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观后感(精华15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团大战》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1
有一种使命叫扞卫,有一种职责叫卫国,有一种精神叫奋战。这一切的一切全部在《百团大战》中演绎得大汗淋漓。
这场战役主要由彭德怀、贺龙组织。他们有着多年的抗战经历,教导有方,能一呼百应,所以战士们都听他的。兵临城下,满腔热血的战士们不怕艰辛,奋勇抗战;从山中自愿参军的老百姓们无畏向前。大大小小的百姓团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七团,他们像似一支敢死队,在枪林弹雨中飞奔,用生命去埋炸药。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哑巴,日本的骑士团来了,他牺牲了,可他用他滚来的木头干掉了黑森林骑士团,他为了党而牺牲,为了和平才倒下,我们要学习他爱国,爱和平的精神……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怀着统治世界的野心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让中国面临着灭国的危机;1935年,“渐进蚕食”的方法让中国几乎灭亡;1937年,“七七”事变真正地激怒了。八年抗战中,百团大战就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我们的和平是许多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要抱着一颗精忠报国的心,走向明天。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倡导下,看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为题材的8部电影。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宁国强为主演的《百团大战》,这部电影以精致的画面,演员们精湛的演艺和感人的情节,给观众带来了地场视觉和精神上的盛宴,令我感触良深。
影片以我国抗战史上重要的一场战役百团大战为故事情节,影片一开始就以张自忠将军的死代表着抗日又一次失利为引子,为后面发起百团大战埋下了伏笔。我最为感动的情节有两处:一处是在对抗敌军的装甲列车时,我军拼命攻击,却不起任何效果。一个一个的士兵到下了,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姚尚武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敌军有运兵车和装甲列车相撞。姚尚武和梁山成功抢夺到了无人的运兵列车,向敌人的装甲车撞去,可却发现两辆火车不在一条道上。于是,一场拆道岔的争夺战就此开始,你争我抢之下,始终没有结果。眼看时间愈发紧迫,可八路军迟迟未能扳下道岔,就在两辆火车擦肩而过前的一瞬间,一营长一跃而上扳下道岔,两辆火车终于相撞,姚尚武和梁山也成功跳车。可一营长却被敌人射杀,他的尸体跪在死人堆上,手里紧紧握着扳道岔杆,八路军战士的必胜精神,为国捐躯的一腔热血,使我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第二个是临近结尾的关家垴之战,八路军势如劈竹,可却在关家垴主峰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上去的战士成批的倒下,就连毁灭敌方装甲列车的梁山也在此牺牲。后来八路军攻克了关家垴,彭德怀将军踏着数以万计的尸体登上主峰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心酸和八路军舍生取胜的精神。
历史看似已经过去,但它却彻底融在我们生活的国家和社会血液里。历史需要被铭记,尤其是抗战。这段用无数民族英雄生命换来来之不易的历史,百团大战的信念与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3
我是怀着深深的敬意、景仰以及敬畏之心看完百团大战这部电影。百团大战是抗战初期中国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战场。
这部影片让我看到当时中国八路军在及其艰苦的环境下克服一切困难,步步为营打下的一场振奋人心的战争,同事也让我联想到在现实生活工作当中不也是有着种种“困境”,但是只要我们抱着必胜信心,不管路有多险,困难多大,阻碍多高,只要把基础做好,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够攀上自己人生的一个个高峰。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4
今天,我和同学去看电影《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作文
在无数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百团大战"更为耀眼,它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永永远远地镶嵌在祖国母亲的心坎上,成为祖国母亲永远的记忆。"百团大战"它历时五个多月,粉碎了日军所谓的"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并击毙,击伤,俘虏了日伪军共达46480人,还缴获了各种抢5942挺。各种炮50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煤矿5个,仓库11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要,"百团大战"怎能不耀眼呢?看了《百团大战》后,我被中华民族所震撼了,有谁会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先烈们的英魂,向先烈们学习,现在我们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只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无需承受着战火的硝烟,只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历史,已成为过去,再也不能挽回。而现在我们就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就是初开的鲜花,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我们何不抓住这美好的时光,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成功之花。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5
大扫荡让千人的独立团变成了不到五百人的独立团。战争有铁的法则,机会对敌我双方来说都是对等的,我们给敌人来了个百团大战,敌人反过手来就给我们来了一个大扫荡。是啊,世界上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只有此消彼长各领风骚。所有的成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次大扫荡,独立团伤亡成这样,归根结底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再打仗的同时还要保障当地的人民安全撤出;二是敌我战力资源的悬殊实在有点大,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李云龙,在打仗的时候是一个桀骜不驯,有坚强毅力,打仗思路灵活的人,在生活中,是一个幽默风趣,容易相处的的`平名百姓。一个成功的人,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感情上都是成功的。而李云龙,在工作上,已经成了敌人眼中的一根刺,一个威胁。可以算得上小小的成功了。可是在感情方面,或许还是一张白纸。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和养家也是排在前边的。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努力工作,努力拼搏为的都是能有一个幸福安定的生活,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初衷。或许某一天你累了,或许某一天你已经伤痕累累,可是你想到你的那个初衷,想到你要爱的人,那时候他们就是你坚持下去的动力。
