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国学经典名句(范例二十篇)
发表时间:2019-08-02宣传国学经典名句(范例二十篇)。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25、可以容忍,但不能容忍。
26、君子只顾自己,小人只顾他人。
27、上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贴近百姓,在于安身立命。
28、一个人会呈现出自己公司的色彩。
29、抬头望天,出去笑一笑,我们不是蒿人。(李巴南、灵北儿童进北京)。
30、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31、仁慈有多远?如果我想要有德,我就会有德。
32、泽没有水,困住了。君子欲死。
33、没有规则,什么事也做不成。
34、紧紧抱着的树,在一把手中诞生;一座九层楼高的塔楼,从地下拔地而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5、如果你不同意,你就不能这么做。“论语”
36、一个人的厚比他的瘦;事实上,它辜负了它的荣耀。(道德经)。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关于最新的国学经典名句大全
国学: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学”应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贵族子弟在太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所需之术,是在古代“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乃是“为生民立命"之术;其中五术,乃是“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包括“山、医、卜、命、相”等。被今人疵垢为“迷信”,那些轻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的人,其实他们很少站在与人生存在状态息息相关的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去认真的探究天人之际的真切意蕴与内在价值,去拉近生命存在与天人之际之间的间接和直接联系,在传统与时代、学问与生活中架设一架沟通的桥梁。
下面是用国学来做下学问: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最新的国学经典名句大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国学知识推荐书目
近年以来,传统大热,国学很红,当然褒贬也就不一。
有人觉得,所谓国学就是是腐朽没落的封建思想,装神弄鬼的歪门邪道,都是一些故弄玄虚的伪科学。这些从老祖宗古坟里扒出来的东西,不应该用来强加给孩子幼小的生命。
也有人觉得国学是中国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是智慧的结晶,很多思想能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学热小学生学习国学的三大益处:
1、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小学生国学知识推荐书目: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3、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1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1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1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1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10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1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1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1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1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1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1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1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1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3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3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13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1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3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3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4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4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4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学习国学的三大益处 1、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3、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学习国学的三大益处: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61、私人的视觉使人盲人,私人的听觉使人耳聋,私人的照料使人发疯。 62、在忧愁中生,在欢乐中死。 63、同天地喜寿,同日月喜照。“楚辞” 64、是晴空上的一只鹤,它给云带来了诗。(唐代刘玉溪(秋辞))。 65、一个人如果不认识他,就不是朋友。“历史记录” 66、并非一切事物都是平的。 67、当时间充裕时,它就变得容易了。你怎么找到它的?“楚辞” 68、天造孽,不如违背;因为他们作了孽,就不能存活。 69、君子,压制恶,宣善,放弃他的命运。 70、一餐不食,一饮水,曲肱骨和枕之,乐也在其中。那些不公正的、富有的、可爱的,对我来说都像云一样。 71、心是自然恶不打扰,身是怎有恶欺。-冯梦龙(来自世界的警告。 72、做它的人失去它,持有它的人失去它。圣人无理由不失败,无理由不抓不丢。 标签: 1、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8、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弟子规》 9、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初 子不学 断机杼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10、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二年级: 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9、尽信书,不如无书。 4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4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5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5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5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5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5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5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6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6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4、多行不义必自毙。 6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6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69、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7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7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7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7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7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8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2、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陈寿 8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84、满招损,谦受益。 