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5-03-13

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合集6篇)。

我们不仅仅要缅怀,还要继续先烈的精神,将他们的精气神在我们身上不断延续。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新四军纪念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篇1

茅山抗日根据地在龙门村,有姓赵的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长。一个晚上,咚咚的敲门声打破了村里的宁静,父亲打开了门,一个将死的士兵拼着最后的力气,递上了一封信,留下了唯一的句话“信信……一定要交到新四军的手上。”父亲颤抖着打开了信,信上赫然写着鬼子进山抢粮的时间和地点,这个侦察兵冒死送来了消息,为的是让部队能抓住这个良机,一举歼灭茅山地区活动的鬼子,父亲顿时明白了事情的紧迫性。茅山地区的和平也许就决定于这封小小的鸡毛信了。而这么重要的信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了新四军军部,老赵看上了人小鬼大的海娃,海娃早就十分憎恨鬼子了,他们胡作非为,欺压百姓,让茅山一带了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他毅然绝然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的深夜,苇塘里只有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鬼子们是紧紧藏到窗里躲避到炮楼里去了,苇子还是那很狠狠地往处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一路上,海娃小心翼翼,可是鬼子就好像提前知道一样,海娃遭遇了鬼子。他急中生智,将信藏在羊的尾巴下,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他带他们去龙门村,海娃心中自是不愿意,他想到“好汉不吃眼前亏”,就假装投降,跟着他们走了。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逃走了。(JYm1.Com 句怡美)

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发现并被抓住了,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海娃把他们带到龙门村,这时敌人才发现自已中计了,打伤了海娃的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侯,新四军赶来搭救,全歼灭了敌人。海娃完成送信的任务牺牲了,新四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司令。

才12岁的海娃,为了家里的亲人,为了乡里的平静。为了部队的计划。为了早日把鬼子从茅山地区赶回他们的老家,毅然选择了暴露自己,给部队指引方向,他们幼小的生命,换来了鬼子的全歼,换来了久违的'和平。

多少年后,在他倒下的地方,一片旺盛的芦苇生长了出来。

迎着阳光,吹着和风,后人看到这儿美里的风景,又是否会记忆起今天的一切,原来是那些像海娃这样的为了祖国甘愿牺牲一切的人儿换来的。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这是多少先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用成绩来回报他们,用实力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行动吧!我们肯定会赢得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篇2

周二的下午,我们一行人乘坐地铁来到了广州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原先途中欢声笑语,嘻嘻闹闹的我们,当看到这庄严的烈士陵园,不禁变得严肃起来,因为我们来到了一个纪念一个个用血肉之躯抵挡外来侵略者,保卫国土的英雄长眠之处。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几项仪式。其中, 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鞠躬默哀。在肃穆庄严的纪念碑前,在严肃的氛围中,我们真正地诚心的默哀。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几十年前战士们英勇奋斗,捐躯卫国的壮烈场面。他们很多人都风华正茂,但为了解放中国,为了解救亿万中国人民,他们英勇献身,舍己为人。他们的'精神和壮烈牺牲的壮举都会永载史册的。也行我并不知道他们具体在那一 场战役中牺牲的,可是在这纪念碑前我却感受到一份炽热——那是战士们奋勇向前,英勇无惧,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内心涌动的炽热。

他们用热血铺下了我们美好生活的红地毯,他们用生命谱写了祖国和平的美好篇章,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四有青年,从战士手中接下保卫祖国的重担。

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篇3

今天,我们班同学跟随着老师去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踏进景点大门,只见这里盛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一排排松树挺立着,白墙黑瓦的房子,显得雄伟庄严。

穿过挂满革命领导人书法作品的碑廊,我们来到了陈毅总司令的房间。我们进去后的第一感受就是:这里太简陋了。木头桌子上立着一根蜡烛,旁边只有一支毛笔,上面的毛掉了不少,用的是砚台,想要写字还要自己去磨墨。书桌旁摆着一把步枪和几颗手榴弹,脸盆里的毛巾和被子还没有折叠好,我想这肯定展现的是陈司令刚睡下就被惊醒,去参加战斗时的情景。

士兵们的房间更别提了。床单薄得像一张纸,上面还有大大小小的补丁。床单下塞着一层稻草充当床垫子,连枕头也没有。而床呢?用的是几块木板拼成的。夏天来虫子怎么办?床的上方挂张布。夜里有情报怎么办?煤油灯一点,拿起毛笔快点写。鬼子夜里进村怎么办?步枪放在床边,醒来就能杀敌。就是这种艰苦的工作环境,可那些士兵一声抱怨也没喊,他们穿着破烂的草鞋,扛着简陋的'武器,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战。

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厅,也就是整个指挥部的中心。这边的柱子上刻着“保家卫国”四个大字,无时无刻地不在提醒着人们要奋勇杀敌,早日将可恶的日本鬼子赶出我们的家园。一名士兵正在专注地听着电话里的内容,话筒里响着这样的内容:“塘马村的一个小队打掉了鬼子的一支小分队。”粟裕将军的脸上乐开了花。

最后我们到了炊事班。两名老乡挑来了四筐米,父子俩推来了一车红薯,小女孩拎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许多蔬菜,一位大伯正感激地与陈司令握着手。两位士兵看门外,不自觉地笑了,好像在说:“老乡们又来送菜了,下次我们多打几个日本鬼子来回报他们!”

