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罗拉快跑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08-08

罗拉快跑观后感汇总7篇。

怎样切合实际的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写观后感主要就是抓重点,突出一部作品里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或情节来写,高分作文网编辑花费了不少时间搜集整理了“罗拉快跑观后感”的相关内容,我们会不断完善和提高还请您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罗拉快跑观后感(篇1)

红色电话响起,罗拉接到男朋友曼尼的电话。曼尼是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替*社会老大办事。有一天他惹出一个天大的麻烦,竟然把走*得来的10万马克赃款弄丢了!而且他的老大20分钟之后就要来拿回这笔钱,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罗拉求救,就只有二十分钟,钱到底在哪里,如何救命?

罗拉思索了一下该向谁要钱,然后就这样为了男朋友开始了三次拼命跑步。

第一次选择

这是罗拉的第一次选择,她要求助于在银行的父亲,而此刻他的父亲正在办公室里同情人喋喋不休,情人要他为腹中的胎儿作出选择。罗拉闯进办公室,恼羞成怒的父亲说要和罗拉的母亲离婚,从此不再管母女俩的事。罗拉空手而归,当她跑到见面的地点,时间已过了12点,曼尼已经拿着*枪走进超市,开始抢劫。万般无奈之下,罗拉打倒了举枪威胁的警卫,同曼尼一起洗劫了超市的现金。当他们跑到街上的时候,警车纷至沓来,当他们正在徘徊之时,警察的*枪走了火,罗拉怦然倒地。

第二次选择

画面再次回到罗拉放下电话的一刻,罗拉的'父亲在办公室里和情人吵得很凶,根本没有心思顾忌罗拉的焦急,绝望的罗拉在经过警卫的刹那抽走了枪套里的*枪,要挟她的父亲交出10万马克。拿钱出门的罗拉被眼前剑拔弩张的警察们惊呆了,然而警察万万想不到的是被他们护送到一边的女孩罗拉正是这场大劫案的元凶。侥幸逃脱的罗拉继续向见面地点奔去,在曼尼跨进超市的瞬间,罗拉叫住了男友。他们隔着条马路,罗拉笑了,而突如其来的一辆救护车却将朝罗拉走来的曼尼撞到,并碾压而过。

第三次选择

图像第三次回到情节的开始,这次罗拉的父亲接到出门的电话,当罗拉跑到银行的门口,父亲已经乘车而去。曼尼刚走出电话亭便撞见了骑车的流浪汉,自行车上还挂着丢失的口袋,一番追逐之后,曼尼用*枪换回了10万马克。

不知所措的罗拉看见了街对面的赌场,用零钱和首饰换到了一枚100马克的筹码,轮盘赌桌前,罗拉连中了两次20点。

拿着10万马克的罗拉搭上了一辆救护车,急救床上的人已经心律衰竭,罗拉握住了他的手,医生惊讶的看见病人的心律恢复平稳。12点,焦急等待男友的罗拉看见曼尼从朗尼的宝马车上下来,朝她跑来……

看电影的时候我不能不说随着罗拉的脚步而心跳加速。罗拉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为什么不用其他方式呢?比如骑车,我想电影所要表达的就是跑步中的激情,年轻的一代不需要考虑很多事情,要的就是这么一种跑步中所散发的激情,生命的激情。我想影片的主题就是这中激情,生命是需要激情的,即便是在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面前,我们还是要去用生命的激情拼搏一番,二十分中要凑到十万马克,在这看来是个天方夜潭的事情,可是罗拉有两次做到了,因为她有着救男朋友的一颗心,因为她年轻。虽然有一次没做到,但那好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努力做了。年轻的本钱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影片更像个游戏,游戏式的二十分钟,就在这二十分钟里,有三次不同的情况,有三个不同的结果,有些事就是因为一点点的偏差而结果相差千里。电影可以这么做,而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我们只有一次的"二十分钟"电影可以从新在来,而我们却不能在来。后现代主义的天马行空。

罗拉为了男朋友而跑,为了自己的感情而跑。罗拉是幸福的,为了自己的感情可以付出一切。

电影的叙述方法新颖独到,继承了游戏的叙述方式,可以有好三次选择,这让观众可以从情节中走出来,而想其他跟多的可能性,游戏式的人生。

导演是聪明的,在生死问题上把影片拍的是紧张有趣的,让观众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去感受电影所要表达的。