8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8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9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李白 9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9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9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王建 9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9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98、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 9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0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3.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7.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8. 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史记》 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0.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12.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5.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50条古代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一、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和《诗三百》。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 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6、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经》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国风·秦风·蒹葭》 8、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唐风·绸缪》 9、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10、无纵诡随,以谨缱绻。---《诗经大雅》 二、楚辞,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2、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屈原《楚辞》 3、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4、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5、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楚辞》 9、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0、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屈原《楚辞》 三、汉乐府,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刘彻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1、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古艳歌》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有所思》 3、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兰。---《汉铙歌十八曲·临高台》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6、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8、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 9、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江南》 10、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1) 谁恐惧,谁就要受折磨,并且已经受着他的恐惧的折磨。——蒙田
2) 恐惧与勇敢近在咫尺,而且互相共存——向敌阵突进的人,最晓得个中实情。——棱罗
3) 虽然危险并未临近,而迎头邀击比长久注视其前来的好,因为如果一个人注视过久,他是很有睡觉的可能的。——培根
4) 软弱甚至比恶行更有害于德性。——拉罗什富科
5) 人的勇气能承担一切重负;人的耐心能忍受绝大部分痛苦。——塞缪尔·约翰逊
6) 在不幸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通常总是使卑怯的心灵恼怒,而使高尚的心灵喜悦的。——卢梭
7) 你要像一棵桷树,大风将树吹折,然而巨大的树干却永远挺直。——裴多菲
8) 勇敢坚毅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 ——拿破仑
9)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福楼拜
10)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戴尔·卡耐基
11) 我们处于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向什么方向移动。 ——霍姆兹
12) 真正的坚忍是当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灾祸或危险的'时候,他都能够镇静自处,尽责不辍。 ——洛克
13) 儿童恐怖的重要基础既然是痛苦,锻炼儿童使他们不恐怖不怕危险的方法就是使他们受惯痛苦。 ——洛克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
14)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5)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1、与权力联合的人会失去权力。“历史记录” 2、可以容忍,但不能容忍。 3、谈笑有学者,不枉然。(唐代刘玉溪)。 4、他无助地看着,又无助地看着。 5、拉里并不善良。小不忍则乱大谋。 6、那些不友好的人不应该在一起呆很长时间或享受自己更多。有爱心的人是有爱心的,有知识的人是有爱心的。 7、一个人会呈现出自己公司的色彩。 8、不说话的人聪明。((诗经)序)。 9、一个人如果不认识他,就不是朋友。“历史记录” 10、风与雷,利与利。君子见善即变,有恶即变。 11、如果你不同意,你就不能这么做。“论语” 12、天下喜喜,皆为利;整个世界都在为利润而忙碌。 37、今天晚上什么时候,见这个心爱的人。 38、渊有志兮李有岚兮,思公子兮不敢说。“楚辞” 39、不了解自己命运的人,不了解君子;不懂礼貌者,无人为也;不知言者不知人。“论语” 40、魂兮财兮,眼兮失眠兮,眼兮兮终可。“楚辞” 42、知我心忧者。认识我的人不知道我所要求的。 43、做它的人失去它,持有它的人失去它。圣人无理由不失败,无理由不抓不丢。 44、紧紧抱着的树,在一把手中诞生;一座九层楼高的塔楼,从地下拔地而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蓝色,来自蓝色,还是蓝色。 46、抬头望天,出去笑一笑,我们不是蒿人。(李巴南、灵北儿童进北京)。 47、平时思危,平时备危。 48、一个人的厚比他的瘦;事实上,它辜负了它的荣耀。(道德经)。 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4.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6.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7.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9.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0.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1.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5.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撰者不详,是西晋咸宁五年(279)在今汲县西战国墓中发现的竹书之一。西晋荀勖为之作序,分五篇;东晋郭璞为之作注,又把《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加入,成六卷,是为古本;今本乃宋人修编,相较古本有所残缺。《隋书·经籍志》将其归入史部起居注类;也有论者因其多虚构与想象,认为是传闻故事;明代胡应麟称之为“小说滥觞”,《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小说家。
