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狼和小羊的小班教案

发表时间:2025-01-20

狼和小羊的小班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羊和狼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和小羊的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准备

1、生字和词语卡片。

2、挂图。狼和小羊的图片。

3、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贴狼图)认识它吗?认识生字“狼”,读一读。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贴羊图)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在看录像和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基础上,懂得了什么?

2、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目视双行,读谁字音。碰到不理解的词句画上记号。

3、出示生字词。

弄脏 吃惊 温和 倒流 经常 争辩 扑去 亲爱

可怜 坏蛋 找碴儿 背地里 气冲冲 骂

你觉得哪些词语难读,或容易读错,提醒大家。

指名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4、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不好读?

5、指名分段读。注意不读破句。

6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学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会认了没有,读准了没有。

二、精读课文。

1、师范读,生思考:想想狼到底想干什么?(范读课文,读出角色的不同性格)

学生交流。(狼想吃掉小羊)(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呢?找出课文中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师:我发现你把“狼很想吃小羊”的“很”读得重,为什么这么读啊?狼这么想吃小羊,心里会想些什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样吃掉小羊?他对小羊说了什么?自己读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自读。

师:狼对小羊说了些什么,小羊是怎样反驳他的?谁来读读。(课件出示句子)

师:狼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指导看课件)你能再读一读吗?

谁还想来读?

师:小羊能把狼喝的水弄脏吗?为什么?(出示句子)指名读。

师:(出示反问句)师读。小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呢?这是反问句,它的意思就是说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出示陈述句)齐读。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

指名读。

画简笔画,理解“上游、下游、倒流”。

师: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羊绝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3、学习四、五自然段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被羊驳倒了,他甘心吗?他的态度变得怎么样了?他又找了什么理由,对小羊说了什么?小羊又是怎样反驳的`?

同桌互读,一人扮演狼,一人扮演羊读。

(出示句子)分组读。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文中说“就算这样吧”说明狼承认小羊说得有道理,这样是怎样啊?狼第二次说去年小羊经常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而去年小羊还没出生,狼这样指责小羊,这叫什么?

(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4、学习第六自然段

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狼两次找碴儿都被小羊用事实驳了回去,这一次狼又找了什么理由?

师:诬赖小羊不面,狼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硬说骂他的不是小羊就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什么?

(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师:现在谁来说说“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对,找碴儿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挑别人的毛病,甚至是毫无根据地找借口,跟别人吵。

质疑。“争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想再争辩了?

指导看图。狼的凶相。指导朗读。

5、分角色朗读。先指名读,再男女生读。

6、体会寓意。(出示课件)

三、拓展延伸。

狼扑向小羊,小羊有什么反应?小羊被狼吃了吗?小组讨论。

狼和小羊的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理解文章的主旨。

3.能联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通过语言的揣摩,认识本文狼和屠户的形象以及描写方法。

4.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和勇气。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难点:

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诵读,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最近有部动漫叫《喜洋洋与灰太狼》非常受到欢迎,里面不仅有善良、聪慧的小羊们,还有一个让人讨厌的大灰狼。说到狼,人们就把它和贪婪凶狠联系在一起;带“狼”字的成语也往往带有贬义,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而“东郭先生与狼”、“狼来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现在还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但如果狼与人斗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共同欣赏。

二、作者简介

学生简介,教师适当补充。

三、诵读(检查预习)

1.请一位学生背诵。

2.请学生读下列字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

目似瞑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

3.请学生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全体学生诵读一遍。

四、疏通文意

1.请学生就预习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词句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2.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分五组,每组一段。教师点评。

五、把握故事情节和内容

1.本文可明显分为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叙事部分和作者的议论)(板书)

2.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板书)

六、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感悟主旨。

1.你认为故事中的狼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2.你认为故事中的屠户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机智)3.文中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试举例说明。(动作、神态)

4.作者是怎样议论这件事的?《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本文的故事奇异在哪儿?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教师明确:无论狼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5.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主旨,联系生活,多角度地去感悟这个故事给人的启发。你有怎样的启发呢?

教师明确:①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的狡诈,终归要失败的;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七、表演感知

教师可安排学生按照角色不同,把这篇短文排成小话剧,学生在参与其中之后,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狼的狡猾,屠户的机智,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拓展迁移

狼是这样的凶狠狡诈,令人讨厌甚至恐惧,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它们赶尽杀绝呢?

教师明确:狼的名声是不太好,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文艺作品将它过分渲染的。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它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不能够将它们赶尽杀绝。如今,这种生物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我们还是有必要加以保护的。

狼和小羊的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远足等活动,知道春天来了。并能从树、花、草中找出春天来时的特征。

2.根据动植物的特征,学习并创编。

3.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

已经观察过春天的景色,春天的背景图、柳树、小草、花儿、燕子、青蛙等图片,文字条、录音带。

过程:

语言导人课题: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今天我们就学一首关于春天的,好吗?

