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月度读后感精选《致教师》读书心得2000字模板

发表时间:2022-11-01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月度读后感精选《致教师》读书心得2000字模板”,希望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做谋财害命的教书匠”,这句话一直都被许多老师铭记在心。教书匠年年讲老内容,年年用老方法,每天每月每年都在重复自己。这不应该是一位教师的做法,只有我们坚持完善自己,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意识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这才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另外,在班级里,最让教师头疼的应该就是问题学生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转变问题学生呢?通过阅读书籍,我也知晓了一些方法:1.深层次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找到解决办法。2.建立班级温暖领域,通过班级氛围改变学生。3.走进他的家庭,帮助建立亲子关系。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因此我相信,适当的温度能给予他无限的热度。zUOWEN101.CoM

精选阅读

2023读后感:致教师读书心得2000字(推荐一篇)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23读后感:致教师读书心得2000字(推荐一篇)”,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静心品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聆听专家的教导。《致教师》围绕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成长的关键问题,通过朱老师的深入全面地思考,给询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瓴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理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教师,有一项重要的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小玩具一样,教师的挚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类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实际生活中,人和人的区别主要看两点,一是他交怎样的朋友?二是他的业余时间怎样安排怎样度过?所以,朱教授说:“人是由他读的书造就的。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在读书中,把自己修炼成如一座图书馆的人。读书就意味着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力量,这更是教师职业品质和人格精神的力量。深谙此理的朱教授指出:“读书,让我们有一个宁静的心态、从容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懒于读书。为此,朱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同时,又不无风趣幽默地为教师们支招:“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是啊!当我们把读书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看作像呼吸一样自然时,还会挤不出时间读书吗?在这种须臾不可或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要是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读第一页,慢慢地,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姿态。

[读书心得模板]《致青年教师》读后感季度范文精选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模板]《致青年教师》读后感季度范文精选》,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今年暑假,校长向全体老师推荐了吴非老师写的《致青年教师》一书,有爱就会有感动--《致青年教师》读后感。这本书并不像之前学校推荐的理论书籍读来那么苦涩,书中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平实易懂的语言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走入吴非老师这本书,我边读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却不由感慨万千。吴非老师的文字,真正让我懂得:教龄、资历、经验,未必就意味着是个成熟、理性的教师!读完此书,我记住了他对学生的爱,对待工作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却不由想起了自己…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参加工作已经有十多个年头,站在讲台上,刚毕业时那种难以掩饰的青涩和腼腆仿佛就在昨天。十几年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事情,但对教师这一工作的责任感,却由年轻时的火热衍变成了今日的绵长不息。

常常听到有人说:"你是老师啊!不错呀!一天就那么几节课,动动嘴就行了,有双休,有寒暑假…"。每次听到这些,我只是一笑了之,我明白,只有从事了教师工作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辛苦,其他人是永远也感受不到的。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位老教师对我说:"老师吃的是良心饭!"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教师精神的实质。是啊!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需要英雄,但我们更需要千千万万,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于平凡岗位的有责任心的人。教师,固然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艰辛,但她也同样有着别人无法体会到的幸福!每天清晨,踏进校门,孩子们那一声声甜甜的"老师早!"是种幸福;每年教师节,办公桌上那朵朵艳丽的鲜花是种幸福;每送走一届毕业生,他们会不舍地道上一声:"老师,我们会回来看您的!"是种幸福…幸福的背后是教师付出的无穷无尽的爱!教师的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付出时,我们没有想到回报,这就是一种责任的驱使。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每天面对着一群鲜活的生命,叫我们又怎么敢懈怠呢?如今,除了教师的身份,我也是一名学生家长。每天看着儿子点点滴滴的变化,听着他滔滔不绝地讲着每位老师带给他的或有趣、或新奇的知识,心里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我想,每天会有多少像我一样的母亲在和她的孩子分享学校带给他们的快乐?亦或是焦虑孩子的止步不前,孩子们周而复始的求学之路,牵动的是多少带着期盼的母亲的心哪,读后感《有爱就会有感动--《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我想:每位孩子的母亲应该也和我一样,希望孩子的老师能够爱他,对他负责;当他受委屈时,也希望老师能够像妈妈一样摸着他的头,安慰他吧。这种念头便会驱使我尽力把学生的每件小事做细、做好。