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一样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愿景。我们对付敌人的战略可以变,但是我们的方向,我们的宗旨不能变。不能说我们做这个产品输给了敌人就立马改变我们的行军路线。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到对付敌人的策略,而不是逃避。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6
我局组织工作人员前往江南电影院观看《百团大战》。影片开头的枣宜会战中由邓超饰演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顿时将观影人蒙上一层悲壮的气氛,更觉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作为献礼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电影,中国人都必须看。虽然没有之前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明星阵容强大,但是情感依旧。而邓超的客串演出张自忠,无疑给本片带来了一丝偶像气质。不可否认,邓超的演技把阵亡的张将军表演得入木三分,确实深入人心,值得肯定。而主要人物陶泽如饰演的彭德怀和刘之冰饰演的左权同样情感饱满、深入人心。彭德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司令、前敌总指挥,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两位英雄人物演绎各有千秋。彭德怀指挥作战的大气沉稳、敢打敢拼、爱兵如子、重情重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左权是黄埔一期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儒将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战场的把控,对于军人的原则,和彭德怀的深厚战友情感,都有不俗的展现。片尾左权在日寇大扫荡中不幸牺牲,画面令人伤感。
《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的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百团大战中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许多抗日雷剧演得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龊,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的冰冷与残酷。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7
看了电影《百团大战》,我一眼就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那丑恶的嘴脸,他们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可谓是无恶不作呀!
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因为这是血,这更是仇,让我们把它们化作前进的动力吧!现如今,中国已今非昔比了,以往的民不聊生,以往的满野战乱,以往的东亚病夫,都已经成为过去。那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正见证着我们的祖国国富民强、繁荣昌盛,这都是烈士们用自我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
“百团大战”历经了五个多月,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用“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日军“以铁路为安、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军队一共进行了1800多次战斗,拔除了敌人据点约3000多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并缴获了很多的军用物资。在无数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百团大战”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成为祖国母亲永远的记忆。
在我军的对日作战中,我们英勇的战士们用自我的鲜血和生命拯救了我们,让我们时刻铭记那些为祖国、为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英烈们吧!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和平的生活环境,抓住眼前完美的时光,用活力去努力学习,今后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8
前几天,学校组织了一次观看电影的活动,学校把五年级的同学安排在一起观看,我们看的是《百团大战》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特别感人,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吧。
在抗日的时候毛主席带着许许多多的士兵们抗日,这部电影里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心痛,因为在打仗的时候牺牲了很多士兵的性命,但是这还不是最让我心痛的时候,最难过的是在士兵们誓死要成功的那一时刻,那是一个最紧张的时刻,因为敌人的火力都加强了,为了胜利士兵们必须让火车和敌人的车撞在一起,可是当时两辆车不在一条线路上,士兵们拼死都要把火车弄到跟敌人的车子一条轨道,大家都要去控制火车轨道的.那个把手,可是刚搬过去就被敌人打死了,然后下来几个鬼子再搬回去,来来回回死了很多很多的人,最后一个人冲了上去把它搬了过去,他中了鬼子好多枪,可他坚持不倒下,直到火车撞到敌人的车后,车上的鬼子都死了,英雄才倒下,让我最欣慰的是,最后鬼子失败了,把枪放在地上,帽子都摘了下来投降了。
现在也许再也不用打仗了,但是我们要铭记先烈,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建设我们的国家,用少年自强宣言来表达我们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和决心建设强大祖国的信心“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成自己的梦想,”牢记历史,牢记五星红旗是先烈们的鲜血染成的,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生存法则,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担起历史责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规范自身的言行做起,将这份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继承先辈们的意志,接过历史的重任。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9
任凭无情的炮火催打着他的身体,坚韧的眼神始终目视着沉重的铁轨,咬紧牙关,奋力拉闸,眼看着两节铁轨就要合并在一起了,鬼子锋利的刺刀却在这一刻插向他的胸膛……
“呜——”火车呼啸而来!撞向敌人的坦克,催毁了敌人用钢铁战车荡平华北的阴谋。这是《百团大战》中的一幕,我常想,是什么让这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紧握扳手,不肯倒下?哪怕仅剩最后一口气,也要力保两节铁轨严丝合缝。我想,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那次县艺术节立体造型比赛,由于特殊原因,从知道要参赛到比赛当天只有短短七天时间。能行吗?人家都已经把作品练得滚瓜烂熟了,而我却连选题都还没确定呢!白天同样要上课,只有晚上才有时间练习。
每个晚上,我都练习得睡眼惺松,我的手被胶枪烫出了水泡,调皮的粽叶还不听使唤,我让它直,它偏要卷,我让它弯曲一点儿,它非要直直的卷不起来。我一次次想要放弃,但为了获得好成绩,我坚持了下去,我要像那个八路军战士一样屹立不倒!
