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刺》读后感3000字

发表时间:2023-07-12

《刺》读书心得3000字之一。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为了引导我们去观察和探索生活,锻炼写作能力,老师会让我们参考高分作文写法,想把作文写好,自己肯定是要下功夫的。阅读高分作文可以扩宽我们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激发学习与生活的乐趣。哪些优质高分作文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呢?因此,小编从网上收集整理了“《刺》读书心得3000字之一”,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怎么写读后感才能让人体验感十足呢?作品中有不少让自己感慨万千、感触颇多的情节值得分享。在读后感里我们可以记录对于作品的所有感受,小编为您提供了一篇关于“《刺》读书心得3000字之一 ”的文章您一定不要错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刺》是青年作家李尚龙的新作,全书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故事,反映了校园、职场、网络中存在的暴力问题,用贴近生活的描写,为曾经受过伤的人们发声。全班有六位同学选择了阅读这本书,很多同学感同身受,想起自己经历过的校园暴力,有的是参与者,有的是被施暴者,当然旁观者居多。他们经历的大多是语言暴力,情感暴力,少有真正拳打脚踢的暴力,这本书触动了大家正视各类暴力的存在,对暴力形态有了新的认识。今天推出雷明的读后感。

2018年5月3日,发生了一件引起争议的事件,关于“熊孩子”。

事情发生在平顶山,起因是因为一名男童朝着其班上女同学吐口水,经老师发现以后,幼儿园老师命班上的17名女生排好队,往这名男童身上吐口水。视频在网上以飞速流传开之后,在微博上引起了热议,我们都知道结果如何,铺天盖地的谩骂声将这个男童推上了大众法庭,说白了就是一边倒,这种共鸣让熊孩子成为了被围攻的对象。几个月前,遂宁一名男子在公交车上殴打了一个7岁的小男孩,截取的视频里能看到这名二十多岁,身强力壮的男子,几乎用尽全力去揣着个男孩,把他像垃圾一样重重的砸在地上,原因竟然是这个熊孩子踢了男子3下。而评论区早已炸开了锅,一片叫好,“打的太轻了,多踹几脚”,“教育的很成功,替他父母做了该做的事情”,“这种熊孩子应该去死,不然早晚是社会的败类”诸如此类歹毒的言语,可是事实究竟真和我们看到的视频一样吗,完整视频曝光之后,真相终于露出水面,原来是这个男子先招惹的男童,原来社会舆论的矛头早就决定好了谁是受害者,而那些键盘侠也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果说整个社会欺负一个孩子算是为国争光,那我也能理解那些在爱国思潮中挺身站出的积极狂热分子,他们用行动证明了“爱国,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更要用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日系车主倒在了无产阶级的铁锁链下,机场滞留出现了这么多“战狼”,我不禁感到恐惧,如今的网络暴力如果都变成了现实,那活下来需要多高尚的灵魂。

《刺》这本小说,说实话,很聪明,没有过分修饰其报复的手法,也没有多余的情感支线,精炼的语言将读者的思绪围绕在“暴力”这个词之中,非常清晰的将作者的真情实感表达了出来,用作者的原话来讲就是:“这个小说的主人公不是人,是暴力”。这也是我第一次以小说的方式了解社会的阴暗面,在沉重的心情中,我读完了这本书,其中多次勾起我的回忆,通读完之后给我的感觉不是愤懑,不是惋惜,是无奈。小说的三个部分分别用蔷薇、月季和仙人掌来描写这些施暴者和受害者他们在生命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首先是蔷薇花的刺,故事发生在十年前,与人们印象中的书声嘹亮,花团锦簇的校园不一样,一阵清脆的上课铃打散了韩晓婷以往对校园生活的全部向往,她遇见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和谐的音调,张家的千金姐妹。而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酿成了韩晓娟童年的悲剧,也造就了她,我们都学过一个定理,叫做“沉默的螺旋”,简单的描述就是舆论影响人们的同时,让少数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害怕去发声,而我觉得在韩晓娟悲惨的童年过程当中的旁观者,他们情有可原,在生活上有谁愿意同异类朝夕相处,职场上有谁会与一个屡屡被老板穿小鞋的人共事,他们只是做出了选择,为自己的利益站了错误的阵营,他们只是间接的造成了事情的恶化,而那些可恨的人,我认为死有余辜。

