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经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5-10

经读后感模板。

阅读书籍犹如拥有一位充满耐心的老师,在详尽的指导下,我们会对作者所写之书籍产生莫名感触,涌现出无数的思考。但书评阅读同样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修养,然而,过多的借鉴重复已有作品的内容是否适宜呢?接下来,笔者为您提供心血之作——“经读后感”,欢迎品读,愿能对您有所助益!

经读后感【篇1】

“人之初,性本善。”小时候只在电视里听过,而现在在校园里也能听到了,因为《三字经》是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奋发有为的。

在《三字经》这么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个故事了。它讲的是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非常孝顺父亲,在寒冷的冬天,用身体帮父亲焐暖被子。那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一些什么事情呢?我也学黄香,去帮妈妈暖被子。

晚上,我早早的洗漱好了,跑到床上,一骨碌转进被窝里,本想着被子里一定很冷,身上都有点打颤,可是却没有冷的感觉,而且还暖烘烘的。我为妈妈做的第一件事情失败了。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来,就去问妈妈,做什么事情才能表现出孝顺父母、爱父母呢?妈妈说:“我们现在的生活都非常的优越,只要你健康、快乐、好好学习,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孝顺父母、爱父母。”所以我学着去帮妈妈洗碗、洗自己的衣服、整理房间……

每当妈妈用手轻轻地抚摸我的头,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我就知道我对他们的爱他们收到了。

经读后感【篇2】

小时候,我就会背三字经,不认识一个字儿,更不知道其中蕴含的意义。

这个寒假,我妈给我买了一本注音版的《三字经》,我自豪地发现,里边的字绝大多数我已经认识了,即便不认识,我通过拼音也能轻而易举地把它读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读得正起劲儿时,我妈突然问了我一句话:“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我妈一句话就把我问懵了,我连连摇头。我妈轻轻地在我身边坐下,耐心地帮我解释其中的意思,还给我讲起了其中的故事,如《孟母三迁》,讲完故事我妈还告诉我,她为我选择慈吉小学,就是希望这个好环境,能让我好好学习。我特别喜欢我们的慈吉小学,心里真的很感谢我妈的良苦用心。

春节联欢晚会上,我还听到了赵文卓叔叔和一群少林小子一起表演武术《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我在《三字经》里也读到过,我妈又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真喜欢看《三字经》,它让我懂得了好多好多的道理。

经读后感【篇3】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收获颇丰。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说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随手翻阅一下目录,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虚心学习的好书了。与一般的小说、随笔不同,这本书绝不能以悠闲之态囫囵吞枣便略过了事,学术性极强的读本,需要平心静气细细品读。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读时觉得枯燥难啃。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也是单独出过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关的文学论著。前者为“汉语言”的细析,后者是“文学”的畅谈,合二为一,便是“汉语言文学”。这对作为准中文系学子的我来说,可谓是拾到宝了。

先说第一部分。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读时,也确实看到了不同于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读。

图文并茂有助于形象化地将古典文化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那几本经典的印象仅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名号。高中时为了应试把“四书为哪四书”“五经指哪五经”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而后只有机械化地把那几部著作捆绑记忆,从未想过深究每一部到底讲了些什么。在《经典常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几本古书的大致内容,也对写作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大致了解。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作者轻松又不乏严肃的语气变得灵动,而那只“船”,也确有把读者带入经典的魔力。 再谈第二部分,即“文学”部分。后半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话题,相对于语言学和离生活较远的古文化,我更愿意亲近离人性与艺术更近的文学。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么是文学”的论题。“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性联合起来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讲中也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国学教材、学生习作等方面作了论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确有力,鄙人也只有观摩仰望的份,不敢亵渎,只得在心里记下他对学生们的每一句指导与教诲,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沉稳细致,对知识、对文学、对自身素养的提升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做“穷酸的读书人”、不读不写“低级趣味”之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还未入门的中文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引路者的作用。关于国学经典,关于文学文化,虽未得细枝末节,但也有大体的轮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说,读者将其当作是一艘船,从平涸的细流行到经典的海中去。相信有这本书的引荐,在日后的深入研究中,会免得走些弯路。

经读后感【篇4】

《三字经》,最初认识是在小学的时候,当时只是随便都了几句,也没有深入理解。如今再看,虽说懂得不多,但也有所感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四句大概是讲:人在最初的时候,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与人之间本性相近,但习惯却大相径庭。其实我有点不认同前两句话,怎么说呢?