摇摆镜头突出表现了主人公的急噪不安,镜头中添加了一段动画,给观众一种新颖的感觉,画面的贴换很刺激。电影剪贴的很有MTV的感觉,这是画面更为好看。很有时代感。

电影中的音乐十分配合画面,特有节奏感。配和了剧情。使电影在视听上达到很好的效果。

红色的主题让人醒目,红色电话,罗拉的红色头发还有红色的卡车等等,一方面红色代表生命的激情,另一方面红色也是躁动的,激情与躁动同在。

罗拉快跑观后感(篇2)

罗拉快跑是由汤姆.提克威导演、编剧的犯罪爱情片。影片讲述了为了拯救男友而奔跑的罗拉需要在20分钟内,凑齐10万马克,赶到男友打电话的电话亭,来平息男友闯出来的祸。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

每一天每一秒,你都可以做出一个改变生命的决定。爱情里那些暧昧不清的东西,那些誓言和埋在心底的呐喊,互相扶持直至献出生命。罗拉积极的跑出去,帮助懦弱的男友曼尼,义无反顾的找各种办法承担这件事带来的后果,这份担当,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弥足珍贵。

世界不可知,人类对世界的无奈与绝望,罗拉红色头发,快节奏的音乐及深刻的电影主题,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他的起点。

说实话,我没有太看懂这部影片,跑来跑去的罗拉除了让人感觉影片的狭隘外并没有值得推敲的东西。跑了三次,三个结果,每一次都是原定的路线,争取一点时间。犯罪爱情片也上不了主流意识的跑道。是要告诉大家任何一种人都可以得到被人珍惜的爱情吗?似乎并不是。当然每个人都会有得到爱情的权利,每个人也可能会有曼尼那样有无助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在身边安慰和鼓励。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说这个世界由我给你一份温暖。

但是,很不现实。成年人的社会里,有太多的尔虞我诈,太多的大难临头各自飞。看这个影片首先要搞清楚男女主的年龄,太年轻的时候可能有这种为别人担当的时候,但是当你年龄大了,你就会发现,人性是最不值得推敲的东西。

别说是10万马克,对当时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当然,前提是罗拉有一个可以拿出这么多钱的父亲。可是父亲没有搞明白事情的时候,罗拉用枪指着父亲来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要宣扬的是什么?年轻人无知无畏的爱情吗?有谁又是需要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帮你的呢?用一句俗话来说,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不管是谁。时间的赛道,总是会把人变得现实而庸俗。

这部影片剧情简单,要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演员妆容很简单,女主从头到尾就一套奔跑的服装,没有其他的装饰,男主就更加简单,一身吊儿郎当的衣服,乱七八糟的头发,几乎没有更多的装饰。最引人瞩目的,大概就是女主那一头红色的头发吧,非主流意识强烈。

除了剪辑出彩,这部片子,并不值得推荐。

罗拉快跑观后感(篇3)

这是一部关于生活的电影,关于时间的种种可能性的电影,影片以一种出奇的角度来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主人公罗拉在影片中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奔跑,虽然以她为中心展开的这个故事其实和他人无关,但是导演却让观众看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各种如果和假设,因为即使是陌生人,也可能因为别人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首先,从主人公的角度来看,电影安排了三个结局,第一个结局:罗拉没有弄到钱,也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出现,曼尼去抢超市,罗拉和他一起,两人虽然弄到了钱,却***察的围攻,罗拉被警察误伤致死。这个结局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我们还有很多联想和假设要继续:罗拉死了,曼尼会被逮捕,抢劫的钱会被没收,他仍然没有完成任务。这样的结局是悲惨的。主人公的命运以悲剧告终,这在残酷中有点不切实际。

毕竟,抢劫超市和警察围攻并误杀罪犯的可能性并不普遍。一场悲剧的结局让观众很难接受,他们不想相信这是真实的生活。第二个结局:

劳拉终于拿到了钱,在约定的时间出现了,但曼尼被救护车撞死了。这个结局到这里结束。我们仍然有假设和联想,那么继续。

**变成罗拉和曼尼躺在床上聊天,这应该是他们过去聊天的场景。曼尼死了,他有没有完成那个任务已经不重要了,而就像他问过罗拉的那样,之后会怎样呢?罗拉可能会因为万利的死而伤心一个星期,也许会再难过一点。谁知道呢?

然后也许她会遇到一个男人,安慰她,她们彼此相爱,罗拉会慢慢忘记曼尼。就单单从结局来说,这个收尾是最像生活的,和现实很接近了,同时也有点残酷、感伤。但大多数观众更愿意看到圆满的美好的结局,就像小时候看的童话书中,总是以“王子、公主最终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结尾。