文中的张家姐妹,彻头彻尾的向读者们展示了人心的险恶,我是一个性恶论的追随者,我相信所有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人的恶性是可以被抑制的,而在这所可悲的学校里,老师与学生勾结,放任不管的态度让受害者承受的更多不是来自肉体的折磨,而是心灵的创伤,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成为了校园暴力的保护伞,同时我也为这对姐妹感到可悲,他们无法无天的性格不是来自天生,而是后天的教育,似乎他们就是为了变坏而变坏的,没有选择的权利。试想一下,如果当时韩晓娟屈服了,或者是没有遇到她的贵人张峰,那她的人生轨迹是否早就走到了尽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甚至以为自己可以凭着年龄为所以为,即使她们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对韩晓娟的一生留下的阴影是无法弥补的,不要说什么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之类冠冕堂皇的话来安慰自己,迟到的正义失去时效性,就变得一文不值,倘若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校园暴力,并且向人们普及如何预防校园暴力和受到校园暴力以后得解决措施,我相信社会会变得更加稳定,而中国目前的法律,仅仅只是颁给看得懂法律的人。在欧美国家,校园暴力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设有很多官方机构和网站,包括很多学校有校警,情节严重的将面临开除学籍或者蹲号子的情况,由此得知,只有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触犯法律将要承担的后果,才能更加有效地从根本上防止校园暴力的产生。

接下来就是职场暴力,与我年纪不相仿的,便是职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形似职场的地方,比如社团,组织等。在社团里,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自己的能力明明足以胜任某个职位,却终究争不过那个已被钦点的人,这个时候你能怨谁呢,只能怪自己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关系不够硬,或做过什么得罪当局者的事情,这些会成为别人对你的刻板印象,而想要改变别人对你的刻板印象,几乎不可能,不论你变得有多好。你身边的人明白你的遭遇,却为了保全自己而置身事外,孤立无援的你,早已不是身处在只用拼命读书的年代了,你身上的负担来自家庭和自己温饱问题,家破人亡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既然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不妨就来谈一谈我的想法吧。我认为避免职场暴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立法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不仅仅是让劳动者自强,人们不应该害怕老板,老板应该害怕员工。【www.968OK.cOM OK语录网】

其实讲到这里我一直想谈一个人物,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刘涛

刘涛在最初的介绍当中就有提到,她的成绩并不差,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和张家姐妹对韩晓娟的态度不同的是,刘涛讨厌的是她和自己的心水男生关系密切,虽然每一次的霸凌行为中,刘涛都没有参与,给人一种无辜的感觉,甚至成为了成年之后刘涛用来反问韩晓娟的筹码,但是韩晓娟并没有因此放过她,因为他笑了,而她也是唯一没有受到惩罚的人,当发现曾经的受害者和施暴者身份互换的时候,心中的一个念头占据了我的理性判断,真是自作孽而不可活。刘涛还是幸运的,她遇上了小六,小六也愿意为饱受职场暴力的刘涛出头,但是让我震惊的是,刘涛在摆脱韩晓娟的“魔掌”之后竟然问韩晓娟过去的仇为什么还想报,当时我整个人都被这个奇女子的脑回路吓懵了,为什么当年的施暴者可以理直气壮地去问受害人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要记前嫌,你折了人家的翅膀还反问人家干嘛打你天堂的主意,难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连刘涛自己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过客,一个无辜的人吗,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她的能力不足以让我怜悯她,比起那些动手打人的人,她这种默默在一旁欣赏自己杰作的人最令人作呕,如果当时她发声了,或者在事后她主动向韩晓娟道歉,那么在多年后,韩晓娟还会对她进行一系列的报复吗。

至于书的第三部分,大概想表达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查看身边人的信用等级,甚至可以屏蔽自己不喜欢的人,让每个人的过去都变得更加透明了,我相信这是一个让人们树立良好信用的好办法,但是不实际,透明意味着缺少了一部分自由,人类如果每天只为了提升自己的信誉而活,那跟机器是一样的,所以在我看来第三段写的特别扯淡,不过他确实表现了许多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就像我第一段写的一样,网络暴力主导世界。这一部分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个脸上有胎记的男人,将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人,推向了人民的法庭,让群众来决定他们的死活,一句一句歹毒的话,出自不同的阶级,有学生,有买不起房子的上班族,有老年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活死人,不计后果的言论,就像仙人掌身上的刺,若是靠近必以血馈赠,所以,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性善论,性恶论,更多的是人类的无知,也许只有等到所有人意识到自己已是游戏中的一员时,才会憧憬有一个靠谱的惩罚机制来保护自己吧。

