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灯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5-05-17看灯观后感(锦集十五篇)。
看灯观后感 篇1
学完《灯光》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这篇课文通过记叙郝副营长亲自点燃自己心爱的书,为战友照亮了路,火光却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牺牲的事迹。
当我读到“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句话时,我感慨万分,郝副营长那时的心愿是那么简单,这句话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的憧憬,更是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强大动力。我感到郝副营长只要能够让所有孩子在灯光下学习为国家贡献,就算自己牺牲也是值得的思想。“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是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句话里的“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是作者看到天安门广场夜空里的千万盏灯时的感受。就是这种感受才能表达出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伟大祖国深挚的爱。
每当晚上,我躺在床上时,心头总会想起郝副营长舍己为人的举动。我都会为他的举动感到伟大。现在的我们每人家中都有电灯,这不是革命先辈为我们开创的吗?没有他们,我们也不会有这么美好的今天,他们继承光荣传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更加美好。现在,我们能在这样好的环境下学习,也绝地不能忘记像郝副营长那样为我们下一代着想的革命先烈们,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美好时光,为祖国争光。
每当我要打开电灯时,那位英雄——郝副营长的事迹,我都铭记于心,永不抹退!
看灯观后感 篇2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在南通舅舅家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赶回海安一起来到安达步行街广场看花灯。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来到广场一看,街上的花灯真不少,有米老鼠灯、老虎灯、小蛇灯、肥牛灯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但是最有特色的是舞龙灯,只见几个人将细棍子插在假龙肚子里,还有一个人把棍子插在一个圆球里,那条假龙很想咬住那个圆球,可是那圆球晃动得太快,所以它总是追不上。你看它那急速翻滚的样子,真像一条活生生的龙呀!玩的就要数孔明灯了,哇!我的孔明灯飞向了南方,一闪一闪的就像夜空的星星。我在孔明灯上写上心愿。随着一盏闪闪发光的孔明灯缓缓升空,我的心愿也仿佛被放飞了。我问爸爸为什么这灯取名叫孔明灯呢?爸爸回答说:“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为三国时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求救,便制作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后来果然脱险,因此,人们就称这种灯为孔明灯。”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随后,心中油然而生对诸葛亮的敬意。
我喜欢元宵节,更加喜欢孔明灯。
看灯观后感 篇3
正月十五晚上,我跟着妈妈和姐姐来到市民广场看元宵灯会。
那里,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我们根本无法前进或后退。抬头望去,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空,还有那千万只闪亮的孔明灯,好像一群璀璨的星星,把夜空照得出奇得亮!那“星星”有的一摇一晃,缓缓上升,有的紧紧相依,不离不弃;还有的随着同伴,一前一后,紧追不舍,朝一个方向飞去……
我们极目了望,这里真是灯的海洋!广场两边的树上,挂满了各种彩灯。广场的中间,不管是地上,还是凌空悬着的,都是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灯。此时的广场如同白昼,好一派奇丽壮观的景象!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写着“国盛、家兴”四个大字的小道上。这里的灯真是别具一格!有美的“蛟龙出海”、“凤穿牡丹”,有受欢迎的仙居“无骨花灯”,还有古老的“宫灯”……个个都精致无比,让人目不暇接。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处猜灯谜的,就赶紧拉着妈妈挤了进去。我们来到里边,看着一位大叔手里捏着一卷花花绿绿的纸,上面写着“断流节源,双管齐下”、“莲蓬底下生出猪八戒”,好多人都跃跃欲试。我也不例外,开动自己的“机器”,竟然猜中了两三个,还领到了不少奖品呢!