于是有了第三个结局:罗拉和曼尼没有死,都得到了10万克。曼尼完成了任务,且他们得到了罗拉赌博额外赢回

的十万克,两人手牵手开心地离开。这样的结局是完美的,观众终于满意了,但也带有不切实际的色彩。

从其他人的角度看,他们中的许多人与主人公没有直接的联系,有些人只是路人。但即使是陌生人也会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受到主人公不同态度的影响。影片中三个结局中,同一个路人也有三个不同的结局,最后是好是坏先不去说它,单从过程来看,电影也许夸大了陌生人之间的互相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影响的真实性、丰富性、戏剧性。

因为没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那个刚刚从你身边走过的人会成为你余生的爱人。也许刚才打招呼的人不久就被车撞死了。生活充满了未知,充满了这种微妙变化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生活是那么的不稳定,那么的丰富。

由于生命的可能性和不稳定性,人们对它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和假设。就像影片中劳拉和曼尼聊天的场景一样,在同一个场景中,两个提问者分别是劳拉和曼尼。劳拉问曼尼,他是否真的爱自己,如何知道这种感觉就是爱,以及如何确保以后爱自己。

曼尼问罗拉,如果他快死了,她怎么办?他死后她还会爱自己吗?正是生活的具有的这些特性,使人们对于无法确切知晓的东西产生种种的猜疑,人们习惯于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并且获得确定的答案来确保自己的不安得到平复,事实上有时候就连发问者自己对答案也不甚明晰。

电影开头的一个叙述者:人类也许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物种/一个无法解开的谜我们是谁?打哪儿来?

又该如何处去?如何确定所知皆真?又为什么相信这一切?

无数的问题是为相同的答案/而这答案又将带来新的问题/下一个答案又带来更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到最后还不是相同的问题……这段旁白算是对整部影片的一个概括,也算是导演对于这个主题的一种思考和发问,而整部影片本身可以被看做是对这个主题的探索和回答。它告诉你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神秘而神奇的圆圈。一个人在其中的力量可以大也可以小,大到足以撼动整个生命周期,小到足以改变一切。此外,整部影片也是对蝴蝶效应的创新诠释。

这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思维。有时人们不得不相信命运并向它低头,因为许多偶然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然后,由于生活的不确定性,人们会努力奋斗,相信他们可以通过个人的力量改变一些事情,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

影片中很多个场景中都有时钟的画面,电影一开头也以一个形状怪异的时钟开始。滴滴答答走着的时钟,既是对这20分钟的时间流逝的记录,也暗示了时间的一种奇特性。对于消耗的时间,人们无法找回,对于逝去的时间,大多数人无法把握,对于还未到来的时间,人们甚至无法谈论。

时间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但人们赋予它的意义越来越大,最终人类成为时间的奴隶。

关于导演汤姆·蒂克威,这位德国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技巧,完成了这部经典作品。本片以节奏强烈的电子**搭配十万火急的奔跑,加上**化的角色,风靡了全世界。

另外,谈谈电影中的女权主义。这是我看完电影后没想到的。在我写了之前的内容并在网上看了别人的评论之后,我也想谈谈我对这方面的看法。在影片中其实很明显的,从片名就能看出,女主角罗拉是第一主角,她以一种拯救的姿态出现,去完成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后来,他根据这部电影开发了一款游戏。在游戏中,罗拉成了真正的英雄。他的任务是救他的男朋友。罗拉快速奔跑的精神鼓舞了许多失去和留下的人。她那鲜红的头发成了里程碑式的代表。人们在生活中总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像罗拉第三次奔跑中没有遇到她爸爸的时候,一瞬间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感到无从选择。

但是,她

仍然没有放弃奔跑,找不到爸爸,她在奔跑的过程中想到了去赌博赚钱。影片给了人们这种正面的示范,遇到困难,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的时候,有时候你只要前进,也许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中国有句古话“船到桥头自然直”也是这个道理吧,人们有时就需要一种孤勇,一种相信自己的勇气,我们就要以这种奔跑的姿态在生活中闯荡。