比赛如约而至,我胸有成竹地来到赛场,发现许多人的选材都不一般,我一下子心灰意冷。但想起一个星期以来我那么努力,又重新打起精神,沉着地完成了比赛作品。
比赛结果令我大吃一惊,我得了一等奖!
有一种信念,无处不在;有一种信念,使我受益匪浅!信念是《百团大战》中顽强不屈的八路军战士,是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房间里泛出的光芒,撑起这片渺小的坚强,最终战胜黑暗。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10
今天,我和同学去看电影《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在无数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百团大战”更为耀眼,它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永永远远地镶嵌在祖国母亲的心坎上,成为祖国母亲永远的记忆。“百团大战”它历时五个多月,粉碎了日军所谓的“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并击毙,击伤,俘虏了日伪军共达46480人,还缴获了各种抢5942挺。各种炮50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煤矿5个,仓库11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要,“百团大战”怎能不耀眼呢?看了《百团大战》后,我被中华民族所震撼了,有谁会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先烈们的英魂,向先烈们学习,现在我们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只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无需承受着战火的硝烟,只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历史,已成为过去,再也不能挽回。而现在我们就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就是初开的鲜花,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我们何不抓住这美好的时光,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成功之花。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11
周末,我在家中观看了一部战争大片《百团大战》。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发自内心的感觉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部电影真实的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日本军队在华北实施“铁路为柱,公路为链,堡垒为锁”的“囚笼政策”。这次战争八路军在华北动用了三百零五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发起主动进攻。影片中的一幕——在娘子关火车站,一辆日寇装甲车沿着铁路向八路军射击,许多战士牺牲了,为了胜利,必须让火车撞上装甲车,两车必须在同一轨道上,为抢扳道岔,经过激烈争夺,反复冲杀,多少八路军战士前赶后续英勇牺牲,最终有一名八路军战士用自己的身体压倒了扳道岔,使铁轨链接在一起,火车撞飞装甲车,消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我热泪盈眶,为了国难当头升华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感动,我永远不能忘记英雄先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看这血腥的战争,再看看牺牲的战士,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我最清楚的记得一句话;人在旗在,人不在旗还在。这是一句无比简单的话,但缺充分体现了将士们的爱国情感,更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电影从枣宜会战开始,中将张自忠牺牲前的那句话:“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还是走了,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明白张自忠将军为国牺牲的决心。影片彭德怀元帅在下令攻打西营乌时,说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西营乌是个铁核桃,但我们也要啃了。”多么坚定的声音啊!这代表了中华民族坚定不屈,于日寇作战到底的决心。
在生活中“铁核桃”并不少见,往往我们就是豪不犹豫的选择了逃避。看了这部影片后,我们明白了只要坚持,“铁核桃”也是能啃掉的。就拿一道数学题来说吧!看到一道难题我会跳过去了,但想起《百团大战》中的那句话。我鼓起勇气,向它发起“挑战”。没想不一会儿便“攻下”了这道难题。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如今这和平的年代是那些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要倍加珍惜,少年强中国强。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12
“百团大战”———一个令人感到内心波动而又不得不产生好奇的词语,而就是这个好奇心把我带到了20世纪抗战时期
掀开磊磊发黄的史册,我们看到了日本鬼子那一副副丑陋的嘴脸。在“南京大屠杀”“卢沟桥事件”中他们在我们中华大地上犯下了不可原谅的罪行。我认为在无数次中日战争中,“百团大战”是打得最漂亮的的一次,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历史长河中。
“百团大战”时历五个多月,就粉碎了日军所谓的“囚笼政策”。“百团大战”共击毙了日军四万多人,还缴获了各式各样的机枪机炮,为抗战部队提供了优越的物资条件,“四万多”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啊!但也不得不为这些死去的士兵感到惋惜。就是这个“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寇三十天拿下华北,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狂言。有力地打击了日寇侵略我国的嚣张气焰,更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
但在胜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抗日战士付出的辛苦和牺牲,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战士们用自己落后与他人一百倍的土制武器来与日本先进的武装设备抗衡,哑巴用自己的生命来跟时间做交易,换来了部队更多的抵抗准备时间,几十名战士为了让日本装甲车与火车能“同归于尽”,都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我们应该感谢这部电影,把现在正处于幸福生活的我们带到二十世纪抗战时期,让我们亲身感受一下抗日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更好的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13
今日有幸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战争场面气势磅礴,震撼了我。这部电影以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我热血沸腾。
这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绝对是整个故事不断的大场面,这部电影的战争体量应当说是国内战争故事之最,从头到尾都充满各种大场面,全景战争激战画面,日寇三光运动的惨烈特写,日机轰炸阵地的狠毒与毁灭性,短兵相接的激烈交锋,高地攻坚战的残酷惨烈,都淋离尽致的地全景展现。许多视角也是比较独特的,比如战场的广角度俯拍,比如从日机飞行员的视角观察投弹前的战场,与冯小刚的《1942》的空中轰炸桥段有类似之处。《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百团大战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紧无法相提并论的。但,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很多抗日雷剧演的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蹉,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的冰冷与残酷。
浩浩中华史,悠悠五千年。五千年来,祖国经历了多少沧桑谁知道!掀开累累发黄的史册,我一眼就看到了日本鬼那一幅幅丑恶的嘴脸,他们在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可谓是无恶不作呀!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忘记,因为这是血,这更是仇,让我们把它们化作前进的动力吧!现如今,中国已今非昔比了,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中国在腾飞,沉睡了百年的东方“雄狮”已昂首在世界之巅,看!那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呀!
