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2-14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精选9篇)。

这个时候不妨动笔把自己的心得收获写进读后感里。读后感就是谈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议论,接下来栏目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的一些内容,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做好充分的自我判断和把握!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1)

《跨过鸭绿江》里当然有引领中国革命航程的大人物,它真实塑造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形象,讴歌了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但在塑造好大人物、革命英烈的同时,镜头也对准了荡气回肠战争里的普通战士,从可歌可泣的前线群像里凝练出一批质朴年轻人。(大学生范文网 www.1467.CoM.Cn)

比如侦察排长郑锐,他出身普通百姓家庭,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当地一名公安人员。在得知朝鲜前线需要增援后,他第一时间收拾行囊,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他身上,承载着朴素中国人民“母亲送儿上战场,送了一个又一个”的浓烈爱国情。比如射手陆乘风,这位神枪手既是志愿军战士意志力、忍耐力的注脚之一,也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化身。汽车兵马金虎、战地医护金医生和王珍珠、战地宣传李干事、文工团演员郑双雪……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小人物形象贯穿全剧,“吃饺子”“合影”“送别”等平凡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从普通人的视角观察到了战争背景下的生活画卷,为严肃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注入别样的“亲历者”的气息。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战,先后有240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战士奔赴前线。当剧中真实的英雄与虚构的年轻人相得益彰,观众向英雄致敬的同时,也看见了无数“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的年轻人。这群年轻人铁了心跟党走,他们的抉择触动到今天荧屏前同样年轻的心,“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精神”真正藉由一部文艺作品让观众入了心、动了心。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2)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随着一首高亢激昂的片头主题歌曲,一下子把人带进了七十年前那场炮火连天,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场的画面。

最近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岀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跨过鸭绿江》。再次把我们拉回到抗美援朝的战场!这部四十集的电视剧,一开播就领跑收视率、圈粉无数。它通过一个个镜头,一个个场景,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和崇高风范。以及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志愿军指战员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也再次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著名的八大战役,特别是上甘岭战役,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总结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精辟揭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启示,郑重宣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统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和决心,凝聚起团结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今天,看完了这部尊重历史和尊重史实,应时代之名、人民之需、应运而生的精品电视剧。怀着缅怀先烈,不忘历史的初衷,对抗美援朝作战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感触颇深。先辈们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不怕牺牲,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作战的伟大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族尊严,打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多年的和平。

守望和平,维护和平!

向精品致敬!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战歌声起,枪炮声此起彼伏。在这一岸,血肉之躯便是钢筋铁骨,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在视死如归中前仆后继。

为了保家卫国,反抗侵略。我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与朝鲜人民和军队一起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间赢得了正义。

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一场正义之战,不仅出师有名,更是正气干云,十分必要。连苏联都不愿意与美国进行正面对抗的战争,中国人,30万中国人入朝参战,与美国展开较量,牺牲之壮烈,惊世之崇高。

重温“雄趋赵、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峰蝶岁月令人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用“吾辈当自强”的时代强音向世界发出中国呐喊,勇于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不忘来时根、方行万里路。共产党员个人的精神气质会随着实践和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们,既要原原本本继承前辈们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改革精神、创新精神,也要从“心”出发,培育和涵养出新的时代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使命,勇往直前、奋发有为!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4)

作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跨过鸭绿江》的人物与剧情都尊重历史,忠于历史。大到风云诡谲的国际布局和战役布局,细至有血有肉英雄群像和战斗故事,都具有很强的历史揭秘感和还原感。

硝烟已散,山河无恙,但昔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卫国家的英雄儿女无私奉献青春的精神,仍值得此时此刻的青春年少的我们学习。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总觉得烦躁,总觉得青春被疫情偷走了,几十年前,和我们一样大的年轻人,在起义,在作战,在用生命为人民谋幸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一定要接的稳,跑的远。疫情当下,我们应如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儿女一般充分体现刻在骨子里的爱国热情。虽然我们还未有能力冲在一线,但是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医学技术,就是在做充足的准备,这样,有朝一日才能做到召之即到,到之即战,战之必胜。

时代在变,精神不变。《跨过鸭绿江》以整体性历史的书写去召唤和重建历史意识,弘扬爱国主义,传递守护和平的使命和接续奋斗的激情,我想,这也是这部影视作品希望与年轻观众分享的。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5)

抗美援朝,是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改变中国命运,改变世界格局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该剧以国际视野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和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热情讴歌了英雄儿女,旨在弘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展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势下,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重大历史事件。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70年前,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视死如归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魄,不畏任何困难,不惧强大敌人,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铸就了冻僵后仍然矗立战壕的精神丰碑;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岭,面对猛烈炮火,书写了决不放弃阵地、决不后退一步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价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令我们束手无策。”抗美援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打出了国威军威,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前的熟悉乐章,今天依旧让人心潮澎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新时代干部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才能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它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它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也绝不能容忍威胁和侵略。这场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这场胜利,让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一段历史,将永远彪炳于中国史册。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6)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激昂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_年前被不断唱响,鼓舞着千万志愿军将士奔赴朝鲜战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手稿是我们藏品中最宝贵的文物之一。”朝鲜战争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告诉记者,许多人不知道,它的词作者其实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这首战歌原本是一首出征诗。志愿军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在入朝作战的前一晚,趴在煤油灯下连夜赶写出这首诗,之后在战士中广为流传。1950年11月,曲作者周巍峙读过这首诗后,被它的豪迈气概所感动,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谱曲。最初,歌名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来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_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中朝边界,朝鲜战争、出国作战。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对比下,志愿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这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的最后胜利。今天,我们仍然能从一件件文物中读出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和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一抔从上甘岭带回来的沙土

