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读后感作文 > 导航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800字(篇三)

发表时间:2023-02-02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漫长的告别》读后感800字(篇三)”,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第二次读《漫长的告别》了,比起村上春树读了十几遍还意犹未尽,我这反复来的有点牵强附会。第一次读《漫长的告别》是20xx年十一月,那时候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读完它,也浅显的写了一点自己的感受。我不是一个爱看推理侦探类小说的爱好者,时间于我已是生活中最宝贵的奢侈品。我没有时间去思考剧情的发展,再次读它,一是来自作者机智诙谐的语言。它那运用到极致的绝妙比喻;“醉汉的两条橡皮泥的腿。”“一头白发,像小鸟胸口的羽毛一样光滑。”“仿佛我的面孔和时针一样,普通。”“海浪像唱着赞美诗的老太太一样温柔。”“他的搭档则高大帅气,衣着整洁,一副沁人心脾的凶相,是一个上过学的打手。”等等,这些精彩绝伦的比喻,足以使一个迷恋语言的无知女人近乎疯狂的热爱。二是书中的两位男人,如开头所引用的一段话,我在这故事里读到孤独感与挫败感,一个城市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欣赏特里,因为他的形象、他彬彬有礼的语言和他优雅的气质,是我喜欢的那种男子身上所具有的部分品质。我赞赏马洛,源于他的善良与智慧。

对于马洛与特里遇见和告别的理解,我想起宋代陈师道在《送张芝卿》的诗句中有这样描述:“相逢于偶尔,告别更苍然。”那次再见当做永别,下次再见我当你是重生。缘分是一种无形的磁场,它将两个相同的磁性相吸。马洛与特里一个优雅迷人,一个孤独不羁,一起喝酒,即便对对方一无所知,即便两个人并没有什么话题,隐约中情意会在人类最原始的细胞中迅速开花结果。至于文中其他并不使我感兴趣。

如果你我既已结缘,必将路过彼此生命中一阵子,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雷蒙德·钱德勒先生在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说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初读不解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这些年的经历,我已读懂了生活、读懂了遇见、读懂了别离,我也相信一个人一生中总是孤独的,每一个人来,每一个人往,他们是要在你生活发生一些故事,填充你的孤独,让你理解--活着。

编辑推荐

[精华读后感]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wps文本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华读后感]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wps文本”,欢迎阅读,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

其实告别真的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因为他总是在心灵的某处不经意间翻滚着;比如说一句话,一首歌;一个场景,一个人;总能让人瞬间沉思。所以,告别,真的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

有人说,每一次告别,都是一种死亡。其实不假。或许经历过的,都会这样。就如书中的艾琳,这个将马洛吸引住的女人,她爱特里·伦洛克斯,然而,出于女人的一种洁癖,她无法接受特里·伦洛克斯与西尔维娅的婚史;她想与她现任的丈夫好好生活.然而,一想到罗杰·韦德与西尔维娅的偷情,她更加无法忍受。为什么总是这个西尔维娅?终于,艾琳忍无可忍,在罗杰与西尔维娅偷情的时候杀死西尔维娅。那一瞬间,艾琳也许想过把这一切嫁祸给醉得失去意识的罗杰,于是,在枪击之后,她伪造了那个用小摆件袭击西尔维娅头部的争斗场面。特里·伦洛克斯知道是艾琳。特里·伦洛克斯替艾琳顶替了罪过,逃亡墨西哥。特里是因为还爱着艾琳吗?并不是。特里只是出于对前尘往事的亏欠。何况,他是个绅士,他是个善良人。如果不是他再见艾琳时,他正在和西尔维娅经历着一场婚姻,艾琳怎么可能有今天的举动呢,西尔维娅又怎么会死呢!

所以说,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死亡。精神上的,身体上的。总会伤到体无完肤。有时候浅浅的一句再见,就如同掠过树梢的一缕春风,或许从下一秒开始,也许就再也没有见过。生命有限,世事无常,请珍惜每一次遇见!