对于这部电影,我感觉有很多要说的,却又无从说起,这样一种对于时间、生活本身的思考,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确切解读的。我不是学摄影的,也不是学**的,无法从拍摄的技巧、画面的质感、背景**的使用来解析这部电影,我只能凭着我对整部电影的理解来粗略的谈谈自己的体会。

罗拉快跑观后感(篇4)

这与存在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那么什么是存在主义呢?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它人为人生活在无意义的宇宙中,人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创造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存在主义强调选择的自由,并为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

无论是罗拉自己被警方击毙还是曼尼被急救车撞死都不是罗拉想要的结果,所以她选择重新来过,有些事即使重来也是不能改变的,比如她在奔跑的过程中会依次遇到恶犬,推婴儿车的妇人,小偷,红球衣男人等等,这些是不变的,就像游戏固定的关卡,但是罗拉奔跑的过程中她可以不停地做出选择,譬如抢劫,譬如去赌钱,这都使她改变结局,有时候决定往往就在一瞬间,当罗拉走投无路是恰好遇到红灯,她一抬头看见了赌场,进还是不进,完全取决于她自己,于是她决定去赌,并成功赢得了十万马克。正如德国的哲学家海格尔德所认为的“存在”不是一种停滞的状态,“存在”总是在变化。

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出大大小小的选择,然后去行动,去做,所以人生才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快乐还是难过,幸福还是悲哀,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想如果我们可以想罗拉一样因为对结果不满意而让时光倒流,甚至拥有月光宝盒这样能穿梭时空的宝物,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很多遗憾的事想重新来过,比如避免之前犯过的错误(罗拉跳过恶狗),比如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体力(罗拉上救护车),甚至可以选择更有益的策略(罗拉赌钱)。

如果这样的设想可以实现,想必人人皆会力求完美,大喊一声“停”,重新开始,出了车祸的人会避免在同一时间驾车来挽救自己的过失,学生会提前复习考试的内容取得优异的成绩,人们可以在重大的灾难来临前迁移到安全的地方等等,这当然是好的,正如电影开头所说——“游戏之后也就是进行游戏之前。”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那么只要结束游戏重新开始就好,可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时间是一条射线,人生不是游戏。

很多时候面对眼前的困境我们总是感到无能为力,《罗拉快跑》中,罗拉曾经三次“大叫”,结果竟出现了神奇的效果,这是电影的表达方式,在我看来那是对现状的不满,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烦恼,我举个例子,登山时到达顶峰的那一刻,有多少人会对着山下大声的呼喊,喊什么并不重要,有没有人在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宣泄心中的压力,愤怒……可是回到现实中来,依旧于事无补,但是纾解了心情的你会作出选择,积极地去行动,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现状。

“选择,行动,改变。”其实并不深奥,与其说是电影带给我们启示,倒不如看做是我们现实生活实实在在的写照。

二、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

说“细节改变命运”一点都不为过。罗拉每一次奔跑,都在通过十分微小的细节改变着自己和他人的命运:遇到狗是跳过还是被绊倒,跑步的时候贴着墙还是离远一些,遇到救护车搭车还是继续跑步……很多很多的细节,就像那一只只蝴蝶,看似不过轻轻地煽动翅膀,却能影响遥远地方的一场飓风。

在电影中,这一影响或许被夸大了也或许没有,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并不知晓我们的一个举动对自己,或者是其他任何人产生的影响。这部电影是从劳拉的角度拍摄她每一个有意或无意的选择如何影响她周围的人。无论认识与否,哪怕只是简单地擦肩而过,一位妇人有可能成为富翁,也有可能成为传教人士,一个偷车男孩,有可能流浪街头,也有可能过上幸福生活。

生活竟然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可是,我相信。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的游戏,一个骨牌倒下便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哪怕那最后一张骨牌与它相隔很远,毫无关系。

看过一个小故事,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说一个国家的死亡是由钉子引起的,真有趣。这似乎只能发生在童话故事中,但仔细分析也是合理的,因为它是紧密相连的,而不是脱节的。“蝴蝶效应”的理论也证明了中国1300多年前《礼记·经解》:“《易》曰: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的哲学思想。[节日祝福网 WWW.ZR120.COM]

蝴蝶效应和多米诺效应有许多相似之处。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前一步,没有后一步。就在那时,你从他身边经过,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也让我想到很久以前读过的一个小故事,一对夫妇带着小孩坐在行驶在山中的大巴车去旅游,途中小孩因肚子饿哭闹不已,那对夫妇只好带着小孩中途下车投宿山中的旅社,晚上他们从旅社的电视中看到新闻,他们乘坐的那辆大巴车正好被山上滚落的巨石击中跌落山谷,无人生还。丈夫感叹的说,还好他们中途下车,逃过一劫。可妻子却嚎啕大哭了起来,说是自己害了他们。