曾经教过一个孩子,他叫小凡,是个特别调皮的小男生,时常把你搞得晕头转向。印象特别深的是刚上一年级时他上学来得最晚,放学溜得最快;上课时不是找别人说话,就是一个劲儿地玩手指、抠桌子;下课嘛,最爱追逐打闹,不是擦伤自己的鼻子,就是撞伤别人的额角。反正,隔三差五地给你惹出点事儿来,让你忙得不亦乐乎,气得昏头胀脑。他对待学习,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这让我和各任课老师很为难,为了走近他,了解他,我们决定采用"怀柔"政策,希望他能感觉到我们对他的关爱。可是他是个软硬不吃的孩子,我找他谈过几次话,可是每次他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这让我很难办。

有一天吃完午饭,他像一个发号施令的小将军,领导班上的其他男孩,拿着尺子打来打去。当班长跑来向我报告,我连奔带跑来到教室,立马呵斥了他们。因为尺子太危险,便将其一一没收,其他孩子都很规矩的交给了我,除了他,不仅不情愿,眼神里还透着一种愤怒,就是这愤怒的眼神,让我感觉他简直是在挑战我们老师的权威!于是,我单独把他叫到办公室,决定和他"好好"谈一次!

他低着头,乖乖地跟我到了办公室,不敢正眼瞧我。当时,我气愤极了,提高声调,非常严厉地告诉他:"玩这种危险的东西,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会伤害别人,老师收你的尺子也是应该的,作为小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而他始终一言不发,眼睛望着别处,根本没把我说的话当一回事,这举动让我更气愤,我便问他:"你在听老师讲话吗?"他不语,我接着问:"你知不知道跟小朋友一起甩尺子是非常危险的?"他还是不语,我又问:"小朋友怎么能不回答老师的问题呢?"这次,虽然他还是没有说话,但我明显感觉他的眼光闪了一下,顿时,我想,我是不是说到他的痛处了?于是语气缓和了一点问道:"是不是觉得平时没有小朋友跟你玩,今天那样做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啊?"果然,他点了点头,我的心微微一震,温和地说到:"其实班里的小朋友也很想和你做好朋友,只是你平时学习不够认真,喜欢调皮捣蛋,所以大家才会远离你的。如果你能好好地表现自己,那老师、同学都会喜欢你的。"听了我的这番话,他哭了!哭的很伤心!是啊!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没有伙伴和他玩,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他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今天他的这一行为也只是在证明他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孩子啊!

过了一会儿,我为了平复他的情绪,轻轻摸着他的头,问他:"孩子,你哭是因为知道自己今天的行为错了还是为没有朋友而难过呢?"他哽咽着告诉我:"为没有朋友而难过!",我揽他过来,轻轻说着:"孩子,别伤心,你来到这个学校,大家都在高兴地接受你,老师、同学都会把你当成好朋友的,咱们慢慢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试着和更多的同学去交朋友,好吗?"他轻轻点了点头,怅然若失地离开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我有意引导其他孩子主动和他交朋友,主动找他玩。慢慢地,我发现在我的有意识引导和呵护下小凡变了,变得开朗多了,还发现他会不时开心地笑。上课的时候,他也能积极发言了,他的眼睛紧盯着你,手举得高高的。他变得合群了,变得比以前活泼了。我欣喜地看着他的转变,为他的快乐而快乐。

事情已过去好几年了,但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我不知道多年以后,小杰是否还记得幼时的这桩往事,是否还记得有位老师真心地关爱过他。多年以后,长成大人的他,是否会记得童年时老师和他进行的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我不知道,我是否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了一粒善的种子,一棵爱的幼苗。但我知道,师爱就是无悔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它是圣洁的,因为它不掺任何功利的杂质,它是纯粹的,因为它从心里发出来的,又直达心的深处。

