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2022读后感:《我与地坛》读后感1篇

发表时间:2022-07-16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2022读后感:《我与地坛》读后感1篇”,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我与史铁生共同走进了地坛,它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和散落的玉砌雕栏丝毫没有遮住地坛的光辉,地坛露出了它的本质: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地坛洗尽了铅华,显出朴质与简约。于是,一个失意的人就摇着轮椅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园子。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从蜂儿、蚂蚁、瓢虫、露水中我仿佛嗅到了生命的气息,纤细弱小的身体却蕴藏着无尽的生机。我想,人生也如同这园子一般,可以贫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个人若是被命运击垮了,那么他岂不是连这些细小的生物都不如?

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着死与怎样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们生存,就要实现我们的价值,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去。

母亲对史铁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激励。可以说,园子是用自己的胸怀包容着作者,母亲是用爱包容着作者,“有过我和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这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一个鲜活灵动的缤纷的世界,不仅让史铁生感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我常常想支撑着史铁生以残疾的身躯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感恩,感恩母亲,感恩生命也许是最好的答案。《我与地坛》表现的对生命的理解,值得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

精选阅读

2022读后感: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1篇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我想您对作者写的作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以下是小编吐血整理的“2022读后感: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1篇”,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好孩子,你们看了一认为好孩子做事认真,做事细心,而我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时,觉得好孩子不一定是学习好,做事认真的人。

《我要做好孩子》的主人公金铃就是一个学习并不好,做事粗心,但却被老师、家长认为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好孩子。

金铃,女,刚过十一周岁生日,读六年级,身高1。55米,体重50公斤,在她身上发生许多好玩的故事,让家长和老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金铃小时候上一年级时,班主任几天上一节“公开课”,有一次上课,金铃觉得脚不舒服,干脆把鞋拖了,当老师找她回答问题时,才发现自己是光着脚的,当时班级里坐着许多听课老师,班主任看金铃这样,鼻子都气歪了。你们说,主人公金玲是不是又好气又好笑?

金铃从来不能受冤枉,就是冤枉也要把事情弄个明明白白,同学们在张灵灵家补课时,刑老师因为有事来晚了,先到的同学乐开了花,玩了起来,张灵灵、李小娟、胡梅看书时,刘娅如想加入,胡梅不让,大赛就开始了,几个垫子在客厅飞舞,张灵灵家长看见时,不高兴了,告诉了邢老师,这样,尚海和金铃就成了犯人,金铃火了,叫于胖去承认自己说谎,刑老师终于知道了真凶。

粗心,金铃也有这个缺点,一次,老师给金铃出了十道题,金铃紧张做错了三道,又不紧张了,剩下的三道题全作对了,老师有点不明白,金铃是好生还是差生?

这就是我读《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时认识的主人公,即使她粗心,做事不认真,但是那可爱的笑脸,甜蜜的笑语我永远不会忘记。

2022读后感:飞鸟集读后感1篇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2022读后感:飞鸟集读后感1篇”,欢迎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为您带来帮助。

我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跟随父亲到清华上课,在路过教室时看到一句格言:凡是有圆满的品性的事物都是人类共有的,是美的东西就不能让人独占。于是我记住了泰戈尔。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不管何时读到泰戈尔的《飞鸟集》,我都分不清,是因为泰戈尔而喜欢上《飞鸟集》,还是因为《飞鸟集》而喜欢上泰戈尔。

在《飞鸟集》里我读到了泰戈尔对时间的感悟。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吗?或者仅仅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其实在严格意义上,我们感受不到时间,只能感受到运动,然后把运动的过程描述为时间。夏天的飞鸟和秋天的落叶都是在我们主观感受中描述客观的事物,但我们相信日月的轮转同步于生命的轮转,相信这就是时间的力量。我们的每一次努力,其实都想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而生命就是一场关于时间的博弈,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和别人交换着时间。学习就是一种提高效率,从而获取更多时间的方法。吊诡的是,效率又和时间成反比。当你在课堂上听的津津有味时,你会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而感叹人生苦短。当你在课堂上觉得索然无味时,那就是度日如年,才上半节课就有长生不老的感觉。于是,对于那些拥有超高效率的人来说,必定更加珍惜时间,也享受时间带来的一切美好。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这些人将拥有所有的时间及资源。

