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中秋节古诗(精选十六篇)_中秋节古诗
发表时间:2024-03-15中秋节古诗(精选十六篇)。
▰ 中秋节古诗 ▰
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8、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9、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 中秋节古诗 ▰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 中秋节古诗 ▰
今夜是中秋
月亮,你,我,同在一棵树下,
今夜是中秋,
我有思念你的心,你有爱我的'心境,
今夜是中秋,
爱之情操在心际蝉翼求偶。
今夜是中秋
路的尽头,是你,是我,行走方向。
中秋待月
登楼仍喜此宵晴,圆魄才观思便清。
海面乍浮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
片云想有神仙出,回野应无鬼魅形。
曾向洞庭湖上看,君山半雾水初平。
中秋越台看月
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 中秋节古诗 ▰
《月》原文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月》赏析
这样的诗,一味推砌典故,虽是闲情逸致的题目,却是应制诗的口吻。对此,前人就有评论:“诗多咏物之作,凡天文地理,禽鱼花草及文具什物,无不入诗,惜少情趣”。说得倒是十分中肯。
然而,李峤毕竟还是有几分才气的,他的诗也有不俗之作。本篇选的这首小诗就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中秋的明月高挂天空,有人可能就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古人不像我们,想念友人情人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互通情谊。而古人分离之后,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日,本当团圆欢聚,但远隔山水的人们却只能对月遥思,来换得一点心理上的安慰。然而,较之别人,李峤却更多了一层忧虑,圆月跃上寒空,都说此时此刻四海相同,但千里之外却难免会有风有雨,从而连月亮也看不到,连这千里共明月的愿望也将无法实现。而且,这“雨兼风”也隐喻着现实中的波折风雨,从这寥寥二十字中,不难读出李峤焦首煎心的挂念,以及对世事难料、祸福难言的忧虑,实在是首意味深长的好诗。
《月》的作者简介
李峤(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 中秋节古诗 ▰
1、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贾至《别裴九弟》
2、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5、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7、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8、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9、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 中秋节古诗 ▰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中秋节古诗 ▰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月》
【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中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 中秋节古诗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s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l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 中秋节古诗 ▰
《中秋》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译文」
一轮皓月从天边缓缓升起,万籁俱寂,唯有清风徐徐;
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高悬云层之中照亮了千家万户;
(颈联明白意思就行了,没直译的必要,引用关于月亮的传说,即月中有兔与蟾蜍,)
我想要约同明月一起乘灵槎(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待银河彻底澄清以后,遨游太空。
「简析」
题为《中秋》,实是歌吟中秋月夜,着重描写的又是那一轮秋月。诗中写了明月的形如宝镜,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写了它的平分秋色,写了它的云衢照明。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极写秋月明净圆满的形象。末二句,诗人进一步驰骋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更使诗中清辉漫空的月色显现出新的境界。
这首诗是写中秋之月,首联即点明主题,用“宝镜”突出了月之明亮,颔联诗人作了空间的延伸,将读者带入了广袤无垠的月夜里,使人如身临其境,看那皓月当空,光照万里的壮美景色。颈联引用了两个传说故事,增加了全诗的趣味性,尾联诗人突发奇想,欲与月亮一起乘船遨游银河,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诗人李朴把中秋夜空描写的浩瀚广阔,把中秋明月描写的明亮如镜,把月下气氛描写的静谧如诗。然后驰聘想象。好一幅中秋月圆水墨仙境!
我曾经听着月宫中的传说神话故事从幼年走过童年,看着附庸风雅的赏月诗篇佳作由春天走到秋天。日子从昨天到今天,从弦月至满月,从满月至残月,月落月出,不断的轮回着。不知是工作太过忙碌,还是渐退了年少时的雅兴,太久不曾细细地赏月了。李朴的诗让我突然想起,“中秋节”即将来临!
中秋是一个最有人情味,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是我国民间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的来历,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同版本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最为人熟悉的当然是常娥奔月……
儿童时代的中秋,对我来说总是有一种神秘与诱惑。清爽幽静的天际里,一轮圆月从东方的树杈间缓缓升起,渐渐的'照到天空下那一座座矮蹲蹲的土房上,好一幅别致的西洋油画。远远望去,那月亮下面的枣林,幽雅僻静,我曾幻想着嫦娥仙子会从枣林里姗姗走出来。
进城后,那托起月亮的树杈不见了,从此,难以再见到十五的月亮缓缓从天际边升起的壮观。每到此时,我总忘不了站在阳台上,想重温孩童时的旧梦,看看月亮初升起时的壮观场面,也只能看到月亮在高楼林立的缝隙间吝啬地漏出褴褛般的清辉。当圆月高高悬挂在天空之时,我才有机会一睹她的芳容。那种静候月亮出来的神秘与向往心情,也似乎被这高楼挡住,在心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岁月将世俗及所有的人与事物划过一道道痕迹。那划过的痕迹剪断了我许多童真的梦想,月还是那轮中秋月,遗憾的是曾讲述“常娥奔月”的人(奶奶)走了!明月下,留下的只有思念和无尽的回忆......
月球这个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和畅想。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也不惜笔墨,对月抒怀,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唱。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也有“云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豪放;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思,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月亮十五轮回圆,人间离和几时休?”:苏东坡把月缺月圆的伤感,人世离合的无奈,描写的极致详尽,成为千古名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睛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曹雪芹把人们对十五月亮的期待之情写得更是淋漓尽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同是万籁俱寂之时仰望明月,同样的凝思入神。但其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
静谧的中秋夜,皎洁的月光下,有人为庆祝团圆举杯畅饮,有人为等待团圆望穿秋水,有人为渴望团圆对月长叹。
▰ 中秋节古诗 ▰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 中秋节古诗 ▰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中秋节古诗 ▰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6、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1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 中秋节古诗 ▰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奴娇·中秋》
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苏轼《阳关曲》
7、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9、中秋谁与共孤光。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分明不受人间暑。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何妨小驻听吾语。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声直上,蟾蜍窟。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何处飞来大明镜。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丹桂花开第二番。 ——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阳关曲》
一轮秋影转金波。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苏轼《念奴娇·中秋》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 中秋节古诗 ▰
绿头鸭·咏月
词牌名:绿头鸭|朝代:宋朝|作者:晁元礼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
八月十五夜月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宋朝|作者: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中秋节古诗 ▰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精选
小编为大家精选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你的`阅读参考。可以借鉴的哈。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中秋节古诗 ▰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想了解更多中秋节古诗的资讯,请访问:中秋节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