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伍子胥列传读后感范例

发表时间:2023-01-30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伍子胥列传读后感范例”,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细考历史,不难发现,用小说笔法写史的做法是有其缘由的。中国人注重文献的积累及传承,但在汉代,统治者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编修国史的重要性,因此并未设立专职的史官,也没有"修史"这一概念。在当时,太史令这个官职的功能,与后代的史官不完全一样,"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报任少卿书》),地位不高。而《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据此可知,在汉代,太史令只不过是个六百石的小官,主要职责是主管天文历法和祭祀,掌管资料,记载朝廷大事,官方并未赋予其修撰史书的责任。

在东汉,班固因在家私修《汉书》而下狱,随后才是"奉诏修史".汉明帝时有大臣进谏,要求设立专职的史官修史,但被明帝拒绝,可知修史之事在东汉时仍未引起朝廷重视。一直到了魏晋时期,朝廷设置著作郎一职,才算是有了正式修史的专职官员。

关于《史记》一书,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说得很清楚:"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又《太史公自序》谓:"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圣君子。"从这两处自述可知,《史记》在当时并非官书,否则就用不着"藏之名山"了。

正因为这样,司马迁的创作态度才更自由,感情才更为奔放。他是带着充沛的感情去写史的——《史记》的伟大,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其实,这也给了后人一个启示:"无感情、不学问。"做学问跟写诗一样,都需要充沛的感情,才能做好。

以事类入传,是《史记》的一个做法。《伍子胥列传》是复仇事迹的汇集,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灌注了司马迁的感情。他将各种各样的"仇"组合到这个传里去——伍子胥报家仇,夫差报父仇,伯嚭报祖仇,申包胥报君仇,勾践报己仇,白公报父仇。其中"白公报父仇"事发在伍子胥死后,与伍子胥没有多大关系,但仍被司马迁列入此传。

如此多报仇之事合在一起,"复仇"之意贯穿全篇,意在昭示"报仇"是基于人性的合理行为。古人极重人伦,认为那些破坏人伦的人,一定要受到惩罚。我们可以看到,《春秋》赞同复仇,《礼记》明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大戴礼记》认为"朋友之仇,不与聚乡;族人之仇,不与聚邻".今人读史,不能轻率地用今天的法治思想去苛责古人。

司马迁对伍子胥的褒扬,在写伍子胥的两处说话上,很容易就使人察觉到。一处是他与哥哥伍尚说的那一番话:"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另一处是伍子胥将楚平王鞭尸三百之后,回应申包胥的诘难:"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两段叙述,都有"代言"之疑,但让人对伍子胥自然而生"了解之同情":前者刻画伍子胥的明智及坚忍,后者赞许伍子胥的坦荡。

忍辱负重、坚贞不屈,何尝不是司马迁的品格?

"代言"这一做法,也有其历史原因。唐代设立国史馆,皇家修史制度在法理上确立,修史的人必须遵从朝廷的意志,并且按照严格的程式进行。具体的做法表现为对文本的依赖增加,而对口述材料的引用减少,大段描写人物对话的情景也开始变得稀少。然而,人物对话的情况,在"前四史"当中是很常见的。这是因为司马迁等人在修史的过程中,占有资料的难度要大于后世,尤其是在西汉,其时普遍的文字载体还是竹简,真正廉价实用的纸张尚未问世,雕版印刷术更未产生。因此,即使有文献存在,也难以搜集、保存。

在资料匮乏的前提下,史书中出现涉及秘密的人物对话,也可说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假如没有了这些对话,那么《史记》就会是第二部《春秋》:晦涩简约。学问的发展,其形式一定会有所变化。《春秋》固然卓越,但司马迁不可能再用《春秋》笔法去修史,因为天下遭逢连年兵燹之后,古道变得幽微起来。而以周公、孔子自任的司马迁需要阐发古人的思想、畅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候,《春秋》那种不温不火、内敛无华的笔法,就显得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因此,《史记》掺入小说笔法、行文夹杂时语,就成了一种权变。

只有懂得经权互济之人,才能超越他的时代。孔子如是,司马迁也如是。

《史记》有小说笔法,但绝对不能把《史记》视为小说来看待。司马迁的创作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他之所以会掺入小说家的笔法,跟他本人的志向有关:"鄙没后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不仅是要"成一家之言",也要"文史合一",很多学者喜欢把此句中的"文采"理解为"文章",然而正所谓"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如果行文不具文学性,文章又如何传诸后世?

雄奇的文字横绝百代,这就是司马迁的业绩。客观来讲,"二十四史"愈往后便愈追求严谨,但后期的史书,在价值上无法与《史记》、《汉书》相提并论,这与其文采的匮乏息息相关。

对于《伍子胥列传》,若用一言以蔽之,可说成是:"弃小义,雪大耻。"此语见于太史公在篇末对伍子胥的评语。可以这样说,整篇《伍子胥列传》都是在为这句话作注脚。而通过这个注脚,很容易发现作者在描写屈原、项羽、韩信、贾谊等优秀人物时,都体现了一种悲悯的情怀。不止如此,即使是小人物或者被定论了的负面角色,只要其人有一丝高贵之处,司马迁也会寄予同情,甚至不惜笔墨为之揄扬。

书以人传,《史记》正因为司马迁的这种悲悯情怀而伟大,它闪耀着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之光,成为中国人的一个精神符号。

小编推荐

屈原列传读后感精选


读书的目的是使人精明而文明、开明而高明、清明而英明。作者写的作品使我们更富有理性。趁热打铁,趁着我们刚刚读完作品,我们可以把自己最真实的感觉写下来。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考虑到你的需求,高分作文网小编特意整理了“屈原列传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1】

这一篇顾名思义,写了两个人,屈原和贾谊。两个的早年经历和个性有些相似,都是早年得志,以文采和博学深得君主器重,但是都遭遇诬陷抵毁,然后一蹶不振,屈原跳汩罗江自杀身亡,贾谊流放长沙抑郁而死。

简单的说这一篇就是这样。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记述屈原和贾谊的文章诗词,大抵都是悲愤喊冤之辞,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小人得志,有才能之士失意,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总之,是这个世界错了,我没错,世既不容我,我将离世而去。

这两人都是饱学有才之人,但在人格上都有缺陷,早年太得志,没经过挫折,一旦失意,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嗯,不要骂我,我的确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痛,不过学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客观分析,容不得半点姑息。屈原所受的不公平际遇有伍子胥惨吗?有范雎惨吗?他们都可以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为什么他不能?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世界的确是极其不完善的,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怀才不遇之士;有太多的受人诬陷抵毁从此失意的有识之士;世之不公,比比皆是;因此屈原呼天抢地怨天尤人的诗词引发古今无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也成就了他千古才名。

其实,从某种角度说,屈原的不如意的际遇加上他抑郁偏激的个性,当然还有他的文学造诣成全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成就,所谓忧愁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2】

《屈原列传》与贤人政治

太史公在《屈原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张仪等人不明不白地给害了。呜呼!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而莫敢直谏,其后楚竟为秦所灭!暖乎!若是屈原不死,秦何以灭楚?何以定天下?历史也许因此而改写也!

