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蟋蟀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5-05-07

2025蟋蟀的课件(汇集5篇)。

蟋蟀的课件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这次活动是在主题“有趣的昆虫”背景下的一堂制作课。我发现我班幼儿对蜻蜓特别感兴趣,他们在区角活动时,也会在美工区画蜻蜓,舞蹈区学做蜻蜓飞等等,趁者孩子对蜻蜓的喜欢,于是我就想设计了一些关于蜻蜓有关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孩子通过亲手操作,对蜻蜓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2.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制作带来的成功满足感和快乐。

3.能够让幼儿更好的掌握蜻蜓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的去探索,挖掘更多更好的昆虫知识,丰富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系统,有序的昆虫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认识蜻蜓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蜻蜓的基本特征。

2、通过说说、做做、玩玩,体验制作蜻蜓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吸管、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记号笔、背景音乐、蜻蜓图片、制作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

1.最近,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办一场昆虫玩具比赛,老师呢准备了一件作品去参加。

2.让幼儿猜猜准备了什么昆虫玩具?

3.蜻蜓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4.组织幼儿重新观察,说出蜻蜓的身体组成部分。我们来找找蜻蜓的身体有些什么部分组成(出示蜻蜓图片)

5.小结:蜻蜓眼睛是大大的,翅膀是细细长长的,身体也是细长的。

二、制作蜻蜓

1.启发幼儿也做个蜻蜓参加比赛。

2.制作蜻蜓需要些什么?

3.我们要先做哪一个部分?

4.剪翅膀和眼睛:卡纸对折,用记号笔在上面画上一个细细长长的翅膀,把它剪下即可,眼睛采用同样的方法。(出示制作图)

5.动作示范吸管的使用:左手捏吸管,幼儿用剪刀剪

6.尾巴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幼儿自由探索)

7.提醒幼儿小心使用剪刀

8.个别指导

三、成功体验

带领幼儿到室外操场上,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玩玩具蜻蜓。

蟋蟀的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2.喜欢探究昆虫的秘密,发展比较观察的能力。

3.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人们的关系,知道要爱护益虫。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别放于5-6个透明玻璃瓶内,用纱布封住瓶口。

2.记录表、记录笔5-6套。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1)教师分别说出蟋蟀、螳螂的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猜对后出示装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观察蟋蟀、螳螂,满足好奇心。

2.分组观察记录,比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征的异同

(1)教师交代观察要求:4-5名幼儿分为一组,一起观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们身上都长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请一位幼儿把大家的发现在记录表里圈记出来。

(2)幼儿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和交流。教师加入幼儿的观察,一起交流发现,解答幼儿的疑问,重点指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较两只昆虫的异同。

(3)展示观察记录,分享观察收获。请幼儿根据观察记录,说一说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发现。教师对幼儿的介绍进行提升总结,提出昆虫的概念和特征。

提问: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的名称是什么?

小结: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条腿,两对翅膀都会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3.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习性

小结:螳螂生活在田地里的植物上、草丛里,能吃掉苍蝇、蚊子、蝗虫等多种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里、草丛或砖块的下面,喜欢夜里出来活动,喜欢“打架”,能发出好听的叫声,吃各种作物、树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虫。

4.阅读幼儿学习资源,拓展幼儿关于昆虫的经验

活动延伸

1.将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带领幼儿饲养并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带领幼儿进行放生活动。

2.结合有关昆虫的视频,或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蟋蟀等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增进幼儿对昆虫的认知。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蟋蟀的课件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词。

2、感知并熟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

PowerPoint 课件,蟋蟀的图片,每位学生一张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谈话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都把自己的住宅打扮得越来越漂亮了。今天,我们一块来聊聊有关“住宅”的话题。

(板书:住宅)

谁来向大家夸一夸你们家的住宅?

(指3、4名学生)

你说的真棒,看来平时一定是个注意观察的孩子,老师真想到你家去参观一下。可是,有一位朋友不服气,他想和你们比一比住宅。是谁呢?听,它来了!(放蟋蟀的声音)(在“住宅”前贴上蟋蟀的图片,并在下面打上括号)读课题。

读了课题,有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学生质疑。

三、整体感知课文,解决字词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以便和它一比高低。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快速地阅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1、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补充课题。

检查自学情况。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质疑、解疑。

谁来帮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的名字给添上。

(说:看谁跑的快,先上来的先写,不用举手。把人数控制在三个左右)

我们看他们写得对不对。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

蟋蟀是一种昆虫,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呢,叫窝、巢、穴等,为什么这里蟋蟀住的地方却叫住宅呢?