中国有句古话“冤冤相报何时了”,以暴制暴有什么好处吗,有,能满足一时复仇的快感,这是弱者的想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是对于眼光长远的人来说,也许冰释前嫌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但是一定是最有用的,用爱感化仇恨,用制度保护弱者,我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只可惜我这一介草民,是注定不能理解鸿鹄之志的,所谓的改造,只是妥协。作者:雷明

精选阅读

《重返狼群》读书心得3000字之五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为了帮助我们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感知语言的魅力,家长会买很多高分作文书,让我们要多阅读别人的佳作。阅读高分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你印象深刻的高分作文是哪一篇呢?供您所需,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重返狼群》读书心得3000字之五”,仅供阅读,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回到獒场,格林依然非常依赖“母亲”,但它已经长大,身为一匹狼,人不可能保护它一辈子,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獒场,广阔的草原才是格林真正的家。

格林必须重回狼群,才能成为真正的狼,它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随着格林渐渐成熟,母子分离即将到来,就像人类的母亲送孩子到遥远的异地,孩子开始独立生活。

冬季适合狩猎,格林又到了最佳入狼群的年龄,它急需找到属于自己的种群,所以他们休整一段时间,决定再回狼山,为格林寻找狼群。

等待总是煎熬的。他们带的干粮再一次吃完,欣慰的是格林已经长大,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照顾他们。格林可以独立了。人有人道,狼有狼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格林终于跟着一头老狼加入了狼群,并和他们一起追杀牦牛,回归自然。然而,李微漪和亦风就像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离自己而去的父母,有千万种挂念的理由,有太多的不舍,苦苦盼望着与失散狼子重逢。

但狼需要自由,终归要回归自然,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和更广阔的天地。

[读书感悟] 《烛烬》读书心得3000字之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里的重头戏。为了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父母会要求我们看优质的高分作文,想要写好作文,需要自己多看、多学、多写。阅读高分作文,让我们沉醉其中可以给我们带来愉快的感受。你知道写好一篇高分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读书感悟] 《烛烬》读书心得3000字之三”,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相信很多读者的内心是难以平静的。您是否在寻找优秀的作品读后感?以下为我们为你收集整理的[读书感悟] 《烛烬》读书心得3000字之三 。

心灵也只有在不是“另类”的情况下,在其态度要比信赖还要隐秘、真实的情况下,才能帮到另一个心灵。

最近利用碎片时间看了马洛伊·山多尔的《烛烬》,马洛伊·山多尔是20世纪匈牙利文坛举足轻重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同时,他还是20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者和孤独的斗士。马洛伊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持独立的精神人格。

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的风风雨雨,从来不与任何政治力量为伍,我行我素,直言不讳,从来不怕当少数者,哪怕流亡也不妥协。岁月和历史让他失去了一切,但他仍然坚持对自由理想的追求。

最后,马洛伊在圣地亚哥家中用一枚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以自由地选择死亡这个高傲的姿态成为不朽。马洛伊曾经写过一首《在考绍》的诗,讲述了生与死的轮回:严肃的,令人回忆的,与亡者以你相称的,与先人相互慰藉的,孤傲和独一无二的旅行,这也是宿命——我在这里开始,或许也在这里结束。

今天想讲的是他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本,也是我看完以后的一些感受。我非常欣赏马洛伊的文笔,文中的独白直抵人心,很多地方我需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大概理解。这篇文章也只是原文的搬运工。

《烛烬》的匈牙利文直译是“蜡烛燃烧到了根部”,不难理解,整个故事从点燃蜡烛迎客开始,到蜡烛燃尽送客为止,两位四十一年未见的老人聊了他们一生的沧桑。

故事的开头是一位将军站在挂着画的墙壁前沉思,他在一副画框面前停驻,画框里并没有画,但是将军清楚地记得这幅画,并且是他命人将这幅画从墙壁上取下,画里的人物不是别人,是克里斯蒂娜——将军去世多年的妻子。这些画把将军的记忆带回了儿时。他想起一个叫康德拉的“朋友”,一个贯穿了他一生的人。康德拉出生普通,平时少言寡语、周密细心。他们相识是在十几岁的时候,从一同寄宿的那刻起,他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书中这样写到:“他们之间的友谊是那么严肃而沉默,就像所有触及生命本质的伟大情感那样,他也包括了羞惭和负罪感。一个人不可能毫无负罪感地将另一个人从他人手中夺过来。”