今天,我理解泰戈尔的那句话,为什么要挂在清华的教室中。因为除了要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大家一味追求效率,掌握更多的时间及资源但这些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懂得谦让和善良。所以泰戈尔还说过:教育不应当是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明,更加宽容、仁慈。

每一次打开《飞鸟集》就看到泰戈尔的智慧充盈世间,每一次合上《飞鸟集》就感觉人性中至善的力量贯穿始终。也许此情可待成追忆,也许只是当时已惘然。

2022读后感:《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之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特意准备了“2022读后感:《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之二”,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作者提出:每个人因为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与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这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合作。

阿德勒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肉体和心灵二者是生活的表现,它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心灵正是指挥肉体朝着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和优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对他人产生兴趣而又决心要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心灵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使肉体正确行动,从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气前进。

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在人的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示着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早期记忆又特别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简单的表现方式。梦是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梦的目的是在支持生活方式,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方法的感觉。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他在梦中必须努力追求优越感一般。

家庭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亲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积极的方式处理好职业、友谊和爱情三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是学校教师的任务。教师应该对儿童有真正兴趣;同时也训练他们对别人发生兴趣,使他们走上独立而又与人合作的生活道路。

青春期的所有危险,都是由于对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社交和爱情)缺乏适当的训练和准备所造成的。青春期给人的只是个机会,是开始对成年人的生活问题做出独立的而有创造性的解答。

罪犯也是追求优越感。然而,由于罪犯追求的是属于他们私人的优越感,结果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全部失败。我们应该指出他们的错误所在,并鼓励他们对别人发生兴趣,学会与别人合作,同时采取其它有关社会措施。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由自卑走向超越,社会犯罪的数目也会大大减少。

作为生活三大问题之一的职业,与其它两个问题紧密相关。童年时期的经历和人后来职业的选择大有关系,家庭和学校对儿童未来职业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每个人在爱情和婚姻中的表现都与他的生活方式相一致,都与反映出他是自私自利的还是充满合作精神的。

在《自卑与超越》里,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能够超越自己。

书上说到:我们的文化和国民大抵都有一种“自卑而超越”的心理。这种心理对我们文化中重视教育和教育价值的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的,我觉得它也是一种学习心理,因为有矛盾才有进步,只有把学生置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他才能进步。然而,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每个孩子都去追求优越感。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教育者必须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精神健康和幸福,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风格,否则会造就成被称为“生活的失败者”的各种问题儿童。这些儿童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溺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而这些错误的优越性追求,正是教育中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注意的地方。

如果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而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人的危害是严重的。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第一,澄清学生不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同时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不能总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相反,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克服不足,发挥优势,找回自信。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胆量,让学生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和“我能够做好!”,不断给自己增加勇气,树立对自己、对人生的自信心,以这种自信与自卑对抗,战胜自卑。在学生能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学生,让学生达到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一点“特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第三,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让学生知道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就要正确的面对批评,让学生知道父母和老师说你不对和比别人差,其实并不是说你真的很差,而是为了给你一种鼓励和鞭策;或者只是一时的气话,并不代表他们的本意,我们应该分析他们当时说话的场合和情境,不能捡起话来就往自己身上套。如果真是他们的不对,你也可以事后与他们评理,为自己辩护。对同学们的评价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总之,我们不能消极地对待别人的批评和评价。

虽然,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心理素质教育,防止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了自卑也应当正确对待。帮助学生树立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更好地发展。

读后感参考: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模板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读后感参考: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模板”,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本是最青春的年华、大展宏图,却被上天的冷水泼得透心凉;汹涌澎湃的大海被定海神针镇住,动弹不得。

被上天赋予了与众不同的东西,可恨?却不可违。不可违便面对罢。从古至今,无一名震华夏内外的人不如此。并非是顺从,只是适应。生与死,是一个定数。谁不曾想过,死后是何等的凄凉——世界诞生了你,你有没有为世界作一份贡献。

死,可不是必然的吗?“人从出现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逐步走向死亡。”我们的生命的长度,不由我们控制,哪怕神童曹冲、算无遗策的郭奉孝。但宽度,是可以控制,延长的。

谁说不是,只要贡献出了,哪怕微小,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也会有一席之地。但若有了那般思想,怎会再贪图功与名?

