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最新观后感: 于丹讲座观后感(经典版)

发表时间:2022-09-10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写过各种各样的观后感。观后感是我们在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引发的一些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在观赏作品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想法。如果我们对于作品有过多的感悟,不妨写一篇观后感。写好一篇作品的观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最新观后感: 于丹讲座观后感(经典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看了于丹老师的关于人格教育的讲座,感慨颇多。

于丹老师首先讲了一个故事,我虽然听过,却是温故而知新。故事中的孩子很爱发脾气,伤了很多人的心,于是他的爸爸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个钉子,第一天他把篱笆上钉满了钉子,密密麻麻,十分恐怖。到这儿,我就想起了我自己,我是不是也一样?也许我比他好一点,但是我却同样是伤了很多人的心。爸爸叫我多穿点衣服,我会对他脾气;妈妈问我作业有没有做完,我会对她大喊大叫;外婆问我想吃什么,我仍然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从来都是认为,他们对我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却从来都不认为,我偏激的言语一次次的伤了他们的心。他们是如此小心翼翼,在呵护我,在保护我,把我捧在手心,我却像一个刺猬,那样棘手。后来那个孩子觉得很惊讶,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决心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脾气。篱笆上的钉子一天天地在减少,直到有一天他对爸爸说,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你把篱笆上的钉子都拔掉吧。孩子将钉子一颗颗拔去,钉子没了,可那一个个密密麻麻的钉孔却远的留在了篱笆上。是啊,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我们道歉,我们忏悔,我们深知我们的过错,可是错误已成事实,无法修改,就像我们拿刀子在亲人的心里划了一道口,可以缝合,但疤痕永远都在。我的亲人们是如此的爱我,他们用他们受伤的心,托起我稚嫩的灵魂,我也会尽我的努力,让他们的老伤愈合,新伤不再。

后来,于丹老师又讲了她和她女儿的故事,使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小时候,外公教我剪纸,剪刀在被折得很小的纸片上左转一个弯,右转一个弯,再将纸片展开,一幅纸花便完成了。有一次,我剪了一个蝴蝶纸花,便爱不释手,欣赏了又欣赏,十分珍惜。后来我不小心滴了水在上面,纸花断了,我很伤心,哭了很久,于是外公便帮我修纸花,他将断了的地方接上,再在上面粘了一个小星星,做得比原来还漂亮。这告诉我,遇到困难,是没有用的,眼泪不能帮助你干任何事,用我的手,用我的心,去弥补缺憾才是最重要的。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爱哭的人,因为我知道眼泪只能证明你的懦弱,我也懂得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可是每当遇到困难,眼泪总是止不住的往下掉,我不想哭,可总是忍不住,这是懦弱么?我想,我不会被自己吓倒,哭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我心中激起的热浪才是我的燃烧的斗志!

最后,我觉得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上面说到的爸爸对我嘘寒问暖,我对他发脾气,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冷了还是热了,我心里也清楚,所以我才对他们的关心觉得不屑。试着对渐渐长大的我们放手,不要管得那么细,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生活,也许是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

人格教育,听上去是一个很大的帽子,可是它也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次表扬,一次批评,一次安慰,一次开导,都是人格的教育。我想,让我们这些被教育的人变被动为主动,与我们的父母、老师一起,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编辑推荐

观后感2022:于丹讲座观后感word版


好的影视作品不缺,好的观后感却还是异常宝贵。观后感是我们在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引发的一些思考。欣赏完一部作品后,我们会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表达的意思。你平常有没有收集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观后感2022:于丹讲座观后感word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今天,我观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于丹老师用了生动的事例来教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懂得感恩,字字珠玑,话语中有着发人深省的道理。其中于丹老师在讲座中说道:“我们中国的教育缺失了小学的工艺教育、中学的挫折教育、大学的职业教育”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挫折教育,这教会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如果父母只教给孩子知识,而不教给他如何面对挫折,那么他(她)遇到什么困难都选择放弃,最后甚至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都是因为自己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太低。

有很多孩子(包括我)会觉得父母给他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满足他就是亏欠,所以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们的父母不应该什么都满足我们,要像外国的小孩一样:如果想要钱就得自己赚。只要我们中国的小孩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富强。

这次的讲座很有教学意义,不仅教给我们人格教育,还有如何做人。我很喜欢这个讲座。

热门观后感: 于丹讲座观后感500字最新模板


我们在一生的观赏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观后感是我们将自己观看作品之后的感受写成的范文。每当我们观赏完一部作品之后都会有不少心得。写观后感可以表达我们对于作品的一些看法和心得体会。写作品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热门观后感: 于丹讲座观后感500字最新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在学校的推荐下,我观看了黑龙江卫视少儿频道播放的《于丹讲座》,于丹教授告诉了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建立人格。我听了之后想到了许多……

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她的讲座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很亲切、舒服的感觉。她向我们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建立人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还举了好多生动的例子:如胡萝卜、生鸡蛋、和干茶叶的实验,孔融让梨等小故事,让我们更容易地领会其中的道理。听过讲座之后,我突然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美满、安逸!因为我们都是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心里的一块宝,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从没说过一个“不”字。可是我们却不懂得感恩,甚至认为这是天经地仪的事,更别说好好孝敬父母了,多数时候还任性地惹父母生气!