所谓贤人政治,就是说治乱由人,任贤臣而感天地泣鬼神,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用小人则灾祸由此而起,异变由此而生。故周八百年江山是姜子牙之魂保佑,齐之霸业系由管仲,汉兴乃由张子房,蜀兴系由诸葛亮;同样,商亡是杀了比干,楚亡是去了屈原,秦亡是赵高作祟。说来说去,君主只要会用人就可以了,本人才德并不重要。齐桓公好色好小人,但只要全盘信任管仲仍可称王称霸;汉高祖无才无德,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便可逼项羽乌江自刎。一部中国政治史,由是留下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名字。

贤人政治的产生,人皆道是人治体制造成的。的确,西方政治史的名臣没人有像中国名臣被神化的地位,流放了但丁的佛罗伦萨也还是佛罗伦萨。可中国人就真有这么大能耐,一人左右天下事么?

最明显的例子,诸葛亮。伏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将二人尽得,天下仍未安于蜀汉。相反,蜀是三国中实力最弱者厂。于是人们只好说,诸葛亮,寸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呀。在人与天的较量中,人们似乎又默认了贤人未必应天而生,天未必感人而动了。这,也算是不走运的贤人们的一条借口吧。

就以屈原来说,《史记》并没有独立的《屈原列传》,而是屈原、贾谊合传为《屈贾列传》。贾谊何许人也?汉文帝时天才少年,献上的削藩、和匈奴、重农抑商、禁私铸币等等政策,都或早或晚被采用,对安定汉江山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可细看贾谊一生,竟发现和屈原一样很不得志,官最大也不到九卿,且又是被谪长沙又是为梁怀王太傅,最后还郁郁而死,才31岁。其贡献胜于屈原,而遭遇却颇为相似。可是汉没了贾谊,照样轰轰烈烈了几百年;楚没了屈原,怎么十几年就被灭了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标榜贤人政治的中国古代,体制暗中的力量也还是重于人治。与其说是气运,不如说是体制是否适于时世。

屈原死了,楚国灭了;贾谊死了,汉朝兴了。个中原因,读《史记》的人,不妨去字里行间细细体味。

成功政治家的要素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生郁郁不得志,终于自沉以终。论品格,屈原是第一流的人物,令人敬仰;而作为政治家,空有才智、抱负,却只能坐视楚国亡灭,无措手足,这又是一种悲哀。

由此不能不让人想到政治家中成功者的诀窍了。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圭涅提尼,他的政绩为世人瞩目,连一代泉雄拿破仑都崇拜他。他的日记正是研究这些成功政治家的绝好材料。

如果你看过他的日记,了解其中的先进思想,达观智慧,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激进、最具民主革新思想的开明之士。那你可就错了!从他的政绩作为来看,他却是专制君主的最得力大臣,可以说是最顽固的保守分子,不能容忍有任何改革。为何一个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和他所思所想的有如此大差别?这一点他的日记里可以找到答案。他说,在专制君主手下为官必须善于伪装自己,决不可透露自己半点真实想法,否则谁说出口,谁就完蛋。因而有句名言是:表情要开放,思想要深藏。这一点正是圭涅提尼在政治上获得成功的方法,因而他能左右政局达30年之久。

同样戚继光为了能做一番事业,便向首辅张居正行贿,送金钱美女,笼络宫中当权宦员,结果执掌了军事大权,当总兵十几年之久,因而得以驱逐倭寇,实行巩固海防战略,成为一代名将和民族英雄。相反,刚直不阿的海瑞反而在政治卜无所作为,一无可述。

由此看来,这些极为成功的政治家的要素是:宁可个人操守有亏,也要以非常手段获得大权,施展手段。这或许便是马基雅弗利的名言不择手段,达到最高道德的绝佳注脚了。相反屈原一生正道直行,反而处处碰壁,不得施展才华志向。这可能是政治恰恰是一个妥协与折中的地方所致。所以有人在美国恭维某个家庭的孩子,说他长大会成为一个政治家,反而招致这个家庭的愤怒,因为政治家在欧美并没有好名声。因此不把屈原归人政治家行列,倒是更近于事实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3】

悲愤与惋惜

——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感

他博览群书、知书达理,有长远的目光;他有满腔热血去报国,辅佐两代君王,可最终官场失意,落得令人惋惜的下场;他从不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总是品性清高;他更有一颗爱兰之心,幽兰花香绕梁不息;他文采极好,诗歌造诣极高,我国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便是他所创……他就是芈性屈氏,名平,字原、灵均,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

自古以来,忠臣或是有民族气节的人,都是满腔抱负,激扬文字,忧国忧民之人。有的人留下佳话,如:班超、班昭、魏征、上官婉儿等等。也有未能有一展抱负,遗憾丹青。如:班固、屈原、司马迁等等。美名流传,爱国赤子,令人感叹!可屈原又何尝不是呢?

屈原的一生,唯爱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爱梅兰菊竹。兰乃花中君子,它不与世争俗,长在幽芳的山涧之中。世人赞美兰,用诗歌颂兰,如:王肃的“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等。屈原品性清高,立志为国打下一番事业,他不断的磨练自己,他的爱国之心令人为之动容。他踏入了水火两热的朝堂,辅助君王左右,治国理国。他吸取前朝的经验,提出“选贤任能”的新政。因为立新政,才使楚国强大。他之所以在官场上有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他的自我磨练与自我提升和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屈原为人正直,是一位谏臣。直言相劝于君王,必定会困难重重,他追随于君王身后,指出君王之过错,他不能容忍君王的错而不改。他看不惯那些大臣们阿谀奉承,祸国殃民。可是,谁又明白他的一番苦心呢?即使,他知道前方道路之艰辛,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他的忠贞,同样令人敬佩。

因为他的刚正不阿,导致楚怀王对他渐生不满,禁不住受一些流言蜚语离间,疏远了忠臣,最终流放了屈原。

官场失意的他,明明可以游山玩水,好不快乐!但,他没有。被贬之后,屈原仍然心系庙堂,感叹民生多艰。难道这不代表了他爱国,忠贞不渝吗?如不入朝堂,种兰、爱兰、写兰,这样他不至于后来被流放;仅凭诗,他也可以令后人赞赏。但他,还是选择了朝堂,因为他有雄伟壮志!

“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楚国,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会勇往直前,付出一切!他的一生可悲可惜可叹!他的一生绚丽多彩,也充满了坎坷!可他的抱负,却空遗憾!楚怀王,又何曾真正赏识过他呢?屈原在听闻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之时,怀抱大石,跳入汨罗江!

屈子屈子,千古一人!屈原一生,感人肺腑,爱国之心和远大志向,让后人赏识敬佩!屈原,美名长流后世!

