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数学大闯关作文

发表时间:2025-02-17

数学大闯关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与生活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教学案例。

数学教材在一年级下册的编写中,也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了取之于生活的教材,和有丰富生活经验的学生,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就编织成一堂生动活泼的课堂。

如书中选取了"妈妈买衣服"的生活实例,学生对买衣服不仅熟悉,而且很感兴趣,初中数学教案《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先导入:同学们喜欢新衣服吗?新年时妈妈有没有给你们买新衣服?学生都很兴奋,纷纷告诉我,妈妈给他买了几件衣服。我及时引入正题:"这里有5件衣服,它们的价格分别为46元、52元、34元、53元、41元。现在,假设妈妈有100元钱,要买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告诉我,他们准备怎样买。(1)有的说要买①和④两件,因为衣服46元+裤子53元=99元,还剩1元钱。当我表扬他,并叫他坐下时,他又补充了一句话:"老师,我要买这件衣服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上衣是深蓝色的,裤子也是深蓝色的,这样看起来像套装,很漂亮。"(2)有的说要买③和⑤,因为衣服34元+裤子41元=75元,这两件是这5件衣服中最便宜的,这样可以剩下最多钱,妈妈就可以省下很多钱,给我买书……

看,学生想得多周到,不仅要看钱是否带够,还要注意颜色搭配,更要懂得给妈妈省钱。

这时,我班心怡突然站起来,问:"老师,你穿的这套衣服那么漂亮,能告诉我们要多少钱吗?"一开始,我被这位学生这一问给惊呆了,怎么会把这道题目联系到我身上来呢;可又想,这不是很典型地运用于生活吗!于是,我对学生说:"这套衣服上衣60元,裙子40元,你们说,妈妈的100元钱,够买吗?"学生兴致都很高,很快地回答出:刚刚好。

接下来,我又把这道题巧妙地延伸到学生身上,请了几位同学来介绍他们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需要多少钱,100元够买吗?学生都很活跃,气氛很好,效果特佳。

总而言之,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就会充满兴趣地去学、去想、去表达,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掀起一个又一个的课堂小高潮。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2

我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以为豪。

这天,我要去看电影,爸爸不同意,两人争执很久,最后爸爸说:?好,如果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同意你去看电影!我想:为了看电影,花费点脑细胞,值!何况我的成绩很好,随爸爸什么问题,我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说:请出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辆货车去山里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据平均每天运14次,运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运了8天,假如这8天全是晴天,就能运20×8=160(次),比原来112次多运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运20-12=8(次),一共多运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当成了晴天,实际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验证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讲给爸爸听,爸爸听了直点头。

我得意地说:?假如全是雨天我也会做:[112-12×(112÷4)]÷(20-12)=2(天),这是晴天天数,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脸上挂满了笑容,我见此情景撒腿就向电影院跑去。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3

期中考试过后,我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很荣幸老师让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其实我的学习方法特别简单,只需要分五条。

第一,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上课是学习的黄金时刻,只有抓住课堂,才能抓住学习的关键,老师讲的内容只要弄懂,作业就很轻松了,所以上课一定要认真听。

第二,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好课前预习,不太明白的地方做一下标记,老师讲的时候能够很快抓住重点,如果没有听明白就当堂问老师,不给自己留下疑惑。课后还要进行及时复习,反复练习,知识才能掌握扎实。

第三,要做好错题整理。比如说数学考试,试卷发下来第一时间就要看错题,看看是因为马虎出错,还是不会而出错,如果是因为不会而出错,一定要问老师或家长,直到弄明白为止,这时需要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把自己所有的错题整理起来,经常拿出来复习一下就不会再出错了。

第四,每天要坚持大量阅读。我每天阅读的时间至少一个小时,如果哪天作业多,哪怕读书时间短一点,我也要坚持阅读,阅读已经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我坚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五,要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实可行,比如这次考试班级30名,那就把目标定到25名,定一个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学习如“滴水穿石”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努力,终会取得满意的成绩。也可以在班里找一个你佩服的学习榜样,比如我语文奋斗目标是超过赵伟琪,数学超过杨力硕。