后来,将军把康德拉介绍给了自己的父亲,父亲郑重地说:“他是你的朋友,那也是我的朋友”。自此,康德拉住进了庄园,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打猎、一起培养军人的品德,一起畅聊到深夜,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共用的,乳娘妮妮一直看在眼里,她知道那孩子有一天会离他而去,那时候将军会非常痛苦。

是的,多年后的一个早上,将军找不到康德拉了,他不辞而别了……将军等了他四十一年,希望能从康德拉的嘴里得到真相,但其实在漫长地等待中,将军心里已经有了真相。又回到故事的开头,将军站在画廊前,一边看画,一边等待一位即将相见的老朋友——康德拉。两位老人四十一年后的重逢,餐桌以及屋内的摆设还是四十一年前他走时的那样,那一刻他俩全都感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等待的日子为他们的生命注入了力量。同时,他们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重逢,也是他们的终结。

点燃蜡烛,将军开始说出他在这孤独又愤怒的几十年里找到的真相。康德拉走后,将军和妻子克里斯蒂娜去了他的住所,他看到里面的陈列,看到钢琴,看到他对音乐的痴迷,他意识到康德拉不是一个军人,他是一个艺术家。这也是他在军队被人称为“另类”的原因。康德拉喜欢的音乐,并不是为了让人忘却烦恼,而是触发人的内心激情和负罪感,是想让人的生活在自己内心、在意识层面变得更加真实。

当然,将军还看到克里斯蒂娜,他的妻子,对这个住所里的摆设十分熟悉,根本不像第一次来到这里。克里斯蒂娜出身也很普通,作文将军给了她幸福、荣誉以及地位,她同样热爱音乐,美丽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渴望自由的心。在不久前的一场宴席结束时,将军感觉到克里斯蒂娜也是一个“另类”。而当克里斯蒂娜从将军口中得知康德拉出走的消息时,她说了一句“这个胆小鬼”,这是他和将军说的最后一句话。

就在康德拉走的前一天,将军和他一起去森林打猎,在打猎中发生的事情或许就是真相。在森林里,一头麋鹿停驻,将军站在离麋鹿的不远处,他听到一些细微的声音,是有人扣动扳机的声音,将军意识到,在身后的灌木后面,有人正在举枪瞄准,而他和麋鹿都在瞄准线上,举枪的正是康德拉。

他们相离不近,但是将军清楚地听到了他的一举一动,在那将近一分钟里,将军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举枪的人内心也无比挣扎,最后他放下了抢。第二天就走了……一个人并不见得在他举枪杀人的那一刻更有罪,罪发生在先,意图才是罪。在康德拉举枪瞄准将军的那一刻,他们的友谊就已经彻底地结束了,他的不辞而别和克里斯蒂娜的沉默说明了一切。康德拉走后,将军和克里斯蒂娜没再说过一句话,八年后,克里斯蒂娜去世。

逃走和死亡都一步步证实将军的推测,而这也是真相。康德拉和将军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是因为他们都宽恕了对方身上的原罪,康德拉宽恕了朋友的财富,近卫官的儿子宽恕了康德拉的贫穷,但在举枪的那一刻,在逃走的那一刻,永远也无法宽恕。在他和将军相处的二十二年里,他恨了将军二十二年。欲望、虚荣、私心、嫉妒和复仇潜伏在人们心底的黑暗中,那种冲动致使他举枪对着自己的朋友,一个贯穿彼此一生的朋友。

在餐桌上,将军平静地说完以后,康德拉以沉默证实了将军所说的一切。将军又问了另一个问题:“对这位早已过世的女人的痛苦迷恋,难道不是我们生命的真正内容吗?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你是否也这样认为,生命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那股有一天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之后永远燃烧到死的激情?不管这期间发生什么,如果我们经历了这个,或许我们就没有白活……”将军说了很多,他想听听康德拉的见解,康德拉的回答是:你很清楚,是这样的。