屈原一生令人悲叹和惋惜,端午时节,更让我们追忆古人。虽然不求每人都像屈原那样雄才伟略,但自强自立,爱家爱国之心,更应从我做起。回首昨天,我们应问心无愧;面对今天,我们更应脚踏实地;展望未来,我们必将斗志高昂!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4】

这个寒假,我拜读了韩兆琦先生的《史记精讲》一书,受到了很大启发,其中的《屈原贾生列传》一文,给我的触动最大,对于屈原,作者先写他的才能之高。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

屈原被贬之后,作者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点写了他的壮烈牺牲。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但是,合上书页,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当故国沦陷之时,向那滚滚汨罗江水纵身一跃,了却残生,当真是最好的选择么?在重新阅读过《史记》和《史记精讲》中的相关章节后,我对屈原以身殉国的做法有了更多的认识。我认为:当自己的国家深受外敌蹂躏之时,我辈青年当拍案而起、跳将出来,拼尽自己的力量,为国奋斗,哪怕马革裹尸,血染沙场,也算死得其所!而不是丧失信心与勇气,独自徘徊于江湖一隅,毫无意义的轻易了结自己的生命。话虽这样说,屈原的做法却仍值得后代永远尊敬,我认为:他的以身殉国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讲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特别是在这个喧嚣、轻浮的时代,当金钱的作用被夸大到一个令人瞠目的地步时,当爱国精神被大众所讥讽为老土时,当有识之士们惊呼我们已经穷的就剩钱了时,我们太需要屈原的精神了!他的正直、他的刚烈,他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般高洁的品质,正是我们所极为欠缺的!所以,让我们暂时忘却身旁的浮华,闭上双眼,让思绪飞过千年的风霜,去聆听一下汨罗江畔那凄凉的歌声,与伟大的心灵做一次深入的对话吧!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5】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屈原又是一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图强;遭受打击,不背叛祖国。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代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读到这句,我总有一种悲叹!一种文人的悲叹!一种时代的悲叹。一个爱国者,一个坚持自己理想与高尚情操的人,结局却是如此的悲惨投江自荆

一个人的行为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看法。屈原热爱祖国,他不像孙膑、李斯那样跑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当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无法施展实现时,慷慨以死明志。

我为屈原之死惋惜悲叹。志向虽不可移,用生命去替换,代价太大,过于沉重。有1%的希望,就要用99%的努力去争取,绝不悲观!绝不等待!决不放弃!

我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勇于变革的时代,一个提倡人人平等的时代。尽管生活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放弃希望,甚至生命。一次与父母的争吵?一次比赛的胜负?还是看破红尘,甘愿成仙?神仙都难免俗,何况人乎?对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气和。

人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来。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希望!拥抱未来吧!明天一定会更好!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6】

放假以来,一直在读《史记》。近日,读到了《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的是我国古代两位国家重臣、名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中央级别的高官,同时都是文学史上的名家,一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另一个就是东汉文帝朝的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太子太傅着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也有表述为散文学家)贾谊。

关于这两个人,很多年前就接触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如屈原的《国殇》《离骚》,贾谊的《过秦论》等,但从来没把这两个人往一起联系过。因为前一个生活在战国末期,后一个生活在汉文帝时代,两人相差一百三四十岁,而且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另一个是散文家,所以感觉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几天读到《史记》中的这一部分,发现司马迁居然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列传,颇感费解怎么会把他们俩放到一起呢?于是查一查是否有人对此有过论述,可惜没有找到,便凭着个人认识进行一些浅薄的论证,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一、两个人都是大知识分子,都做过太傅,都曾经位高权重。

屈原被司马迁描述成 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是楚国的大夫,我理解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同时左徒还是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从这段描写看,屈原博闻,而且善于治乱辞令,还负责图议国事号令应对诸侯。可以看出屈原负责国家公安司法外交商议国事发布命令等,在楚国怀王时期他真是学识最渊博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位置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重臣。

贾谊被司马迁描述成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博士就是在朝中侍候在皇帝身边、随时准备接受帝王咨询问题的官员。还有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梁怀王虽然没有立为太子,但从班固在《汉书》记载梁怀王揖,文帝少子也。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可见,汉文帝对这个小儿子是很偏爱的,如不是梁王坠马早亡,历史会怎样书写还真就难说了。贾谊能先做皇帝博士,后入选太傅,可见贾谊不仅是通晓诸子百家的少年才俊,而且也曾经是很受汉文帝的信任和重用的,是皇帝的智囊团中的重量级人物。

二、这两个人有着相同的政治理想。

屈原为楚国能在七国中称雄争霸,不被强秦所灭,治国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保障民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致力于改革和法制建设。

贾谊在汉文帝朝中央政府工作期间,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其实也是致力于变法,改良治国制度。

三、两个人有着相同的人生遭遇。

两人都由被重用到受到排挤、没有同志知音,最终被弄臣陷害失宠而流放,而且都流放到了长沙。屈原流放了十多年后听到颖都被秦军攻破的消息,写下了有名的《怀沙赋》,然后怀石投江而死,这成了他生命的绝笔。贾谊流放到长沙后,路过屈原投江的地方,触景生情,写下了着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三年后被召回国都,不久因梁怀王坠马而亡,便郁郁而终,这也成为生命的绝唱。

司马迁正是读到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才对屈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联想到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自己因言获罪、惨遭宫刑生不如死的人生遭遇,感觉和他们二人非常相似,便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同情,尤其在屈原的描写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应该是司马迁自己的影子。

这就是读《屈原贾生列传》后,在司马迁把屈原与贾谊放一起列传这个问题上我个人的一点思考,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7】

秀才与帝王

——读《屈原贾生列传》有感

刘景光

余学史记,每读到屈原贾生列传处,常掩卷沉思,喟然长叹!今以秀才与帝王为题,试辩之。

一、秀才与帝王的传记同等重要

秀才与帝王是一对君臣关系。秀才要利用帝王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帝王则要利用秀才的才干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人是生而平等的,都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帝王与秀才,虽则社会地位不同,尊卑不同,但是传记同等重要。

一个人的传记,记录了一个人的历史,全部个人的传记,便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所以有眼光的社会学家建议人人写自传,每个人的传记,公之于众都是对社会的贡献。有人说21世纪是传记的时代,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在《史记》人物中,司马迁不只记述了帝王将相,更是把眼光投向了秀才:春秋时期的孔子及其学生,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文人雅士,均是司马迁立传记述的对象。他不以血统尊卑和爵位高低为转移,而是侧重於那些对历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对于"能有所长"的佞幸;"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俳优;"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游侠,乃至刺客、隐士、医卜、日者等,司马迁均选择典型,一一作传,表彰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生存自由、人权平等,这是近三百年来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时提出的响亮口号,对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封建社会里的司马迁来说,能够对秀才与平民如此重视,不惜笔墨为他们立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二、屈原、贾谊、司马迁的生命轨迹

屈原、贾谊、司马迁都是盖世英才。屈原和司马迁都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开创楚辞,贾谊开汉赋之先,司马迁开创史记,在他们个人短暂的生命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生命轨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各不相同。屈原两次遭流放,贾谊两次被逐出京都,司马迁两度系狱。有鉴于此,司马迁将屈原、贾谊的事迹合为一传,并注入了大量的个人感情色彩,为之树碑,为之抒怀,也可以说,司马迁是"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通过为屈原、贾生立传,排解自己心中的忧愁与愤满。