这就是我的学习方法,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4

学习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很多人都说学的时候要专心学,玩的时候放开玩。这句话很有道理,其实玩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将学习任务都解决,没有了压力,玩才能放得开,才能心安理得地玩,玩的开心玩的尽兴。否则,玩的时候那些学习上未完成的事总会压在心头,使自己不安,玩都玩不好。而如果可以适当地玩,开开心心地玩,就可以调节心情,为社会添几分颜色,让学习不那么枯燥无味,可以促进学习。学习时要做到全神贯注,将身心都放上去。不能表面上在学习,实际上心里在想其他东西,也不能学个一会就去吃个东西,聊会天,断断续续,三心二意,否则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有时候周末家里没人,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觉得作业太无聊,心里总想着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然后渴了又去喝口水,饿了又去吃口东西,最后直接把电视打开看起了球赛,最终一下午的学习还不如平时晚上一小时学得多。

学习书本理解是关键

我们对于政治历史总用一种错觉:政治历史考得好全靠背,如果还考不好,那就继续背。但一次次的考试向我们证明,理解也至关重要。题目往往很灵活,不会把书上的问题原封不动地问你,而是会绕几个弯子问你,这时如果我们都只是背死书,就会不知所措,但如果我们理解书本的内容,题目即使像孙悟空一样七十二变,我们也能一眼认出它们的原形。而且对于一些开放型的题目,就不能光靠死记硬背了,而是要凭借自己的理解来写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认识,来“编”。我觉得对于理解课本上课认真听讲非常重要,因为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课本中也许不是很突出,讲的也不是很不明白,很难懂,死记硬背的话毫无用处,这时就需要认真听老师分析了,不懂就要问,思绪要紧跟着老师。

学习时要细心,不能马虎草率

每当我因为粗心错了自己本来会的题目时,我总会认为没办法,是粗心错的。甚至说:“要不是我粗心,我就会考得多么多么好。”从未想过为什么这么粗心,任何不粗心,似乎粗心就是无法改变的,没办法只能认栽。但现在我逐渐意识到:粗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有一些女生非常细心,难道就只是因为她们是女生?显然不是,细心是后天养成的,粗心是可以改变的。是需要我们养成习惯来改变的。当我们写作业时没做一题都检查一遍,考试时自然就会不自觉地检查。当我们每次临交卷时都检查一下答题卡的填涂,就会养成习惯,以后就不会莫名其妙地在这方面扣分了。总之,我们不能接受、放任眼前的粗心,要努力改变现状,养成习惯,让自己细心起来。

学习时定力很重要

要做到无视干扰,感觉其他人、物就像空气一样,不受学习外的任何事物的干扰,像泰山一样稳。有定力就要能经得住诱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看别人在打游戏,吃零食,要能扛得住,不动摇,坚定地闭上耳朵将身心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如果定力不足,再不受约束,一会放下笔去打球,一会甩开书去打游戏,那么学习就会一拖再拖,最终什么都收获不到。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5

周六,我和妈妈、表姐一起去红梅公园游玩。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我们的心情也格外好!

我们玩了一会儿后便气喵吁吁地坐在了一张长椅上。过了一会儿,妈妈指着旁边的一棵大树问我:“依依,你能量出这棵大树的高度吗?”我想都没想就说:“行啊,拿一根与它一样高的竹竿,再量出那根竹竿的长度就好了啊。”哪来那么长的`竹竿?”妈妈反驳道。“这个嘛……”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忽然,我瞥见了地上树的影子,一个念头从脑子里冒了出来:不是刚学了比的知识吗,可以用上它呀!我兴奋地叫起来:“姐,借你一用!”表姐满脸疑问,“怎么了?”“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影子长度和物体成正比,先量出你的身高和影子的长度,再算出你的身高和影子的比,然后量出大树影子的长度,就能求出大树有多高了!”我自豪地说。

平时我很爱搞一些小制作,所以随身总是带把小皮尺。我拿出小皮尺,量出表姐身高156cm,影子长52cm,它们的比是156÷52=3,3÷3=1,是3:1。大树的影子是110cm,所以它的高度是1×3=3m。“大树高3米!”我大声地说。

学好数学真有用!妈妈、姐姐都服我。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6

看到题目,大家会认为多边形会有什么秘密呢?多边形只看上去只是普通的图形,但是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有着巨大的秘密,会是什么呢?