蜡烛微弱的火光摇曳了几下,他俩默默告别,无言的握手,两个人都在深深叹息。康德拉走后,将军让妮妮将克里斯蒂娜的画像挂了回去。我无法评判谁对谁错,整件事情也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对和错,而这次相逢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全部力量,相逢即结束,对往事的结束,对过去四十一年的猜测、等待的结束。漫长的等待、无边的孤独、压抑的愤怒,在时间地冲刷下变成了无言、沉默。

一切都在轮回,他们在世界上转了一圈,然后相遇、交往、结束。

[作品悦读]围城读书心得3000字篇一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帮助我们培养真情实感,感受文字的魅力,老师会让我们参考高分作文写法,想把作文写好,自己肯定是要下功夫的。阅读高分作文,让我们沉醉其中可以给我们带来愉快的感受。哪些高分作文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呢?为了您的需要,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作品悦读]围城读书心得3000字篇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947年发表的《围城》是文化昆仑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少数的佳作之一,被称为新《儒林外史》,推崇为一部近代中国的经典之作。小说中一面是钱钟书展现的生活本身:书中以留学归国的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要线索,塑造出了20世纪前半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畸形知识分子群像,揭露了造成这群人沉沦的社会环境;一面是钱钟书展现的自身:钱钟书在书中以富有生气的比喻反映深刻的社会内容,以诙谐幽默的讽刺描绘社会和人生,挖掘人物灵魂,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底,也显示了《围城》双重的魅力。

《围城》中主要塑造了这样一群知识分子的形象:懦弱、懒散而且虚荣的方鸿渐,欧洲留学四年却换了三所大学,凭兴趣随意听了几门课。为了给亲朋一个交代,也为了给自己遮羞包丑,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一张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回国后最初在岳丈的银行做

职员,如笼中之鸟,一饮一啄都听命于人,甚是卑微低下。至于和苏小姐的交往也是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太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方鸿渐不爱苏小姐,却从来没有明确回绝苏小姐对他的爱意,使苏小姐对他爱的误会越来越深。但直到遇到了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唐晓芙时,才下决心彻底回绝了苏小姐。无奈由于苏小姐被拒绝后疯狂的报复和唐小姐严格的爱情标准,这段感情天折了。这时,三闾大学的聘书使方鸿渐还存有一点体面地离开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讲面子,自视很高的方鸿渐在赴三闾大学的旅途中觉得与李梅亭、顾尔谦这样的宵小之徒为伍简直是可耻的堕落。在三间大学期间他一面对高松年用政客手腕办教育极为反感,一面直到他被解聘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刻,还幻想着校长派人送来教授聘书。回到上海再度失业后,孙柔嘉要他进自己姑母的工厂做事,他大喊道:资本家走狗的走狗是不做的。

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单位是否也是虚构的。但无论如何,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一个围城。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和方鸿渐同去三闾大学的还有他的同情兄赵辛楣。他曾经是苏文纨的追求者,做过孙柔嘉的监护人,又是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的学生。赵曾错误地把方当做自己的竞争对手,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敌意和傲慢无礼的态度。还不惜暗中向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推荐了方鸿渐,想借此把方鸿渐和苏小姐分开。赵辛楣留洋学的是政治,颇有政治家的见地和风度,而且擅长用响亮流利的美国话演讲。赵虽曾强调过自己对苏小姐的心思,却在见到年轻的汪太太以后感觉她和苏小姐相像,于是与汪太太有了似乎超越礼数的交往,但是赵辛楣怎么也没有想到老校长高松年也对汪太太抱有非分之想,向汪处厚揭发他们的私情,赵辛楣只得仓皇地离开了三闾大学。

三闾大学虽然地处湖南一个偏僻的乡下,但远非一方净土。道貌岸然的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这个老的科学家找教授的出发点决不是为了教学,为的是好控制他们,因而他找的教授,诸如李梅亭、韩学愈、汪处厚、刘东方等都是些没有名望的并非非有他们不可的人。他不敢得

罪部里的次长,只好让他的伯父汪处厚做了中文系主任;以学校高价买了李梅亭的一箱子西药作为对老朋友的补偿。高校长有怕硬的一面就有欺软的一面。面对涉世不深、没什么身份背景的方鸿渐就大施手段、欺骗压榨,食言降其为副教授,狠狠给了方鸿渐一个下马威。堂堂国立大学的校长就是这样一个心术不正、老奸巨猾、玩弄权术的学术界政客。