这个讲座让我突然间长大了,懂得了很多。看着父母每天为我们操心,白发渐渐出现头顶,皱纹也刻上面容,心里感觉一阵酸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回报父母,让他们天天开心。现在我要对我他们说:“爸、妈,我长大了,可以体会你们的良苦用心,也懂得了感恩,现在起我决定要好好孝敬你们,让你们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观后感精选: 于丹讲座观后感篇二


在欣赏作品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到作品的世界里。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影视作品过后的一些感触。每当我们观看一部电影之后就会有一些感受和心得。为了更好地了解作品的真谛,可以写一篇观后感。在写作品的观后感时怎样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观后感精选: 于丹讲座观后感篇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有幸和儿子一起观看了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的关于《中小学人格教育》的讲座,看后感触颇深。

讲座中我认真学习了于丹剖析的《论语》中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让我从孩子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掌握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快乐地接受它。是呀,一味的让孩子去死搬的接受知识,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相反的,久而久之,还会适得其反地厌恶学习。我们作为老师,虽然是传道解惑的,但也要为孩子的快乐着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些作料,使得孩子能够有兴趣接受新知。

于丹老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更深:有个孩子特别爱发脾气,他的父亲就在墙上钉钉子来记录发脾气的次数,孩子看到一天之中钉了那么多的钉子,自己也傻了,发誓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控制住一次就拔掉一颗钉子,慢慢地钉子拔完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钉子虽然拔完了,但是那么多的洞却永远也抹不掉,你发脾气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你痛心呀!”是呀,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扫个地家长都要找老师论论理,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礼仪教育和挫折教育,以及生存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

2022观后感推荐 于丹讲座观后感(一篇)


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在观看一些作品后,某些情节会激发我们的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了解作品的真谛,可以写一篇观后感。你平常有没有收集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观后感推荐 于丹讲座观后感(一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勇敢承担爱与责任。于丹老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我印象深刻。

讲座开始,于丹老师讲述了一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树,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无私的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着大树走到了最后。听完以后,我非常感动,这不就是每个当父母的所追求的吗?能拥有一个孝顺,有责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父母们,哪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但现实却不是故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后,看看当今社会,空巢老人,不孝顺的子女,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初衷无法实现呢?接着,于丹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些现实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宝,物质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不是什么贬义词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标准”。孩子就应该操心学习,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过问。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回家以后,忙得不亦乐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么,这么做到底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周围人的关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责任心。“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这些古训由来已久,都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良言金句。于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榜样,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境贫寒,自身艰苦奋斗获得成功,但是对父母都是无微不至,有始有终。难道是他们从小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孝顺父母的品德和责任感?那么普通家长,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对社会和家人负责任的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接下来,于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仁”字,用来阐述孩子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让孩子有责任心,必须让他们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别人的优点,发觉自身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环境对比,从而受到感动,因此培养责任心,懂得去体谅人,关心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就表现为孝顺和关爱。体验打工者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后,懂得了去同情他人,关心他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了自己的责任感。孩子责任感的形成,重点在于他人的交流,这点对我很有启发。

最后,于丹老师强调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让孩子开阔眼界,从人文古迹中获得人生的感悟。看完节目后,我感慨良多。

【观后感模板】于丹讲座观后感500字


人的一生中会观看很多不一样的作品,会领悟许多。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当我们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去欣赏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观后感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观后感模板】于丹讲座观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是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质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美自己的人生!

于丹教授是讲话极富感染力,所说的话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她精炼的语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是人叹为观止。

孝是什么?于丹教授用一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孝就是当父母老了是去陪他们。那个寓言中的树就如同我们的父母,用他的全部来成就我们的一生。但他们不求回报,只求在他们老时我们能陪在他们身边。

人一定要有人际关系。在300个小学生中,有百分之五十点七的同学因缺玩伴而独自一人在家玩电脑、看电视;百分之十三点三的.同学喜欢喝保姆、家长等长辈玩;百分之三十六的同学没有固定的朋友。在生活中,人一定要有朋友,不能在别人心中扮演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感恩,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做到,我们只要学习好,晚上在家时,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杯茶,这就是最好的感恩方法。对大自然的感恩你只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植树节那天抽点时间和家人一起去植树,这就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

通过看于丹教授的讲座,我明白了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大点:孝,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