[读书心得借鉴]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wps版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阅读这程中,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读书心得借鉴]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wps版》,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这个城市已经有38天没有下雨,也甚少阴天,温度最低到过14度,大部分中午在28度左右,简而言之,还没够格正式入秋。我开始喜欢关注天气,谈论天气了。早上拉开窗帘,看到的是蓝天和阳光的话,并没有因此开心起来,当然如果是暗淡的阴天或者雨天,心情应该会很糟糕。不糟糕的心情便是好心情。我喜欢关注天气,也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心情。

去年开始尝试的创业已经告一段落,从本质上来说,已经失败了,完败!我个人从经济上可以看到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精神的打击是巨大的,自责、内疚、自我怀疑、失望、颓废、逃避、迷茫……未必不是件好事。生活再一次把真实的面目袒露在我眼前,嘲笑我之前的无知无畏、自以为是,我必须足够谦卑,足够努力,才有可能过上平常的生活。

我向往的从来都只是平常的生活。我所经过的都还不够格叫生活。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总会有许多需要适应的地方,比如上班的路线,使用的交通工具,办公室的楼层,每天接触到的人,上下班的时间,休息的时间,还包括从办公室窗口望出去的风景。时有热闹,常有孤独。

有些事情结束了,有些会开始。我再也不会像小孩子一样,为了丢失某一样心爱的东西嚎啕大哭,也不会为了即将到来的人或发生的事兴奋得彻夜难眠。我知道失去与得到只是某样事物的暂时状态,真相是什么都没有。只是曾经拥有,只是必然失去。

然而还是会有难过或悲伤。

“别多想,别做梦,别爱,别恨……”

做了很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没有活出一个别人眼里正确的人生,沮丧是有的,可那又如何?那点执念就是支撑我们好好活下去的的英雄梦想啊。

不再惧怕说再见了,无论如何每天都在死去一点点。

再见!

「读书有感」告别沉默读后感作文800字最新范文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意给大家整理了“「读书有感」告别沉默读后感作文800字最新范文”,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我骑着一批老马,一巅一巅地摇晃在山林。丛林清冷寂静,时而吹过一阵,划破山林的寂静,我的心弦不禁地紧绷住。

我的老马似乎越来越累了,我不忍心继续让它驮着我,便下马与它一同漫步。一步一脚印踏在还着早晨雾水的泥土小道。风似乎早已将我麻醉。这次又要调任公职,一次比一次任职的地方偏僻,心不禁凉了半截。想起我这一生的壮图,坎坎坷坷,只可惜怀才不遇。我的心,我的志向比天高,却只可怜碾作脚底泥。我的心冰冷亦冰封了我沉默的心,只有麻醉,只有消极。

路过的小城乡镇,百姓们只穿着磨得稀落的麻衣,瑟索着,哈着白气。街道伤冷冷清清,只有满地的秋风扫成的落叶,枯黄的早已被风磨碎了。我的心不禁狠狠地抽动了一下,我的眼眶不知不觉中红了,是风太寒了么,还是我……经过的地方,早已穷得没落,昔日的繁荣已被深深地埋藏在过去的沧桑岁月中,取而代之的只是以落叶覆盖的冻死骨,只是破草为屋盖的草房,只是枯黄残喘的饥饿的面孔,没有了聚焦,只有茫然。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触到,似乎有一种奇特地力量无形中弹奏着我的心弦,让它一次又一次地轻跃跳动。我心中的冰点渐渐溶化。蒋氏捕蛇的遭遇更给了我无限的感慨,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今晚,我最后一次用酒精麻醉自己,为我一直以无为对有为,以沉默对喧闹而告别。第二天,我不再沉默,我要让我雄浑的声音划破天际,余传万里,让我的声音跃然于笔墨之上,唤醒沉默的官员。