1.出示春天的背景图,贴柳树的图片后,教师示范说: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对着我们招招手。

2.幼儿看图片跟老师学说第一句。

3.在背景图上贴小草的图片,教师示范说:春天来了,小草长高了,对着我们点点头。

4.看着图片学说第二句后,连说2—3遍。

5.出示文字条:春天来了。教师讲解创编的方法,贴图片示范,如出示花儿的图片,把它贴在(1)处,在(2)处说出花的动作: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对着我们咪咪笑。

6.依次出示燕子、青蛙等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创编,教师给予指导,幼儿创编时可播放春天的音乐,激发幼儿创编的'情绪。

7.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生活中的内容。

8.教师记录创编的,幼儿和教师一同说。

9.教师小结:小朋友把春天编的真美,让我们一起在春天里跳起来吧。放音乐幼儿跳舞,自然结束。

狼和小羊的小班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在游戏比赛中发展跑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编游戏的能力。

学习内容:

多种游戏

学习步骤:zuowEN101.Com

一、快乐游戏、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参与学生游戏。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全班分成两组进行“大渔网”游戏。

组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练习队型如图)

xxxx

xx

xx

xx

二、小组探究,熟练技能

重点:正确的快速跑动作。

教师活动:

1、提出黄河长江游戏要求,组织学生游戏。

2、组织学生“人球赛跑”游戏。

学生活动:

1、分成二组,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游戏黄河长江,体验快速的起动和灵敏的反应。

2、分成四组,体验“人球赛跑”的乐趣,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组织:分组游戏

3、延伸拓展、展示才能

教师活动:

1、提出小组活动要求,安全要求,鼓励和观察学生自主创编关于跑的游戏活动。

2、引导学生展示,并组织学生共同活动。

3、小结。

学生活动:

1、小组商量,用已有的游戏经验结合教师提出的要求,尝试新的`游戏。

2、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游戏的方法规则。

3、相互交流展示创编的游戏。

组织:活动队列如图:

xx

xx

xx

场地器材:篮球一个

狼和小羊的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狼、脏、汹、怜、嚷、辩、逼、讨、厌”等九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记忆“狼、怜、脏、厌、讨”。认读并积累“故意、借口、温和、弄脏、可怜、逼近、讨厌、争辩”等词语。能听写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按要求读出带点字词语的语气,并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读准“脏、嚷”字的读音。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和记忆四个生字“狼、怜、脏、厌、讨”。

3.按要求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瞧,谁来了?(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吗?

狼:恶狠狠、凶恶、残忍……

羊:温和、胆小、温柔……

2.凶恶的狼遇到温和的羊会发生什么事?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第20课。

(出示:狼和小羊)齐读课题

3.看书听课文录音,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听了课文录音后,请你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什么叫“借口”?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课文的哪几节?

(第一个借口:2、3节第二个借口:4、5节第三个借口:第6节)

3.学习2、3节

(1)同桌一起读,再说说狼的借口是什么?羊是怎么解释的?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4-6节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

A.气势汹汹:是一种生气时的样子。

B.龇牙咧嘴:“龇、咧”都是形声字,注意“龇”的书空,做动作理解。

C.逼近:注意“走之底”的字的笔画规则。

D.嚷:注意右半部分的书空,近义词是“叫”

(2)小组合作学习:狼又是如何找借口的?小羊又是怎么说的?

(3)朗读指导

(4)找合作伙伴演一演。

三、复习巩固,课外拓展

1.复习生字和词语

游戏:摘苹果

2.找好朋友合作,读读课文

3.小结:看来,对于像狼这样不讲理的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4.编故事:小羊应该怎样对付这只狡猾的狼?

教学反思:

《狼和小养》是“读短文了解内容”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学生通过阅读,要懂得寓言的寓意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来反复阅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理解。

狼和小羊的小班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识记:缀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2.了解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读懂课文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4.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重点)

2.课文阐明的道理(重点)

3.名词活用和一词多用(难点)

教学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媒体设计

多媒体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就会想起它的狡诈和凶残。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险些被狼吃掉了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郭沫若先生为他的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二、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三、自读与点拔

(一)预习识记。(注意音形义)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黠xiá 尻kāo 寐mèi

(二)初读课文。

完成两项自学任务:

1.识记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

2.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译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三)再读课文。理顺课文情节脉络。

(四)熟读课文,回答下列几个问题(能用原句作答的,尽量用原句作答)

1.这则故事的时间、地点和对立的双方各是什么?

2.屠户对狼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3.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

4.屠户是怎样杀死狼的?

5.作者对这件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五)口述“遇狼”到“杀狼”四个情节。

(六)品读课文。

1.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2.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3.狼狡猾,但最终逃不掉“顷刻两毙”的下场,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课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4.把握下列文言词语,解释句中带点词的含义:

(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一狼洞其中

(5)隧入以攻其后

(6)屠自后断其股

(7)恐前后受其敌

(8)盖以诱敌

(9)而前狼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