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爱和自由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20

爱和自由读后感6篇。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爱和自由读后感6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1

这样的孩子何其多哉!昨天下午我带心悦去外边玩“钓鱼”游戏(用带磁铁的鱼竿吸水里的带铁的塑料鱼)。有个男孩坐在那里用小鱼网捞鱼。他妈妈看见后迅速过来说,孩子,这鱼是让钓的,不能用手捞。说着,夺下男孩手里的鱼网,把一根鱼竿塞到孩子手里:你看,就这样,用鱼竿钓鱼。那孩子自始至终脸上毫无表情,目光迷离。他的选择权被妈妈的好心剥夺了。他只是想用鱼网尝试一下,却被横加阻止了,而他的妈妈对此毫无知觉。

我们玩了钓鱼以后去荡秋千。一个约5岁的小女孩正在荡,荡得很低。她妈妈显然对此很不满意,就口授“要领”:“宝贝,你把腿往前伸,然后往回缩;再往前伸,往后缩;再往前,再往后……”态度生硬,还有点漫不经心。那小女孩听了并没有多大反应,而是看了我们一眼。我感觉她的眼神里有一种难堪。在一个小妹妹面前被妈妈以教训的口气教授荡秋千,一定让她很伤自尊。经过一番指导,她荡得比刚才高一些了。又荡了没几下,她就跳下来走了。她根本没提起兴趣来。这位妈妈跟女儿说话的语气就像一位严厉的体育教练,不像一位母亲,生硬,没有感情,简直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甚至还因为女儿动作的不协调而嗤嗤笑了一下。而她的爸爸,就在一边玩跑步机,这一切似乎与他无关。

说到父亲,我领着心悦在外面玩,见过好几个父亲,他们根本不管孩子,我是说,不教育孩子。虽然他们和孩子一起出来,但他们不跟孩子交流,不跟孩子一起玩,只是远远地坐在一边看着孩子玩,要么干脆望着别处。好像看孩子只是当妈的事情,他们不需要参与。也许他们认为,当爸爸的只要挣钱养家就够了。我怀疑,这是很多父亲的想法。我真替这样的人难过,他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和孩子待在一起。他们没有意识到,父亲在子女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现在生活好多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重视教育呢?

学校里有不少孩子,明显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对很多事情都不懂,没有规矩,不懂节制。他们的家庭背景,恐怕都相似吧。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2

《爱和自由》读后感2000字:

看了《爱和自由》的部分章节,解答了心中的一点疑惑,也找到一些共鸣,记录读书笔记和育儿小事杂糅在一起,带给我有一点思考,还留有一些疑问。

这段时间,经常听孩子回应我们或别人的要求时说“不可以”,“不行”,如果我们尝试用话语或行动表示“可以”,她会着急地哭得快要瘫软在地上。我有时候会认为这是她有自主意识,有物权意识,秩序敏感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当她刚到游乐园,面对一屋子的游乐项目,对可能来玩的小朋友说“你不可以玩这个”时,我觉得这不是物权意识可以解释的,始终不理解这神奇的思维方式。

到底是什么触碰了说“不行”的开关?带着这样的疑惑,也只能用讲道理的方式得告诉她事实,“这里的小朋友买了票的,都可以玩,而且她玩她的,没有影响到你玩你的”。玩到另一处游戏屋,她依然告诉别的小朋友“你不可以玩这个”。我想着没辙了,完全不讲道理,怕是会和人起冲突的,正好计划要减少来游乐园的频次,心里多了些安慰。

在《爱和自由》书中,作者跟我们分享了一个视角:孩子对事物有一种“坚定地追求完美”的审美观。她对审美的要求远远超过成人。这种“坚定地追求完美”到底是什么呢?[小学作文网 ZwB5.coM]

我套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比如,她说想吃苹果,我切好苹果后给她拿一块手上,其他放进碗里。我也想吃一块,就跟她说“妈妈吃一块好吗?”,也伸手去拿。她有时会说可以,我拿起来要吃,她又说“不可以的”。多数时候直接说“不可以的”。我给她讲和妈妈分享,她也说“不行”。我不理解她的心思。她觉得自己吃的完?她不想分享吗?