[热搜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2000字其七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热搜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2000字其七”,希望小编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就看你持一种什么态度,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智慧。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向名师学习,向有经验的长辈学习,向网络培训平台学习……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一定要热爱学习。读书就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一位爱读书的教师,从内到外彰显着独特的气质,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博览群书,用亲身行动唤醒学生的读书欲望,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我们的教师千万不要成为那个只喊学生读书而自己不读书的人。近年来,我校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通过语文主题学习,我们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上,我们遵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注重“一课一得”。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全文篇幅长,常规备课关注:环境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握重点语段,感受人物品质……我们在整合备课时,进行了合理的取舍,把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定为:长文短教,把握重点语段,感受人物品质。学习方法是看全篇,抓重点。教学流程:激情导入,理清层次——品读重点语段,感受人物形象——回归全文,梳理层次关系——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巧送药品》),强化学法——简单总结。这节课上,学生2/3的时间用在了阅读上,课内阅读量增加了一倍,从两篇课文的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了英雄人物的品质,语文能力从阅读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追寻着吴非老师那束光,品读着《致青年教师》这本书,让我如沐春风,使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心怀理想,不懈追求,追寻心中的那片光,朝着教育的理想不断前行!

今日读书心得: 致教师读后感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今日读书心得: 致教师读后感”,希望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了解朱永新老师,最初并不是这本书,而是在教育报上看到的那首《教育是一首诗》,让我看到在教育一线,有一位校长如此的热爱教育,能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致力于教育中来。再次看到他的书《致教师》,对于已经工作10多年的有些职业倦怠的我们而言,如醍醐灌顶。整本书的46个贴近教学一线的问题帮我们看到了成长拨节中需要提升和努力的部分以及成长的路径与方法。在46篇回信中看似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教师的情况不同,每个问题和每个问题指向不同,但在朱老师的答案里这些又是一致的,那就是做一名爱学习,爱思考,爱写作的有思想的老师。

改变自己

正如朱老师书中所说“随波逐流是最容易、最轻松的事情,而坚守理想,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淡泊宁静,就要相信未来”。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数个普通而又平凡的日子中,我们很容易在繁劳的工作中丧失激情,没有斗志,更多的是对外界环境的抱怨与不满。朱老师说:“当你无法改变社会,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而只有你真正地去改变自己,其实你就是在改变别人,就是在改变社会。”

记得我在没有学习心理学及生涯规划相关知识之前,我也常常是那个抱怨者,抱怨并没有带来任何的改变,思维认知没有改变,工作方法没有改变,看待周围的不公平的视角没有改变,徒增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每天看到的都是问题学生和问题班级,因为在我们的眼里,评价学生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分数。看不见孩子们其他的长处和优点,看不见他们的点滴进步,这不仅让自己有时候会很挫败,而且也会影响师生关系。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8大优势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省智能、人际智能、自然智能。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众多的家长和老师只关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对于其他智能强的孩子而言,显然是不利的,会背唐诗,会考奥数,是好孩子,体育好、绘画棒的学生却很难被老师称赞。

在青春期这个关键的阶段,是孩子们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个孩子都很看重身边的重要他人对他的评价与认可,这将决定他如何去看待自己,如何去重塑自我。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批评与责备中,缺乏外界的认同,他就很难自信,也没有力量去克服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那个空间智能强的孩子未来可能成为设计师,那个人际智能棒的小子未来可能是位领袖人物,那个自然智能强的孩子说不定就是未来的袁隆平呢?谁也不能根据过去的传统经验去看待今天时代的孩子,互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无一不是多元智能凸显的青少年发明创造的。

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无法改变他人,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才是教育良性发展最关键的基础。

成就他

朱老师在书中还有一句话说的好:“最好的教育是不教之教,是帮助每一个人认识他自己,成为他自己。而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每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自己。