我在阅读屈原贾生列传、太史公自序及部分相关材料之后,觉得他们三人的命运遭际虽然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在实质上却有着极大的区别,现就从秀才与帝王的关系角度作一比较。

楚怀王与屈原是一对悲情君臣。屈原出身贵族,与楚怀王同宗,从血缘关系上本就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屈原聪慧有才,史记上称赞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所以很受楚怀王器重。虽然他的官职是左徒,可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比宰相还宰相。在这一时期,楚怀王表现出了一个作为明君的王者风范,从内政到外交,君臣齐心合力使楚国一度欣欣向荣,国富兵强,六国合纵抗秦,公推楚国为合纵长,楚怀王一时都有点诸侯盟主的味道了。可是,屈原辅佐楚怀王兴图楚国霸业的宏大理想遭遇到强大的阻力,在内政上与楚国腐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外交上损害了秦国的利益。这对君臣在这两股强大势力的联手打击下,他们的悲剧命运就悄然降临了。之所以说楚怀王与屈原是一对悲情君臣,是因为纵观楚怀王与屈原的整个交往,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让楚国强盛称霸;有着共同的对立面——外部的强秦与内部的腐朽势力。屈原一生对楚怀王忠心耿耿,楚怀王一生对屈原也有割舍不下的情怀。且按下他们君臣前期密切合作,取得初步成果不表,就是在屈原遭谗被疏之后,楚怀王被秦国张仪欺骗损兵失地,他反省一下,马上起用屈原使齐,重修齐楚之盟。只可叹楚怀王头脑简单不长记性,他本来有一次雪耻的机会,便是秦国为了拉拢楚国攻打齐国,提出让地求和,楚怀王回答:"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可张仪二次来楚后,楚怀王竟经不住靳尚与宠妃郑袖的说情,又把张仪放跑了。屈原回问楚王,"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楚怀王对屈原意见的重视。这对君臣的悲剧情节还在向前发展。在楚国内外交困的情势下,楚怀王几乎成了秦国手中的玩物。秦国对楚国采取了又打又拉的两面手法,累次诱骗楚国上当,削弱了楚国的政治、军事实力。楚怀王三十年,秦国一面出兵攻打楚国,连取楚国八城;一面写信给楚怀王,约他去秦国武关与秦昭襄王会晤。这显然又是一个骗局。怀王左右为难,"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屈原将怀王的安危时时挂在心上,他坚决劝阻怀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是怀王的小儿子子兰是个亲秦派,极力主张怀王西行。他说:"奈何绝秦欢。"怀王又一次辜负了屈原,而听了他的小儿子的话。这是他们君臣的最后一面,这是一次死亡之旅。果然不出屈原所料,他一进武关便被秦国军队软禁起来,把他押到秦国首都咸阳,秦昭王以番臣礼遇待他逼他割地。这时怀王才后悔没有听屈原的话,可是已经晚了。怀王拒绝割地,却不堪凌辱,悄悄逃到赵国。害怕秦国的赵国不敢收留他,又被秦兵掳去,最终气恨交加,病死在秦国。楚顷襄王继位后,以子兰为令尹。而楚国人民都因为子兰劝怀王西行对子兰十分不满,屈原也想为楚怀王的死讨个说法,于是趁着怀王灵柩运回郢都,举国默哀致祭的机会,拼死揭露了那批祸国殃民的亲秦派的罪行,这使他遭到更沉重的打击,被赶出京城流放到洞庭湖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消息传到江南,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追随楚怀王而去,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汉文帝与贾谊是一对相知君臣。贾谊乃一时名士,史记载他"年十八,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吴廷尉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即位不久,求贤访良,河南守吴公的政绩很好,"治平为天下第一",文帝特召为廷尉。吴公又向帝竭力推荐贾谊,说他"博通书藉,可备资询。"文帝乃复召贾谊为博士。这对君臣的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贾谊一到京师,果然不同凡响。在朝班中,论年令,贾谊最小;论能力,贾谊最强。皇帝每让讨论一项诏令,只要贾谊一发言,其他人都觉得无话可说了。大家都认为他们的能力赶不上贾谊,所以贾谊甚得文帝喜爱,被破格提拔,传言中有一日连升三级的说法可见文帝对贾谊的欣赏程度。

就像屈原受楚怀王重用遭到腐朽贵族的谗言陷害一样,贾谊为汉文帝推行的改革政策同样受到了朝中老臣绛(周勃)、灌(灌婴)、东阳侯、冯敬之属的打击与迫害。他们趁汉文帝提议让贾谊任公卿之位的机会,联合起来向文帝发难,说贾谊年纪轻轻,没有什么实际经验,他所做的努力都是想独揽大权,扰乱朝纲。文帝迫于权臣压力,不得已忍痛割爱,将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绛、灌之属乃何等人物,他们是随高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汉文帝刘恒的皇帝宝座也主要依懒绛、灌们从诸吕手中夺回权力。但令史家叹息的是:"随(何)、陆(贾)无武,绛、灌无文。"绛、灌是英明的军事将领,在开国辟疆、捍卫皇权方面功劳盖世,可是他们治国乏术,并没有管理国家的才能。之所以说汉文帝与贾谊是一对相知君臣,是因为汉文帝与楚怀王不同,他有主见,并不全为权臣所左右,虽然他出于无奈,把贾谊贬出了京师,但他敏锐地觉察到贾谊的主张是正确的。所以他仍是将贾谊的建议逐步采纳,付诸实施。宋朝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有诗赞贾谊云: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对于贾谊作出了很高的也是正确的评价。表面上看,绛灌们阻拦了贾谊晋升的步伐,把他挡在了朝阁之外,可实质上,汉文帝在施政过程中,总是采用贾诒的主张,"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绛灌们爵位虽高,但他们的"言"被"废用",并没有给文帝治国提出什么有益的帮助,只好被劝退,回家养老去了。相反,贾谊虽然没有当上三公九卿,可文帝在内政外交上遇到麻烦时(内部淮南王北济王叛乱,外部匈奴侵扰),他却专门下旨召回贾谊,商讨对策。这便是有名的宣室夜对的故事。李商隐有诗赞云;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饶有趣味的是,贾谊不是在上朝之时(办公时间)谨见皇帝,而是在文帝祭祀神灵祈求福祉时被接待,这就很有些私密的味道。并不摆天子龙威的尊严,而是像老朋友会面一样随意亲切,君臣二人促膝密谈,从眼下的鬼神之事切入,逐渐地进入商讨国计民生的主题。史记载"贾生因具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故事:贾谊全部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不仅提出了应该怎么办,而且陈述了为什么要这么办。说者滔滔不绝,听者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半夜三更,过程中文帝竟然不由自主地向贾生靠拢,极近亲昵之状。会谈结束后,文帝很有感慨地说:"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特聘贾谊为梁怀王太傅。须知梁王乃是文帝最喜爱的小儿子,通过梁王这层关系贾谊与文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贾谊实际上成了汉文帝的高级幕僚与智囊人物,有点类似于基辛格和尼克松的关系。