这是她“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她看到一个完整的苹果,我切成几块放在碗里,还是一个分开的完整苹果,我拿出一块,若咬一口或者干脆吃到肚子里,意味着破坏了整体的完整性。这是她对这种完整和完美的追求。孩子的审美高于成人。

这样是否可以理解她的心思?另一个场景,在游乐园,她先来到的游玩区,她坐在我和她用积木堆成的小火车上,我是她的玩伴,其他小朋友来抽走一个积木,或者加入一个积木,破坏了她的作品,她认为完美的样子,于是不可以动它们。这里的完美是否是她的秩序感?她认为事物应该有的样子。

我的脑洞也很奇特。等她不玩了,别人来玩,正好带她看别人的玩法。分析问题讲道理时刻:“你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他把大积木倒过来坐在凹槽里当小火车。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可以看看他怎么玩的,学到不一样的玩法,是不是也很酷。”有一次我反应得过来,指导他们小朋友分工协作,她有时候也可以做到分工协作。最近这个“不可以”神经老是占主导地位,也许仅仅是她想自己玩一会吧。

但我确认,不同情境下,她的每一个语言行动背后都有她的意识。她在按自己的生命要求在发展。

我和书中的观念不谋而合,“给她充分的自由,充分发挥潜能的自由,充分认知的自由。有这种自由,她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识,认知”。她能做自己的主人,听到自己的心声。

我在游乐园和早教机构游乐区,看到游乐区旁边贴上一些规则,或者是经由老师说出来看得见的规则。前一种很好理解,规则下同时注明锻炼哪些能力,后一种时常不理解。有一处玩具展示在柜子里并上锁,如果需要玩,跟老师提出,由老师拿出来,一次只能拿一个玩具。小朋友之间也可以分享拿到的玩具。

我很容易只看到,后一种为什么这么严格?

但忽视这些规则是和孩子的发展和谐的,也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如果这些规则是在生活中和小朋友的游戏中自己建立,是和她的内在需求没有冲突的,她会很乐意遵守规则”。这个游乐区是把规则提取出来,在行动上给孩子自由。

孩子们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每次专注玩一个玩具,如果想玩别的小朋友在玩的玩具,要和别的小朋友协商交换。完全看她们自己的心思。

她偶尔表现的像“不分享”,“贪心”,“不爱理人”,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来自大人,来自大人的想象。为什么不想象她是专注”,“珍惜”,“专心”的?

一次她上绘本课,她扭头跟旁边玩闹的小朋友说“坐在你的位子上哈,听老师的哈”,这让我很震惊,她想办法维持一个有纪律的课堂。她在有老师有同学有家长的集体环境里,把所认识到的信息用在身边的例子上。不取悦老师,创造自己想要的氛围。她乐意遵守规则。

“如果孩子是自己的主人,听到内心的声音,遵循着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她就有自我控制力。”

但后来的课上,她没有跟着老师跳舞,我想让她和小朋友一起跳舞,有点取悦老师的意思,我先开始鼓励她像别的小朋友一样,但后来就放弃了。我想她的兴趣点大概不在这里。静静的观察律动舞蹈和视频,这大概也是她建立概念的方式,而不是学着别人。不要打扰她,反而要维护她的内心。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我以为父母的权威不应以心量大于孩子确立时,我都尽量尊重她作为独立的人的存在,有些思考不清楚的地方,生活又会以某种方式告诉我答案。

她发明一种游戏,“你说‘是的’,我说‘不是的’”,或者“你说‘不是的’,我说‘是的’”。在遇到我们意见不一致时,她都会要求玩这个游戏,分别重审各自的立场。几个回合后,如果我随着她说同样的立场,她都会纠正过来。有时候互相逗的哈哈大笑。尊重的概念大概是她懂得比较早,较为重视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3