我不再沉默,我广游无助百姓了;我不再沉默,我记下百姓的贫苦;我不再沉默,我书写下百姓的心声。即使心声在此,但我相信它的感染力一定可以如春风一般唤醒沉睡的万物。我要替他们诉苦,替他们鸣冤。沉默,只是庸碌地自我麻醉,而只有勇敢地说出心声,才能发挥人性的光彩,为百姓谋求更大的幸福。

我的心声在纸上弹唱,百姓的心声在大地响起,期待着考察民情的人读到我们的声音,因为我不再沉默了。

读后感范本: 告别沉默读书心得作文800字模板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读后感范本: 告别沉默读书心得作文800字模板”,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人生如一只蝴蝶,美丽、短暂而命运多舛。只有懂得屈伸自如,不甘沉沦,不停奋斗,才会让你破茧而出,让你绝处逢生,获得柳暗花明的转机!

我是一只蝴蝶,如今我正被囚禁在实验室里,等待着被做成标本。如果沉默认命,放弃挣扎,我不仅要失去自由飞舞的天空,连那窗外美丽的世界和周围的一切,也许随时都可能成为我看这世界的最后一眼!我不能再逆来顺受了,我要用这弱小的身躯和过人的智慧从这囚笼里冲出去,去享受外面那美丽的世界。

小时候,我是一只丑陋的毛毛虫。所有人都厌恶我,我只有沉默着“作茧自缚”,用一层厚厚的茧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沉默使我化作了一只更加丑陋的蛹。于是,“沉默”成了我的代名词,那里只有黑暗、孤独和寂寞。我知道,我不能永远做一只丑陋的蛹,我不能再沉默下去,我要努力地冲破那厚茧,让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虽然这过程是一段撕心裂肺的挣扎,但我终于从原有的束缚状态解脱了出来,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般地化为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告别那缄默不语和低落颓废的情绪,拥有奋斗和抗争,使我看到了光明,拥有了自由和快乐。我自由自在地飞舞在充满阳光和花香的天空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美丽。我的美丽,我的神秘,让我拥有了蝴蝶得天独厚的气质。如果我不努力地奋斗和抗争,一直保持着沉默,那我就将永远是一只禁锢在狭小天地里的丑陋的蛹!我终于打破了世俗的沉沦,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我美丽得让人嫉妒,美丽得让自己不愿意虚度和丢失生命的每一天。虽然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我偶尔选择了伪装,收敛了我美丽的翅膀,封闭了我眩人眼目的彩色,隐匿了我沁人心脾的粉末,栖息在茂密的树丛间,把自己的脆弱与无奈小心地收起,变成一片枯萎的、毫无生气的“树叶”,但那是我敬畏自己生命的表现,那是我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表面的藏匿并不能表明我的胆怯与退缩,也没有磨灭我内心的斗志与热情,那是为了让我能够永远在天空中彰显我的美丽,实现我的理想和生命价值。挫折过后,我又一次张开自己美丽的翅膀,在湛蓝的天空和阵阵的花香中,让自己的生命大放异彩。

这次被囚禁,是我生命中遇到的最沉重的灾难。生活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一味地逃避,一味地害怕和认命,那就不会从这次灾难中走出来,沉默将导致死亡。我将再一次张开自己的翅膀,做生命的最后一搏,哪怕是被撞得伤痕累累,甚至死亡,我也不会放弃努力和抗争!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900字通用10篇


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作品就像一个好朋友,陪伴着我们。读后感是我们阅读作品时真实情感的展现。你尝试写过作品的读后感吗?或许"告别的读后感范文"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1

江东更不可能承认自己和方可寒的情感。江东与方可寒的爱,江东与天杨的爱,它们相互干扰着,几乎两败俱伤。但遗憾的是,卑微而畏缩的深爱终究还是输给了炙热而浓烈的深爱。“绚烂而脆弱”的天杨最终还是被“温暖而倔强”的天杨所打败了。肖强的爱情始终是默默无闻的。无论是对方可寒的喜欢还是对天杨的爱。可他的身份和立场注定了他的爱终将无疾而终。残酷地说,他始终是个局外人。他的生活和天杨、江东、方可寒固然关联紧密,可生活本身毕竟是截然不同的。我也说了,他是悲哀的。