宣室夜对之后,贾谊向朝庭上了《陈政事疏》,也就是历史上常常论及的《治安策》。我个人认为,贾谊受汉文帝宣室召见,谈话是即兴而发,内容却极其广泛,会谈之后,贾生感觉事关重大,便慎密思考,梳理成文,形成《治安策》,向朝庭献出。所以说,治安策也如后来的隆中对一样,是贾谊根椐皇帝的提问,对国内外局势所作的分析与判断,对事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或者说,它也是贾谊与汉文帝会谈的一份备忘录。

遗憾的是,这对君臣的合作才正式起步,贾谊所悉心教导的(也是他十分钟爱的)梁王在驰往京城的途中坠马而死,让贾谊悲伤自责不已,而过早地消融了自己的生命。所幸的是,汉文帝及后来的景帝即使在贾谊死后,也依然坚持推行贾谊所倡导的重本抑末、加强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强化中央集权、削弱藩邦势力的政治路线。文、景二帝都能崇尚贤才,任用精通历法的张苍为丞相,以治军谨严著称的周亚夫为全国军队的统帅,任用贾谊遗志的继承者晁错为御史大夫,励精图治,使大汉王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司马迁与汉武帝是一对强强对抗的君臣。汉武帝雄才大略,傲视天下;司马迁承袭史官,洞察古今。两强相遇,互不相让。汉武帝要用强权使司马迁屈从,司马迁要以史官的责任对社会对历史负责,这样一来,司马迁与汉武帝就成为冤家对头了。

青少年时代的司马迁,与屈原贾谊的生命轨迹类似,顺风顺水。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於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的各种活动都与汉武帝所推行的各项政策密切相关,在这强化中央集权、抗击外来侵扰、并且走向世界的伟大时代,司马迁在学习、漫游活动中走完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又在步入中年后,顺利入仕,参加了汉武帝直接指挥的统一事业,在他正式成为史官之前,他已经成熟了。

公元前1xx,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之职,被汉武帝任命为太史令,这是他成为以学术著作和思想影响社会的治学者的开始。他对担任这个职务曾是相当满意的,开始在国家藏书处阅读和整理各种史料。由于太史令兼天官之职,汉武帝外出祭祀天地的各种典礼仪式还必须由他来筹划,所以司马迁在任太史令至受宫刑这十年间,他是十分繁忙的。而且这期间,在公元前1xx,他又倡议修改历法的工作,为尽到职责,司马迁主持了太初改历的重要活动。在这一时期,司马迁竭力为汉武帝服务,他在《报任安书》中说:"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汉武帝也非常赏识司马迁的才能,常常在接见外宾时把司马迁这样的学者当做自己的资本向外炫耀。

司马迁与屈原贾谊遭遇所不同的是,屈原贾谊当红时,受到了同僚的嫉妒、打击和排挤,而司马迁作为太史令的官职,不治民,不参政,所以他与汉武帝属下的文武群臣并无直接的利害冲突,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矛盾。可是,站在司马迁对面的是汉武帝,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好大喜功、专横跋扈的封建帝王,他思想理论界推行唯我独尊的政策,要不断提高作为皇帝的个人权利地位。他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他那自以为是的骄傲心理也在不断加强,他那急于为自己树碑立传,宣扬自己功威满天下的要求也日益迫切,于是他开始注意史官修史,希望史官歌功颂德,把自己吹捧成"圣人"、"明君",成为可以与三皇五帝、商汤、周文王、武王等历史上的光辉榜样并驾齐驱者。然而,他遇到的史官是司马迁,他的意图一时很难贯彻。司马迁自认为有"世典周史"的光荣家世,又有父子相承的史学事业,对史学的功能和史官的责任看得很重,而不能完全听凭统治者摆布。况且,司马迁是天才的思想家,他"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他从小就有造反精神,他要"察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他有藐视一切的霸气,他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对所有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深刻的思考与冷静的评判。这样以来,他与汉武帝强强相撞,势必矛盾重重,日积月累,他的悲惨结局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三、《屈原贾生列传》中的春秋笔法

鲁迅先生给《史记》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离骚》是屈原放逐之后,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屈原在《离骚》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主观认识。那末,司马迁在《史记》中,是不是也注入了他本人的人生体验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本文在前面的叙述中,已经点出了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末差,历史人物楚怀王的真实形像也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昏庸,只所以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误解,概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使用了春秋笔法,让楚怀王替汉武帝背了黑锅而已。

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评议: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这段议论,铿锵有声,酣畅淋漓,激情膨湃,一泻而下。初次一看,是在批评楚怀王不辨忠奸,不明事理,自酿人祸,忠臣受害,自食其果。可是,仔细一回味,不对呀!楚怀王中奸被骗到秦国后,他没有做出丧权辱国的事,他表现出了一个大国国君的风范,宁死也不签卖国条约。在楚怀王的本传《楚世家》中,明明写着楚怀王的遗体运回楚国后,"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历史真像是楚怀王在本国人气很旺,全国民众都为楚怀王的死节悲痛哀悼,楚怀王的葬礼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国葬。就是在诸侯各国,也都因为楚怀王的死节一事而义愤填膺,重新合纵,于次年多国联合起来向秦发兵。同样出于司马迁之笔,怎么到这儿就变成了"为天下笑"呢?很显然,司马迁在这里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汉武帝是当朝天子,他有许多批评汉武帝的话不便明说,便借着楚怀王说事,表面上是在抨击楚怀王昏庸,实质上是刺向汉武帝的利刃。在司马迁的眼中,汉武帝是和秦始皇差不多一样的昏君暴君,而且,作为先知的思想家,他已明察出西汉王朝的诸多弊端,予感到不可避免的颓势。所以,这段议论,是司马迁在胸中压抑已久对汉武帝的愤满怨气怒气的大喷发,是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昏庸无道的揭露与鞭笞。楚怀王替汉武帝背了黑锅。

(这是一篇学习心得,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黄新亚先生所著《司马迁评传》中的许多成果。自己初学《史记》,谬误之处难免,恳望读者诸君指正。)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8】

读后感600字屈原列传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能抵抗的困难会让我们动摇对这个梦想的信念,但是我们就要执着的坚持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向自己的命运屈服低头。而屈原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

在《屈原列传》中,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不明是非;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要改革,导致很多的达官贵族不满,但是屈原在为祖国积极培养人才。可是楚国的贵族政治,以日趋没落,楚怀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国的张仪以重金收买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造成一个全面的政治攻势。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怀王,要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但楚怀王的宠妃和大臣们百般阻挠,最后没听从屈原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秦兵大举来袭,最终楚国灭了。屈原回首再回首,擦干了自己的眼泪,最后终于抱起岸边的一块记录楚国辉煌、中落的历史的江石投入了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呜呼。

在这个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面对国家的灭亡屈原并不是去取悦新的国王,而是毅然决然的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谱写了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赞歌。而且,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再有遗憾,这样任何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住了梦想的考验,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而且我们应该时刻清新自己的头脑,不让自己的头脑变得像黄河的水一样浑浊。

其实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应该学到的是人只有在经历困难的时候才会爆发自己的潜能,将自己的困难变成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的人生中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读后感600字屈原列传2

太史公在《屈原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张仪等人不明不白地给害了。呜呼!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而莫敢直谏,其后楚竟为秦所灭!暖乎!若是屈原不死,秦何以灭楚?何以定天下?历史也许因此而改写也!