种是真正大的写入,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才能,他们有他们高尚的情操。他们是因为他们近乎模范的举止,才赢得别人的尊重。而另种,则是完全相反的。他们用旁门左道,说谎时,能够令自己都骗过来。他们深有城俯,他们的行为举止有时真是没有良心可言,犹如上面写的校长。而社会上更多的,是后者,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袁世凯用了多少手段才当上大总统?乾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就连现在的企业在商场上竞争,也用尽手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面对这些时都能够狠下条心的。多数的人都像方鸿渐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点的虚荣。他们处处做小人,又不得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情场也罢,名利场也罢,乃至当时的整个旧中国就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围城》中这些人物身上的蜕变人格是在中西文化交会中所产生的畸形儿。他们在西方文化面前的盲目的崇拜反而加速了传统的国民性与媚外哲学的碰撞,使民族在惰性中又浸染上了西方商业文化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造成了人格的异化。当时留学现象趋之若鹜,不仅学自然科学的学生要出国,就连专学中国文学的学生也要出国深

造,因为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就像方鸿渐所说:现代的留学生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可以摆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了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

子、出痞子,非出不可,见了博士硕士这些微生虫们,有抵抗力自卫。但是,有些出过痘子的人,对这件事念念不忘。教育部派来指导的官员,谈话中每句必言兄弟在英国的时候,才疏学浅的曹元朗,到处挂着牛

津剑桥的幌子,来装点自己的门面,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历史这座怀旧围城之中。钱钟书先生以这样幽默的语调,除了批判当时之人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调侃当时老人的迂腐、留学生的傲气,揭露无谓的婆媳之争、妯娌之争、情敌之争、同事之争外,真正要阐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无形的四堵墙下过完一生。每一个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命运,只是在于你在这围墙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终想着去冲出围城,那你永远只能独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价值。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钟书先生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就那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讲,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

确实,我们的生活中围城随处可见。不仅仅是恋爱婚姻、工作事业,还有学习生活、交友处世,无一不有一个城把我们围着。围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钱钟书用幽默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虚荣。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又如: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这些语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又想像着作者所描述的情景,给人深深的同感,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围城》里,作者写的虽然是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这类人,只是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的人类。但《围城》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旧中国的背景风貌,同时也展现了钱钟书自身驾驭语言的能力。钱钟书在他的《旧文四篇》里曾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有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精深的理论研究,加上高超的想象能力,使《围城》中的比喻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地。方鸿渐的父亲、岳丈来信,都盼其能获得博士学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仿佛之后的一句比喻,把当时的留学观念和留学文凭的巨大功用写得十分幽默、含蓄。

作者把人性的虚荣讽刺得淋漓尽致。对于大学教授,他们借着兵灾来吹嘘:汪处厚得意地宣扬他南京的房子;陆子潇流露出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李梅亭在上海补筑洋房;方鸿渐也把故乡老宅放大了好几倍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乌托邦的产业,破坏了许多单相思的姻缘。对于方鸿渐的两个弟媳,则是开了自己嫁装的虚账,调查孙柔嘉的陪嫁。人物形象是那么鲜明。

当我读完全文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这样都结束了吗?对于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整个《围城》,让人去细细地思索、静静地品味、慢慢地鉴赏。全文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吗?

读完《围城》,从主人公精彩而又独特的故事前后,我看到了作者所表达的人性和表现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动传神的描述。虽然人生时刻都存在围城,但是要看我们怎么去把握,怎么去感受,该近的近,该出的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最后我还想说一句,愿我们能好好的把握好、珍惜好今天的生活,我们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围城,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更美好的。

童年读书心得3000字范文


作文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引导我们去观察和探索生活,锻炼写作能力,老师会让我们参考高分作文写法,想把作文写好,自己肯定是要下功夫的。阅读高分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你知道写好一篇高分作文有一些什么技巧吗?为此,小编为您精选的“童年读书心得3000字范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誉为俄国最优秀的自传小说之一。《童年》写于1931年,它向读者们展现了高尔基童年时期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记录了高尔基在沙皇统治下的心路历程。书里十分成功地塑造了几个角色,尤其是外祖母这一角色,她被称为俄罗斯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的面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阅读《童年》时,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难历程。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优质读书心得] 《金融炼金术》读书心得3000字其一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为了锻炼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会要求我们看优质的高分作文,想要写好作文,需要自己多看、多学、多写。阅读高分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字的乐趣,感受语言的魅力,并爱上语文。高质量的高分作文是什么样子的呢?应您所求,小编尽心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优质读书心得] 《金融炼金术》读书心得3000字其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周读了两本书,第一本是梁恒写的《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这本书记载了他和索罗斯20年的珍贵友情,这本书是碰巧接触到的,于是就有了看第二本的欲望;第二本是索罗斯写的《金融炼金术》,这本书一开始我不敢读,因为很多人评价是哲学书,一般人看不懂。