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朝鲜战争纪念馆展厅中,摆放着一件特殊的展品:一抔从上甘岭带回来、混杂着弹壳的沙土。

据张校瑛介绍,上甘岭战役持续时间之长、战况之惨烈,使得在地上随手一抓,都能找到十数枚弹壳和炮弹残片。凯旋的志愿军战士带回战场上的沙土,用来纪念这场可歌可泣的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第15军编撰的《朝鲜战争战争战史》中提到,危急时刻拉响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9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曾志宙回忆,在上甘岭的阵地争夺中,敌军炮弹倾泻下来,他的耳膜被震破,如今只有右耳能听见一丝声响。“只记得炮弹满天飞,杀敌声不断,持续了几天几夜,地上一片焦土。战士们高喊‘冲啊’,击退了敌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一抔沙土饱含着“钢少气多”的革命志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齐德学认为,朝鲜战争战争的胜利,宣示了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的精神和气魄,中国的国威、军威得以在全世界树立。“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寻求和总结出了制胜之道,那就是从精神上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能被敌人的气势所压倒。”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7)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这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历史。电影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历史中的每一个桥段都值得我们铭记在心。电影照进现实,现实成为丰碑,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他们是鸭绿江边的万里长城,他们是最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体现者,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翻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最耀眼的不是四方来朝八方来仪的大周,不是纵横六国一统山河的大秦,也不是诗词歌赋独领风骚的唐宋,而是那段山河破碎慷慨悲壮的民族救亡史。中国共产党人用14年的抗日战争打跑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又用4年的时间解放了930多万平方米的大陆。1949年的那一刻我们庄严且自豪地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而此时,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饱经18年战火狼烟的中国,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国,我们没有绝望,我们拾起自信建设着憧憬中的新中国。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新中国成立才一年的时间,美帝已经带领着所谓的17国联合国军,再一次将战火烧到了我国边境。任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再也没有伟大领袖毛主席这般魄力。他坚定果断地说“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境地,这一仗事关整个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炮一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在志愿军出征前负责草拟全连誓师大会的出征誓词。在誓师大会的前一晚,他看见战士们坚定的眼神和饱满的斗志,仿佛在他眼前闪现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志愿军出征图,于是他立马写下了这首名为《打败美帝野心狼》的短诗。第二天一早在举行的誓师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向全体战士宣读了这首出征诗,战士们被这短小却荡气回肠的诗引得热血沸腾,一时间“打败美帝野心狼”的呼声回荡在整个志愿军方阵的上空。随着志愿军们坚定的脚步,著名音乐家周巍峙将这首激励人心的诗很快的谱完了曲,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传遍了志愿军的每一个阵营。他们踏着歌声,伴着旋律与联合国军殊死搏斗,在朝鲜战场西线的清川江和东线长津湖上给了美帝迎头一击,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仓惶退至三八线以外。

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皆因有你。在长津湖战役中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在全连将士牺牲以后毅然决然地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他的日记本里写到“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长津湖战役中第20军59师177团6连、180团2连,27军81师242团5连,三支连队共129人在执行任务时被永远的冰封在了那个寒夜里。在上甘岭战役中第15军135团6连通讯员黄继往在全连将士全部牺牲和负伤的情况下为了拔下碉堡,以胸膛堵弹膛。在执行潜伏任务中邱少云被燃烧弹迸溅的火焰烧遍了全身却岿然不动直至牺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以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不知名的英雄先烈们,他们先后奔赴抗美援朝战争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繁荣兴盛。正如歌曲中所唱一样“我何其幸运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我们流淌着相同的血脉,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怀。2020年是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1年9月,“抗美援朝精神”被列入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2014年至2021年朝鲜已经陆续向中方移交共825位志愿军烈士遗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共和国强大了,共和国没有遗忘共和国的英雄们,共和国的子孙以你们为荣,英雄们回家吧!

笔尽意未绝,言满情未了。志愿军们的故事没有讲完也讲不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作为一名中国中铁八局的一名基层员工,志愿军们的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而传承这种伟大精神我们义不容辞也责无旁贷!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8)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之害、饱经战火蹂躏之苦,更是深深懂得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中国人民的这个愿望却受到了粗暴挑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下进入朝鲜战场。这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全国各族人民由衷称赞志愿军将士为“最可爱的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最终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跨过鸭绿江读后感(篇9)

“卫生员整理遗体发现血流干了,用温水沾湿才能把枪口的布揭下来”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的枪口的黄继光;为掩护潜伏战友、保证战斗胜利,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还有很多青年烈士为国捐躯,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这是抗美援朝精神,不可撼动的力量。

精神力量,弥补了中国物质力量的不足。抗美援朝战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世界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这一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和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

不忘过去,铭记历史;珍视和平,面向未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特别是生长在新时代的青年,享受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奋斗的成果。我们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牢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必将赢得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当代青年,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重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爱国,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肩负起历史使命,用青春谱写历史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