人拥有儒家学说这一哲学和道德规范的体系,一个能够取代宗教位置的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从字面意思上看,儒家学说并不等同于一种宗教,但其伟大之处在于,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并且使人不再需要宗教。在辜鸿铭看来,宗教是通过某种东西给众生以安全感和永恒感来减轻世界的神秘重压于人们身上的负担。孔子同样赋予了中华民族这种东西,即他所教导的绝对忠诚的神圣责任保证了在中国老百姓的头脑中民族的种族不朽。

“一个中国人,当他死的时候,使他得到慰藉的不是他相信会有来生,而是相信他的孩子、孙子、曾孙,所有这些他最亲近的人,都会记住他、想念他、热爱他,直到永远……”这段话让我感动许久,如孔子所说的“慎追终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始终对故人保持着至上的尊重,并常常回忆遥远的过去,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美德不断加深,人们那种强烈的情感被唤醒和点燃,从而坚决服从道德行为准则。

争议最多的地方就是有关“中国的妇女”的章节。辜鸿铭先生把中国女性的理想定义为“一个手拿着打扫卫生的扫帚并用它来清扫房屋的理想”。先生还对“婦”这个字做了拆解:左半部分代表“女人”,右半部分代表“扫帚”,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妇女被称作一个特定房间的管理人”,在他看来,真正的女性理想总是家庭主妇,即管家务的女人。看到此处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这样的言论无论谁看到都会心生质疑,甚至大加抨击。但换个角度看,读书是为了博古通今,而非以今律古,或以古限今。那个时代的辜鸿铭有那个时代的愚昧,也有那个时代的固执。

坚持留着细长辫子的辜老头,仿佛在与那个时代做着最后的抗争。一个在欧洲游学14年,率先接触西方文明的中国留学生,却在回到这片土地后完全服膺于中国古圣先贤的言论,成为了一个坚决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成为一代狂儒,孤傲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