索罗斯没有用精确的数字,更多的是用很宏观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其中贸易逆差、利率、汇率、经济、美元指数等都变成了变量,并且组合成了一些公式,索罗斯用变量的方式去解读里根时代的繁荣,国际的借贷等宏观事情,难怪书名叫做炼金术,索罗斯是在实验自己的理论。

这次读后感谈谈一个非常宏观的主题,也就是索罗斯书中的第七章:“里根大循环”。这是一个循环促进了美国的繁荣的循环,它牺牲了债务,但其他的一切都是良性循环,生生不息,为美国的80年代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崇拜的人中里根肯定算一位了,他经常提到里根是伟大的总统,他希望美国像里根时代那样强大。索罗斯的书中就详细解释了里根时代的繁荣大循环。

索罗斯对里根繁荣的理解:里根上任后第一个预算方案是减税并且增加国防支出,这两件事情会造成政府大量的资金流失,所以里根选择了最小阻力方案,就是借债,结果就是庞大的预算赤字。美联储当时的政策是货币的供应非常严格,所以美国借了这么多债务,直接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几乎借不到钱,这产生了1982年的国际债务危机。为了应对国际债务危机,美联储1982年降低了利率,放松了货币供应,美国预算赤字迅速增长,市场钱多了便不再像以前那么压抑,经济起飞了。压抑久了之后的释放,市场当时处于需求非常旺盛的开端,这么旺盛的需求导致了利率再次被拉高,银行大胆争取存款,金融资产的回报率非常高,外国资本被吸引过来了,部分是因为金融资产高回报率的诱惑,部分也是由于里根总统所激发的信心。美元强劲,强势的美元再加上正值利率分别促进了持美元的不可阻挡的热潮。强势的美元吸引了进口,而进口又起到了满足过热需求、平抑物价水平的作用。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开始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强势的货币、庞大的预算赤字、巨额的贸易逆差相互加强,共同创造了无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保持美元强势会造成贸易逆差加大,贸易赤字会更大,但是里根不care并表示那就借债嘛,借债会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加大。贸易逆差加大一般来说需要美元贬值才可以解决,但是里根选择了“增长的预算赤字增长的贸易逆差”,并选择保持美元继续强势下去。美元的强势导致其他国家赚了美元之后也会追捧美元资产,美元继续回流入美国,其实转了一个圈钱还是回到了美国。当时欧洲抱怨美元太强势,欧洲始终不清楚这动机何在,而美国行政当局则漠然置之。

但是最终,偿债的负担增长注定会破坏大循环所依赖的基本关系,到时候,偿债负担太高会导致利率的下降,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资本的逃逸,这时候再加上贸易逆差就会引发灾难性的美元崩溃。大循环持续时间越长,美元攀升得越高,那么下跌的危险就越大。

美国负很多债其实不是大事,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巴菲特今年都公开说了:“历史上负债/GDP比现在高得多的时候都没事,现在这点算啥呀…”,中国人特喜欢说美国20万亿这么多债务,是不是快完蛋了,我只想评价一句,真想多了。

索罗斯认为“坚挺的美元和较高的实际利率注定要超过预算赤字的刺激作用,注定要削弱美国的经济”,到了1985年,美国的贸易赤字以惊人速度增长,高估的美元进一步阻碍了美国的出口,而廉价的日本进口商品和服务冲击威胁着美国的国内企业。索罗斯觉察到新的盛衰序列即将拉开帷幕。

1985年8月,索罗斯开始坚持写投资日志,记载制定投资决策背后的思考,索罗斯将其称为“实时实验”,他试图解答帝国循环能持续多久。他将日志看作是对自己预测金融市场的能力的测试,也是检验自己理论的好机会。索罗斯在1985年8月到1986年11月之间的看法和投资策略都被详细记录了下来。后来,这本日志出现在索罗斯1987年的《金融炼金术》一书中。