丈夫这才恍然大悟。

也许任何人都会像故事中的丈夫一样发出这样的感叹,但当我们细细思考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妻子话语中的端倪,是的,如果按照他们的计划,如果小孩没有哭闹,他们是不会下车的,这样的话大巴车就不会因为他们而停车,也许只有短短的几秒,但已经足够大巴车躲过山上滚落的巨石了!

短短几秒钟,一个决定,你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所以不要低估任何小细节,任何小权力,或者你的一个举动,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可能产生巨大的权力和影响,或者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电影结束,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与女主角一样的焦急,紧张,几乎没有时间去细细地思考,所以在电影结束后一直想把自己感受和想法理一理,电影的最后,女主角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当劳拉发自内心地微笑时,我相信每一位观众都会松一口气。我也不例外。谢谢你的电影,让我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曼尼恩 《写给年轻人的哲学书》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08.4.

【2】吴贻弓李亦中 《影视艺术鉴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

【3】百度百科

罗拉快跑观后感(篇5)

看汤姆·提克威的电影是为了看《云图》做准备,看《罗拉快跑》是因为弗兰卡·波坦特的侧脸,当然莫里兹·布雷多的演技也不错。

当罗拉说完“我不会离开”时,我就意识到电影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这让我想到了《英雄》,三段剧情三种臆想,你可以接受最后的那个结局,因为是最美满的。

喜欢这个拍摄手法,从空间上时间上的扭转,二维三维上的转换。同样的人物和事物在几秒钟之间会有不同的发展和结局,而用几张简单的二维照片就能把人的未来展现出来,鼻祖就是鼻祖,就像《两杆大烟枪》一样,经典的就会被模仿,《疯狂的石头》因此也有了强大的票房。

20分钟果然是短暂又漫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你可能只能等待,你也能不停地奔跑,甚至可以赌到10万,为了爱情,你也能救一个人的命。

多大的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无论是用什么方式。

罗拉快跑观后感(篇6)

我来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孤独。擦肩的行人匆匆行色,而我没有喜忧的心情,在朦胧的早晨,我就这样走过。我在寻觅些什么?选择与得失的度量?偶然与因果的预言?重复与重来的类似?那些疾走的背影,又能告诉我些什么?

带着德国实验先锋电影的锋芒这有别与意大利新浪潮,确有着别样的唯美主义。电影《罗拉快跑》开始有这样一句旁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什么使我们相信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去相信这一切呢……”揭开了本片隐藏的蕴。且影片开头以字幕宣称:"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艾特。更是在告诉观影者这个观点。德国是一个盛产哲学的国度,电影《罗拉快跑》就是一部被称为德国的“吕克贝松”的汤姆.提克威导演的哲学艺术电影。“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的”结论,强调人的自我认识和追求,要求恢复失去的人的价值。所以《罗拉快跑》就是一部令人震撼而又心碎的哲学圣章。

不久前女导演赵薇的处女作《致青春》上映独特的女性视角赢得了业界很大的赞誉,而侯咏的《茉莉花开》独特视角讲述着时代的变迁和女人的命运。本片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背景造型方面,罗拉一头的红色头发极具感官刺激,象征桀骜不驯。而《致青春》有着那个年代的泛黄的回忆:不管是《红日》的.风靡还是王祖贤的海报,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就故事情节方面,原以为是英雄救美,却是相反的。

而影片《罗拉快跑》的剪接节奏风格和流行音乐的加入更烘托了整部影片统一的快节奏风格,表现了现代生活中的大都市让人透不过气的快节奏,如影片开始和罗拉的三次快跑。影片片头音乐中的钟表声和影片开头摇摆的钟表,都刻画出这部影片将与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片一大亮点就是本片的色调:彩色与黑白两部分,彩色与黑白交替出现为观众区分开回忆与现实。

影片中的十字路口:镜头内黑压压的人表现人口膨胀密度和人的无目的性。降格(快镜头)视效:人如木偶般机械的移动,人们行旅匆匆,面无表情,如生命的行尸走肉,主角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视听上,几乎占尽所有镜头三分之二的移动镜头大升大降,使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使整部电影都处在一个动势,在节奏上突出一个“快”字。