(请学生说)

作者不用“窝”、“洞”为题,而用住宅,这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下面的学习中还有许多地方采用这种写法。

四、熟悉重点段落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请同学们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有关段落。

学生读、学生找。

每组派一个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预想:

1、择住址方面:

排水优良,有温暖的阳光,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板书:选址)

2、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词语。

(提示采用拟人的手法)

(出示幻灯)

3、宅的特点有哪些,找出有关词语。

(板书:特点)

(出示幻灯)

小结:我们现在一起把5、6、7三个自然段读一下,再来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

五、实践活动,巩固新知

蟋蟀的住宅这么有特色,请你们用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注意我们刚刚找的一些词语,比如:倾斜的隧道、有多深、多宽、出口、平台等等,看谁画得最漂亮。

画完以后,把自己当成小蟋蟀,向自己的同桌或朋友夸夸你的住宅。

学生动笔画,巡视……

谁愿意上台来向大家介绍你的住宅。

(鼓励学生上台来说)

六、总结

哎呀,我们的蟋蟀可真了不起,能建造起这么别致的住宅,作者用了一句话来赞扬它,找到读出来。

(幻灯出:“假使我们想到……”)

指名学生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机动部分:这个伟大的工程是怎样建造的呢?谁能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大家一齐把这段读一下。

蟋蟀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懂住宅的特点。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师准备(包括媒体):

准备教学挂图,让学生读懂课文。

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二、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5、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三、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

(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四、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精心修建,反复修改,

(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谈谈你的感受?

3、解决问题

步骤:(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五、拓展

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特点}—→伟大的工程

修建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选做【创造实践】:

借鉴拟人化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或小昆虫的短文。

蟋蟀的课件 篇5

教学目的

1.认识“蟋、蟀、宅”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声)(课件出示2)

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教师板书:蟋蟀的住宅)(课件出示3)

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

4.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

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

3.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置、骤、抛”(课件出示4)

翘舌音:蟀、宅、慎、址、置;平舌音:搜

4.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宅、临、选、择、址、良、穴、厅、卧、专、寸、卫、钳、较、锯”(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穴”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卧、专”的最后一笔都是点;“卫”最后一笔横要长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5.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课件出示6)

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随遇而安: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慎重:谨慎认真。

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

搜索:仔细查找。

隧道: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

耙扫:打扫。

三、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2.课文一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7)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蟋蟀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介绍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具体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四、熟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小组讨论: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

2.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五、小结课文,课堂练习</span>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与感悟呢?你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吗?下一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

六、再读课文,布置作业(课件出示8)

1.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

2.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听写生词,同桌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课件出示10)

住宅临时选择住址优良卧室

大厅洞穴专家卫生钳子较大

2.作者观察了蟋蟀什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3.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

学生说说自己的介绍顺序。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现在作者法布尔就向我们介绍他发现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读2—6自然段。(教师板书:住宅特点)

(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教师板书:选址慎重、自己挖掘不肯随遇而安)

(4)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思考:作者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介绍的?

2.学生汇报:

外部:(教师板书:外部)

隧道——排水良好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拟人的手法)(课件出示11)

门——隐蔽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比喻的手法)(课件出示12)

平台——平坦(教师板书:隐蔽平坦)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课件出示13)

3.齐读第5自然段,教师追问:这些都是从哪一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外部)

4.介绍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学习第6自然段)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呢?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

动工时间:十月,秋天初寒(教师板书:动工时间:十月)

挖掘过程: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铺开。(挖掘工具柔弱)(课件出示15)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勤劳,作者观察细心)(课件出示16)

长时间修整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抛出泥土来。(勤劳)(课件出示17)(教师板书:挖掘过程:不断整修勤奋)

3.再次朗读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

(1)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一是它慎重地选择住址;二是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三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洞穴。

(2)作者是如何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写清楚的?【wWw.zFW152.com 趣祝福】

通过“扒”“搬”“踏”“推”“铺”一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的建筑才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课堂总结,回顾课文

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筑过程,他像介绍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3.选择学习(课件出示18)

(1)课后选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练习写一写。

(2)继续搜集关于昆虫奥秘的相关资料。

(3)有条件的读一读《昆虫记》这本书。

    高分作文网小编为您推荐蟋蟀的课件专题,欢迎访问:蟋蟀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