这学期,我有幸读了《爱和自由》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在孩子早教上有了很大的认识。这本书强调要给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自由,才会培养出更加独立的孩子。

儿童对所有东西的热爱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种熏陶,我们不强迫,但是我们不能不让她接触,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从她的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感知到的,在我们读给儿童听故事的时候,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吗,不是听觉的一种享受吗?我们更多一定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儿童在爱和自由中成长!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

我们不能为了灌输式的学习而给孩子带来很多外界的内容和认知,孩子的学习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行为都不一样,比如重复做一件事,重复听一个故事,孩子会从反复听故事中吸收理解内容,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节,最后是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细选书,让孩子吸收好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智力真正的内涵,或许我们就会走上长辈们的老路,以为成绩衡量一切,而忽略了高贵的品质,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满创造力的思想。而做好这一部分,0—6岁是关键的时期。

爱,独立,这两个概念是相互相通的,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生活在压抑,因为怕犯错而察言观色,谨小慎微的状态下,这样更容易丧失自我。所以从爱走到独立,父母要有很大的勇气,很多时候要学会放手。同时也不可限定孩子的思维,不可“教”孩子一些影响到他创造力的内容,而是让他自己去感知,去发现。

理解孩子,就是要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特别是效果上。就像蒙托梭利教育学校不会强迫刚送来的孩子马上进教室工作学习一样,孩子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慢慢接受的过程,只要给予的方法正确,里面还有爱和自由,这就足够让这孩子的成长规律正常起来。这里面也涉及到纪律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专注力的问题,孩子都很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反复的做,在长久的专注过程中他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这样他就愿意遵守纪律,并且有了自我控制力。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4

最早接触《爱和自由》是上学期,当时在学校图书馆无意间翻阅到,只在目录上停留了不到一分钟,并未深入细读,更未对此有所感悟。再次接触应该是今年年初了,偶然的机会翻到了这本教育“圣经”,并细细研读了起来。一方面被朴实的语言所打动,另一方面被独到的见解所震撼,尤其是将我工作所经所历与书本所讲所言相对比,收获巨大,感想颇深,为下一步完善工作找准了突破点和立足点,明确了工作的抓手和依据。

《爱和自由》实质上是一本演讲实录,来源于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数十年教育工作实践,其所宣扬教育的核心在于“爱”,而不是“教”,如作者所言“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此书饱含了作者对儿童至深至烈、至纯至真的爱,利用自己十余年的教育实践,用心与儿童对话,用心倾听儿童渴求,“以爱的感情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式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爱”、“自由”、“尊重”等核心理念始终贯穿书本,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南和思维导论。

书中表达的关于“爱”与“尊重”对我触动颇深。通常,学生家长和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普遍认为牢牢把握儿童六岁前的学习教育和各类技能培养十分重要,而且我们认为这是疼爱关爱孩子的最佳方式,都可以想象自己很爱孩子,往往也便认为这就是爱孩子。然而,实际上这同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容易把自身观念理念强加到孩子身上,“寄希望于下一代”等“梦想寄托式”教育方式在国内教育模式中普遍存在,并“名正言顺”,然而孩子背负的沉重寄托与承受的繁重课业,让孩子不仅成长举步维艰,也让其身心遭受重创。对于作者提出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莫过于多年的教育实践和耳闻目睹,也可谓是对教育事业最大的呼吁。

或许我们该好好反省下自己和我们的方式:我们疼爱的方式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教育的方式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惧,培养的模式是不是基于自己的习性。

同当前教育背景相协调,书中也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观点,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在工作生活中,家长通常寄予了厚望于孩子,教师也被赋予了使命在岗位,仿佛必须要让孩子掌握某种技能才代表智力发展了、学习进步了、技能提升了,实则不然,六岁以前的儿童是无需掌握和学习专门技能的,他们所需要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通俗来讲,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捕鱼,而不是得到某一条鱼本身。如果儿童要创造自己,他就必须生活在爱和自由里,他必须拥有时间空间,必须拥有爱的照顾和支持,这样,他才拥有创造自己的机会,就像儿童成长在自由当中,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那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给他,他才能成为他自己,否则的话,他就要跟他的自我分离,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一句话,“你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为你自己”,你要成为你自己,而你成为你自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必须拥有自由。

