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最新读后感汇总。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船借箭的最新读后感汇总”,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草船借箭的最新读后感 篇1
《三国演义》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草船借箭》就出自《三国演义》。五年级时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的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周瑜看见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于是心怀妒忌,想方设法陷害诸葛亮。他以军中缺箭为名,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之箭,否则军法处置!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地答应下来并说只要三天即可。趁着漫天大雾,诸葛亮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支箭,使周瑜的计划落了空。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当我读到诸葛亮说:十万之箭十天造不好,必误了大事。看到这里,我想: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时代,胶漆、翎毛、竹子的制作成本高,怎么可能在短短的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呢?诸葛亮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啊。
当我读到周瑜对鲁肃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我都快被气吐血了。周瑜也太有心计了,摆明了要陷害诸葛亮,却摆出鸿门宴,步步紧逼,想至诸葛亮于死地,这样的阴谋行为实在不是君子所为啊。
当我读到诸葛亮请求鲁肃准备借箭材料,鲁肃不仅答应,而且他果然没有报告周瑜借箭的事情。我心想:鲁肃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明明是周瑜的手下,没有理由帮助眼下的对手诸葛亮啊。还有,诸葛亮为什么那么信任鲁肃,万一鲁肃把信息告诉周瑜,以周瑜的智慧一定会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如果那样的话,诸葛亮的计划不就完全实施不了了嘛!
在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查了相关资料。虽然一直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直到学完这篇课文,我才发现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多愁善断、长于巧思的人。周瑜逼他造箭,他早就观好天象,心中断定三天后必有大雾。不仅如此,他了解鲁肃老实、厚道的性格,所以只把妙计跟鲁肃说,不让他告诉周瑜。不仅如此,他更熟悉曹操的性格,他断定生性多疑的曹操面对大雾漫天,敌人来袭,必不会强追,只可能放箭。在整个借箭的过程中,他还不停地把船头、船尾来回调换,使两边的草人都插满箭,他还知道第三天刮的什么风,使船顺风顺水,像飞一样地行使20多里,让曹军追也来不及了。学完这篇课文,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诸葛亮那么聪明?查完资料,我知道了诸葛亮读书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通过专心研究,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
今后我要像诸葛亮一样学识渊博、宽宏大量,用自己的智慧证明自己的成绩。
草船借箭的最新读后感 篇2
读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士、青布幔子,并吩咐不要告诉周瑜。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
读到“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的时候,我想:诸葛亮怎么回事?明知是个圈套,怎么还答应周瑜呢?当读到“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用妙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的时候,我想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当读到“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的时候,我想曹操实在是太多疑了,最后造成看白白送箭给诸葛亮的结果。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想:诸葛亮真是聪明,巧妙地瓦解了周瑜的阴谋,顺利将十万支箭借到。我十分敬佩他。我要向他学习。
草船借箭的最新读后感 篇3
小时候,我以为诸葛亮很好色,像猪八戒那样,那是因为诸葛亮这个名字的开头是“猪”字,跟猪八戒一样的“猪”同音,所以我就觉得诸葛亮很好色。而且,小时候经常听别人说:你这个猪哥。就觉得诸葛亮不是个好东西。
但是,自从学了《草船借箭》后,我对诸葛亮的认识就改变了很多,因为在课文里写的诸葛亮是多么聪明,而且他还能知道三天后四更时会有大雾;鲁肃会帮助他;曹操不会出兵,会用箭……学了这篇课文后我觉得诸葛亮好帅呀!
我还听老师说,诸葛亮会预知多少年后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呢,哇!太棒了,如果诸葛亮还在的话,我也来个“三顾茅庐”,一定请他帮我算算十年后我会长成什么样子,不知道好看不好看……
我好崇拜诸葛亮呀!我觉得诸葛亮小时候应该很聪明,学习成绩有也很好,长大后,肯定有很多女孩追在诸葛亮屁股后面跑。
诸葛亮大概不会被淋到雨,因为他可以算出什么时候会下雨,下雨的时候待在家里,就不会被淋到了。
诸葛亮的机智,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他。如果我能像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的话,我就不用担心忘看天气预报了。
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个“超人”,我是多么的崇拜他呀!
草船借箭的最新读后感 篇4
历史上最懂天文晓地理,有知识,有胆量计谋,而且又知人心的人是谁?不用猜,一定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东汉末年,诸葛亮到周瑜阵下助援,周瑜看他有才能,比自己强,就十分不服气,想找一机会置他于死地。一次机会来了,他以与曹军水上交战来陷害诸葛亮,命诸葛亮三天只内造十万只箭,诸葛亮答应了。周瑜以为诸葛亮上了他的套,实际上,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的作法,暗地里已计划出一套借箭方案,只等那一天取箭了。经鲁肃的一手帮助,在第三天早晨,诸葛亮便开始了取箭计划。他的预料是那么准确,一步也没错。到了天亮后,雾散了,船也回来了。在周瑜面前,正好十万多只箭,周瑜惊讶极了,连连称赞诸葛亮,说自己比不过他,他真是神机妙算,天下第一!
诸葛亮确实是天下第一,读后我们都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周瑜是那么小心眼,为了陷害诸葛亮,用了千方百计,但幸好没被他得逞。诸葛亮的品质、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他做事认真仔细,多观察思考,有计划谋略,不马虎。
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仔细思考,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样虚心,宽宏大量,心胸宽阔,用自己的智慧证实自己的成绩,而不要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高傲自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
草船借箭的最新读后感 篇5
《草船借箭》写了诸葛亮知天时懂地识人心,顺利的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
诸葛亮先看天象,知道三天后有大雾,察看水流知道船回来是顺风顺水,还了解鲁肃是个老实人,曹操生性又多疑,不会出兵追赶,所以能借箭成功,因为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中可是以看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就拿队伍来说吧,为了打胜仗,队伍进行了艰苦训练,他们每天5:00起来跑步,队列训练……7:00才吃早饭。他们吃早饭时也是非常严格的,不准有一个人说话,只要有一个人说话就让所有的人站起来全部不准吃饭。由于这样的长期训练,他们有了良好的习惯,一旦打仗或完成其它的任务时才有过硬的体魄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
大到队伍的严格训练,小到一个学生的学习准备工作,都是为了打有把握之仗。
每节课前我们都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把书都放在桌上。例如上美术课要把水彩笔,油画棒等美术工具准备好;体育课时,我们要穿运动鞋,要做热身运动……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上好课,学好本领。
《草船借箭》告诉我们,要打有把握的仗,必然要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如队伍平时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学生课前要认真预习,考试前要全面复习。
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仔细思考,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样虚心,宽宏大量,心胸宽阔,用自己的智慧证实自己的成绩,而不要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高傲自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