相信,是一种信任。你越是信任,他越是会展现美好的一面,你越是不相信他,他就真的展现给你最坏的结果。你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特别关心孩子,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关心。看不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盲目的报各种兴趣班,把孩子弄的很累不说,因为精力的不聚焦,导致孩子不自信,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特长是什么。对文化课的重视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味的跟随大众去报所谓的奥赛班、竞赛课,无异于缘木求鱼。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判断一条鱼的成功,那么终其一生,他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教鱼儿爬树,教鸟儿游泳,教猴子静坐。而是要给鱼儿一片海,给鸟儿一片天空,给猴子一片森林。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从教育中汲取各自所需的养分,能够健康自信的成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天赋,拥有一份擅长的技术与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当然在青少年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我们要给孩子们更多的尝试与探索,帮助他去发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去坚持。在坚持做感兴趣的事情过程中不仅积累孩子们的成就感、自信心,也是提升能力的重要过程。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家庭组织的跟随父母工作一日等活动,在更多的活动中让孩子勇于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事务。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是优秀的,所有的优秀背后定是有一个优秀的父母。父母的视野就是孩子的世界。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培养只会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放眼未来,培养他适应未来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把那些真正对于一个人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使他有力量,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进入社会,走向未来。

成就他人,改变自己的路上定会有很多困难与挑战,“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我们唯有立足于教学一线,立足于自己的教室,去思考我能为他们带来什么,能做些什么可以让每个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每个生命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才能成就我们最好的自己,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读后感收藏: 致教师读书心得5000字(篇三)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陆续整理的“读后感收藏: 致教师读书心得5000字(篇三)”,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鲜红的封面上,一根简练的白色线条勾勒出一个头像,头像下面竖排写着“致教师”三个宋体大字和“朱永新著”几个黑体小字。这就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教育专著《致教师》。

看完此书,感慨连连,感同身受,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一、心态可以改变情绪。因此,要想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必须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影响工作和生活。持积极向上乐观心态的人,往往会看到事物好的方面,从而产生良好的评价,形成良好的心情,进而促进身心健康,有利于工作和生活;持消极厌世悲观心态的人,往往关注于事物不良的方面,甚至将其放大,产生愤世嫉俗的批评,乃至当众胡言乱语、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不仅使自己形成糟糕的心情,还会让别人小瞧或者是借机告状讲你的坏话,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工作和生活,更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二、教师的心理需要层次:养家糊口→自己心安→师生愉悦→学生崇敬→学校骄傲→历史铭记→自我实现。

三、不经意间,在课内外,教师正在改变着学生们,朝着一个光明的目标前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行为先。

四、最直接的阅读,就是要阅读经典中的原典。原典是源头之水,原典是经典中的经典,原典是原创的经典,原典是精华中的精华。

五、坚持思考,坚持写作。

六、教育之花是生命之花的一种。人们创造出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生命之花——包括教育中美好的教学片段、成果及其他有意义的东西。

七、战胜别人可喜,更可喜的是战胜自己。

八、年轻的心,保持童心;燃烧激情,奋力搏拼;热爱教育,为国为民;智慧创造,承旧创新。

九、理想是灯,照亮前路;理想是旗,指引前行;理想是力,力量之源。

十、爱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趣此及彼,建立自信。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挖掘潜力,发现自我,由此及彼。这些都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当然,首先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做基础。

十一、我们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但是我们能给孩子受益一生的东西——那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善良美好的德行。

十二、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教师的眼光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台,不能局限于小小的教室,不能局限于一个学校……教师要放眼社会,放眼世界,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十三、理论联系实际,用心教育,坚持阅读和写作,不断总结和反思,勇于创新,敢于坚持,求真务实,积极进取。

十四、丰富自己的教育生活,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备课、阅读与写作都是不错的选择,坚持就是胜利。

十五、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一定有足够的办法让自己的学生也爱上阅读。

十六、身教重于言传。如果老师能把自己阅读收获的新鲜的、有趣的、神奇的内容与学生们分享,你的学生们也一定会爱上阅读的。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不仅仅是教师博学的一种表现,更是教育能力的体现。学生能看见教师的努力,他们会模仿学习教师的言行——当然也包括阅读习惯。爱上阅读,受益一生。

十七、我手写我心,我笔记我行。从细微处着手,抓住点滴关键,典型独佳。记录日常工作中的点滴灵光,分析思考其中的得与失,以资借鉴。

十八、真情实感,这是习作教学的第一要素,也是“诚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习作、日记、练笔,都要坚持原则,写自己的视觉(眼睛看到的)、听觉(耳朵听到的)、嗅觉(鼻子闻到的)、味觉(舌头尝到的味道)、肤觉(皮肤感受到的冷暖疼痛等)和心觉(脑子里想到的),这才是真实的、真正的自己的东西。