所谓贤人政治,就是说治乱由人,任贤臣而感天地泣鬼神,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用小人则灾祸由此而起,异变由此而生。故周八百年江山是姜子牙之魂保佑,齐之霸业系由管仲,汉兴乃由张子房,蜀兴系由诸葛亮;同样,商亡是杀了比干,楚亡是去了屈原,秦亡是赵高作祟。说来说去,君主只要会用人就可以了,本人才德并不重要。齐桓公好色好小人,但只要全盘信任管仲仍可称王称霸;汉高祖无才无德,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便可逼项羽乌江自刎。一部中国政治史,由是留下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名字。

贤人政治的产生,人皆道是人治体制造成的。的确,西方政治史的名臣没人有像中国名臣被神化的地位,流放了但丁的佛罗伦萨也还是佛罗伦萨。可中国人就真有这么大能耐,一人左右天下事么?

最明显的例子,诸葛亮。“伏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将二人尽得,天下仍未安于蜀汉。相反,蜀是三国中实力最弱者厂。于是人们只好说,诸葛亮,寸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呀。在人与天的较量中,人们似乎又默认了贤人未必应天而生,天未必感人而动了。这,也算是不走运的“贤人”们的一条借口吧。

就以屈原来说,《史记》并没有独立的《屈原列传》,而是屈原、贾谊合传为《屈贾列传》。贾谊何许人也?汉文帝时天才少年,献上的削藩、和匈奴、重农抑商、禁私铸币等等政策,都或早或晚被采用,对安定汉江山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可细看贾谊一生,竟发现和屈原一样很不得志,官最大也不到九卿,且又是被谪长沙又是为梁怀王太傅,最后还郁郁而死,才31岁。其贡献胜于屈原,而遭遇却颇为相似。可是汉没了贾谊,照样轰轰烈烈了几百年;楚没了屈原,怎么十几年就被灭了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标榜贤人政治的中国古代,“体制”暗中的力量也还是重于“人治”。与其说是气运,不如说是体制是否适于时世。

屈原死了,楚国灭了;贾谊死了,汉朝兴了。个中原因,读《史记》的人,不妨去字里行间细细体味。

读后感600字屈原列传3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生郁郁不得志,终于自沉以终。论品格,屈原是第一流的人物,令人敬仰;而作为政治家,空有才智、抱负,却只能坐视楚国亡灭,无措手足,这又是一种悲哀。

由此不能不让人想到政治家中成功者的诀窍了。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圭涅提尼,他的政绩为世人瞩目,连一代泉雄拿破仑都崇拜他。他的日记正是研究这些成功政治家的绝好材料。

如果你看过他的日记,了解其中的先进思想,达观智慧,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激进、最具民主革新思想的开明之士。那你可就错了!从他的政绩作为来看,他却是专制君主的最得力大臣,可以说是最顽固的保守分子,不能容忍有任何改革。为何一个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和他所思所想的有如此大差别?这一点他的日记里可以找到答案。他说,在专制君主手下为官必须善于伪装自己,决不可透露自己半点真实想法,“否则谁说出口,谁就完蛋”。因而有句名言是:“表情要开放,思想要深藏。”这一点正是圭涅提尼在政治上获得成功的方法,因而他能左右政局达30年之久。

同样戚继光为了能做一番事业,便向首辅张居正行贿,送金钱美女,笼络宫中当权宦员,结果执掌了军事大权,当总兵十几年之久,因而得以驱逐倭寇,实行巩固海防战略,成为一代名将和民族英雄。相反,刚直不阿的海瑞反而在政治卜无所作为,一无可述。

由此看来,这些极为成功的政治家的要素是:宁可个人操守有亏,也要以非常手段获得大权,施展手段。这或许便是马基雅弗利的名言“不择手段,达到最高道德”的绝佳注脚了。相反屈原一生正道直行,反而处处碰壁,不得施展才华志向。这可能是政治恰恰是一个妥协与折中的地方所致。所以有人在美国恭维某个家庭的孩子,说他长大会成为一个政治家,反而招致这个家庭的愤怒,因为政治家在欧美并没有好名声。因此不把屈原归人政治家行列,倒是更近于事实。

读后感600字屈原列传4

太史公在《屈原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张仪等人不明不白地给害了。呜呼!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而莫敢直谏,其后楚竟为秦所灭!暖乎!若是屈原不死,秦何以灭楚?何以定天下?历史也许因此而改写也!

所谓贤人政治,就是说治乱由人,任贤臣而感天地泣鬼神,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用小人则灾祸由此而起,异变由此而生。故周八百年江山是姜子牙之魂保佑,齐之霸业系由管仲,汉兴乃由张子房,蜀兴系由诸葛亮;同样,商亡是杀了比干,楚亡是去了屈原,秦亡是赵高作祟。说来说去,君主只要会用人就可以了,本人才德并不重要。齐桓公好色好小人,但只要全盘信任管仲仍可称王称霸;汉高祖无才无德,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便可逼项羽乌江自刎。一部中国政治史,由是留下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名字。

贤人政治的产生,人皆道是人治体制造成的。的确,西方政治史的名臣没人有像中国名臣被神化的地位,流放了但丁的佛罗伦萨也还是佛罗伦萨。可中国人就真有这么大能耐,一人左右天下事么?

最明显的例子,诸葛亮。“伏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将二人尽得,天下仍未安于蜀汉。相反,蜀是三国中实力最弱者厂。于是人们只好说,诸葛亮,寸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呀。在人与天的较量中,人们似乎又默认了贤人未必应天而生,天未必感人而动了。这,也算是不走运的“贤人”们的一条借口吧。

就以屈原来说,《史记》并没有独立的《屈原列传》,而是屈原、贾谊合传为《屈贾列传》。贾谊何许人也?汉文帝时天才少年,献上的削藩、和匈奴、重农抑商、禁私铸币等等政策,都或早或晚被采用,对安定汉江山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可细看贾谊一生,竟发现和屈原一样很不得志,官最大也不到九卿,且又是被谪长沙又是为梁怀王太傅,最后还郁郁而死,才31岁。其贡献胜于屈原,而遭遇却颇为相似。可是汉没了贾谊,照样轰轰烈烈了几百年;楚没了屈原,怎么十几年就被灭了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标榜贤人政治的中国古代,“体制”暗中的力量也还是重于“人治”。与其说是气运,不如说是体制是否适于时世。