有许多的人不甚看好这部小说,我想是因为文中部分对“性”叙写。“性”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希望大家不要遗忘,“性”的本源实则在“爱”。笛安在新版里的后记写道“因为当时的尖锐和不羁,我设置了一些或者激烈的情节。但我也相信,纯净的眼睛阅读的时候,不会看见污秽的东西”我想大抵足矣。在书中也有江东的一段话:“一直假装开放,假装前卫的我今天才理解‘性’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与占有无关,与堕落无关,与隐晦无关,与罪孽无关,甚至与欲望无关。我想要天杨。就算我们俩改变不了已经成为泡沫的这个事实,那就让我们合为一体,高高兴兴地接受这寂静的谴责和抚慰。不管这寂静是如何判决的,在我心里,她永远是小人鱼公主变成的泡沫。”它不过是一件近似于“我们要在一起”的一样纯粹的事。

在旧版的后记中,笛安说她真正想要讲述的,是奉献。在我的理解范围内,便是那些隐忍的宽容。要做到容忍他人,自己的心灵或多或少也得做出些妥协与退让。我想,他们一定都放弃了许多,才能做到如此的宽容。当两年之后江东在小强的出租上笑着邀请他去喝酒叙旧时,我想,江东最终宽容了肖强,宽容了肖强“背叛”自己,爱上自己的爱人。而天杨宽容了一切:“我原谅了一切。我原谅所有伤害过我的人,我也希望所有被我伤害过的人能原谅我。我原谅自己和江东的爱情里那些自私的占有欲,我原谅我们在缠绵悱恻或恶言相向时以‘爱’的名义对彼此的侵袭和掠夺,我原谅我们的每一句情话里那些或真诚或虚伪的夸张,我原谅我迫切地想要留住江东不过是因为我舍不得我自己的付出。我原谅他在真诚地爱我的同时像吸毒者抗拒不了海洛因那样抗拒不了方可寒。……我原谅,我什么都原谅了。我终于理解了你,我的默尔索,我的朋友,我的兄弟。”

成长的确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在这残酷的成长中,他们变了。江东变了,原本有些羞涩的他竟可以说出自己内心明知可笑的祈求,虽然这些祈求也把他自己吓了一跳,但成长毋庸置疑。学中文系的周雷尽管仍然单纯、专一地爱着天杨,可在经历了大学几番感情之后变得更有情调了。天杨本是纯粹而温暖的,在青春的爱中她逐渐变得随性与自私,可最终在时光的洗涤下她重新恢复那一分纯粹与温暖。这些成长不能武断地判定孰好孰坏,但不置可否的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无法回到青春那些轰轰烈烈的日子去了。

阖上书,那些真挚的话语仍旧在脑中回响,余音绕梁。

“唐槐寂静地在步行街的尽头矗立着,唐槐什么都知道。夕阳来了。那么多人哀叹的悲凉就像那么多人赞美日出的蓬勃。可是日出的时候人们大都还在梦里,而夕阳却是人人天天都能看到的。这就像一出票房超好的悲剧和一出无人问津的喜剧一样,到底哪一个更惨?”