这个还联系到一堂数学课。课前,老师说数学要追求完美简洁,不得有一丝马虎。全部符合的几幅图,他们的内部都不是一枚钉子。上课后,同学们便认真了起来。老师带大屏幕上亮出四个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和多边形边上钉子数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把相关数据填在了作业纸上,发现:多边形的面积是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的一半。老师又说到:“如果用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么表示呢?”这是同学们异口同声说道:“s=n÷2。”大家在发现这个规律后都欣喜若狂,是否任意的多边形都存在这样的关系呢?大家接着在作业纸上画图验证,但奇怪的是,有人最后的结论符合刚才的发现,而有人最后的结论却不符合,是不是多边形的面积还与别的什么有关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的目光又回到了刚开始的四个图形上。小刚高兴地说:“哦,老师我知道了。”小刚举起自己的手,老师让小刚来回答,小刚说:“我发现这四个多边形内都只有一枚钉子。”老师在让我们观察符合发现规律的几幅图,果然他们的内部都只有一枚钉子,而不符合的几幅图,他们的内部都不是一枚钉子。原来多边形的面积不仅和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有关,还与多边形内的钉子数有关。如果用a表示多边形内的钉子数的话,也就是说:a=1时,S=n÷2。

老师并不让整节课的探究止步于此,老师又说到:“如果多边形内有两枚钉子,多边形的面积和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是不是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呢?”

同学们议论纷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先画图。”“画的图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呢!”“是的,那画完图呢?”“算出多边形的面积并数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很好,那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呢?”“观察这些数据,想一想多边形的面积和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按照这样的要求,大家在合作研究之后发现了:a=2时,S=n÷2+1。

当大家得出:a=1时,S=n÷2和a=2时,S=n÷2+1后,似乎感觉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老师的指引下,大家提出了猜想:a=3时,S=n÷2+2;a=4时,S=n÷2+3。有了前面的经验,接下来的探究难不倒大家,按照“画、算或数、想。”这样的步骤进行验证后,大家得到了结论:猜想是正确的。就这样,我们经历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处结论”的过程。

从a=1到a=4,大家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不断完善。大家又对a=5、a=6及a=0等的情况都提出了猜想。

数学真有趣!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7

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

24÷(3-1)=12(岁)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8

教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够变成一道道既趣味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趣味的数学题:

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平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明白吃,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够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趣味。刚开始时,我想:3个人吃3个汉堡要3分钟,那一个人吃一个汉堡不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是九分钟啰。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答案告诉妈妈。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形,多动动脑!”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个人吃3个汉堡用了3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是用了3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堡也只要3分钟。我没有立刻把答案告诉妈妈,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觉得应当没问题后才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必须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趣味的数学题,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9

我从小数学成绩就很好,但我却很“懒”,能不做的事,我是绝不会去做的。这使我很少,甚至没有花费过课外的时间去看数学书,复习数学题。或许有人会认为我是个很聪明的人,或者会说我对数学很有天赋,但,这是错误的。我从小就比较迟顿,对数学也不是很感兴趣,许多对别人来说很容易做出来的题,我却要思考上好一会儿才能写出来。我唯一做得好的一点是上课能认真听讲,做题时耐心去想。

数学是一门考验人们思考能力的学科。只要想通了,做起题来毫不费劲;若想不通,则无论如何做也不易做对。因此我每次上课都能认真听老师讲,将重点的内容记下,当做题时再将以往所学的想一遍,那总会把题目想清楚并做对的。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数学成绩才能一起名列前茅。

但不是每次都去强行把所有知识记下就行了的,因为这并不代表你懂了,更重要的应该是做题的思路,只要做题的思路对了,那做题就能更快,更准。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10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它不是光在考试上和课本上的,比如买东西算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今天也做了一件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收获呢。这天,我看妈妈煎鸡蛋,因为肚子太饿,我实在不知什么时候煎好,就问:“还要煎多少时间?”妈妈没有回答,我急了:“什么时候煎好呀!”妈妈终于开口:“这个问题你自己想,煎一个鸡蛋要2分钟,锅内最多放两个鸡蛋,我总共要煎三个鸡蛋,你去算算吧。”这怎么又跟数学扯上关系了,唉,真是数学无处不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想。