十九、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最基础。了解学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与他们一起学习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观察他们的言行,感受他们的气息,思考他们的心理。走进教室,走进课间,走进家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心情况,包括其喜怒哀乐、兴趣爱好、独特个性及优缺点等。

二十、学校,要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助学师;家长,要成为学校教育生活的参与者。我觉得,德音体美劳等各科教学与语数外等统考科目教学并不矛盾,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它们不仅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行、艺术、运动、劳作等良好的习惯,从而有益身心发展,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中建立起兴趣与自信,进而促进所有科目发展。

二十一、面对问题学生,老师应该给他们更多地鼓励,用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和真心去感化他们。自信心和趣味性是孩子成长的双动力。

二十二、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高妙的艺术都是有风格的。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书法家,是在临帖万千百,苦练以往优秀书法作品的基础上,才逐渐分析研究摸索出自己的路数、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画家、作家、音乐家亦然,教师的风格亦然。

二十三、听说读写。我一直主张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坚持引导学生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比如通过“口语交际”“课前一分钟演讲”“故事会”等活动锻炼说者的“说”能力,培养听者的“听”习惯;通过课内外阅读训练及日记周记、随笔、习作练笔等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

二十四、要想说的精彩,必须思考的精彩。

二十五、优秀,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创新,就是做最实的自己。

二十六、学问之道,学然后问,边学边问;问然后思,边问边思;思然后行,边思边行;行然后学,边行边学……如此循环往复,行之、学之、问之、思之,是做学问之道。

二十七、一个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的老师,他的学生也一定是乐观和积极向上的。享受学习,享受生活。

二十八、让教室成为师生幸福的一个源泉,让每一个教育教学场所都成为师生幸福的源泉!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认为,这必须靠师生共同的努力,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如何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考虑的。师生幸福的源泉,在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于师生间的互爱互信、互让互助,在于师生的共同成长、进步里。

二十九、行动总会有收获,坚持就可能出现奇迹。我不能要求别人改变他自己,但是我可以努力改变我自己,还可以用我的言行来影响我身边的人(包括我的学生),从而间接改变别人,改变世界。教育是一件伟大的事情,这种伟大并非空洞不可及,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三十、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在为人处世中,虽不可阿谀奉承、巧言令色、卑躬屈膝,但是必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还是要掌握的。

三十一、生活情趣和业余爱好,可以缓解工作压力,也能反哺工作。

三十二、管理好时间,首先就是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最好是列一个时间表,除特殊情况外必须严格坚持,形成习惯最好。

三十三、德智体美劳,不仅学生需要,教师亦然。其中,德为先,体为本,智为要,劳为根,美为神。无德则废人也,坏人也;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是空谈;智力低者虽平庸,然亦不失为人;劳动是社会人的基本技能,可以创造很多东西;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身心。

三十四、自由是相对的,否则就会产生己之自由妨害彼之自由的状况,故曰:“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勇敢地说出“我不知道”(不知),古已有之(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崇洋媚外不好,可以交流学习。

三十五、新时代,新教育,新班级。这将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班级,一个独一无二的教室。这里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殿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一个让每一个学生发现并认可自己的王国。在这里,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创作,共同生活,共同约定,共同成长。

三十六、诵读,文学之始也。新教育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灵活可变的,无论是“营造书香校园”还是“晨诵、午读、暮省”都是可以大胆创造发展的,并非一成不变,并非照本宣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我为生用。

三十七、为每一个学生颁奖。这是一个发现闪光点的重要内容,是一个鼓励孩子的好方式。“文明礼貌奖”“团结互助奖”“成绩优秀奖”“学习进步奖”“勤学好问奖”“乒乓高手奖”“羽毛球高手奖”“运动小明星”“竞赛参与奖”“丹青小妙手”“小小书法家”“手工小能人”“劳动小模范”“清洁区维护员”“环保小卫士”……没有不可能,只有没发现和没想到。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努力发现他们各自的闪光点。