我想无论是受捧的悲剧还是落寞的喜剧,这一切都是终将老去的。那所有梦寐以求的渴望和撕心裂肺的情谊终将幻灭,在灰烬中……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2

“漫长的告别”,无数次猜测,没猜到中间,更没猜到结局。

喜欢西方文学,头疼地是记不住故事中的人名。小说讲述地是私人侦探马洛和他的朋友特里的故事。一个绝顶聪明地逃犯和一个貌似平凡的天才侦探。看完故事的结尾,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看地一个故事,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一个半仙算命很厉害,能知过去未来。某天,来了一个客人,带来两个瓷瓶,让半仙算一下瓶子何时何地因何而破。半仙算完以后说天机不可泄露。此时过了很多年,客人在堂屋小憩,梁上老鼠不小心碰到了牌子掉下将一个瓷瓶打碎。此时破瓶中飘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瓷瓶毁于梁上鼠动。客人一算,竟然分毫不差。不禁佩服半年的能耐。但转念一想,你能算准这个瓶子,我看你是否可以算准另外一个。说完拿起石头将另外瓷瓶打碎。不出所料,又飘出一个字条,某年某月某日此瓶因彼瓶岁而碎。

特里所有掩饰真相地动作,都巧合地帮助了马洛最终揭示了真相。就像为了破解灾祸却导致了灾祸一样。说地有点拗口,难得地是作者构思如此巧妙,虽然过了大半个世纪,跨越了大半个地球,依然挡不住像我一样的中国人对这本书的喜爱。

书中的人物对话,看似离经叛道,答非所问。看完结局才明白是字字珠玑,只是我们这些看惯了大白话的后学无术之辈鱼目混珠难以分辨而已。

不愧为雷蒙德钱德勒的巅峰之作,村上春树的枕边书。“人生必读硬书中的莫氏硬度接近10的好书。”

每一个小说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我充满了惊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刚刚看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希望重看。远胜于去游行,对这个世界的探索。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3

漫无目的的在图书馆闲逛着,忽然“告别天堂”这四个悲伤的字眼跳入了我的视线。翻开书,看到的第一句话:“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人看到真正美丽的来到。”让我很有感触,因为悲伤。

书里面讲述了五个为爱痴狂的、孤独的孩子在青春岁月中演绎着一段纯粹却迷乱透顶的爱情故事:温暖而倔强的天扬,绚烂而脆弱的方可寒,有点坏其实不太坏的肖强,傻的可爱的周雷,还有明明比谁都敏感却羞于承认的江东,五个人之间“因为彼此深爱,所以互相伤害”的惨爱让你动容,让你扪心惨烈地去痛去哭。当然这是作者笛安对他们的定义,我在看书前并没有先看这段话,所以感觉有点偏差,第一次看多人物的第一人称小说,看得有点晕乎乎的,因为要随时转换角色。

虽然江东和宋天杨是男女主角但是周雷和方可寒却更让我记忆犹新。在方可寒病危的时候周雷最终和天杨举行了婚礼,但天杨对江东的一个回眸落泪让故事的结尾又多了一份揣摩。

江东,他深爱着天杨,却又同时和方可寒维系着那层微弱而柔韧的感情。他与天杨一开始就岌岌可危的爱情最后变成一句话:比遥远更远,却触手可及。离咫尺更近,却可望不可即。这便是他们的爱情。渐行渐远,可永远不会趋于零。

天杨,开始的时候温暖、纯粹,让我感到舒服。而在与江东交往的过程中,她倔强:“眼泪是最珍贵的东西,只能留给这种深切的悲伤,这悲伤与羞辱无关,与委屈无关,与疼痛无关,你依靠这悲伤和世界建立更深刻的联系。你和这悲伤在烟波浩渺的孤独中相互取暖,相依为命。”到最后面对三人的感情纠葛和方可寒病重时天杨做出的事,或许我可以说一切的悲剧都是她引起的,而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罢了!