1985年9月,迎来了索罗斯的第一次大测试。1985年9月6号,索罗斯认为德国马克和日元会上涨。但是当时,这两种货币一直在下降。索罗斯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帝国循环理论。他在马克和日元上都是多头持仓,总价值达到了7亿美元,比量子基金的总资产价值还要多。尽管索罗斯已经亏了一些钱,但他仍然有信心,事实会证明他是正确的,于是他加仓到8亿美元,比基金的价值多出2亿美元。

到了1985年9月22日,索罗斯的设想开始变成了现实。新任的美国财政部部长詹姆斯·贝克(JamesBaker)决定让美元贬值,因为美国人开始要求保护国内的企业。贝克与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即俗称的“五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酒店会晤,索罗斯听说了这次部长的会面,很快就意识到财政部长要做什么,他连夜买入数百万日元。

财长们的确做出决定,让美元贬值,达成了《广场协议》(PlazaAgreement)。根据协议,要“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来“有序地对非美元货币进行估价”。这意味着中央银行现在有义务贬值美元。

协议签订后的第一天,美元对日元下跌4.3%,从1美元兑239日元下跌到222.5日元,创下有史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索罗斯很高兴,因为一夜之间他净赚了4000万美元。索罗斯公司的基金经理拉斐尔那天早上看见索罗斯就说:“干得太棒了!我太佩服你了。”索罗斯继续买入日元。在1985年9月28日的日志中,索罗斯将这一击称为“一生的暴利,上周的利润不但弥补了过去4年在货币交易上的所有损失,并且还有赢利”。这次投资一时被传为佳话。斯坦利·德鲁肯米勒1988年开始为索罗斯工作,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1985年的秋天,其他的交易者纷纷效仿索罗斯买入日元,那天早晨日元开盘就达到800点的高位,他们赚钱了,如此迅速地赚这么多钱,让他们激动不已。

然而,索罗斯却在关注着更大的问题。“据称索罗斯冲出房间,告诉其他交易员不要再抛售日元了,他会买入他们的仓位,政府刚刚告知他,美元明年还要贬值,那么为什么他不再贪婪一些,买入更多的日元呢?”接下来的6个星期,中央银行继续压低美元。到了10月末,美元已经下跌了13%,1美元兑205日元。到了1986年9月,又下降到153日元。外币兑美元平均升值24%~28%。

美元从1985年广场协议后开始贬值,到1987年10月下跌最为迅猛,10月份也诞生了1987年美国股灾,因为大量资本撤资了。

索罗斯在股灾中由于高杠杆损失惨重,但是他迅速止损,保留实力,之后立马做空美元,1987年他的基金仍然涨了14.1%。

1988年美元才开始转升势。

里根大循环从1985年9月开始伴随着美元贬值无法继续。1995年开始,新任总统克林顿的政策是尽量不负债,他倾向紧缩的财政政策,所以美国从1995-2002之间负债几乎无增长,并且实现了财政连续三年的盈余,克林顿的政策为美元提振,美元从1995年到2002年之间持续升值,这段时间苦了日本,大量资本撤出日本,日本迈向了失落的十年。

经济学有句话叫做“世界的经济周期其实就是美元周期”,其实在索罗斯的实验室中,美元强弱只是一个变量,还有很多变量组合在一起,会创造出不同的盛衰序列,沿着序列走,就能无坚不摧。

我们再分析下2002-2008年这一波美元的下跌潮,这段时间美股很平淡,几乎没有涨。但是美国的房地产却气势汹汹涨个不停,低利率促进了美元走弱,市场上热钱太多了。2008年利率开始上涨,美元开始升值,导致很多次贷的利息升高很多,很多人没法还债了,直接导致了地产泡沫的崩溃。

最后,大胆猜测下特朗普的政策,特朗普是里根的崇拜者,他上任后实行减税、提高军费预算,并且提高政府负债,这和里根的政策几乎吻合。特朗普是否也想实现一次繁荣的大循环呢?

2017-2018年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元一直在跌,其实2017年初之前美股就呈现出了涨不动的态势。但是特朗普宣布的减税确实提振了经济,就算美元跌了资本也回流到美元本土。

从2018年4月开始,美元走了一波升浪,可以看到美元指数和之前高点相比还很低。如果美元真的继续走强的话,国际资本一定会追逐美元资产,可能和里根时代一样,强有力的经济、强势的货币、庞大的预算赤字、巨额的贸易逆差相互加强,共同创造了无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

那时候特朗普就不会被称为弱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