我依稀记得上个学期语文考试,阅读有一篇大概是讲“幽暗意识”的议论文。其中就说了人性本恶之类的话,大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一开始我也觉得有点疑惑,认为人性怎么本恶?后来我想了很久,也许从某些方面来说,人性,还真是本恶。

首先,人在一出生时,应该都是无意识的吧,怎么能说“善”?再者,人渐渐长大以后,性格就会有差别,是因为有的人抑制了他最内心,最深处的那种本性,我认为那种本性是恶的。举个例子:人一生下来就是懒惰的,没人会一生下来就特别喜欢写作业,是吧?没人喜欢从白天到晚上干活干个不停,是吧?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懒。

而且你说人性本善,谁一生下来就会知道要把好吃的留给别人而不是自己?孔融让梨也是在他父母生活行为中受影响,潜移默化地抑制了本性的表现,不然如果他父母吝啬的要死,估计让梨的就不是孔融了。

其实现在的教育就是为了抑制本性而存在的,若人人天性本善的话,有什么理由会有小偷之类的角色,那就应该天下太平了吧?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要改变这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本性。

仅仅两句话就令我思了这么久,写了这么多(可能不算多),看来要想读懂《三字经》,还是不简单啊。(谢伟杰)

经读后感【篇5】

《三字经》是我们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是中国800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儿童道德丛书》,那都说明了《三字经》的文化地位何其重要,同时为了让刚入学的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又一个熏陶,为了自己补上《三字经》这一课,我认认真真抽空读了这本书,虽然没有读完,但发现《三字经》里面确实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值得现代儿童,甚至成年人都来读一读。

《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严谨,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琅琅上口,非常适合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常识的增多能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有回味丰富的功能,能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这本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赅。我为了实现和孩子共同成长进步的目标,潜心研读吟诵《三字经》,并已开始教孩子理解朗读《三字经》里的故事,以期培养孩子的品德、礼貌、文化素养。读《三字经》,和孩子一起读《三字经》,我觉得具有现实意义或有针对性。

如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另外,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相处中,我发现现在的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而《三字经》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经常给孩子讲“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床席。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尊长,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那这个社会还会出现那么多不和谐的现象吗?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可见一斑,文中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齐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有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

《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遗产。作者的态度是“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经。”

他说世上许多人为子孙计,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后代,教育子女,唯有一册经书而已。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读了《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而的收获是对孩子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教师的我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如果我们不提高自身的修养,又怎么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呢?所以,我觉得读《三字经》、习《三字经》,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

经读后感【篇6】

“人之初,性本善……”我刚刚依依呀呀学语时,妈妈就开始教我诵读这些经典名句,那时的我只知道我读的声音越大、越流利,我得到的表扬也就越多。为了向大家炫耀我的成绩,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本人生诵读——《三字经》。也是在那时,我和经典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字经》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三字为一句,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易于记住。内容浅显易懂,还融入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还能从中获得许多人生哲理,真是叫我越读越爱读。

还记得上学期末考试结束后,我的成绩十分不理想。妈妈得知后又气又急,对我大喊大叫。看着妈妈疯狂的举动,我不知所措,内心还有一丝不满。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还有一个同学不如我呢!也许是我的不屑实在令妈妈伤心,妈妈一扭头回自己的房间不再理我了,我也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房间坐在椅子上发起呆来。猛一抬头,正看见桌上打开的《三字经》,随手一翻,正看见了《孟母三迁》这个故事。

孟子早年丧父,母亲自己教育孟子。但小孟子天性顽皮,整日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母亲很是着急。为了教育好孟子。母亲带着他三次搬家,可是小孟子仍执迷不悟,让母亲心焦。有一回,孟子逃了学,回到家以后,母亲知道了,没有做声。于是她转身就把织布机上的布梭折断了。“母亲,您这是干什么呀?”孟子急了,大叫道。“我折布梭就像你逃学一样,前功尽弃,十分可惜。”孟母说道。孟子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他便发奋学习,终于成为大学问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孟母为了儿子连续搬了三次家,最终用真情唤起孟子的勤奋。而我呢,难道也要走那条弯路吗?也要让妈妈为我操碎了心吗?我的母亲为了我也是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啊!可是我,不但不理解妈妈,有时还对妈妈发脾气,考试成绩不好,非但不认识错误,还……我不敢往下想了,我的脸仿佛着了火,火燎燎的。对,向妈妈承认错误。我立刻站起身,向妈妈的房间跑去。

真没想到一本《三字经》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还让我从中受益匪浅。如今它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每天陪伴在我的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