《罗拉快跑》有三段式剧情结构:“一个游戏的结束也就是另一个游戏的开始”。明确表明了本片是一场荒诞的游戏。相较之中国的《茉莉花开》同样的三段故事讲述结构,《罗拉快跑》更富于哲学性。本片导演在短短三次奔跑中谈人生、谈爱情、谈哲理,这二十分钟可以看作是一个虚拟的人生实验场。世界上的事情充满无数种可能性.有的只是看你如何选择,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奔跑的宿命论,在追逐中酝酿成坚持。

没有重复过往,不曾透支未来。真实的谎言,在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中回环,在电影中,导演给了一个美好的想法来弥补现实中的缺憾。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影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实的谎言》。一直奔跑的宿命论,我们还在找什么呢?

罗拉快跑观后感(篇7)

《罗拉快跑》是让我记忆深刻并且想要看第二次的一部电影,不仅仅是鲜明的人物特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同时也让我去思考,去探索。

在电影《罗拉快跑》中,她向观众展示了三次奔跑,三种不同的结局。有因必有果,结局的不同正是源于缘于每一次奔跑中一些微乎其微的事件。而这是不是也正是在告知人们,生活本是由小事件所组成,一环接一环,圈出我们最终的生活。

我们不知道是好是坏。面对所谓的命运,也许我们人类太小了,改变不了什么。

电影中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罗拉曾与那个乞丐两次擦肩而过,在观看时我似乎都想跺脚,罗拉你倒是抓住他啊。但我忽略了一点,劳拉不知道这个乞丐是罪魁祸首。就如同生活,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人们置身其中一直看不清自己所作所为对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局,对于未来更是一片迷茫,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以“做好眼前事,活在当下,努力了结局总不会太坏”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然而世事无常,谁又知道生活会如何发展。罗拉第三次的奔跑中,她与父亲错过了,本以为这次真的再无机会,但是峰回路转,正是因为错过她才进的赌场最后赢得了10万马克,只是电影中曼尼也找回了自己丢失的钱,使得结尾时罗拉拎着的钱就这样突然失去了意义,就像生活给你开了个玩笑。命运本多舛,有时候我们心心挂念的始终得不到,忽然某一天就轻而易举地拿下,却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人生就是这样的循环错乱,让世人或狂喜或狂悲,终其一生追寻的到头来发现一场虚无罢了。命运面前,我们只能俯首称臣。

在对比三次奔跑的过程中,我想很多人会疑惑会不解以至于问为什么每次经过同样的人那些人之后的经历却各不相同,为什么救护车只是因为罗拉的一点点干涉而有不一样的发展,为什么每一次罗拉都会有不同的结局······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引出一长串的为什么,或许生活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串联而成,追根溯源可能就会追寻到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别人这种最初的疑问,我们始终不得其解,却又乐此不彼地想要探寻到蛛丝马迹。一些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都有产生的原因,而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会导致原因。只能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使我们走向另一个目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张网,每条路都通向不同的终点。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你自己的选择,它还取决于各种原因和巧合,这可能是在黑暗中的自由安排。

不过,这部电影毕竟是部电影。在两个悲剧结局版本之后,最终版本仍然迎来了喜剧。而我们的生活不过是一部电影,可以翻拍和剪辑,对我们没有帮助。因此,面对未知,有些人会惊慌失措,怀疑自己拥有什么,并犹豫每一个决定。

当我们学会思考生活,思考自我,思考自己与外界的联系,但是我们没又得到答案,恐惧就随之而来。未知的力量太强大,我们无法抗拒。人太小了,不能服从命运。敬畏似乎没有别的办法。很多名人都有过类似的言语“我绝不屈服于命运,我相信我的双手可以改变它”,但是名人毕竟是少数,还有一大批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挣扎却无果,欲逃却无门。

我不是在绝对地表示命运为大,人就该顺从,只是想说明人们自身的奋斗固然重要,只是有时候不可避免地需要机缘的相伴,就像人们都希望能够遇到自己的那个贵人一样,所谓贵人不就是能为我们带来机会吗?

我们生活在命运的网下,以为前方是海市蜃楼,其实不然,每一条可能的道路都在等待我们去探索。若无法挣脱,就请享受其中。生活本是艺术,因果自有安排,再痛也会愈合,再喜终将成空。

看轻或看清都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