参观完后,我决心要学习那些为祖国奉献的人,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答祖国,让中国更美好!

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篇4

每次出去旅游时,别人总会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我总是自豪说:“盐城!”别人总是纳闷地问:“盐城?是哪里?”“盐城,你都不知道?那里有新四军纪念馆啊!”对于咱们盐城人来说,新四军纪念馆可是咱们的地标性建筑呢!咱们这儿流行这句话“到盐城,必游纪念馆”,纪念馆更多的承载了我们盐城人的一种感情。

今天爸爸给我派了个活儿,爸爸悦达起亚新来了几位韩国同事,为尽地主之谊,决定带他们盐城半日游,我自告奋勇的当导游,第一站当然是——参观新四军纪念馆。说走就走,开上傲跑,拉上四位韩国客人,我们驱车前往纪念馆。

刚一下车,远远看到广场上的那尊吹号角的战士塑像气宇轩昂,他正在吹奏革命胜利的凯歌,雄壮中透着丝丝悲凉,但是那神气的样子可比现在电视里的模特帅多了!“叔叔,你们看!”“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大门上方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厅正门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它为我们再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

进入展厅,展览大厅分为六个展厅,楼上四个,楼下两个。进入一楼大厅,我们看到威武的'新四军将士的雕塑,看到各种武器,看到玻璃柜台简单、粗糙的物品,看到墙上的简介,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期,穿越岁月的风云,我仿佛又听到了战士们充满士气的呼喊声,我仿佛又看到了在炮声隆隆中战士们勇往直前、前仆后继的身影……英勇的新四军在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优越的物质基础,在艰难的条件下创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凭借信心与英勇不断战胜敌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往东边走,最吸引我的是一辆自行车,原来它叫“满洲”自行车,别看只是一辆外表不出众的单杠自行车,可它的价值和意义非凡,它承载着作战英雄们的流血和牺牲,在风雨中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是一个大功臣。

就在我的引导下,韩国叔叔们愉快地结束了这次参观,他们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爸爸说叔叔们是在表扬你呢!是呀,作为一个盐城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牢记“铁军”精神的内涵——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气概和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更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学习上也要有铁军这种勇往无前的精神,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骄傲的中国人。

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又到了,学校里组织全体五年级的同学,去烈士陵园扫墓。

星期三的下午,我准时来到操场,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烈士陵园出发。一路上,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抬头一望,树枝一排一排的`,十分整齐,就似乎是排着队,整装待发似得。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烈士陵园。一进烈士陵园的大门,庄严的感觉就油然而生。老师在一进门的时候就对我们讲:“不要说话,不要惊醒了烈士!当年战争的时候他们就没休息好,现在让他们好好的休息吧!”在正对大门的地方,有一座宝塔,上面全是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们,下面开始举行仪式,开始的时候,先是低头默哀三分钟,在这期间,我想:如果没有当年他们的英勇奋战,我们就不会有幸福美好的今天!

仪式结束后,我们围着烈士陵园走了一圈,我心中暗暗自豪:我是中国人!

在回去的,我心想:我们这只不过是走了十里路,比起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还差得多呢!我们就累得不行了;还有,我要永远记住那些曾经为中国流过血的烈士!

新四军军部旧址观后感 篇6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妈妈乘车去烈士陵园参观。不一会儿就到了烈士陵园。

我抬头一看。高高的大门上写着几个金黄色的大字,“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我怀着悲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了进去。一条宽大的水泥路两旁种满了松树,桃花,迎春花,冬青等。好象在为沉睡的烈遮风挡雨。陵园的正前方有座雄伟的纪念塔,上面有毛泽东同志题的`几个严的大字“华东革命烈士纪念塔。”塔的周围有朱元帅的题词“为了战争而死无上光荣。”还有饶赖石的题词:“烈士英名永垂不朽。”塔前方有无数精致的花圈,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好象节日的礼花一样灿烂耀眼。不时漾出烈士恿敢的身躯。

我们顺着人群又来到了烈士公墓。公墓是三角形的,里面有十九位有名和十八位无名烈士安葬苍萃,这些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都效命缰场,马革裹尸。烈士的丰功伟绩,浩气凌云。令蒙山低头,沂水哭泣,我怀着悲切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烈士的陵墓,不可言喻的感情夹杂着几丝迷茫和困惑。我把事先编好的花环献了上去,“思念莫让烟尘拢,鲜花一束慰先人。”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