曾几何时,人们在官场,生活中彷徨,迷失方向,他却是比彷徨更加的阴郁。寂寥的日子,寻到了地坛。地坛啊,荒芜却不衰败。如同在漫漫雨夜中失了眼睛,无目标、没了希望,近乎绝望。地坛的模样,就似把伞,尽管不能完全遮风挡雨,却也能为心中觅得一片宁静。

宁静得,快要忘了那个日日担忧儿子的母亲。煎熬的最后——应该说是没有最后吧,她还是将爱继续,给儿子宽容。累就累吧,儿子好就好。被上天过早的赠送了成熟,他懂了。黎明的到来,地坛万物光辉。不再需伞,因为,心已懂得在暴风雨中飞翔。

莫再道,嘤嘤而泣,只因缅怀之后,理解了一切。一切后,是对世人的告诫与希许,一页页笔墨,是他生命长道上横着堆积的一生之感。那是有些许忏悔,也有许多的深情。

月上檐角,唏嘘了他的离别。跨越两届的宽度停止了延伸,人们漫漫品味,回廊踱步。那灯火明灭,宽度延长了多少人的心。

2022读后感:阿长与山海经的读后感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读后感:阿长与山海经的读后感”,敬请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文取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讲述了先生幼时与其保姆阿长之间的点点趣事,令人记忆犹新。

文中描述了封建社会下一位普通妇女的形象——长妈妈。长妈妈是一个集缺点与优点于一身的形象,她喜欢在背后与人低头絮语,还竖起两根手指,上下摇动,或点着对手和自己鼻尖,这不禁让我脑中浮现出现代人常用的一个很好玩的:“八卦”,又或许这些家长里短的饭后谈资是封建妇女真实的生活写照吧。长妈妈常爱向母亲告状,夏天睡觉时还常把身子舒展成大字形,一条臂膊搁在先生颈上,一下便占据了大半张床位,那样的睡相,不禁令人啼笑皆非。长妈妈在长期封建社会的感染下,自然少不得些迷信色彩,这也更使得长妈妈这一形象变得鲜活生动真实起来。长妈妈极讲那些繁琐累人的规矩,这也怪不得先生的不耐烦了。每当正月初一的清早,先生便会在长妈妈那极度肯切惶急的注视下向她道“恭喜”,起来后还要吃上个福橘,寓意一年平安顺遂,先生这才算受完了元旦辟头的“磨难”。然而,长妈妈所教的还远不止这些,这使先生和读者感到古怪的同时,还不禁感叹起封建社会来了,在那样约束着,编条着人们思想,禁锢着人们灵魂,笼罩着黑暗与阴霾的制度下,再来看一看长妈妈的形象,便不觉为怪了。因此,文中也不难看出先生对这种封建礼教的教条思想的批判与谴责。

在长妈妈这一形象的塑造中,先生还赋予了她善良与爱的一面。话说先生小时因长久惦念着充满神话色彩且对儿童极富诱惑力的《山海经》,常常念叨不断,长妈妈在听说如此后,即使胸无点墨,却仍将先生的话铭记于心,克服了重重困难替先生寻到了四本。那时的先生该是既惊喜又感喟的吧,因此他在书中感叹道:“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的确有伟大的神力。”长妈妈的细心与善良,使我心中对她油然而生出一股钦佩来。

长妈妈,一个封建社会下的妇女,却用她最真的性情与最诚挚的爱和善良,打动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