屈原死了,楚国灭了;贾谊死了,汉朝兴了。个中原因,读《史记》的人,不妨去字里行间细细体味。

读后感600字屈原列传5

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屈原一生中遭遇了两次大的挫折。

屈原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代表,主要原因是他很有才能和爱国情怀,在楚国遭受打击,但是他始终不背叛楚国。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每读到屈原,想到屈原,总有一种悲叹,一个真真的跋涉者,一个真真坚持自己理想与情操的人,它的结局竟是万般无奈的投江。

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人的意志无不在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他对生命的看法。

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总是匆匆走过他短暂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许永远都理解不了古人。

读《屈原列传》的时候,吸引和震撼我的已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质,而是感慨活在一个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会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哀。

从屈原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面对挫折时,应当拿出勇气和毅力迎接挑战,直面挫折,战胜自我,把每次挫折当作前进的踏脚石,最终走向成功的辉煌。

屈原列传读后感【篇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我倚着墙,捧着那本厚厚的《史记》,认真品读着《屈原列传》,穿越历史的长河,再一次认识了屈原这位伟大的人物。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才高气胜,忠而被谤。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当时七国争雄,其中最强盛的是秦、楚二国。屈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虽然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最后,毅然自沉汨罗,以殉自己的理想。本文以强烈的感情歌颂了屈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纵然是用以身殉国来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心与赤诚,从不言悔;纵然楚国江山已是岌岌可危,还是抓住最后一线希望,竭力挽回一切,亦不言弃。他虽身处污泥浊水之中,但不被世俗所玷污。那样一种高洁,堪与日月争辉。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不愿沦于那墙头的草,只随波逐流。而是近乎偏执地抱着那份骨子里褪不去的清高,直至汨罗江边,他宁用生命保全自己乃至是一个国家的尊严,也不愿屈服于现实。

也许是天妒英才吧,满腔的爱国情怀、盖世的才情,却无处施展,始终郁郁不得志,这就是屈原,一个乱世背景下的悲剧英雄。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赤胆忠心,一心为国,却遭到奸佞之人的诽谤与楚怀王的质疑。尽管如此,他仍旧是如白莲般,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

是啊!出淤泥而不染,濯垢水而不污。这就是屈原爱国理想的写照。权势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理想故,两者皆可抛。屈原的高贵,屈原的爱国,屈原的高洁,震撼人心,永垂青史。

最新读后感: 游侠列传读后感篇二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最新读后感: 游侠列传读后感篇二》,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读《游侠列传》多半会大失所望。历史有时比小说有趣,但更多的时候是实际的历史打破了人们的梦。所谓顺治为了董小宛出家,雍正被吕四娘刺死,都是想象中的传奇,小说家的好题材。然而却不能深究的,否则就会发现董小宛二十八岁死时,顺治才十四岁,而雍正虽算不上好兄长,做皇帝却是最勤政的。我看《勇敢的心》后,就去查威廉-华莱士的历史,结果也是大失所望,华莱士死后三年,苏菲-玛索所扮演的伊莎贝拉王妃才从法国嫁过来,而且铁腕无情,被称法国母狼。

我读《史记-游侠列传》前,压根没指望过它像金庸小说那般精彩,有点《三侠五义》的味道就行了,然而现实还是如冷水一般。

《游侠列传》里主要就写了三个人,朱家、剧孟和郭解。司马迁对侠的定义和现在大大不同,虽然他也引述韩非子侠以武犯禁,但他强调的侠是见义勇为、人缘好,而不在乎是不是武艺高强。这三人的武功如何,一字不提,他们既没参加武林大会或是上华山论剑,也没有行走江湖、除暴安良。

朱家自己并不富,却仗义疏财,另外就是帮助不少亡命之徒逃脱追捕,有点像《和平饭店》里收山后的杀人王,被他帮助的最有名的是季布将军。然而之后朱家却躲着季布,不愿受人感谢。

剧孟就更没有具体的事迹了,光说他如何名气大,以任侠显诸侯,而他母亲死时很多人来送葬,并且宰相得剧孟大喜,若得一敌国当时正是西汉七国之乱。然而具体点的光辉事迹,没有。

郭解相对来说笔墨是最多的,但人品也最可疑。朱家私匿逃犯,我们或许还能容忍,而郭解却是为人阴贼内心狠毒。他少年时就因为睚眦小事所杀甚众,到年长作风改变,开始以德报怨、厚施薄望、喜欢行侠,还不夸耀自己。于是就有很多人攀附,但司马迁还不忘加上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也就是说内心狠毒没变,只不过有很多狐朋狗友帮他把事情摆平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帮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这多半是胡说八道,或是春秋笔法。郭解的事迹有三件。第一件,他的外甥倚仗郭解的势力强迫人喝酒,激怒了别人,被杀了,郭解姐姐大闹,而凶手恐怕逃不过,自己向郭解请罪,郭解却并不怪罪他,反说是自己外甥的错。第二件,有个人对郭解并不恭敬,他却嘱咐县尉免了那人的差役,就象是现在的免税,结果那人看他以德报怨,就服了他。第三件,郭解专门到洛阳调停完了一对仇家,却不居功,让这对仇家等着洛阳本地人士来调停,再正式言和,这就是说郭解照顾了本地贤大夫的面子。这三件事的前两件,从现代的眼光看都算不得什么,甚至大有问题,第一件,郭解做得并不公平,他的外甥有错,但错不至死,可以说郭解牺牲了对他外甥的公平,获取了自己的名声;第二件就更是拿公家的利益来沽名钓誉。

郭解是个布衣,靠着这样收买人心、养门客,最后树大招风。汉武帝都惧怕这些豪侠的威望,于是让他们迁徙到茂陵。而郭解虽然被迫迁了,却没意识到这时危险已经来了,还不把中央放在眼里。他的侄子先把迫他们迁徙的姓杨县吏给杀了,杨家人告状,郭解的人又把告状的人杀了。这回得罪了天子,缉拿归案,却找不出郭解杀人的直接证据这是典型黑社会特征,老大们总不会亲手杀人,有人替他行凶。然而中国人可从来没有严格的法制精神,皇帝想杀人,借口总是有的。曾经有个儒生在宴会上说郭解以奸犯公法,郭解的门客杀了他、然后跑路。御史大夫就说:郭解区区百姓,却收养门客、玩弄权势,这么点小事都要杀人,虽然本人不知道,但却比本人杀人还严重,判大逆不道。这样郭解不仅本人被杀,还灭了族。

这就是《游侠列传》里的侠了,说好些,像宋江,武艺怎么也比不过鲁智深之类,却在江湖上名头很响及时雨;说坏些,就是雏形黑社会中的老大,靠着畜养门客以武犯禁,为非作歹,不把法律放在眼里。朱家、剧孟还可以说是宋江型的,而郭解就明显属于黑社会型了。

