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发表时间:2025-06-18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推荐23篇)。
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篇1
1、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谏上二》
3、厚葬破民贫国。——《晏子春秋·外篇下一》
4、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5、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6、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
9、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孟子·离娄上》
10、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孟子·万章下》
11、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荣辱》
1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敬爱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
13、礼,以顺人心为本。——《荀子·大略》
14、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大略》
1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曲礼上》
16、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上》
1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18、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19、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史记·货殖列传》
20、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史记·礼书》
21、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三国魏]曹操《礼让令》
22、世治则礼详,世乱则礼简。——《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23、衣以饰外,德以修内。内修外饰,礼有制也。——[晋]傅玄《傅子·衣铭》
24、由近以知远,推己以况人。此礼之情也。——[晋]傅玄《傅子·礼乐》
25、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矣。——[晋]葛洪《抱朴子·讥惑》
26、俭葬,古人之美节;侈葬,古人之恶名。——[宋]欧阳修《论葬荆王札子》
27、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宋]苏洵《乐论》
28、礼贵从宜,事难泥古。——[宋]王安石《请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二首》
29、礼之至者无文,哀之深者无节。——[宋]苏轼《赐文武百寮太师文彦博以下上第一表请举乐不许批答二首》
30、民习礼义,易与为善,难与为非。——[宋]苏辙《李之纯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
31、所谓礼节,本是人情之所不能已时一种节制,不让它宣泄得太过分。过分反倒不近人情了。——杨振声《拜年》
32、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所能穿的最好服饰。——[古希腊]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哲学》
33、尊敬宾客,是取得财富、荣誉、长寿和天界的方法。——[印度]《摩奴法典》
34、对于任何留在自己家里的客人,要尽一切可能以应有的尊敬,给予他以座位、食物、床、水、根和果实。——[印度]《摩奴法典》
35、温和、谦逊、多礼的言行,有时能使人回心转意。——[波斯]萨迪《蔷薇园》
36、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人生》
37、全不讲求礼仪就等于教别人也不要讲求礼仪;结果是使人对于自己减少尊敬之心。——[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礼节与仪容》
38、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相通的。——[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善》
39、最微末的服务,也应该得到一声道谢。——[英国]莎士比亚《驯悍记》
40、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英国]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41、一个没有德行,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礼仪,却有成就,有价值的人,哪儿都是找不到的。——[英国]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42、别人谈话的时候去插嘴是一种最大的.冒犯。——[英国]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43、对丈夫讲妻子的过失,或是对妻子讲丈夫的过失,是很缺乏教养的,就像当面指摘人家短处一样。——[英国]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44、如果殷勤礼让的态度不是从一种伟大丰富的生活方式流露出来,一定会显得拘谨、板滞——从某一观点来说——甚至愚笨。——[德国]《歌德自传》
45、礼仪周全能宁人息事。——[法国]约瑟夫·儒贝尔《箴言集》
46、礼节比法律更重要,它那高雅的特性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无法攻克的防护墙。——[美国]爱默生《集外演讲录》
47、生命并非短促得连讲究礼节的时间都没有。——[美国]爱默生《文学与社会目的》
48、优美的体形胜过漂亮的脸蛋;而优雅的举止胜过优美的体型……举止是一种最高雅的艺术。——[美国]爱默生《论文集》
49、礼仪是极为重要的,但却不可卑躬屈节。贬低歪曲自己,畏首畏尾都是不可取的。——[日本]武者小路实笃《人生论》
50、礼节不由声望而生,但声望滋长礼节以为外表上的象征。——[美国]路威《文明与野蛮》
51、刻意遵从一种人为的行为规范可以很好地掩饰人们的感情,控制人性中非理智的一面。——[美国]莫尔顿·亨特《情爱自然史》
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篇2
一、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二、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三、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四、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五、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六、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七、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八、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
九、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十、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弟子规》
十一、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弟子规》
十二、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弟子规》
十三、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弟子规》
十四、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
十五、首孝弟,次谨信。——《弟子规》
十六、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十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十八、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十九、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二十、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篇3
1、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2、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唐·吕岩《劝世》
3、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唐·王梵志
4、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史典》
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6、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9、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0、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11、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
12、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13、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4、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15、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16、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17、不在墙上留一条伤痕,不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脏话。
18、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19、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20、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21、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22、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23、信则人任焉。——论语
24、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25、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26、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27、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28、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歌德
2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30、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31、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32、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33、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34、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35、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36、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限的。——泰戈尔
37、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38、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左传
39、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40、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张载仁
41、仁之发处自是爱。——朱熹
42、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43、信则人任焉。——论语
44、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45、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46、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篇4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兰花的香气。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8、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0、知耻近乎勇。
——《中庸》
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3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3、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5、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
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得戟伤人还要严重。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篇5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诸葛亮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准;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著去做。)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
zuowen101.com小编精心推荐:
- 关于礼的国学经典名句 | 关于信赖的国学名句 | 关于敬畏自然的国学名句 | 励志的国学经典名句 | 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 国学名著经典名句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篇6
1、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2、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5、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6、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法。卢梭
7、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元
8、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12、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13、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4、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15、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6、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17、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8、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9、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爱迪生
20、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2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2、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张载仁
23、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24、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2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6、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27、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28、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29、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3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1、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32、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33、不在墙上留一条伤痕,不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脏话。
34、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 篇7
1、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2、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
3、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
4、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5、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6、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7、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8、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
9、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10、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
11、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2、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13、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14、礼者,人道之极也。
15、不在墙上留一条伤痕,不在空气中留下一句脏话。
16、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17、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8、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9、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
22、君子诚之为贵。
2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2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6、信则人任焉。
27、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知爱身而后知爱人,知爱人而后知保天下。
2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29、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30、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31、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32、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33、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
34、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3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36、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
37、不学礼,无以立。
38、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39、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
40、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
41、头衔愈大,礼仪愈繁。
42、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44、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45、让者,礼之实也。
46、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47、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
48、仁之发处自是爱。
4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
50、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
51、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52、德必报,怨不仇。
53、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54、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
5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56、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57、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王梵志
58、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
59、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60、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6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62、敬人者,人恒敬之。
63、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64、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
6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66、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67、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68、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69、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70、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71、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7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73、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74、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75、知耻近乎勇。
-
想了解更多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的资讯,请访问:关于礼的经典国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