对于及早接触此书我觉得很庆幸,特别是从事儿童教育数年以来,愈来愈发现个人在教育和培养儿童方面尚有一些不足,而这本书里面又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阶段的成长期,敏感期的关注,等我看完这本书合上它的时候,眼前尽是阳光下海滩上追逐嬉闹的孩童,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欢乐,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这也是读完此书获得的最大的认同感。自己内心也得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这真的是一本适合教育者以及家长去读有深度的好书。

学习的意义在于实践。读完《爱和自由》,心中满是激动和感恩,在下一步教育和帮助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找到了方向。第一,我要精心设计课堂,确保孩子课程环节与孩子身心发展更加融合贴近;第二,营造和谐舒适的教学人文环境,树立以“关爱”“尊重”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多关爱、多鼓励、多支持、多尊重,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发现儿童的天性,亦发现自己的本性。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即是爱。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5

没有读《爱和自由》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有听过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这个词时更是一头雾水,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虽然此刻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继续学习的欲望。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不爱自我的孩子的,而又有几个母亲真正懂得爱孩子的?

作者这样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我十分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而爱是什么?书中是这样写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虽然读完了这本书,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还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兴趣的就是作者所举出的例子,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不要以大人的观点去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让孩子在过程中自我去确定事物的真伪对错。思索自我的行为,每日从我们口中吐出多少个“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当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样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经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经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承认,在教育这方面,我了解的还远远不够,但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不能让它走向一种极端,这本书里触动我心灵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确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自我教学工作的强力支撑,加油!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6

说实话,读这本书之前没有听过孙瑞雪的名字,为什么会买它,也已经忘了。估计是之前历次计划要宝宝的时候,从哪里看到了相关的介绍,一时心血来潮就买了。在我翻开它之前,它已经从这个书架到那个书架,挪了好几次位置,连书脊都有点褪色了。

读它是在这两天守着宝宝睡午觉的时候。听着悠扬的《绿袖子》,时不时抬头看看宝宝熟睡的可爱的脸,觉得特别幸福和平静。看到它说在中国,很多声称爱宝宝的爸爸妈妈,都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宝宝的自由,就觉得特别悲哀。宝宝是没有错的,他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大人们却迫不及待地希望他懂事和聪明,很少有几个父母能够给予宝宝充分的爱和宽容,容许他们慢慢地、自由地长大。想起之前带宝宝睡觉的时候,有时候宝宝不知道哪里不舒服,会哭两声,叫几下,自己就觉得特别烦躁,把他转来转去,恨不得他立刻安静,就觉得自己真是特别的没耐性,就像书里写的多数父母,有时候爱宝宝,有时候不爱他,全看他是不是按照自己想的样子来。这真太可怕了,当父母的怎么能这么自私,只想着自己能少辛苦点呢?

书里说,宝宝是有精神胚胎的,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宝宝在6岁之前,就会通过自己的各种经验,发展出独立的,追求完美的道德体系和创造力出来。这是我之前不曾想到的,但是思考之后,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人是如此神奇的动物,那么小的宝宝从出生开始,小小的身体就按照神秘而精确的生物钟在生长,他当然也会有天生的精神胚胎,指导他想着完美的目标形成目标和意志力。只是比起尊重宝宝的生理需求来,认识并尊重他的精神需求要困难得多。在这稍纵即逝的6年里,妈妈会有那么多机会不在宝宝身边,如何能够保证宝宝在传统教育的环境里能够不受干扰的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智力呢?于是,我又有点沮丧。

上网搜了一下,卖蒙氏教具的不少,但幼儿园似乎只有两家。一个是孙老师在闵行开的,另外一个是青浦的一个私立蒙特梭利幼儿园,看看他们的网站,感觉更像贵族学校而不是真正的蒙氏幼儿园,哎,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宝宝自由的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