我想,这3个煎鸡蛋不就是2×3=6分钟吗,那么容易,我跑进厨房,我说:“要用6分钟,2分钟煎一个鸡蛋,3个鸡蛋就要煎6分钟。”妈妈却说:“那你想想最快需要多少分钟。难道就不能两个并放一起煎吗?”我又想那如果两个鸡蛋一起煎的话,煎两个鸡蛋就要两分钟,还有一个鸡蛋需要再煎两分钟和起来就是2+2=4分钟,这比原来省了两分钟。我又兴奋地奔进厨房,我激动地说:“需要4分钟!”妈妈若有所思:“恩,是少了,但还不是最快办法。”“还有最快的办法,怎么可能?”我问。“你再想想吧。”我又想,我绞尽脑汁地想,我越来越失望,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心想:“先把第一、第二个鸡蛋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个鸡蛋,放入第三个鸡蛋,把第一个鸡蛋翻面;再煎1分钟,这样第一个鸡蛋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个鸡蛋的反面,同时把第三个鸡蛋翻过来,这样3分钟不就全部搞定了吗?”。我先好好想了想,然后才慢慢走进厨房,对妈妈说:“是3分钟!”接着我把刚才的思路讲给了妈妈。

妈妈笑着说:“对,最少就要用3分钟,但我提醒你,这不一定那么巧,会有一点误差,但你的想法是对的,值得表扬。”过了一会儿妈妈把煎鸡蛋端上来,我吃着煎鸡蛋,发现比原来更香了。妈妈故意逗:“跟原来一样,没什么区别吗?”我们俩都笑了。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11

最近,我们学习了圆柱、圆锥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式。我认真学习了课内知识,并做了一些课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综合学习和练习情况,我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此方面的考好主要有一线六个方面:

一是卷。就是把一个长方形形状的纸卷成圆柱的形状,然后算圆柱的最大体积。例如:一个长12,56米、宽9。42米的长方形,卷成一个圆柱,重叠部分忽略不计,求圆柱的最大体积。这种题目有两种可能,以长为圆形或以宽为圆形。因此,要把这两种可能都算出来,然后比较。这种题目要注意的是:必须看清楚是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卷成圆形。

二是转。就是把一个长方形的`纸,延一条边旋转3600,求所得形状的体积或面积。举个例子: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以长为轴旋转一周,算得到的形状的体积。一个长方形的纸,旋转一周得到的形状是圆柱体,然后利用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就能得到答案。这种题目要注意是用什么形状的纸旋转的。

三是削。就是一种形状的物体,按一定规则消除一些部分,计算剩下形状的体积或表面积,这种题目要注意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全部计算出来,不能偷懒只计算一种。

四是铸。就是把一种形状的物体融化成液体,然后重新浇铸成另一个形状的物体。这种题目要抓住形状虽然变化,但体积不会这一关键点来考虑。

五是增。就是在一种形状上再继续增加一种形状。这种题目路要注意增加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六是切。就是吧把一种形状切成几段,然后告诉你增加了什么,增加了多少,让你计算原理的,这种题目要看清楚是怎么切的,切了以后有什么变化,面积如何增加,等等。

以上是我对近期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思考,大家说数学是不是很神秘而又充满趣味呢?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12

你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吗?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比如重量,还有百分率,这些在生活中都很常见,连人民币中都藏有数学呢!

超市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每当付钱时收银员阿姨找钱时,我们都可以看见许多被收得整整齐齐的人民币,有1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看到这么多面值的.人民币时,一个问题就会悄悄地浮现在脑海中: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久久不能入睡,干脆起来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经过彻夜的思考,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因为5个1角=5角,如果没有5角,那么你买东西时1角的就要找很多,很不方便,而有了5角,就可以5角5角地找,如果不满5角再用1角。而5个1元等于5元,也就像1角和5角一样,这样设计会方便很多,整十数也是一样。可是,为什么不设计30元、40元这些整十元的钱呢?因为1个20元加上一个10元就等于30元,其它的面值也可以自由组成,如果设计了很多,反而会更麻烦。

生活中的数学不仅现代有,古代也有呢!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把大象的重量用与其重量相等的石头来代替,这也是数学。

事实证明,数学其实无处不在,只要生活中大家观察,多思考,多请教,就一定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13