三十八、立德树人,教师是有责任的。教师应当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仁义礼智信、身心健康、真善美、热爱劳动、有道德理想文化知识技能纪律、积极向上的人。

三十九、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榜样的力量,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四十、学校、家庭和社会,这是教育的三个主战场。学校是集中教育孩子的地方,是专业的教育机构,它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教育软硬件,是教育的第一战场。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摇篮,它将陪伴孩子的一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教育不容忽视,除了学校和家庭外,孩子无时不刻不处在社会之中,社会现状繁杂,其中很多好的人事物,也不乏一些不良的东西,未成年的孩子在社会中脱离了父母和老师们的监管,很容易被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社会乱象所诱惑,很容易学坏。

四十一、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有些人学得很快,有些人却要用很多坎坷经历来体会。

四十二、人没有理想,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理想,那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有的人成熟的很早,小小的就有了自己的理想——最起码在18岁时已经知道朝着理想努力奋斗了。而有的人,都工作、成家了才开始思考自己的理想。

四十三、教育人,爱教育,爱学生,爱学校,爱同事,爱学习,爱自己。世上威力最强大的不是核武器,而是爱的力量!

这真是一本写给教师的书,朱永新老师结合他的“新教育”理论,和老师们谈心,给了老师们很多很有益的建议,既承接了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又有创新实践,可谓是“承旧创新”的一本好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谈一些我读这本书后的感想。

以前,我只知道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教育家,但是不清楚他到底做了哪些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事。前不久,我读了刘锐著的《陶行知传》,又看了一些教育科学出版社《陶行知选集》里面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从此以后,我对陶行知先生和他的晓庄学校、自然学园、山海工学团、小先生运动、生活教育社和育才学校等教育言行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才真正明白了陶先生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伟大贡献。他的很多教育思想理念与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有很多相同、相通的地方,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发展有着深刻地影响。

朱永新老师继承了陶行知先生的很多优秀的教育思想理念,并且结合实际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可谓是与时俱进。比如说,现在朱永新老师他们提倡的“新教育”,陶行知先生百年前也学习欧美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改造中国的教育,这就是当时的“新教育”。“新教育”搞的教育集团,早在近百年前就有了。陶行知先生的“晓庄”学校就是一个集合了2所幼稚园(幼儿园)、6所小学和几所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研究所的综合性学校,其实它已经是一个教育集团了。还有,“新教育”也继承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当然,“新教育”和它的教育集团、思想理念等已经与时俱进向前发展了很多,它融入了很多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等。

朱老师的《致教师》所言颇切实际,他灵活运用“新教育”思想,结合教师实际,循循善诱,给老师们解疑答惑,提供切实的意见和建议,可谓是继往开来,真正是为现代中国教育谋发展。

朱老师说:“教师就是教师。”我深感赞同,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树立自信,自爱也。自信自爱,是教师爱教育的基础。教师是一个职业,在谋生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给教师一个高大上的理由,那就是朱老师所说的“幸福”。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是幸福,与学生一起经历成长是幸福,见证学校、学生和老师的发展也是幸福……

朱老师说:“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我想:每一位好老师,都是一位伟大的人。曼德拉说:“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能改变世界的一小部分,我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和知识技能影响我的学生,让他们向上向善,学会学习,健康成长。但是这需要老师的爱心、信心和责任心。

爱是相互的,尊敬是相互的,帮助也是相互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收获,也没有莫名其妙的付出。心态可以改变情绪,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老师。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学习专业及其他知识,学习教育教学技能,不断进取。

兴趣是好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机。上完一节课后,如果学生高兴、老师愉悦,还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不是皆大欢喜吗?何必为难大家?难道不可以轻松愉快地解决问题吗?如果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那么他应该是可以做到愉悦教学的。课堂上是师生,课后是朋友,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所在,其中不乏互信互爱。

幸福在哪里?在晨诵、午读、暮省里,在共读、共写和共同生活里,在悲悯情怀、合作精神和新教育里。创造自我,服务学生,研究教学,分享知识、技能和其他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师生共读,书香校园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承旧创新,继往开来。(李枝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