《穆天子传》以日月为序,详细记载了周穆王(约公元前九世纪)驾八骏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万里,会见西王母。其周游路线自洛阳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穿鄂尔图期沙漠,经凉州至天山东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至新疆和田河、叶尔羌河一带;又北行二千馀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中亚地区;回国时走天山北路。沿途与各民族频繁往来赠答,如:珠泽人“献白玉石……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赐“黄金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工布之四”等。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旅行活动。周穆王可称是我国最早的旅行家。
书中记述了大量神话故事,常被后世诗人用作典故,对小说和戏剧影响甚深。如李商隐《瑶池》一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飞天入地,日行三万,见美人,饮甘泉,闻仙乐,跟随穆王作天子之巡,可谓尽善尽美矣!然《四库全书总目》竟有言: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之军;所谓县圃者,不过飞鸟百兽之所饮食,为大荒之圃泽,无所谓神仙怪异之事……不禁让人从云端跌回现实,足见所谓正史与学问之途,徒教人耳目向下,少情寡志。
《穆天子传》传世版本较多,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道藏》本、《汉魏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四库全书》本、《碧琳琅馆丛书》等,其中清人洪颐煊校注本较为完备,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又有王贻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国学经典名句及释义五则 很多的国学名句受到了现代人的青睐,很多人都将其张贴在家里或者是办公室的墙壁上,以此来警示自己。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些为人熟知的国学经典名句及相关释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释: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者是事业,才可以不辜负天赋予君子的智慧和才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释: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利于别人的事情,不要由于它的意义不大就不做。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解释:遇到好的`人,怕来不及向他进行学习,遇到好的事情,怕迟到就没办法做。见到了坏人坏事,就像是遇到了烫的开水,要马上远离。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解释: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对别人多谅解不要多责备他人,如此而来,就不会互生埋怨。 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著去做。 这些名言名句都是很经典的,而且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希望大家能够进行记忆哦。而且,对于小朋友的成长也是极具好处的。
1) 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
2) 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3) 年轻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是拍给自己看的。
4) 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
5) 生命是属于你的,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愿望去生活。
6) 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7)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8)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9)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10)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1)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12)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3)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14) 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15)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16)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7)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18)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19)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20) 生活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只要学会接受那些不可接受的,放弃那些不愿放弃的,容忍那些不可容忍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兰花的香气。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8、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0、知耻近乎勇。 ——《中庸》 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3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3、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5、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得戟伤人还要严重。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2.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4.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7.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8.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4.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15.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史记》
《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西晋时出土,经当时人整理分为五卷,今本将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一卷并入,共六卷。《穆天子传》在文字上可能有些夸张,有些神话传说的内容杂入,但基本事实是应该肯定的。它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席之地,不能抹杀。《穆天子传》是《汲冢书》中唯一流传至今的一种。姚际恒以为《穆天子传》为伪书,法国学者沙畹甚至以为穆天子并非周穆王,而是指秦穆公。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凖盗发魏襄王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竹书。经荀勖、卫恒、束晳等人整理成《汲冢书》七十五篇。《穆天子传》前五卷详细记载周穆王在位时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也记述了周穆王得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八匹好马,御者造父,伯夭作向导,在十三年至十七年进行了一次西征昆仑山的远行,越过漳水,行程九万里,以观四荒,北绝流沙,见到西王母,又驱驰阴山、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葱岭等地,最后一卷抒写了周穆王对其美人盛姬的执著情爱和刻骨相思,称《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
《穆天子传》有别于《左传》的历史传记体裁,以日月为序,虽名为传,实属编年,是以周穆王的活动为中心的实录性散文。《隋书·经籍志》最早归列为“起居注类”。但神话色彩强烈,胡应麟称之“小说滥觞”。姚际恒以为《穆天子传》为伪书,法国学者沙畹甚至以为穆天子并非周穆王,而是指秦穆公。西晋时著作佐郎郭璞为《穆天子传》作注,清檀萃有《穆天子传注疏》,丁谦有《穆天子传地理考证》,顾实有《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今人王贻梁、陈建敏有《穆天子传汇校集释》。
据历史学家杨宽考证,穆天子传源自于西方河宗氏少数民族传说,后被魏国史官整理成书,其内容历史和神话混杂。随着对西周青铜器金文的研究,证明书中许多内容有历史依据,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 宣传国学经典名句 ⬒
更多精彩的宣传国学经典名句,欢迎继续浏览:宣传国学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