今天,妈妈在做家务而我在做家庭作业。

我发现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于是,我就空在那儿。哈,试卷做完了,我便开始慢慢思考这道题。题目是:“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用边长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我想了一会儿,便明白了,在卷子上刷刷地写了几笔,可妈妈摇了摇头,缓慢地说:“不对,再想。”我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于是便说:“妈妈,你就饶了我吧!”妈妈便开始认真地教我:“你说1米与1平方米能互相比较吗?”“不能啊!”我说。“这和题目有什么关系呢?”“那你除出来的就不对了,你看,你没有求出这块地砖的面积呀!不是吗?”我点点头,仿佛是明白了。于是,我又刷刷地在试卷上写着。

原来做数学题目不是光看数字的,它跟我们写作文是一样的,先要审题,再核题,把整个题目彻底搞清楚了,才能下笔去做题,这就是我在做数学题中的'一点小发现!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14

今天,我学习了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个单元。知道了更具边长和角度的相互关系,三角形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分别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我知道三角形是所有简单图形里面最坚固的图形。它被广泛用在桥梁、建筑上。著名的巴黎艾菲尔铁塔的钢架上就运用了它。但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说三角形是最坚固的图形?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性?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问,我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亲手做了一个实验—用七个长方形的纸条分别钉成了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用力拉之后,我发现四边形沒个对角只要用力拉一拉就变形了,而握住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用力拉三角形都不会变形通过这个实验,我得出了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

使用量角器我测出无论什么大小的三角形,他的内角合永远是一百八十度。我先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些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然后把它们剪下来,再把它们拼起来。我惊喜的发现它们是一条直线,也就是一百八十度。利用这一结论,我们就能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度数了。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懂得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光要动脑,还要勤动手。用实验解决疑惑,寻求结论,让我真正感受到数学乐趣和令人着迷之处。

数学大闯关作文 篇15

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曾陪妈妈去商场买东西,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

那一次,我与妈妈在茂业百货楼买衣服,只见妈妈眼睛一亮,拉着我以风一般的速度走进一家店,那衣服打7折优惠,妈妈也早就想要,可是她还是嫌贵了一点,于是她对卖衣服的阿姨说:“这衣服还是很贵,能不能再便宜一些?”妈妈的话音刚落,我就连忙跳出来抢先说:“阿姨,能不能给我妈妈打9折,更便宜……”“哈哈哈!”没等我说完,阿姨就捧腹大笑起来,“你问你妈妈同不同意。”我向妈妈投去期待的目光,并对妈妈炫耀我的战绩:“看我厉不厉害,一下子帮你升到了9折。”没想到妈妈也大笑起来:“傻孩子,将价钱平均分为10份,一折就是一份,几折就是几份,假如一包薯片10元,6折与9折,你说哪个便宜?”我恍然大悟,6折就是10÷10×6=6元。而9折就是10÷10×9=9元,9>6c,“6元便宜!”我脱口而出,“原来折扣越小就越便宜。”于是我对阿姨说:“阿姨,刚才我弄错了,能不能给我妈妈打5折?”阿姨笑呵呵地对我说:“看在你的份上,就给你妈妈打5折吧。”“谢谢阿姨!”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妈妈又对我说:“能帮妈妈算算节省了多少钱吗?”“没问题!”我爽快的`答应了:“原价400元,从7折降到5折,省了两折的钱。400÷10×2=80元,省了80元!”“太棒了!知道用简便方法。”妈妈对我竖起的大拇指,“我再带你到处转转,有利于你学习。”

我们又来到一家鞋店,一个阿姨走出来对我们说:“你们好,鞋子一律按活动价或平时价卖,活动价是满170元减60元,平时价是一律8折,你们选哪个?”我是个急性子,阿姨的话音刚落就连忙说:“我想买这双鞋子,选……”妈妈打断了我:“知道你想选活动价,算算才能得真相啊!”我只好硬着头皮算了起来:“314÷10×8=251。2元。314里有一个170,减60=254元,254大于251。2。平时价便宜,难道活动价是骗人的,对对对,一定是的,要不然怎么比平时价贵。”妈妈又对我说:“假设鞋子是340元,再算算。”我默默一算:“340÷10×8=272元,340有两个170,340—60×2=220元,算下来活动价比平时价便宜许多。”妈妈摸摸我的头,意味深长的说:“做任何事情不能光看表面不能性急,不然就会吃亏。”我点了点头。

是啊,数学处处都有,生活里有许多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记住数学是个细心的科目,粗心了,你就要吃亏了。

想了解更多数学大闯关作文的资讯,请访问:数学大闯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