热闹的元宵灯会还在继续进行着,热烈的元宵气氛还在曼延着,扑朔迷离的灯谜还等着人们去猜呢!这样的元宵灯会真让人久久不肯离去。
看灯观后感 篇4
无论是过节也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好,这都与放假无关,只要我们能够品味出节日的真味道,照样能够把元宵节过得美美满满,过得传统文化厚厚重重。“元宵节”贵在过出“真味道”。
过出“美食”真味道。元宵是元宵节的美食,虽然这道美食在今天可以四季皆吃,但是,只有在元宵节这天才能吃出独特的味道。这独特的美食是人的情怀与美食融合在一起的味道,在品味美食中感悟生活的真味道,节日的真味道,精神的真味道。美食真味道,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美丽生活,美丽情怀,美丽营养。品味到美食的这个真味道,是过好元宵节的基础。
过出“团圆”真味道。天上月亮是圆的,地下灯笼多是圆的,桌上元宵是圆的,人们团聚是圆的,团圆是元宵节的真味道。而且,这个真味道与春节的团圆味道不同,春节的团圆味道是亲朋好友的团聚;与中秋的团圆味道不同,中秋是一家亲人的团聚;元宵节的团圆则是天下的团圆,是家人与陌生人的团圆,元宵节是走出家门与天下人团圆的节日。这个团圆的的真味道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团聚喜悦,团圆幸福,团结有力,在这里得到了好的体现。天下一家,其乐融融,在元宵节得到了精彩的诠释,品味到团圆的这个真味道,就品味到了元宵节的真谛。
过出“文化”真味道。元宵节,猜灯谜是固定节目,从古到今,生生不息,日久弥新。虽然元宵节的习俗更更迭迭,但是,猜灯谜却始终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永不衰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在猜灯谜中感悟文化魅力,生活智慧,美好未来。猜灯谜是元宵节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人们在雅俗共赏的文化之路上行稳致远。品味到文化这个真味道,就能在元宵节的日子里思想升华,生机勃勃,充满憧憬。
“元宵节”贵在过出“真味道”,美食的真味道让我们的嘴巴香甜,团圆的真味道让我们的情怀圆满,文化的真味道让我们的精神璀璨。在品味“真味道”中过元宵节,不放假又何妨?
看灯观后感 篇5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一开始人们通过吃汤圆赏月来表达去年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和对来年团聚的期盼,汤圆表面上朴实无华,内里却是甘之如饴,甜甜蜜蜜充满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赏花灯逛集市也是闹元宵的活动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源远流长,就像古代文人墨客诗中写的一样,“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述了元宵节年轻男女们在花灯下邂逅,寻找美好的爱情。看灯观后感 篇6
今天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灯光》这篇课文,郝副营长的那种精神使我非常感动。
这篇课文以灯光为线索,通过郝副营长给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道路而英勇牺牲的,赞扬了革命烈士为了理想,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勇于献身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烈士的高度赞扬和纪念。当我读到“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的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未来的憧憬里。”的时候,我感觉到郝副营长是一心要孩子们在光亮的灯光下学习,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也使我明白,我们之所以可以在那么亮的灯光下学习,是革命烈士拼命战斗,用性命换取回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用生命换回来的幸福。又当我读到“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地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可是,火光暴露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的时候,郝副营长那种勇于牺牲的精神更加使我感到我们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的。郝副营长更是牺牲了自己,夺取了战斗的胜利,换得人民的幸福。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收获也不少啊,也使我知道了革命者的精神,如果没有他们,中国也没有今天,所以我要尊敬。
看灯观后感 篇7
今天,我吃完早饭就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咱们今天去看花灯吧。”爷爷同意了,奶奶也同意了。然后我就和爷爷奶奶去看了花灯。
到了那里,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就是有两只可爱的小羊站在一个大花球边上,手里拉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羊年大吉”这四个金色的字。在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美丽的花朵,新年的祝福还有……有几个我对它们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个就是“五谷丰登”,这个花灯上面有玉米、大米等粮食,还有人,我想人们扎这个花灯就是想要在新的一年里,不愁吃喝,过好着新的一年吧。还有一个它上面没有名字,就是这个花灯上有四个小人,有两个是小孩子在骑着自行车,有两个大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然后这一家人在房子前面玩耍,我觉得这个花灯的名字应该叫“合家欢乐”,是要祝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每一户人家都能够快快乐乐的过玩这一年。
现在爷爷就要给我和奶奶照几张相,可是相机一直打不开,我说:“应该是没电了吧。”爷爷说:“那怎么办啊。”奶奶说:“那回家充电吧,不照了,光看看就行了。”
就这样,我们回家了。这次看花灯我玩的非常开心。
看灯观后感 篇8
今天上午,我们学习了《灯光》这篇含蓄深刻的文章。课后,我感慨至深!
本文讲述了一个革命战士的故事。作者由天安门的千万盏灯回想起了一段往事:突击连的郝副营长憧憬着未来的孩子们在电灯下学习,而他自己却没来得及看一下电灯,就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将自己年仅22岁的生命献了出去。
现在,我们抬起头就可以看见的电灯,看似普通,可在郝副营长的那个年代,可是见也没有见过的一件东西啊!可见电灯在当时的可贵!设想一下,如果说没有郝副营长这样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战士,我们头顶这一盏盏明亮的电灯,会不会也是我们所没有见过的呢?我们现在过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会不会在一瞬间烟消云散呢?我们会不会像电视中的阿富汗的孩子一样,生活在战争年代,生不如死!会不会向非洲的人那样在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到底会不会?答案一定是会!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必须珍惜现在的分分秒秒,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些为我们幸福生活而牺牲的革命战士。
可有些人不好好学习,整天游手好闲,虚度光阴;在一盏盏明亮的电灯下不好好学习,而是玩耍、嬉戏,不注重学习,丝毫不觉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似乎觉得本来就是这样。他们这样做怎能对得起革命战士呢?