我最喜欢的是周雷、也许就是因为他简单天真没有心计,即使知道中学时代的天杨只会把他当作朋友却仍然爱着她,即使明白天杨和江东之间的爱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泯灭却仍然爱着她,傻傻地爱着天杨。

在书里方可寒被形容的很难听,但我不讨厌方可寒、她自有自己的苦衷、这点毋庸置疑。大多数人都恨着方可寒,而我却一点也不恨她,反而觉得她是这个故事中最值得悲哀的人。除了她的身份和命运之外,我愚昧地认为她只是个单纯的女子。她可恨,的确,她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天杨和江东间的美好的情感。可我觉得,这种罪愆究竟应归于方可寒的身上么?她只是和天杨一样无可救药地爱着江东。我甚至有些恼怒,为何天杨要口口声声说方可寒“弄脏”了她的感情?从一些细微之处甚至可以看出她的懊悔。而也正是她的身份,让天杨和江东不断地误解她,可她却无动于衷。甚至在生命的末端,天杨是心怀鬼胎地努力地去“宽容”她,可她一定是把天杨当作了挚友的。无奈命运悲哀,江东说得好:“总有一些人要以‘我们’这个黑夜为背景怒放,就像烟花,比如方可寒。所以方可寒,这个世界需要我们,而我们需要你。”

《告别天堂》的结局是出乎意料却也耐人寻味:“她终于转过脸,含着泪,嫣然一笑。”

这是江东在天杨和周雷的婚礼上对天杨说 “天杨,跟我走吧。现在,你和我。” 之后,天杨的回应。整个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作者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但是我觉得宋天杨跟江东不会在一起,虽然宋天杨仍爱着江东。

在这个故事让我收益最深的就是‘宽容’。宋天杨因为爱,宽容了方可寒,在方可寒生命即将结束前放下之前的种种纠纷,细心地照顾方可寒;江东因为爱,宽容了宋天杨,在距离高考只剩一个多月时,选择隐藏他发现了宋天杨的背叛的事;周雷因为爱,宽容了宋天杨,选择给她时间去处理与江东的爱恨纠缠。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4

在一个很巧妙的时间里读完了这本书,只好任由它与我的事情发生牵连。一想起这个故事,就想到我自己。我有非说不可的感触,像这个书名一样,我也告别了我的朋友,终结了我们的友谊。过程也很漫长,极其痛苦,但是我也装作若无其事波澜不惊。就像马洛一样从未表达过对朋友的想念,但之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朋友有牵连。他独自品酌螺丝起子,然而物是人非,想必酒一入肠满心皆是惆怅。我也一样。我本想不说再见,这样意味着我们的关系还可能回光返照,但是我又察觉到,我们都踯躅不前,永远都不可能有什么重新开始。我又想到要说再见,毕竟虽渐行渐远,一段关系也要有始有终,但是马洛说:“朋友,我不会再说再见,我已经说过再见了,那时的再见还有意义,那时的再见悲伤,孤独,决绝。”我或许也说过再见了,在夏天的尾巴里,在夜幕降临之时紧跟在你的伤心朋友圈下发表的只有你可见的朋友圈。我想我一定言辞激烈伤了你的心,所以后来删除。那个夏夜你一定因为我所说的话辗转难眠吧,我所知道的犯下的错有几百条,但我不知道的罪一定有千万条。那一定是包含这一条的,对你犯下的错。我后悔了,我向你道歉。你曾那样袒护我,真心诚意的待我,而我这样鲁莽决绝。悲伤的一定是你了。但我很愚钝,直到后来才觉自己的错误。然而你已经不会再回头了,我难过了很久,直到看完这本书,直到现在,才承认我终于又失去了一个朋友。真是漫长的告别,我为这覆水难收的局面,痛苦了两个月。但也好,我今天又读到这样一句诗,楚辞少司命里的--“哀莫哀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我很高兴你又有了新相知,而我自然也会有的。只不过,说一次再见,就会死去一点点。我应该是对于友谊,又死去了一点点的向往。这是一本悲伤的书,我每次想起这本书来,就会一同想起你。更感觉我真是个荒谬的人,总是发生这样一段段荒谬的关系。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5