既然有这么多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完成它,我们何不抓住美好的时光,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成功之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初开的鲜花,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14
我看了百团大战的电影,感觉日本人太坏了,他们攻打我们国家的领土,杀害了许多中国人。
有一次八路军反攻娘子关的时候,开始打了胜仗,后来敌人增兵来了,我们就往后撤,碰到一条小河,敌人用机枪扫射,我们一百多人,最后只有十多人,大家看到这里,没有不流泪的。后来,我们聚集了一百个团,五万多人,炸了敌人的二百八十多处铁路,还破坏敌人的交通和公路,打了一个大胜仗。我高兴极了!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相信,有你们这些革命先烈做我们的榜样,祖国的明天一定会五彩缤纷,一定会神采飞扬,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怀念这些英烈,他们为我们创造了新中国,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百团大战的观后感 篇15
前几天学校组织了看电影,电影名为《百团大战》。
大屏幕上显示的一张张画面——爆炸的弹坑,烧焦的碎片,倒塌的房屋,还有惨死的人群,无一不触动着我的心弦。侵略者的残忍暴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踏着我们的土地,杀害着我们的同胞,鲜血,染红了中华大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我们在一次次战斗后得到的教训。虽然百团大战过去较久了,但侵略者的种种暴行,依然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
那一年,日军入侵了我国的华东、华北地区;那一年,日军泯灭良心,连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都不放过;那一年,日军害死的中国人不计其数,抢夺粮食的更是数不胜数。当看到日军拿着刀枪,看到百姓就杀时;当看到一个生产的孕妇,刚刚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孩子出生。而日军却放火烧死他们母子时;当看到日军拿着机枪,把百姓集中在一起射杀时。心中总有一团火似得在燃烧,我知道影片完全代表不了当时那种残忍,那种激烈那种紧张。那个可怜的孩子,那个可怜的母亲。孩子还没有喝道母亲的第一口乳汁。母亲还没来得及抱一抱孩子,就结束了生命。刚刚开始的生命,还没来得及多看这世界一眼,就已结束。连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不放过,可见这有多残忍?
电影中最让我触心地一个画面是烈士们为了摧毁敌人的装甲车,必须要用火车与装甲车相撞,才以达到摧毁装甲车的目的。而问题的困难所在不是没有人开火车,而是装甲车和火车不在同一铁轨上,我清楚地记着电影中演绎的那个可怕的画面,一个营的战士冲上去抢夺铁轨,但由于敌人的火力过于密集,战士们还没靠近就已牺牲。最后,铁轨是夺下来了,但铁轨旁边的尸体真的让人痛心,几十具甚至百具,尸体的堆积近乎一个山丘!那时候我的心里腾起了满满的敬意与惋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没有他们昨日的浴血奋战,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无比幸运,没有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们应该感到知足,尽管现在的我们不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但我们可以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掌握更多的知识,谁能保证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十几年后我们不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有侵略就有反抗,中国人民的勇于抗战的急切心情,决定了百团大战的胜利。虽然日军残忍、凶暴,但我们拥有一群热血沸腾的英勇抗战的青年。对待抗日,人人都有视死如归的精神。从古到今,人们的爱国之心从未丢弃,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急如归”到苏轼的“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从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鲁迅的“寄意星荃不察,我以我血存轩辕”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所以说:“《百团大战》所展示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支点燃国人文智慧和力量的熊熊火炬,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当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起,我们成功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而那些抛头颅撒热血的牺牲战士们的灵魂也将安息。十几年的抗战都熬过来了,一切都是新的和平的。相信,明天的中国会更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