总之,学了这篇文章,我感慨很深!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辛福生活啊!
看灯观后感 篇9
今天下午,微风习习,老师带我们去胜采公园看灯展。
下午一下课,我们就排着队走出了校门,一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的荷花、荷叶和跃出的鲤鱼。那和也有圆又大又绿,有碧绿的,也有嫩绿的,做得非常精美。荷花有典雅的淡粉色,也有鲜艳的玫红色;有完美盛开的,也有含苞待放的;有的像一个莲花宝座,有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那几条鲤鱼高高跃起,红色的身体,金色的鳞片,以及那长长的须和橙色的鱼鳍,更让它们引人注目。这么多景物围绕着中间一朵盛开的大荷花,真美啊!
再向里走,我们看到了几朵荷花、几片荷叶,衬托着两大六小八只天鹅,它们有的嬉戏,有的则两只凑在一起,喃喃细语,非常生动,两只大天鹅更是栩栩如生,将天鹅们的动作、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流连忘返。
还有万马奔腾的灯呢!中间是一个大灯笼,灯笼上有一朵莲花,一只威武的枣红马站在中间。灯笼四周还围了八匹马。它们和枣红马一样,两条后腿踏地,前蹄高高抬起仰头向天长嘶。我仿佛看见了这一壮观景象!它们多么神气,多么威风呀!
那里还有全家福的灯,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脸上都是幸福与快乐的笑容。还有航空母舰——辽宁号,看了之后,在我心中升起种强烈的自豪感!
这些制作的工人是多么伟大!把每一个细节制作的那么完美,那么到位,让每一位来看灯展的人都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看灯观后感 篇10
我国传统节日有很多:中秋、春节、端午……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
元宵节那天,老妈煮好了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就往嘴里送,老妈大叫道:“小心点,别烫着!”我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黏黏的、香香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吃完晚餐,我和老爸老妈一行六人一起去月河,梅湾街观赏花灯。一路上,看灯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大家兴高采烈地边说边笑,整个城市一派节日的气氛。
到了梅湾街,啊,那里就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忽然,一个“礼花”“嘣”的一声飞向天空,在夜幕衬托下绽开,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落,快到地面时才消失。一会儿,又有几颗“流星”从空中划过,闪闪发亮,飞向云层。接着义出现了无数小礼花,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我赶忙捂住耳朵。
走过梅湾街,我们又来到了古老的月河街,这里举行着猜灯谜、观彩灯等活动。啊,彩灯五花八门好看极了,有叮爱的兔子灯、漂亮的孔雀灯、威武的狮子灯等,让我们左顾右盼,应接不暇。再看看周围的人群,个个笑逐颜开,满脸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神情。我恍惚觉得自己在做梦,叮这的的确确是身临其境。元宵节多开心啊!
看灯观后感 篇11
元宵、花灯、舞龙是附着情感的物质载体,如果只追求物质上的花样翻新,节日就会失去凝聚力。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如何“打磨”作为文化表达载体的传统节日,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一个传统不是因为古老才有价值,相反是有价值才古老。元宵节传统的价值经历了千年岁月的锤炼与淘洗,历久弥新。今天,在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新时代环境之下,元宵节传统民俗迎来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机遇,积极看待传统节日习俗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背靠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古老的元宵节将以青春的姿态,不断吸纳新的节俗元素,柔软而持续地更新着自己的民俗传统。
看灯观后感 篇12
我们刚刚送走快快乐乐的新春佳节,转眼间又迎来了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提起元宵节,大家都不陌生,这一天的晚上。我们都会观灯展、猜灯谜、看烟花、吃元宵。但今年的元宵节比往年更热闹,令我终身难忘。
下午五点半左右,我们一家来到了紧靠东湖的向海大道,这时天已经黑了,但向海大道的东侧却是灯火通明。各式各样的彩灯沿街一字排开,有“五谷丰登”、“与时俱进”以及走马灯、激光灯,还有天上飞的孔明灯……数不胜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金社裕农的彩灯“大展宏‘兔’”。
大约在晚上7点钟左右,在东湖开始放烟花,首先看见一个光电直冲空中,之后听见“轰”的一声,烟花爆裂了。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花瓣越开越大、越来越亮,整个大地如同白昼,如梦如幻,美丽极了,只见星花越来越低、越来越暗,转眼间天空中只剩下烟云般花瓣的痕迹缓缓的飘香远方。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犹如一串串珍珠、一颗颗流星、一朵朵菊花、一条条瀑布……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起彼伏,人们也惊叫不绝。
晚上八点,我们回到了家,奶奶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一个个汤圆像珍珠一样,我夹起一个放到嘴里,软软的、粘粘的,咬一口,甜甜的汁流变满嘴,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爸爸妈妈看见了,开心的笑了,我们边吃汤圆边看元宵晚会。
这个元宵节使我度过的最快乐的节日,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看灯观后感 篇13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宽阔的广场上看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花灯,我心里可高兴了!