每说一下告别,就死去一点点:我们这一生仿佛一直在努力地想要得到更多,可是也无可奈何面对失去,不停地与失去的一切告别。告别不谙世事的天真,告别青涩甜蜜的初恋,告别嬉笑怒骂的友谊,告别五彩斑斓的梦想,告别一个个离我们而去的人,告别一件件尚有遗憾的人和事,难道我们能在告别中体会的仅仅只是失落与不甘吗?读完钱德勒的这本小说,原来学会告别是一种智慧,尤其是面对无可奈何甚至超过预期而又考验人性的告别时。在努力学会得到的同时,我们也理应学会失去,学会告别。

对于钱德勒的这本推理小说,之所以放进书单,是因为被很多宣传盖以村上春树读了十来遍的小说。心想这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初读钱德勒的作品,被他的文字技巧所折服,被他敏锐的观察力所惊叹。小说结构紧凑,文字精巧,他用教科书级别的娴熟手法刻画了“硬汉侦探”的马洛形象,“神秘醉鬼”的特里形象。开始时完全被作者的文笔所吸引,可是看到一半时险些因为进展太慢而放弃,可看到最后我却只感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泻的悲伤。

马洛穷尽半生为了还特里一个清白,却没想到眼前的这个特里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特里。他甚至希望当时的特里真的死去了,带着所有的美好死去了,如果那也可以叫做离别。可是并没有,这一次,这一次眼前的一切,特里的转身,才是真正的离别。

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不比其他城市更糟糕的城市,一个富裕、繁荣、充满自尊的城市。一个失落、挫败、充满空虚的城市。完全取决于你的位置和你的个人成就。我没有,我不在乎。”

人生的离别总是在不断地发生,有时候不是我们选择离别,而是我们被迫接受别离。我们被迫接受身边熟悉的一切渐渐陌生,被迫接受身边的人渐渐离我们远去,可是我们能做什么呢。

只有面对。

To say goodye is to die a little.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6

断断续续,反反复复,终于读完了…

习惯看本格推理,第一次看冷硬派,理论上说是侦探视角的写实化,但因为书中很多钱德勒以马洛第一人称描写的比喻和体会,让我觉得这书很文艺。

开头几章过于平静,最近生活有些忙乱,以至于我第一次觉得推理小说很难读进去。马洛与特里的友情在我看来发生的没有什么逻辑,偶尔相约喝两杯螺丝起子的朋友,怎么能让马洛帮助他跑路,还因为他被卷入接二连三的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的怪异事件,没有怨言,不求回报,追下去,揭开真相,只因为他相信“特里没有杀人”。第一次接触钱德勒作品,认识侦探马洛,不禁疑问,他到底在坚守什么?其实他没有朋友,即使有过也很短暂,他一直都在告别。

因为喜欢“Tosaygoodbyeistodiealittle”,太想看到这句话坚持读了下去。每个人物的出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不论描写是否着重,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心中或贪婪,冷酷,或颓废,沉沦,或寂寞,渴望…终于读进去之后,并不会等着推理的部分了,只想看到人物之间会产生怎么样的交集,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就像等着一部老电影慢慢放映。所以直到真相揭开,没有期待中的恍然大悟而是开始有些明白了马洛为什么坚守,为什么寻找。

“特里,你打动过我。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挥一挥手,这里那里某个清净的酒吧里一起清清静静的喝几杯酒。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回头见,阿米哥。我不跟你告别。我已经跟你道过别了,那时这么做还有意义。那时它意味着沉痛、孤寂、不可追回。”

人生总在不断面对离别,但是好像从来没有人好好教过我如何面对离别,所以我经常在离别很久之后才感受到它的意义。开始学着跟人,事,或者某种生活,某个习惯告别。每一次告别,都是死去一点点。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7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8

用我习惯的字号,这本书有1063页,我是看到500多页以后才感觉到好看的,这书前半部分一度让人觉得无聊想放弃,可能是译本的原因,也可能是我笨拙没有体会到深意。我跟随着马洛去探索真相,被他睿智的头脑所征服,待一切明朗之后,也只能跟着他叹息。