汉以后的侠会不会就武功大进,并且真正开始行走江湖,并以比武艺、争武功秘籍为要务呢不去追究也罢,还是给令狐冲们留些生存空间。

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最新模板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最新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读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人往往为蔺相如机智勇敢的胆识和顾全大局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和负荆请罪的行动而赞叹。多少年来,他们的事迹一直脍炙人口,传颂不衰。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赞廉颇、蔺相如者大有人在,而故事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谬贤却很少被提及。惊诧之余,感到有点不平。

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明白,蔺相如是谬贤推荐给赵王的,没有谬贤,蔺相如恐怕就无缘会见赵王,出使秦国,恐怕也谈不上为维护赵国的尊严而崭露头角,显露才华。诚然,相如不辱君命,廷叱秦王,愿以头璧俱碎,敢于跪请击缶,使完璧归赵,华丽而归,其功可谓大矣。但是此功同谬贤的推荐分不开,可以说完璧归赵有蔺相如的一半也有谬贤的一半。特别是在当时的社会,真正脱颖而出的能有几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谬贤,哪会有蔺相如?徐元直推荐诸葛亮,一直传为佳话;王亚南之识陈景润,也已成为美谈。而谬贤之举蔺相如,自也应该大赞特赞。俗话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的可贵就在于一个识字。谬贤确实别具慧眼能识相如之才,并能替人才开路,把蔺相如这个人才推荐给赵王,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如果功劳簿上的名次有先后之分,那么,我认为,谬贤第一,蔺相如第二。

谬贤第一,不但是因为他能识、能荐相如,而且还因为他在向赵王推荐之时,能扬相如之长,不避自己之短,并敢于以己之短来衬托相如之长。这就更加可贵了。为了荐贤,为了让贤才为世所用,为了赵国的荣辱安危,谬贤不计一己之利害,勇于在赵王面前揭短,敢于把自己的短同相如的长对比,肯定相如是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试想,没有一点为人才铺路、开路的决心和勇气,没有爱才、荐才、用才的强烈意愿,能这样吗?世人都赞扬春秋时期的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这自然有道理。而谬贤的举才不瞒隐私,不避短,那就更难了。要不是谬贤这样极力推荐,赵王能否召见蔺相如,那也很难说呢!

慧眼识英雄可贵;舍己荐英雄更可贵。谬贤既具慧眼又能舍己,善识又敢荐,这就是我特别要赞他的原因。

热门读后感:《华胥引》读后感季度范文精选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热门读后感:《华胥引》读后感季度范文精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阅读。

梦一场她起弦风雅 奏一段白头韶华也许是被封面这样短短的文字吸引,也许是读了前两本书之后对唐七公子的期待,文字是一如既往的细腻柔软,故事情节是一如既往的跌宕起伏,和蔡康永文字的哲理思辨不同,和方文山歌词的脍炙人口不同,但他们同我一样被吸引了。

说说我欣赏这本书的地方,不只是因为喜欢看小说,每本书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而这本书我喜欢它的情节和文字,嗯我总是爱那些我没有并且模仿不来的东西。

先说说故事。书中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故事中是有作者天马行空的 想象力,然而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其背后极其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作者在阅读了大量的古书之后的积淀。与大多数长篇不同,不是一整个完整 大故事,而是在两位主人公大背景的故事主线下,串联起来的一个个小故事。即便换了人物,变了风景,故事是一样的令人心伤。主人公也是在一开始 就死去后又复生,自然融入神奇的色彩,而不让人觉得狗血。

文字是带着古风的柔美,从封面开始,包括每个章节的小标题都是那么精致,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美,也看得出作者的功底和用心。这种语言的凝练,是需要积累沉淀的罢。而作者在讲故事的时候更是用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和古风巧妙地融合, 让人看了愉悦舒服。总是用一种轻松的调调叙述着悲伤的故事,也许能缓冲掉一些伤心。

读完原着,没有一点看电视剧的冲动,且不论演员的表现和改编后大量的变动,许多情节还有那种文风是什么特效都无法表现的。

[热搜读后感] 《父与子》读书心得写作范例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热搜读后感] 《父与子》读书心得写作范例”,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漫画书,名叫《父与子》。这本书通过一个一个幽默、温馨、感人的故事讲了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故事里的父亲可爱、童心未泯、脾气暴躁、具有正义感,儿子调皮、聪明、善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的爱对方。有一个故事名字叫《足球》,让我非常感动:有一天父亲和儿子在玩球,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个坑里,父亲不顾一切的下到坑里去帮儿子找球。球找到了,可是父亲的光头先从坑里露了出来,儿子误认为是球,用脚踢了一下,父亲头上起了个大包。儿子吓哭了,又自责又愧疚。父亲忍着着痛笑嘻嘻的说:没事,没事。还有一个故事,儿子向父亲要一个玩具火车,父亲就是不给,表情很凶恶,把儿子吓的哇哇大哭。当父亲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凶恶的表情时,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很自责,就自己打自己屁股来惩罚自己,我又好笑又感动。……许多感人温馨的故事,让我理解了我的爸爸对我的爱,虽然有时他会打我、骂我。但我知道,在他心中我是NO.1。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更加的爱我爸爸,也更加体谅他。

[优质读后感] 《华胥引》读后感精选一则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优质读后感] 《华胥引》读后感精选一则”,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花了一天半看完华胥引,突然什么也不想干,就想闭上眼睛回忆那一个个凄美虐心的故事。早之前就下了它的电子书因为听说它口碑不错,但不知为何就弃了。后来想起始终觉得半途而废很不爽又从闺蜜那借来了并一口气读完。浮生尽,十三月,杯中雪和一世安,相信每一个读者读完后总有一个故事能深入脑海。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莺哥那个强大却也脆弱的女子。

小小年纪却去学习如何杀人,害怕打雷,晕血,却仍穿梭于暗影中挥刀嗜血。只因身为杀手的她,犯了两个错,动情和对一个不该动情的人动情。对于容浔,我作为旁观者始终没有太强烈的情感,或是憎恨,或是为莺哥而不值,痛心。只觉得,这是一个不敢正视情感的懦夫,自欺欺人将对莺哥的爱移植到锦雀身上,直到得知她的死,才恍然若悟。而他的懦弱却也成全了莺哥与容垣。他知她,他懂她,他心痛她。他知她不叫锦雀,她叫莺哥,莺哥。他懂她身上的每一道伤痕。不喜欢我的东西,我也不喜欢他。他心痛她。他决定爱她护她,一直护到了最后,纵使她恨着他,误会着他。在莺哥与容垣的爱情面前,容浔微不足道。

大抵是性格原因,喜爱莺哥的那份强大与冷漠,却也只是希望着能有一个那样懂她的所有软弱的容垣吧。大抵都是如此,外表越是如何的强大与冷漠,却总希望着有一人能一眼看穿。

同时也羡慕着慕言与君拂,一个一心一意只想嫁与她,一个后宫只想她一人独占,她们的爱情如此纯粹而干净。一个是时常耍性子的小孩子,一个是如兄如父的令人安心的夫君。这样的爱情再简单不过,再幸福不过。即使只相伴了十五年,却也足够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