来到了广场,那里人山人海的,像白天一样十分明亮,整个广场变成了灯的海洋。有的花灯上面是一条雄伟的气宇轩昂的中国龙和一只美丽的五彩缤纷的凤凰,中间是一头庞大的牛再加上几只可爱的小牛,感觉是多么雄伟壮观呀!有的花灯中间是*爷爷的照片,周围是许多美丽的花环,红色的、*的、紫色的……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儿的世界。
我们又来到了水池的中央岸边,这儿的大花灯是四条龙,它们朝着不同的方向,每条龙的嘴前都吐出一颗晶莹剔透的夜明珠,好像在玩戏珠的游戏。每条龙的颜色都不一样,有条龙的身体是橙色的,龙角是银白色的,而龙爪是褐色的,还有着长长的胡须,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好看!
看完花灯,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广场,因为花灯太漂亮了,就像离开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回到家里,我感觉自己仿佛还沉浸在花灯的世界里,知道妈妈她们喊我看元宵联欢晚会,我才突然清醒过来。
在我们聚精会神地欣赏联欢晚会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响亮的放鞭炮炮声音,吓了我一大跳,正好晚会上在表演抖杠,我感到很惊讶,这么细的杆子,他们还能站得这么稳,实在太厉害了!
看完了无比精彩的元宵晚会,姥姥接着煮了水饺,放到一碗碗一盘盘里,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再喝点凉津津酸甜的果汁,这是一顿多么美味的晚饭呀!
今年正月十五,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
看灯观后感 篇14
元宵节,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到西山公园看灯。到了西山公园,我眼前全是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花灯:有神气活现、昂首挺胸的金牛灯;有活泼可爱的五福娃灯;有十二生肖灯,他们个个都做得非常细腻、精致,栩栩如生;啊,还有“海底世界”灯:一大群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在水草丛里悠闲地游来游去……漂亮的灯还有很多,把西山打扮得像天仙一样美丽。
我看到了一条巨龙,我开心地跑过去,那是我的生肖灯。这条巨龙长约9米,头抬得高高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拳头一样的眼睛瞪出,看上去非常神气,两条长长的龙须在风中一翘一翘。四只爪子又粗又锋利,给龙增添了威猛,长长的身体像连绵起伏的山。身上的龙鳞染上了黄、橙、红三种颜色,使龙更加灿烂夺目。龙尾巴也高高翘起,显得更加精神。这条龙真像随时都会腾空而起。我怕龙飞走了,我忙叫爸爸给我和龙合影。
妹妹也找到了她的生肖灯——猴灯。这猴灯怎么那么大呀!妹妹把手伸起来才到它胸口。它把手伸得高高的还捧着一个大桃子像怕妹妹偷它的桃子吃。它的眼睛虎视眈眈地盯着妹妹好像在说:“你是谁,不许偷我的桃子。”
这些花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想如果晚上来看一定更加美丽。
看灯观后感 篇15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跟妈妈早早的来到观灯会上,五彩缤纷的花灯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和谐门,和谐门上有四根火红色的大柱子,四条绿色的龙分别盘绕在四根柱子上,整体看上去,和谐门就像是天安门的一部分,气势特别恢宏。从和谐门往北走,第一个是“十二生肖灯”,这些生肖动物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好不热闹!第二个是“迪士尼乐园”。你看,唐老鸭、米老鼠在灯台上载歌载舞,其乐无穷!
第三个是“地球村”。只见两只粗壮有力的大手托着地球,寓意是号召地球村的村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一个是“蓬莱阁”,其中的八位神仙,自得其乐。有的饮酒,有的骑驴……从和谐门向南,第一个是“九龙戏珠”龙的眼睛炯炯有神,九龙的姿态活灵活现,怪不得把龙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呢!第二个是“神舟七号”,三个宇航员站在上面,太潇洒了!他们的背后就是飞船模型。
第三个是“牛郎织女灯”牛郎挑着自己的儿女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呢!多么美丽的花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
想了解更多看灯观后感的资讯,请访问:看灯观后感