我可以理解马洛为了告别做的所有事情,被打被关被诬陷还不被其他人理解。但我实在理解不了特里到底有什么值得马洛这么付出的。在我看来,特里就是个吃软饭又懦弱的酒鬼,让人避之不及,他的闪光点唯有脾气好这点,另加十几年前为救人而炸伤了脸,其他优雅什么的不出来啊。

特里这个早该死去的人,居然还活着回来了。感觉,如果,他诈死前没寄那封信出来,马洛是不是会好过些呢?大概也不会,向他那么执着的人,估计还是会有其他办法去查案,而另一头,那个作家夫人,特里前妻也会对马洛下手,大概明明之中都安排好了的感觉[微笑]

马洛后来对特里说了一段话,“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马洛也不曾真正了解特里吧。 反正以后也做不了朋友啦。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9

这个城市已经有38天没有下雨,也甚少阴天,温度最低到过14度,大部分中午在28度左右,简而言之,还没够格正式入秋。我开始喜欢关注天气,谈论天气了。早上拉开窗帘,看到的是蓝天和阳光的话,并没有因此开心起来,当然如果是暗淡的阴天或者雨天,心情应该会很糟糕。不糟糕的心情便是好心情。我喜欢关注天气,也不得不关注自己的心情。

去年开始尝试的创业已经告一段落,从本质上来说,已经失败了,完败!我个人从经济上可以看到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精神的打击是巨大的,自责、内疚、自我怀疑、失望、颓废、逃避、迷茫……未必不是件好事。生活再一次把真实的面目袒露在我眼前,嘲笑我之前的无知无畏、自以为是,我必须足够谦卑,足够努力,才有可能过上平常的生活。

我向往的从来都只是平常的生活。我所经过的都还不够格叫生活。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总会有许多需要适应的地方,比如上班的路线,使用的交通工具,办公室的楼层,每天接触到的人,上下班的时间,休息的时间,还包括从办公室窗口望出去的风景。时有热闹,常有孤独。

有些事情结束了,有些会开始。我再也不会像小孩子一样,为了丢失某一样心爱的东西嚎啕大哭,也不会为了即将到来的人或发生的事兴奋得彻夜难眠。我知道失去与得到只是某样事物的暂时状态,真相是什么都没有。只是曾经拥有,只是必然失去。

然而还是会有难过或悲伤。

“别多想,别做梦,别爱,别恨……”

做了很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没有活出一个别人眼里正确的人生,沮丧是有的,可那又如何?那点执念就是支撑我们好好活下去的的英雄梦想啊。

不再惧怕说再见了,无论如何每天都在死去一点点。

再见!

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篇10

在图书馆老师的推荐下,我借了这本书,盛情难却,而且安妮宝贝的大名很早以前就听过,但是书却是一直没有看过,很长时间没看小说了,趁着假期也看看这种据说很小资的文字。

这本书查了一下,是安妮宝贝的处女作,里面都是一些短篇。主人公的名字也大同小异,文字读来感觉很晦涩难懂,也许对于我——这种白天活动的,称不上小资的人来说难懂,黑夜的生活也过过一段时间,但是终究不太适应。黑夜尽管对于人的头脑来说是适合思考的好时间,但我还是喜欢白天,有些事我认为还是糊涂点好,不要思考得太细致,“难得糊涂”么。

有一些书评说是这本书适合30岁以上的人读,虽然依据市场细分的类型来说年龄是一个很好的细分要素,但是我却不太喜欢仅仅依托年龄来界定读者群的类型。看了本书感觉有些抑郁,她的文字始终游走在生命和爱情中,但是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是现代人所无法摆脱的,也许小资文字是凌驾于生活中的一种超脱想象吧,毕竟没听过有谁始终过着这种小资生活的。

小资这个词,从现在起我越来越不喜欢了,因为感觉标榜小资的周遭人越来越矫情了,也许人到最后还是应该回归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